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青草芳菲 >

第52章

青草芳菲-第52章

小说: 青草芳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儿这副样子可如何是好,日后嫁到别人家里做媳妇,上有公公婆婆要孝敬伺候,中有丈夫要服侍,下有儿女要照顾,还要应付妾室庶子女们,甚至还要处好叔伯妯娌。

出家后端的是过苦日子,她这种根本就没什么心眼儿、一点就着的暴脾气,可是要吃大亏的。

不行不行,她一定要给女儿找个人品好、家世好,公婆慈和,家风清正的人家,最好丈夫能不纳妾,老老实实的守着女儿一个过日子。

裴夫人在这里坐了一上午,早就将前来给元老夫人行礼致谢的才俊一个不落的瞧了个遍,她瞧中了两个,只等着回去再派人去细细的打探一番。

不过,眼下还要先要过了这关才行,决不能让女儿传出坏名声。

“慧儿休要胡说八道!”裴夫人象征性的斥责了一句,便笑着朝元老夫人道:“哎呀呀,老夫人,您可千万别见怪,慧儿是瞧着贵府的八小姐貌美,想要赞美一番,奈何嘴笨的厉害,性子又直,这才说错话!”

南阳侯夫人年氏与安新伯府的三太太刘氏俱是在心里嗤笑一声,这话说的也太过牵强,裴家大小姐性子直倒是真的,嘴却不是笨的厉害,而是毒的厉害。

这样的性子还敢来元府族学里头挑女婿,哎哟哟,这样的女子可娶不得,娶回去还不得把家里的老老小小都给活活儿气死!

第九十八章 不和

裴夫人见众人根本就不相信她的话,眼珠子一转,便换了副亲切温和的笑容,拉着元青菲的手道:“八小姐当真是粉雕玉琢的人儿,你慧姐姐说话直,可是人是极好的,你可千万别介意。”她说着便褪了腕上的玉镯子,往元青菲手里塞。

元青菲不客气的接了那对成色极好的白玉镯子,温婉柔和的笑着回道:“慧姐姐只是说着玩儿的罢了,当不得真的,裴夫人放心,我没有介意,些许小事而已,哪里就会放在心上了。再说慧姐姐只是性子耿直爽利,哪有人会不喜欢呢。”

装样子嘛,元青菲两辈子加起来都快三十岁了,这点儿本事还是有的。

众人瞧瞧元青菲知书达礼、温婉贤淑的模样,再瞧瞧裴慧荣倨傲刻薄、狠毒无教养的模样,心中不禁感叹,元家不愧是京城底蕴根基最深的百年望族,书香门第,教出来的女儿就是不一样,而裴家怎么看都有些暴发户的感觉。

裴夫人却没有这样的觉悟,她只觉着元青菲说的话比较中听,听她似乎真的没有生气的样子,心里还挺高兴的。

就连裴慧荣听了这话都有些无话可说了。

不过,下一刻元青菲的话就让裴夫人脸色一僵,裴慧荣则是一怒。

“裴夫人,您只给了我两只镯子,我们姐妹四个可不够分呢!我来京城不过几日,就听说您一向出手最是大方了,可不能只疼我一个,不疼我的姐妹们,要不然她们可不会轻饶我。”元青菲歪着头,眨着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似是玩笑一般的说道。

我被你女儿骂了,你以为就会这样轻轻的揭过去?

总要出点儿血才行的。

裴夫人抹不下面子,只好心痛的拔了头上戴的两只镶了四颗龙眼大小的红宝石赤金簪子,又摘了耳上那对才从多宝阁打的新式金镶玉坠子,勉强扯出个笑容递给元若仪三人道:“是我疏忽了,这些你们拿去玩罢!”

三人原本就都因裴慧荣的话有些着恼,尤其是元淼,她的模样也是标致的,又是个庶出,听了裴慧荣的话心里头气的不行,此时见元青菲不动声色的让裴夫人吃了个亏,自然乐见其成。

三人端着架子低声道了谢,俱是毫不客气的接了首饰,脸上的表情却似乎在说她们根本看不上这些首饰,收下也只是为了给裴夫人面子。

裴夫人这厢气的都要吐血了。

这可是她为了今天来元府,特意精挑细选出来的压箱底的首饰,旁的不说,单就簪子上的那颜色鲜亮纯净的红宝石,每颗价值都在一百二十多两,一下子全送出去,简直就是在要她的命!而元老夫人在上午见面时,给慧姐儿的见面礼不过是个价值不过百两的珊瑚手串而已。

最可气的是,元家的几位小姐竟然一副真的拿着她那贵重首饰玩玩而已的神情,根本没当回事儿!

可恨她离家时只带了几样见面礼,却全都送给了南阳侯府的小姐和安新伯府的小姐!

而元老夫人脸色依旧不太好看,但碍于面子不好发作,只能扯了笑容让人摆饭。

裴夫人这会儿哪里还吃得下饭,反正今日来元府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她忙找了借口带了依旧在狠狠的瞪着元青菲的女儿匆匆离去。

元老夫人自然不会强留,由着她们母女二人离去。

余下的众人一起用了午饭,饭后长辈们在厅中聊些琐碎的家事,让元青菲一众小辈儿在里间说话叙旧。

等元青菲众人刚进了里间,厅中便低声议论开了。

“老夫人,您也帮我们掌掌眼,您老走过的桥比我们走过的路还多,这个时候可不能藏私哪!上午一下子见了这么多小公子们,说句不怕您笑话的话,我都有些眼晕了呢!”

“可不是嘛,老夫人,他们就在元府上学,您老总比我们清楚些,我瞧着个个都谈吐不俗,而且还有真才实学,您给我们透个口风,好让我们心里有点儿底儿不是?我这闺女可是心头肉哪,总想着要给她挑个门当户对人品又好的。”

南阳侯夫人年氏与安新伯府三太太刘氏,半是恭维半是认真的说着。

她们心里是真的没底儿,平日里哪里能一下子见到这么多出身好才学好的公子哥儿!今日可算来着了,可是一下子见的太多了吧,又挑花眼了。瞧着这个也不错那个也不错,但是具体人的品性如何、前途如何还要再派人详细的打听一番。

眼前就有个明白人儿,二人哪肯错过,便故意支开了姑娘们,细细的询问。

元老夫人精明的很,自然不可能真的将那些人挨个儿点评一番,更何况,她虽然不叫元青菲四个来见那些翩翩佳公子,但是心里惦记着呢,怎么也要先给元府的几位小姐挑完,才能让旁人挑。

近水楼台先得月,元老夫人日日都派了管事小厮等去盯着呢,甚至专门立了好些小册子,记录族学里那些学子的一言一行,她可是比谁都清楚族学里头那些个公子哥儿的具体情形。

那些好的,她都要给自己孙女留着呢,哪里肯实言相告。

“哎哟哟,你们也太高看老婆子我喽!这里头我还真是认不得几个,认得的那两个还是定了亲事的。这些年我年纪大了,精神也越发的不济,脑子也不好使了,今上午这一大帮子孩子在我面又是作揖又是道谢的,我只顾着高兴了,哪里分得清谁是谁呐!”元老夫人说着苦笑一声,伸手揉了揉额头。

一旁一直静立不语的郑妈妈见状及时的上前,伸手给元老夫人按头,有些担心的道:“老夫人,您头疼的毛病又犯了?”随后又高声叫了碧云,“去请了太医来给老夫人瞧瞧。”

“唉,哪里就用得着请太医了,我这是高兴的,不妨事儿。”元老夫人赶紧阻止了转身要走的碧云,有些嗔怪的看了郑妈妈一眼,心里却觉着不愧是跟了自己几十年的老人了,一个眼神儿她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看出她不想应酬这两位求婿若渴的女人。不过她自然是不能真的请了太医来的,那样就太伤面子了。

郑妈妈低头应了声“是”,便又退到元老夫人身后,静立不语了。

但年氏和刘氏见元老夫人确实精神不怎么好,也不好再多呆,只能失望的带了女儿各自离去了。

第九十九章 传统

接下来几日,元青菲除了午时去元老夫人那里,陪着京城里头有头有脸的夫人小姐用饭外,别的时候一概闭门不出,下头的人她亦是管的极严,不许随意出院子。元若仪三个亦是差不多如此,不过,她们三个要比她活跃的多,身边的丫鬟不时地以各种借口往寿鹤堂凑,大太太二太太也不时的往这边跑。

当然最上心的还是大太太,二太太不过是来凑个热闹罢了,她自己的嫡女已经在她精心操持下出嫁了,剩下个庶女元淼,她不在亲事上做手脚就是极好的了,根本不可能给她细心的挑个好人家,但是做做样子,显示一下她这个嫡母不曾苛待庶女,她还是要做的——她这个人最好面子了。

大太太此时就坐在元老夫人的下手,神色平静温和,脸上带着些许恭敬,她嫁到元府已经二十几年,但依然看不透自己嫡亲姑姑的想法,当年嫁进元家,是姑姑一手促成的。嫁进元府后,姑姑变成了她的婆婆,但好在血浓于水,姑姑总是向着她的,丈夫品行亦是个万里挑一的,儿子又十分有出息,这些年过得也算自在。

而今她唯一操心的就是女儿的终身大事了。

她心里不停地权衡着刚刚见到的几位公子的优劣。

当年元家大小姐元鑫就是二太太为她从元家的族学里头挑的夫婿。元鑫当年定亲时不过才十二岁,大太太觉着她还是早些给仪姐儿定亲比较好,免得好的都被旁人挑走了。至于玲姐儿,更要赶紧定亲才行,要不然她这个做姐姐的尚未定亲,仪姐儿就先定亲了,对仪姐儿声誉有损。而且,元老夫人也绝对不会同意这样没规矩的事。

不过,在家里儿女的亲事上头,大太太知道自己根本是做不得主的,儿子娶哪家的小姐女儿嫁哪家的公子,都要老夫人老太爷点头才行。

但她作为母亲,现如今又是管家的,还是可以提出合适的人选的,若于整个家族有益无害,老夫人多半会点头。

元鑫能嫁给永信侯世子,就是二太太自己相中了他,去元老夫人那里替女儿求来的。她虽然一向不喜欢二太太,却也不得不承认,她的眼光极好。如今元鑫嫁到永信侯府,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和美舒心。

吃穿用度比在元府时还要强上不少,一进府就开始接手府里的中馈,在京城年轻的新媳妇里头是极有身份的。丈夫身份尊贵却又是个上进的,每回回娘家,永信侯世子必定跟随,细心照顾,虽则头一胎生的是个女儿,但世子似乎并不在意,依旧你情我浓的。

唯一比较难伺候的就是廖夫人,但她平日里也不敢太过刁难元鑫,毕竟元鑫的身后有元府在,元家是不会放任自家小姐受欺负的。

大太太想着,最起码自己的仪姐儿也要嫁个侯府或是国公府的世子才行,不能让二房比了下去。

但是这几日来的贵公子里头,除了有克妻之名的定兴伯府世子,就是在女色上颇为放纵的宁义侯府世子,这两人身份虽高,家世显赫,但却根本就不是做丈夫的合适人选。

除了这两人,还有一人身份亦是颇高,但只怕老夫人老太爷那里是不会同意的。

这人便是北安郡王府的世子陆征。

北安郡王如今在辽东一带,是掌兵握马的实权郡王。他继承了自己父王的天分,骁勇善战,但他唯一的嫡出儿子陆征,并没有像他的名字一样,征战沙场,保家卫国,他身体孱弱不说,还是个书呆子,不爱刀枪兵马,只爱之乎者也。

将嫡子留在京城,这是大封领兵在外的将领们不成文的惯例。

这其实就是人质。

北安郡王妃舍不得自己唯一的宝贝儿子一个人在京中生活,跟着儿子一起留在了京中,丝毫不管北安郡王在辽东纳了多少妾室,生了多少庶子庶女。

这些年在北安郡王妃请遍天下名医、用尽天下好药的精心调养下,陆征的身体总算是有了起色。

陆征爱读书做学问,今年一开春,北安郡王妃便干脆把他送到了元府的族学里。

陆征往年因身子不好,极少外出走动,几乎没有人见过他。

大太太今日自然亦是第一次见到这位传闻中的世子爷。

但是与传闻中不同的是,陆征并非弱不禁风的书呆子,他容貌清秀俊美,气度优雅从容,皮肤白皙,脸色红润,笑起来的时候,两颊上还有两个浅浅的梨涡,让人挪不开眼睛。而且他一点儿也不呆,相反为人清朗机灵,又谦和有礼,一看就知教养极好。

大太太还特意不着痕迹的问了几句话,他均是不疾不徐的笑着答了,根本没有丝毫郡王世子的架子。

大太太看着就有些满意。

但是,老太爷却未必会满意这门亲事。

因为北安郡王虽然不如亲王的级别高,但却是实权王爷,权柄重的连皇帝都时不时的想办法牵制。

元家虽然与京中各个家族势力关系良好,但从不胡乱与朝中重臣深交,更不会随意联姻。这是祖上留下来的传统,亦是一条经得起百年验证的至理。

大太太有些踯躅不定,不知道该不该跟老夫人替这门亲事。她想了又想,决定还是先回去再仔细打听打听陆征的一些情况再说。

若是他身体康健只是表面上的,岂不是害了仪姐儿。再说她还真不清楚陆征如今的年岁,看着身形并不高大,似乎还没长开。而且虽说未曾听说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