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青草芳菲 >

第29章

青草芳菲-第29章

小说: 青草芳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现在一听到吵嚷叫喊声亦是会不由自主的想到昨夜那一幕,浑身发冷。

“杏珠,你出去瞧瞧,怎么回事?”

杏珠应声而去,一盏茶的功夫便回来了。

神色有些怪异的道:“四老爷将那女子带回来了,几位姨娘都去瞧,被四老爷拦在门外头不让进,高姨娘因为生气而动了胎气,其余人不敢碰她怕被她赖着,只有五小姐在她跟前大哭,郑妈妈已经派人去请大夫了。”

元青菲听着却松了口气,只是家里人自己闹腾而已。

高姨娘不是个省心的,以前当家做主惯了,如今怀着身孕却依旧见不得有新人进门儿。

动了胎气?

真是蠢笨至极。

自己怎么以前觉着她是个心机重有头脑的,还把她当成对手,一直小心翼翼的防着,如今看来也就是个爱争风吃醋的后宅女人而已,顶多手段阴毒一些,愿意给旁人下点儿药是了。

看看方姨娘,人家一直大度的很,甚至还往元四老爷枕边送人,如今管家的权利依旧在她手里,还很得元四老爷看重——里子面子可都有了。

元青菲想到这里,忽而一惊。

是不是动了情把男人看的比天还高的女子,下场就是高姨娘这样,即便怀着孕也不得待见,而没有把男人当回事没有付出真心的女子,就会如方姨娘那般,内心不受一丝伤,风风光光,从容依旧。

她低头笑了笑,觉着如方姨娘那样聪明的倒还真没有几个,自己应该多向她学学。

高姨娘折腾了一夜,总算又把孩子给保住了。

元青菲暗暗惊奇,这孩子倒真是个命大的,被亲娘这么折腾都能活下来。

过了三日,那名被元四老爷带回来的女子被抬了姨娘——郭姨娘。

元青菲叹了口气,送走罗氏姐妹两个,在陈氏死后不到一年,元四老爷就又补上了两个。

怎么在女色上如此“积极进取”,在举业上却一点儿也不思进取,还口口声声称自己是最在意仕途不过。

郭姨娘似乎是个极温顺的,抬了姨娘第二日竟就来给元青菲送了她做的点心,说了一箩筐的好话。

元青菲自是客气的收了点心,客气的与她说话。

郭姨娘顶多二十岁上下的样子,长相十分的清秀,浑身带了股清新而又阳光的气质,让人看了虽不会觉着惊艳却也会为之动心,想要亲近。

难怪元四老爷那样高兴,迫不及待的把人给带了回来。

只是,据郑妈妈所说,这位郭姨娘家境十分的贫寒,母亲早亡,父亲嗜酒如命,两位兄长则嗜赌如命,不要说穿衣吃饭了,家里的房舍都被他们爷仨抵出去了。

郭姨娘本是被她父亲以五十两银子的价钱,许给了东平县里的一户富商做妾,但还未等她被抬过去,那富商竟是暴病而亡。

因此有人便说她克夫,再加上郭姨娘父亲想着再把闺女卖个好价钱,便一直留着她。

直到元四老爷愿意出一百两,并且替他们赎回抵出去的房屋,郭父这才高高兴兴的把女儿卖了。

只是他才刚拿到银子,就被他的两个光棍儿子一顿毒打,而后把银子抢走了。

郭氏兄弟两个抢了银子,却又为了怎么分银子而大打出手。

如今爷仨都躺在病床上,半死不活呢。

郭姨娘还特意回去看过他们,只是回来的时候听说是红着眼睛的,见了人也笑的十分勉强。

这样一来,倒让家里人都十分的同情她了。

第五十三章 提亲

六月初,空气里已经开始弥漫着一股炽热,那些个颜色鲜嫩的小草都已经转成了深绿色,带着蓬勃的生命力,迎向新生的朝阳。

过了小半个月,元青菲脖颈上的伤口已经愈合好了。

那玉肌膏十分的管用,竟是真的连疤痕都不曾留下。

这日一大早,郑妈妈便兴冲冲的来到元青菲的屋子里,手里头还拿了一封信。

“八小姐,我前些日子给老夫人捎信儿说了咱们在寺里头遇到的事,她说山东这一块儿这些日子确实不安稳,已经派人告诉了在江南游学的大少爷,让他赶紧来山东,把您带回京城呢!”

元青菲已经听郑妈妈说过元府的大致情况,知道十七岁的大少爷元承进去岁便已经考中举人,今年正在外头游学长些阅历见识。

既然人尚在江南,只怕等元承进来东平接她的时候都要入冬了。

不过,元老夫人一直都在记挂着她,她依旧有些高兴,“我也想进京见见祖母,不知她老人家如今可好?祖父可好?”

“都好都好,老夫人身体硬朗的很,老太爷虽比老夫人大几岁,可是胃口比老夫人还要好,他们可都等着见您呢!”郑妈妈脸上带着笑容,连眼角的鱼尾纹都舒展开了,可见对元老夫人的感情非同一般。

“有大少爷来接您去京城,是最好不过的了。大少爷最是稳妥了,不仅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人,而且为人宽厚有担当,弟弟妹妹们犯了错,他不知替他们背了多少黑锅,人又生的相貌堂堂,可是京城里数得着的俊美少年呢!”

“而且啊,大少爷最是孝顺了,总能哄得老夫人高兴,又时不时的从外头买些新玩意儿给老夫人,惹得老夫人一日不见大少爷,就要问‘今日进哥儿怎么没来?’‘进哥儿什么时候回来?’”

“这回大少爷外出游学一年,临走前老夫人都哭了许久,好在大少爷懂事,每隔五日就要给老夫人写上一封信,特意给老夫人报平安,又怕老夫人无聊,还叫人捎了各地的特产回去呢,您瞧瞧,大少爷多懂事……”

元青菲听着郑妈妈喋喋不休的夸赞着元家的长房长孙元承进,嘴角不由的露出淡淡的笑意。

郑妈妈是个沉稳冷静的人,多数时候不会多话,平日里更是极少夸人。

但是只要一提到大少爷元承进,她的话匣子就彻底打开了,若是不阻止她,她能滔滔不绝的说上一天一夜,而且只说元承进优点——在她眼里,大少爷根本就没有任何缺点。

说的多了,连元青菲都开始好奇,那位大少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能让一向稳重的郑妈妈只要提到他,就彻底转了个性子。

郑妈妈夸赞了如今的元承进,又开始夸赞幼时的元承进。

元青菲静静的听着,觉着自己这位堂哥小时候倒是个十分顽皮的人,只不过那些顽皮看在郑妈妈眼里,却全都成了“聪明机灵”。

这里两人正一个说得起劲儿,一个听的认真,外头却已经有媒婆上门了。

元四老爷坐在书房里正抱着本《周易》昏昏欲睡,听了下人的回禀,好半晌没回过神来。

“你说谁来提亲?”元四老爷下意识的揉揉眼睛,掏了掏耳朵,觉着是自己这两日书读的太多了,以至于连耳朵都不好使了。

“那人说是来替宁阳县曹知县的嫡子来提亲的。”来传话的是个二门处看门儿的婆子,她见是传这样的好话儿,忙抢着来了——说不定元四老爷一高兴会赏她二两银子呢,这可是知县府的大少爷要与府里的小姐说亲,天上掉馅饼的事儿。

谁知元四老爷反应过来之后,连看都不曾看她一眼,一把扔了书,急匆匆的出了书房去找郭姨娘给他换衣裳去了。

那婆子不由的“啐”了一口,暗骂一声小气,害她白跑一趟,连一文钱都没捞着。

元四老爷换了身深青色云锦直缀,头发理得一丝不乱,浑身激动的回到书房,让人将那媒婆带进来。

哈哈哈,他养的女儿终于有了大用处了!

如今连知县府都来提亲了,日后若是与前途无量的曹知县做了儿女亲家,他的仕途要轻松许多,朝中有人好做官嘛!

那媒婆很快便进来了。

她来说亲事,早就将元四老爷一家打听的清清楚楚,知晓这家中没有女主人,便直接求见了元四老爷——说亲的事儿姨娘是没资格掺和的,即便是小姐的生母,那也是不行的。

“恭喜元四老爷贺喜元四老爷,我今日来给您道喜来了,今日连喜鹊都往贵府里头飞呢。”媒婆涂了一层厚厚的脂粉的脸上笑成了一朵花儿,口中不停的道喜着。

“何喜之有?”元四老爷按捺住自己内心的激动,勉强保持脸上平静开口问道。

“承蒙宁阳县曹知县家的曹太太看得起,今日特意托了我来,给元四老爷说门好亲事。”媒婆想着曹太太眼睛都不眨一下就先给了她二十两银子让她来跑腿,心里就十分的火热,说起好话来便更起劲儿了。

“想必元四老爷见多识广,也是听说过曹知县的,那可是学问模样都是一等一的好,而曹知县如今只有一个儿子,那便是曹大少爷。曹大少爷简直与曹知县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生的一表人才,当真是英雄少年哪!”

“前些日子,曹太太带了曹大小姐与曹大少爷在清泉寺里头住了不少的时日,恰好贵府的五小姐亦在寺里给故去的太太做法事,曹大少爷对孝顺的五小姐一见倾心,吵着要娶五小姐为妻,曹知县与曹太太原本是觉着五小姐是个庶出,纳了做妾便是了,可曹大少爷铁了心要娶为正室,曹太太心疼这唯一的儿子,拗不过他,便答应了。”

“元四老爷说说,这可不是大喜之事嘛,这可是元五小姐天大的福气呢。不说宁阳县的小姐们,就说咱们东平县的小姐们,只怕做梦都想要嫁个这样家世人才都数一数二的俊俏郎君呢!”

元四老爷听的有些懵。

他还以为是来给嫡出的元青菲提亲的呢,没想到竟然不是,人家知县府的嫡出大少爷竟是要娶个自己庶出的女儿!

他虽然有些自大,却并不傻。

别说庶出的元紫菲,就是嫡出的元青菲配人家知县府的公子也是十分勉强的。

第五十四章 说亲

这里面定然有什么不妥之处。

“你有什么话就一下子全说了吧,不要遮遮掩掩的,若是门好亲事,自然是要结的,若是不好,我也不会把女儿送进火坑。”元四老爷的激动已经渐渐平复下来,毫不客气的打断媒婆喋喋不休的赞美之词,板着脸露出一副疼爱女儿的好父亲的模样。

那媒婆被他说的脸色微微一僵,随即便又挂满笑容。

她常年说媒说亲,被人泼脏水、拿棍子打出来的时候都常有,冷言冷语的说几句算个什么。

“瞧元四老爷这话说的,我哪有遮遮掩掩,刚刚说的话哪句不是真的?”媒婆脸上依旧堆满了笑,“不过,既是来说亲,自当是要把男方的事情说说明白,也好叫元四老爷放心。”

“曹知县与曹太太自是十分妥当的,就是曹大少爷略微有些木讷一根筋,很不爱说话,有时心性像个孩童一般,需要人哄着的。”媒婆尽量捡好的说,既要把事情说明白又不能说的太明白。

她见元四老爷皱起眉头,心里却有些不悦。

还当自己家是什么高门大户呢,也不撒泡尿照照,如今是个什么德性,穷的连家里下人的月例银子都发不起,还想着攀那等权贵之家。

而今可不是当年元三老爷在东平县当知县的时候了,没有人会将元四老爷一家放在眼里。

早都听说元三老爷当上知府老爷了,若是他肯提携一把自家兄弟,元四老爷至于混成现在这副样子?

别的不说,如今家里头甚至连个像样的女人都没有,一群的姨娘庶女,要多乱有多乱。

没见京城的元老夫人怕孙女被带坏了,千里迢迢的派了掌事妈妈来教那位八小姐规矩,据说等着过了先四太太的周年祭,就要带她回京呢。

到时候,这位八小姐身份可就大为不同了,而且有祖母撑腰,她想要在京城嫁个好人家,着实是件轻松的事儿。

如今那位庶出的五小姐能找到这样的亲事,可是烧了高香了。

曹大少爷虽是个痴傻的,可曹知县与曹太太又不傻,他们偌大的家业日后还不是都要给曹大少爷,能当上曹家的大少奶奶,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可都是享之不尽。

若是曹大少爷脑子没坏,又怎么可能会愿意娶个名不见经传的庶女,只怕是连东平县常知县的女儿都瞧不上。

心里不屑,媒婆脸上却丝毫不显,怎么着也得把这门亲事说成了,到时候曹太太许诺的那一百两银子才能拿到手。

更何况,她可是知道,元四老爷不是那等真心疼闺女的,这事儿她有很大把握能成。

她依旧笑着道:“元四老爷想听我这婆子说实话,那我就说几句实话。五小姐虽说生的千娇百媚,又通诗书礼仪的,但毕竟是个庶出,到底是妾室生的,比不得曹大少爷是曹家正正经经的嫡出公子哥儿,若曹大少爷是个齐全的,只怕是看都不会看五小姐一眼的。”

元四老爷依旧沉默不语,其实他并没有不同意的意思,只是一心的在算计,攀上这门亲事后,于他有什么好处。

他已经从这媒婆口中听出来,那曹大少爷似乎是心智不全。

不全就不全,反正又不是他要嫁过去,只要曹知县心智全就行。

元四老爷早就听说过曹知县的大名了,因为之前元四老爷与他提过,说是这曹知县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