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青草芳菲 >

第10章

青草芳菲-第10章

小说: 青草芳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妈妈听了这话,不由认真的看向元青菲。

一身缟素,身体瘦弱,在火光的映衬下,她的两颊发出柔和的荧光,双眸清亮,眼神中透露着些许睿智,整个人有一种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沉稳。

什么时候,娇娇弱弱的八小姐长大了?

以至于她都快不认识了?

陈妈妈仔细想了想,觉着元青菲说的很有道理——她本身就不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习惯于听从命令,而不是去做判断和分析。

“还请妈妈告诉我吧,母亲不在了,您就是我最亲近的人了,若您都不告诉我,我更不知道该去问谁。”元青菲十分诚恳的道,语气里已经带了些许请求。“您说吧,母亲她不会怪你的。”

陈妈妈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缓缓的讲起了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

陈氏,闺名静然。

父亲是当年战功赫赫的威国公陈骁,权倾一时,母亲叶氏是江南有名的美女加才女,叶家更是江南首富,家缠万贯,三位兄长俱是先后在军中、兵部任重要官职。

陈静然是威国公唯一的女儿,自小锦衣玉食,受尽父母兄长的**爱,同时她也继承了母亲叶氏的容貌和才华,琴棋书画俱是精通,她的诗画甚至曾被先皇无意间见到,受到了先皇极大的赞誉,称赞她是“咏絮才”。

大封国那些年北部鞑靼沿边十分不太平,时常发生战乱,陈骁便领着三个儿子打了一场又一场,终于将北部战乱平定,他的骁勇善战之名让鞑靼人闻名生畏。

陈骁班师回京后,受到朝廷极大的赏赐,陈家三兄弟俱是加官进爵,连带着叶氏也赏了超一品命妇,陈静然亦是得到当时的太后及皇后的恩赏,到国公府提亲的人踏破了门槛,叶氏反复挑选后,为陈静然定下了与南阳侯世子的亲事。

常言道,物极必反。

平昌二十一年,荣**强盛的威国公因“意图谋反”“私吞军饷”等罪名而被除爵,陈骁和三个儿子被打入刑部大牢,随后全府流放二千里,陈氏一门无召无赦不得回京。

陈静然父亲和三位兄长因在刑部受了酷刑,本就在战场上受过伤的四人,身体再也承受不住,还未出京便先后亡故,遭受丧夫失子之痛的叶氏,独自一人带着已经十五岁、被南阳侯府退婚的陈静然,强撑着料理完丈夫和儿子的丧事,将女儿陈静然偷偷托付给元老夫人后,便再也坚持不住,撒手人寰。

叶氏的母亲是元老夫人的姨母,二人是表姐妹,而且巧合的是叶氏与元老夫人是同年同月同日生。

元老夫人年幼时曾得过浑身常年起疹子的怪病,请便京城名医依旧无法医治。后在一名道士的指点下,将她送到了江南医治。元老夫人在姨母家也就是叶家养了四年后终于痊愈,却也与叶氏建立了深厚的姐妹之情。她回京嫁入元家后,依旧与叶氏有书信往来,叶氏与威国公的亲事也是她牵的线。叶氏嫁入京城后,与元老夫人感情越发亲厚,两家走动极为频繁。

然而,威国公府出事后,元家为了不受牵连,立刻与威国公府断绝往来,在叶氏上门求助时,元老夫人称病未见。

直至威国公府死的死散的散,叶氏再次求助于元老夫人——求她照顾自己的女儿,元老夫人心中有愧,立即答应了。

煊赫一时受尽恩**的威国公府只剩下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陈静然。

第十六章 恨意

元老夫人答应叶氏照顾陈静然后,却并不敢冒风险将她接回京中,派了自己最贴心的妈妈将她安置在了离京城不远的一处宅子里。

期间,陈静然无法忍受失去双亲和兄长的痛苦,几度欲要自尽,却都被元老夫人派去的人和自从陈家出事以后跟在陈静然身边的陈妈妈及时发现。

她们想不发现都不行,陈静然的死意太过明显。

只是她们也无法时时刻刻都看着陈静然,而且陈静然开始绝食,身体越来越虚弱。

元老夫人得知后,无法放任叶氏唯一的骨血就这样想寻死,只得亲自来劝陈静然。

陈静然却对昔日十分疼爱她的元老夫人十分冷漠和疏离,她是怨她不肯在陈家落难时伸手相救。

元老夫人自知有愧,却也不多说,只是厉声道“你母亲临终前将你托付于我,她最后的愿望便是你能活下去,不让陈家的最后一条血脉消失,你是想让你母亲死不瞑目?还是想让陈家连最后的骨血也消失殆尽?”

从那以后,陈静然不再寻死,但几乎天天在无人时悄悄流泪。她整个人却迅速的消瘦下来,眼神也十分的空洞,对什么都漠不关心,话也极少,甚至元老夫人将她许配给自己的庶子元学宏时,她的情绪也没有丝毫的波动。

直至后来陈静然有了元青菲,这才好了些,虽然她对女儿也并不是特别的上心,却也总归有了一丝人气。只是她依旧不肯原谅元老夫人,元老夫人派人送来的东西她也全数纹风不动的给送了回去。

如今在她病亡后,却将女儿托付给了元老夫人。

元青菲得知了母亲陈氏的身世,很久无法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陈氏一刻也不愿多活,明白她为什么会那么坦然的接受死亡。

如果换做是自己,估计做的也并不会比陈氏好,这种情况下能自己坚持活下去,需要极大的意志力。

她也知道了为何陈氏笃信元老夫人会好好的照顾自己。

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元老夫人还会不会记得当年的情谊,从当年的事情可以看出,元老夫人并不是绝情之人,可元家也并非重情重义之家。

“妈妈不要将我知道母亲身世之事告诉她人,尤其是元老夫人和她身边的人。”元青菲抬头看向陈妈妈,郑重的叮嘱道。

陈妈妈见元青菲听了她的话先是十分的震惊,但震惊过后却很快收敛了情绪,平静而理智的叮嘱她。

陈妈妈十分欣慰,知道八小姐果然成熟了不少,才这么大就能懂这些东西,太太的在天之灵也会得到告慰。

她点点头应下。

陈妈妈本是威国公府的一个做点心的丫鬟,母亲是威国公夫人叶氏自叶家带到京城的,叶氏吃不惯北方的菜,陈妈妈的母亲南方菜和点心都做的极好。自从陈家出事后,威国公府的下人们跑的跑散的散,只有陈妈妈一家一直跟着叶氏。这些年她的父母先后故去,她也已经逐渐苍老,她一直照顾的陈静然也去了,等元老夫人接了八小姐去京城,她就可以安心的去乡下的儿子那里容养了。

九月初二,元四老爷冷着一张脸回来了。

乡试尚未放榜,但元四老爷这次十分的清楚,自己一定会中。

只是偏偏这个时候自己的正妻病逝,按礼,他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继续留在济南参加鹿鸣宴的。白白的丧失了这么好的结交新近举子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即便是自己中了举人,因要丁忧一年,也无法做官了。元四老爷简直恨得咬牙切齿,早不死晚不死偏偏这个时候死,陈氏生前不让他好过死后依旧不放过他!他好不容易巴结上了一个大人物,得知这人极为喜欢戏曲,便特意将罗氏姐妹带去送给他,果然那人极为喜爱。不仅将乡试的考题透露给他,甚至答应为他的仕途助一臂之力。

他多年的梦想原本眼看着就要实现了,却被陈氏的死生生的给打乱了。等到一年的孝期过去后,谁知道那位大人物还记不记得他?

元四老爷此刻站在灵堂,眼睛似要喷出火来,偏偏脸上冷的仿佛能冻死人。

元青菲只当没看见,同家里的姨娘、姐妹一起跪在陈氏的灵前,垂着头肿着眼拉着脸,一副伤心欲绝摇摇欲坠的样子。

跪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的元白菲,此刻无比的担忧,心里有很不好的预感。

父亲已经回府了,她的两位姨娘却都没有回来。

只是如今太太没了,父亲明显火气极大,大家也都在为丧事忙碌,她不敢问父亲姨娘去哪里了,旁人也没有去问的,仿佛把两位姨娘给忘了一般。

此刻灵堂里焦躁不安的还有荷姨娘和莲姨娘。

作为嫡母的陈氏病故,家中所有子女都是要守孝三年的。

荷姨娘生的二小姐元红菲今年已经十四岁了,莲姨娘生的三小姐元蓝菲今年也有十三岁了。受上三年孝,元红菲都十七岁了,元蓝菲也有十六岁了,到时候议亲都很不好议。

荷姨娘与莲姨娘原来都是元府的丫鬟,贴身伺候元四老爷的,二人自小长在元家,对大户人家的规矩清楚的很。

按照元红菲与元蓝菲的年纪,都是该议亲了的,只是正妻陈氏一直都是病着的,极少外出做客,更是从未想过她这两个庶女的亲事。而没有嫡母的张罗,她们二人都是妾室,更是出不了门,二人对外面的适龄男子是两眼一抹黑,根本无法给女儿挑选亲事。

而且,她们这一房人在东平根本就没有什么亲友,元四老爷又是白身,平日里即便是会客访友,也都是些普通人家,略有些身份地位的都不愿与他们家结交。

外人几乎不知晓她们家还有这么些个女儿,元红菲与元蓝菲即便是长得天仙一般,旁人也是不知道的。

连人都不知道又谈何说亲提亲?

元红菲与元蓝菲都听自己的姨娘说过也见识过京城元府的富贵荣华,恨不能生出翅膀飞到京城去,再也不要在这小小的院子里窝着。二人俱是一心想要嫁到京城的富贵人家里,却又根本没什么门路,只得将希望寄托在各自的姨娘身上。

她们都已经懂事了,知道自己的亲事尚无着落,又要守孝三年,二人都觉着人生十分的灰暗。二人本就是庶出没什么优势,等到三年后年龄都大了,就更没有优势可言了。如此一来二人自是十分痛恨陈氏,可陈氏已经不在了,她们的恨意便直接转向了元青菲。

第十七章 狠心

家里最高兴的就是高姨娘了,正室陈氏死了,那对碍眼的双胞胎也不知被老爷丢去了哪里,只要不让元四老爷娶新人回来,她扶正可就是早晚的事了!

若是再给元四老爷生个儿子,那她就更有希望了。

若不是此时是陈氏才死没几日,高姨娘几乎要笑出声来。即便是以她素来喜怒不形于色的性子,脸上的快意却是藏都藏不住的。

停灵七日后发丧,因为家里实在是拮据,丧事办的有些简单,不过好歹脸上还是过得去的。

元四老爷觉着自己以后是要做官的人,若是正妻的丧事过于寒碜,他脸上也挂不住。倒是高姨娘十分心疼花出去的银子。

元四老爷回家后,根本无人问起同他一起走的罗氏姐妹,这让他非常满意。这才像个样子,罗氏姐妹是他的妾,他想带回来就带回来,想送人就送人,旁人是无权过问的。

事实上,陈氏死了元四老爷也是松了口气。

他早就隐约猜到了陈氏的身份,只是谁都没说过,连在高姨娘面前也不曾提起过。威国公府的事当年可谓轰动整个京城,他自然是知道的。

元家与陈家经常走动,虽男女有别,元四老爷幼时也是见过陈氏两回的。后来他娶了陈氏,陈氏那时因遭逢聚变身体消瘦,容貌气质都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且幼时见的面早已忘记是什么模样。

他原本并不知晓自己娶的是那时名满京都的威国公大小姐,二人身份差距过大,原本是不可能的,只是元老夫人过于关心爱护的态度让他起了疑心。

二人成亲时,元老夫人给了偷偷给了陈氏两万两银子的陪嫁,连带着他们如今住的四进的宅子、宅子里的家具物什都是元老夫人买的,府里的丫鬟婆子也都是她买的。这即便是嫁亲闺女也不过如此。

元四老爷是庶出,即便是相貌英俊,在书香世家的元府也是毫不起眼的。他书读的很一般,心思全用在了钻营上——人生苦短,他一直都想着走捷径。

若是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往上走,以他的资质,何时才能安享荣华富贵?他是庶子,比不得家里的嫡子,一切可是都要靠他自己谋取。

原本他不愿意娶个无权无势无钱的孤女陈氏,娶个高门庶女多好,说不准还能受到岳家提携,他倒时就只管享受就行了。

但迫于元老夫人的压力,他也只能答应下来。原本同样是庶出的元三老爷中举后做了东平县知县,他们这才来到了东平。谁知他们才来东平两年,元三老爷竟又高中进士,如今已经是大同府的知府,早已不在东平县了。

元四老爷觉着,连自己三哥那样木讷的都能做了知府,他最不济也能混个知府当当。

自从他猜到了陈氏的身份后,一点儿都不敢声张,怕陈氏罪臣之女的身份连累到他。如今陈氏死了,他总算松了口气。而且,他还可以借此机会娶一位得力的继室,到时候再给那位大人物送上两名貌美如花的侍婢,还愁仕途无望?

想到这些,元四老爷这才心情好了些,只是夜里折腾高姨娘时越发的狂暴。

九月十一,乡试发榜。

元四老爷果然榜上有名,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