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高官 >

第28章

高官-第28章

小说: 高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牛娃跃上牛背,伴着悠扬的柳笛声,远远地去了。

〖BT2+1〗2

红枫湖全景出现在面前时,谷川的心情复杂了起来。

二十多年前,红枫湖宽阔的湖面碧水如镜。青苍的群山倒映在水面,几叶扁舟轻轻划过,鱼儿时而跳跃翻腾……如梦如幻的景色,让人陶醉着迷。而此时的红枫湖,湖水因大坝决堤,水量急剧减少,形成水面严重萎缩。与其说是一座高山湖泊,倒不如称为一泓碧波。

如同一页被删除的历史,曾经的红枫湖,被轻轻地从崇山峻岭中抹去了。

在一座农家小院的大门口,挂着两块醒目的牌子。一块写着“红枫湖重建工程指挥部”,另一块写着“中国远山首届国际枫叶节组委会”。

院子里停着几辆沾满泥土的越野吉普车,一些工作人员模样的人在忙碌着。对于谷川的到来,也没有人理会。

谷川径直走进一间屋子,见到了卓权。

“你……”卓权见到谷川,一脸的惊喜。

谷川也不说什么,一下子跌坐在木凳上。手一伸,说:“给我倒杯茶,渴死我了。”

卓权拿起水缸盖子上的水瓢,从缸里舀了一瓢凉水,递给谷川,低声说道:“省长大人,这是在山区,又时值特殊时期,哪有什么茶水,有口凉水喝就不错了。”

谷川“咕咚咕咚”,一饮而尽。

“怎么样?姐夫,微服私访挺有意思吧?你优哉游哉不见人影,我可是天天担惊受怕的。”

谷川摇了摇头。

“姐姐来过几次电话,问你的行踪,挂念你的衣食住行。她最担心你的,是安全有没有保证。”

谷川叹了口气。

“省委王大法书记让秘书打来了电话,打听你的下落。”

“王书记说什么了?”听说王大法书记关注自己的近况,谷川急忙追问。

“王大法书记说,你让秘书捎给他的信,他收到了,知道你已经回到家乡,正在乡下搞调查研究。他很高兴,希望你就农村经济发展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问题,深入研究,找到一些可以操作的对策措施。”

“我会的,会的。”

“王大法书记要求我们县委,一定要确保你的安全,保障好你的生活。”

“谢谢省委,谢谢王书记。”

“王大法书记希望你能够协助我们远山县委县政府,筹备好‘中国远山首届国际枫叶节’。”

“协助你们筹备枫叶节?”谷川怀疑自己的耳朵,他没有想到省委王大法书记会把这个任务交给他。

“王大法书记的指示很明确。三点意见,很具体。我觉得,人家省委书记这是关心你,给你一个舞台,让你利用枫叶节,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为重返工作岗位创造条件。”

“让我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来,戴罪立功?”

高官 第四部分 《高官》第十二章(4)

“话没有这么说,可是,目的很明显。王大法书记很人性化,善解人意。他明白,我们这些领导干部,习惯工作,再紧张、再繁忙都不怕,怕的是一下子停顿下来,没有事情做。”

“是呀,工作惯了,突然没有事情干了,心里空空的,不知怎么才好。”

“姐夫,对你对我,成败在此一举。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并肩作战,在红枫湖留下辉煌的一页历史。”卓权神色有些悲壮。

谷川点了点头,感激地看了看卓权。

“我最近一个时期,起码在枫叶节结束前,要常住在红枫湖了,常住在这间屋子里。”卓权说,“我的口号是,决战红枫湖!过些时候,我要把阵地移到北京,去攻关。”

“我看到院门口的牌子了,你这里除了是国际枫叶节组委会的办公场所,怎么还是什么……”

“红枫湖重建指挥部。”

“什么?”

“县委决定,在短时间内,重新修建红枫湖大坝,让红枫湖美景重现!”

“可是……”

“可是什么?”

“这些年来,红枫湖项目始终有争议,老百姓不满意……”

“我早已权衡再三了,老百姓的意见并不重要,因为思想观念的原因,文化水平的原因,他们对新鲜事物的认识始终有距离。”

“这……”

“这什么?你放心,我卓权修的大坝,质量一定有保证,绝不会垮塌决口的。”

“卓权,你是下派干部,在做重大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多听当地干部的意见,切忌冲动。”

“这个决定,其实就是当地干部提出的。我们县县长于天宇,土生土长的远山人。他是国际枫叶节活动的倡导者,提出来要重修红枫湖水库大堤,给国际枫叶节献礼。他的影响力很大,决心也很大。”

谷川感到有些迷茫,觉得卓权突然间变得陌生起来。

“对我,是锦上添花,对你,是绝地复兴,浴火重生。怎么,你不应该缺乏判断力,对这一战略意义应该有高度认识吧?”卓权见谷川反应并不积极,有些不满意了。

“嗯,我明白你的良苦用心。”谷川回答。

“至于身份嘛,我这个县委书记,当然是红枫湖重建工程总指挥,同时也是枫叶节筹委会主任。你呢,担任这两项工作的顾问。”

“……”

“大战在即,精神状态十分重要。姐夫,重建红枫湖,我可是顶着压力,力排众议上马的,国际枫叶节同样事关远山县经济振兴。我认为,这两项工作,你都必须无条件地积极参与。”

“卓权,我的意见是,红枫湖水库大坝重建,这么大的工程,能不能再论证论证,在更广的层面上取得更大的共识……”

“谷省长,技术上论证过多次,经济上也反复测算过了。像我们这样的山区小县,要加快经济发展,按照常规的思维观念不行,必须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以新的理念指导发展。再说,红枫湖水库大坝重建,其实就是把决口处修复,并不复杂,工程量也不很大。”

“卓权,你是县委书记,这个职务虽然级别不高,但位置十分重要。古时候,称我们为父母官,就是认为这个官关乎老百姓的身家性命,关乎他们穿衣吃饭”

“这一点我十分清楚,也正是出于责任感,我才下定决心,选择以这种方式突围的。你心知肚明,我是下派锻炼干部,来远山县是镀金来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应该是我的行为准则。可是,我实在是想为一方老百姓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我始终认为,愿望和实际的距离越接近,越符合老百姓的利益,也越符合我们个人的利益。”

高官 第四部分 《高官》第十二章http://。

“姐夫同志,你现在的精神状态不佳,或者说心态有些问题。你不要简单地认为,我搞国际枫叶节、重建红枫湖水库大坝是出于私利,是为了给你填补漏洞,为我创造政绩。我不否认有这种考虑,但这绝不是主要因素。”

“卓权,谢谢你始终如一关心我。作为姐夫,我感受到了你的这份亲情。可是,我还是觉得,在大的抉择面前,应慎之又慎。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我们个人进退事小,一方老百姓的福祉事大。即使我的仕途到此为止,也没有什么。可是,你的事业刚刚展开,前途充满阳光,不可以按兴之所至草率行事。”

“姐夫,我们县委的决定,已经向市委、省委汇报过了,得到了省、市委的同意。”

“可不可以,再研究研究?”

“不可能的!”

“修复红枫湖水库决口,重现红枫湖昔日美景,听起来是一件很有感染力的功绩。可是,红枫湖周边的环境特殊,这一工程对区域环境、生态,对小流域气候,都会产生影响。”

“姐夫,你的意思是,当年你修建红枫湖水库,好心办了坏事?”

“有可能违背了生态科学……”

“有这么严重?你是不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修了红枫湖水库,山上的枫叶没有以前红了,甚至不红了。老百姓‘旱改水’,粮食产量始终上不去。”

“红枫湖水库决堤两年后,为什么山上的枫叶还是半红不红,稀稀落落的?”

“我在琢磨,生态环境一旦破坏,恢复是需要时间的,也许,这个恢复期比较漫长。这是个科学问题,我还不太明白。但是,我觉得,只要不重建红枫湖水库,给这里的生态足够的休养生息时间,说不定什么时候,一切都会恢复的,满山枫叶也一定会变红的……”

“姐夫,你什么时候变成诗人了?太浪漫了。可是,文人岂能治国?儿女情长,优柔寡断,怎能建功立业,有所作为?”

“卓权,我现在是一介平民,无权对你下命令,要求你改变主意。但是,我是你的姐夫,亲情要求我实话相劝,尽量使你,使我,不走或少走弯路……”

“我要独立思考。”

谷川吹灭了油灯,说:“卓书记,咱们睡觉吧。”

卓权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说:“谷省长,真有些不习惯,很少这么早睡觉……”

“你以为这是你县委书记的办公室啊?这是我们大山沟里的茅屋土炕,点灯熬油太浪费了。”谷川说着,先躺在了炕上。

“只能入乡随俗了,实在没有办法。好在,能跟副省长同住一室,共睡一铺土炕,也是值得骄傲的。将来退休了写自传时,这可是一个不错的卖点。如果你将来当上了更大的官儿,这间茅屋也要重点保护起来,供人们瞻仰。还要专门注明,此屋是‘谷川同志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你这是明显的讥讽领导。”

“我是在赞扬,属于溜须拍马的一种。”

“得了吧,我现在可是一介草民,无职无权。”

“哪里,最起码,还是省委书记的特使,钦差大臣。”

“行了,行了,你别给我戴高帽了,我的处境,我最清楚。顶多算是以观后效,戴罪立功。”

“姐夫,这可不是你的个性啊!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光明。这是你经常教导我的。”

“这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的。”

“对对对,你老人家说过的是,人在仕途,其实是走上了不归路。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勇于面对任何挫折。”

谷川翻了个身,说:“卓书记,你准备给我上党课吗?”

“不敢不敢,只是觉得机会难得,就近向姐夫求教。”卓权摸索着脱了衣服,躺在了谷川的身边。

屋子里静了下来,谷川和卓权在想着各自的心事。

蛐蛐在叫,虽然声音断断续续,却很顽强。土炕散发着一种特殊的气味,谷川觉得很熟悉,却又有些不习惯。

“姐夫,”卓权在黑暗里轻声叫了一声谷川,“你睡着了吗?”

谷川轻叹了口气,说:“我也没有早睡的习惯。往常,这个时候一定在应酬。接待上级领导,陪同方方面面来的重要人物。忙完了,还要处理公文什么的,不到半夜,哪能闲下来?”

“那……我就陪领导再说说话吧,省得领导闷。”卓权说着,要起身点灯。

谷川制止说:“点灯干什么?就这样说说话吧。你没听人家说嘛,在黑暗中交流,更适合于袒露真情。”

“有道理,有道理。”卓权习惯地迎合道。

“所以说,你别总想给我上课。讲官场,你还嫩了点。”

“是啊,姜还是老的辣,我知道。姐夫永远是我的导师,我一定虚心向姐夫学习,一辈子做你的好学生。”

“你这番话,听起来挺舒心的,但是不是真心实意,就无从可考了。”

“千真万确,实实在在的心里话。”卓权点着了一支烟,烟火的光亮像一个蜡烛,随着他的手势在飞来飞去。

谷川没有说什么,屋子里又静了下来。

“姐夫,你说也真是怪透了。虽然入仕为官千难万难,人们还是前赴后继,千方百计往这条道儿上挤。”卓权感慨,“官瘾,其实是心瘾,根深蒂固,难以根治。”

“是啊,入仕为官,是中国人溶入血液的情结。大圣人孔子怎么样?自命清高的老夫子,照样对权力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兴趣。为了乌纱帽,他也放下身段,舍弃颜面,周游列国,自我推销,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地方。圣人尚如此,我们有从政为官的厚望再正常不过了。”

“这些年,我悟出的道理是,为官最重要的是不可贪腐。史书上记载的一个典故,对我影响至深。”

“什么典故?不妨交流交流。”

“典故的名字叫‘不贪为官’。说的是春秋时期,一位名叫子罕的官员拒收宝玉的故事。那位官员坚持操守,以廉为政,很是令人钦佩。”

“是啊,古训说得好,‘临财莫如廉’。从政为官,首先坚守的,就是清廉这条防线。可是,我最近,在这一点上,认识又有了深化。我觉得,仅仅是做一名清官,是远远不够的。”

“姐夫,请赐教。”

“最近一个时期,我冷静地思考了一些问题。”

“悟出什么真谛?”

“做一个清官,标准太低。”

“你是说……”

“‘民心不可慢,天道不可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