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当路人甲变成太子妃 >

第17章

当路人甲变成太子妃-第17章

小说: 当路人甲变成太子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福满银楼前后有两栋楼,前面最大的一栋是店面,有三层高,一楼主要卖银器和首饰,二楼是金玉和一些珍品,三楼是账房。后楼两层高,是工匠打造器物的地方。两楼中间有一个院子,住了几个老工匠和他们的家人。
  这段时间因为生意不好,匠人们只有零星的几个还在继续打造饰物,别的大多在家中放假。
  可是现在看这架势,大概是所有的匠人都来了吧?
  庞嬷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有些警惕的看了那些工匠一眼,只见那些工匠有的表情严肃,有的笑得开心,那管事望向蔺秋的眼神就比较特殊了,简直就像是饿了三天的饿狼看到了肉包子,眼睛都在发亮。
  “听公子一席话,真是胜读三年书啊,公子吩咐的事情,小的一定会办得妥妥的。这些图样我一定保护好,连睡觉都搂着睡。”要不是蔺秋的身份,银楼管事几乎想把他留下来,刚才听到的一切,就像是给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大门。
  蔺秋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抱着图样睡觉,不过还是点了点头,谁都有那么点古怪的爱好不是,就象梁熙,两股都肿成那样了,听到自己要出门还想跟着。
  上了车,因为中午没有午睡,蔺秋靠在软垫上有些犯困,刘嬷嬷心疼的急忙给他除了靴子,用一条薄毯盖上腿,从银楼到宫门要一刻钟,给脚松快一下也是好的。
  “刘嬷嬷。”蔺秋闭着眼睛,困得声音都有些发飘。
  “奴婢在这里。”刘嬷嬷轻声回到。
  “路过远香楼的时候,去买一些奶黄稣。”
  “是。”刘嬷嬷一边应着,一边在心里疑惑,自家小公子喜欢吃的不是百味阁的荷花酥吗?
  这个疑问一直等回到宫里才有了答案。
  梁熙趴在床沿上,一边大口的吃着奶黄稣,一边用特梦幻的语气对蔺秋说:“父皇下旨,让我去北陌县做县令,为期三年,呵呵,三年哦~”
  他被嘴里的奶黄稣和出宫三年的好消息乐得眼都眯了,所以没看见蔺秋那细瘦的手指徒然间捏紧了椅子的扶手。
  ☆、第 32 章
  北陌县在昊北郡,几乎靠近北疆,离蔺敛的大营只有不到一百里。
  大臣们对太子出去历练都挺支持,可是去那么一个苦寒之地,许多人都持反对意见,包括从不干涉朝政的楚皇后都提出反对。
  可是梁洪烈也没办法,他真正能相信的人只有蔺敛一个,不论是他的忠心还是能力。对于这唯一的儿子,也只有在蔺敛身边,梁洪烈才能安心。
  对此楚皇后也很苦恼,她也知道把梁熙放在蔺敛身边安全,可是如果那样,让梁熙延续皇室血脉的计划就必须推迟,总不能在蔺敛的眼皮子底下,找几个女人给梁熙吧?即使蔺敛能理解,他两个儿子可都不是好相与的。
  “来人,去请蔺夫人进宫。”
  苏红衣从孙尚书提议太子出宫历练就知道,楚皇后肯定会让自己找人保护梁熙,并不是说皇上派不出护卫来保护他,而是如果有人真想行刺太子,必定不会光明正大,对付那些肖小之辈,再多的兵力也是枉然,还不如几个老练的江湖人。
  “皇后娘娘的意思,妾身明白了,本来由妾身保护太子殿下是最安全的,只是妾身实在不方便。”苏红衣说的很实在,不论武力还是忠心,由她保护都是最好的,可是她毕竟是太子妃的母亲,是太子的长辈,身为太子却要自己的丈母娘来保护,说出去可就难听了。
  “是啊,本宫也明白,只是熙儿一个人在外,本宫又如何能放心。”楚皇后说着用手巾压了压眼角溢出的泪珠。
  苏红衣停了一下,说:“妾身的四弟前日来信,说很想念几个外甥,过几日会来京城,想见见太子妃,还望皇后娘娘恩准,让他们见上一见。”
  楚皇后一愣,苏红衣怎么突然说起她的四弟来了?苏家的四少爷苏烨是江湖第一的暗器高手,同时还是机关、阵法、易容大师,连楚皇后身处深宫,都听过他的大名。想自己的“几个”外甥……楚皇后皱眉想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说:“这也是应该的。”
  隔日,皇上下旨,太子梁熙前往昊北郡,任北陌县县令,为期三年。赐太子妃一同前往。
  “这几件袍子都得带上,还有库里的那张虎皮褥子也得带着,对了,火盆得多拿几个……”
  “脂膏得多带上一些,那边风沙大,太子妃出门的时候需要抹上一些,否则皮肤都能吹裂了。”
  “去库里取些好皮子出来,去给太子妃做几双靴子,北陌那边冬天的时候能把人手脚都冻掉了,光是棉靴子可不够暖和。”
  虽然圣旨说中秋节后才出发,可是景琉宫里的人已经开始忙起来了,毕竟这一去要三年,一年四季用的东西必须带全了,否则需要用的时候难道还跑回宫来取?
  一连几天所有人都在忙着收拾东西,光是蔺秋的衣物和被褥就有满满的十口箱子,再加上一些平时所用的物品,竟有二十口箱子之多。就这样,几个嬷嬷还是很不满意,恨不得把景琉宫整个打包带上,免得蔺秋去到北陌县住得不舒服。
  这些日子梁熙走路都发飘,就差一蹦三尺高了,伤好后每日老老实实听政,勤勤恳恳学习,也不每天闹着要和蔺秋一起出宫了,连每日的字都写得比以往整齐了许多,就怕他父皇生气,万一不许他去北陌县,岂不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秋儿,你又要去银楼啊?”虽说不闹着出宫,可是每次看到蔺秋出去,梁熙还是很羡慕。
  五家银楼这几天全部关门,所有的工匠集中到福满银楼打造首饰和金银器皿,店面全部重新装修。
  先是招牌,福满银楼作为总店没有变动,而另四家银楼则统一挂福满银楼的招牌,只在下面写上某某分店。
  然后是店堂的改造,原本所有的银楼都是两个长长的柜台,上面放一些不算贵重的首饰,如果有客人需要买更贵一些的首饰或器物就要去二楼,由管事亲自接待。
  按照蔺秋的设计,柜台依旧存在,上面摆放的也依旧是不贵重的首饰,只是不再随意的平铺在台上,而是每个都放置在漂亮的锦盒里,锦盒上用金漆印着福满银楼的字样。柜台后面放上展示柜,上面是略微贵重或比较大型的器物,每一格的垫板都能调整角度,放平了可以放置花瓶、雕像,略微抬高可以放首饰,方便客人观看。
  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还放了几十面大大小小的铜镜,白天利用阳光,晚上点上烛火,可以把光正好照射在柜台和展示架上,将原本就精美的首饰和器物照得更加光彩夺目。而且这些铜镜全部用细丝牵引,可以随时调整角度,完全不用担心太阳偏移,对此前来京城“看望”外甥的机关大师苏烨表示,被外甥使唤他乐意。
  其实苏烨是在看到蔺秋设计的那些首饰之后,才开始“任劳任怨”的。
  作为一个机关和易容大师,苏烨一直想找一个徒弟来传承自己的这两门手艺,可是手巧的好找,一个有想象力又手巧的就真的不容易找了。
  现在福满银楼的后院里,不仅原本的工匠在打造首饰器物,连那些工匠的家属都在做首饰。不会打银器没关系,剪刀会用吧,用绸布剪出花瓣、树叶的形状总是能做的。剪刀都不会用?也没关系,把那些漂亮的羽毛细丝贴到银匠打出来的孔雀尾羽上,让原本银质的孔雀发簪拥有更绚烂的色彩。手太笨拿不住羽毛细丝?还是没关系,这些动物皮毛够大了,夹在发簪上、坠在手链上……反正总有一个你能做的。
  每一个首饰讲解和示范的都是蔺秋,看着他那细瘦的小手飞快的做出一个又一个精美的首饰,不仅工匠震惊了,连身后的刘嬷嬷也呆住了,虽说以前自家小公子也在无聊的时候学过一些针线,没想到居然如此的灵巧,嗯,不愧是自家小公子。
  而在旁观看的苏烨却是欣喜若狂,如此心灵手巧的外甥,简直就是自己最好的传人啊!
  “秋儿,这是什么东西?”苏烨拿起一块银匠正在打造的牌子,中间是铜制的,约两分厚,外面包银,上面有缠枝牡丹的暗花,正中间是“福满银楼”四个字,右下角还有几个数字。
  “贵宾卡。”
  “贵宾卡?”
  “嗯。”
  苏烨有些气结,这外甥什么都好,就是不爱说话,想想蔺敛当初那副油痞子的模样,再想想自己大姐英姿飒爽的侠女风范,怎么就生出了这么个锯嘴葫芦。
  幸好银楼管事在旁边,连忙给苏烨解释,凡是在银楼一次消费满一千两银子,或者累积消费满两千两银子的,都能获得一张银质贵宾卡,凭这张贵宾卡可以上二楼,进入专门的贵宾包房购物,而二楼卖的全是珍品,也有每季最新的款式。等累积消费满五千两银子,将获得金质贵宾卡,金质贵宾卡可以获得每年两个高级定制,和每季两次形象设计的权利。
  “高级定制和形象设计又是什么?”苏烨觉得自己脑子完全不好使了,怎么都是自己没听说过的?
  “高级定制就是只为这个人而设计的首饰,是独一无二的。形象设计就是为这个客人考虑好她该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首饰,手上拿的帕子、扇子。”管事说着,指了指隔壁的一间房,说:“那边是几个画工不错,脑子也灵活的学徒,太子妃让他们学习服饰的配搭,还有几个梳头的妇人,正在学习新的发式。”
  苏烨听得直发愣,好半天才问:“这些……都是谁想出来的?”
  管事一脸与有荣焉的说:“全是太子妃一个人想出来的。”
  苏烨摸了摸下巴,这外甥不仅是个心灵手巧的,还是个做生意的好手,该说外甥肖舅吗?当初老五也是特别会做生意,可惜身体不好,早早的就去世了。
  正想着,就见见一个嬷嬷走了进来,对蔺秋说:“太子妃,张德儿求见。”
  ☆、第 33 章
  张德儿是带着田庄最新的账目来的。
  当初在新开垦的土地上种植的蔬菜已经收获了一批,按照蔺秋所说的,用车子运到附近几个比较干旱的乡镇贩卖,所得竟然比以往半年的收入还多。
  另外又招募了一百多的庄客,多是年轻力壮的,也有携带家眷的,女眷和孩子帮着割草喂牛,或田间除草洒水。
  “孩子?”蔺秋记得田庄里的确有几个小孩,不过当初没注意他们是否下田干活。
  “是啊,虽然年纪小了点,做不得重活,不过两个人才拿一个人的工钱,还是比较划算的。”张德儿回答。
  蔺秋想了想,说:“都是多大的孩子?有多少人?”
  张德儿答道:“多是七八岁的孩子,十一、二岁的也有,总共二十几个。”
  蔺秋微微皱眉,这么小的孩子去割草喂牛,还要下地干农活,且不说能做多少,就是安全也无法保障,虽说大梁国没有儿童保护法,来自现代社会的路人甲却无法置之不理。
  “十六岁以下的孩子除了秋收后拾穗,不许下地做其他的农活,也不许割草,只可以让他们帮着喂鸡和鸭,具体事宜你去安排。”蔺秋想了想又说:“另外请一个先生到田庄,每日教他们识字,束修由田庄出。”
  “可是……”张德儿刚想反对,突然想起楚皇后之前对他说的话。
  “太子妃虽然年纪尚幼,却是聪慧无比,当初让他管理田庄,也不过是想试试他,谁知道竟做得如此出色。养牛、养鸡、养鸭,看似普通,可是从牛圈、鸡舍的设计,到肥田的计划,几乎每一步都考虑得妥帖,可见是个有长远眼光的。”
  “是,奴婢这就去安排。”张德儿对着蔺秋躬了躬身。既然皇后娘娘都说太子妃是个有长远眼光的,那他就做好太子妃吩咐的每一样事,然后拭目以待吧。
  蔺秋点了点头,让他先下去了,自己坐在椅子上想了一会,叫来银楼管事,问:“上次让你找的琉璃工匠,可找到了?”
  管事摇头说:“小的找了不少的琉璃匠,手艺那都是最好的,也能做出太子妃要的那种琉璃板子来,只是要完全透明没有杂色……还是做不到。”
  蔺秋微微皱眉,他想做的是玻璃镜,在那个游戏里有“玻璃镜”这个道具,是一个任务所需的物品,从一个海外商人那里购买玻璃板,玩家自己炼制水银等所需物品,然后合成“玻璃镜”。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蔺秋知道如何制作“玻璃镜”,却不知道该如何制作玻璃。
  幸好那个游戏是多线式的,蔺秋也养成了一个任务做不了,就先做别的,说不定等升级了,之前的任务也就迎刃而解了。
  暂时放下这事,蔺秋又问:“那盔甲可打造完毕?”
  一说到盔甲,管事的脸上就有些不情不愿的,在他看来,太子妃的主意大多是顶好的,只除了这个盔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