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公主之道 >

第17章

公主之道-第17章

小说: 公主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之后如意说,她的那些胡话把伺候她的宫人吓坏了,因为她不断说着“不要”“让开”这些话,好像她身边有很多人似的。
但其实她身边当时并没有什么人,宫人们都离得有些距离,只有如意和秋元娘在床边,而宁宁手挥的方向,显然并不是如意和秋元娘的方向,而是他处,所以更像是宫中有阴邪之物。
虽然秋元娘严令长宁宫中之人不要将她说胡话的事传出去,但宫中的有些人还是知道了。
之后连皇帝也知道了。
皇帝对宁宁发烧差点死掉的事心有余悸,但他其实并不愿意将宁宁送到皇家别院里去养,他宁愿在宫中为她另修个宫殿住。
宁宁病重这几日,皇帝日日来看她,宁宁即使清醒的时候不多,但也感受到了皇帝对她的父爱,心里虽然些许别扭,但的确是将这份感情往心里放了。
宫里没有了皇后,剩下一大堆其他莺莺燕燕的宫妃,她们总有各种理由要来打搅宁宁,特别是杨氏,更是让宁宁厌烦,但是,她却又不能将这些情绪表现出来,除此,在宫中实在信息闭塞,让人专门负责打探消息,但知道事情发生时,往往是很长时间之后了,这也让宁宁不满,想来想去,觉得还不如出宫去住。
反正没几年,她就要嫁人了。
就要完全摆脱宫中生活。
宫中的种种束缚,宁宁看似已经完全习惯了,其实不过是一直在忍耐而已。
被养成金丝鸟,实在不是她所愿。
于是没几天,收到宁宁密信的静安长公主,便进宫觐见了皇帝陛下。
她对皇帝说:“我听说宁宁生病说了很多胡话,似乎是有被魇住,皇兄,这事可不能轻忽。”
皇帝说:“朕当然知道。”但说了这话,他也没有多说了。
所幸宁宁醒来之后没有说太多,要是她指出自己是被魇住了,有人用厌胜之术,那皇宫里恐怕并不会因她这话彻查。
历史上宫廷里每次涉及厌胜,都是一次大的清洗。
皇帝从登基至今,对佛教,便是并不亲近的态度。
并不像有些皇帝去做灭佛之事,但也并不鼓励信佛。
所以宁宁那般,之后也没有邀请高僧入宫来驱邪。
是因为皇帝要做出一种不亲近佛教的姿态来。
要是他亲近佛教,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他不希望这样。
静安长公主说:“如若皇兄能够放心,将宁宁交给我教养,能为皇兄分忧,我是很高兴的。”
静安长公主这话,让皇帝愣了一下之后,他就真思考起来了,一会儿后,他就下定了决心,说:“如此也好。”
皇帝自己已经认定宫中阴气重,不适宜自己女儿居住成长,但他作为杀伐决断的皇帝,却不会公然承认这一点,所以静安长公主不提其他,只说愿意教养宁宁,就让皇帝很满意。
此事就这么定下了。
贵妃杨氏虽然并不大满意,但也觉得尚可接受。
而朝臣们,依然有觉得此事不妥的,但皇帝已经不再听他们唠叨了,因为北齐宣称要南下攻打大周,整个朝廷都因此震动,大家的注意力全转过去了,谁还在意一个小女孩儿到底是到哪里去养病。
宁宁在十月搬到了静安长公主府居住。
静安长公主为她准备了一个单独的大院落,足够她,和她带去的宫人居住。
而在静安长公主府不远,一向节俭的皇帝还专门拨了一笔不小的款子,为宁宁修建长宁公主府。
这时候的公主,地位有高有低,地位高的,便有自己专门的公主府,地位低的,便没有公主府,住在夫家家里。
长宁公主作为皇帝唯一的一个嫡女,又是最小最受宠的女儿,在眼看着就要和北齐大战之时,皇帝还拿私房钱给女儿修公主府,朝臣们也并未说什么。
毕竟谁不嫁女儿呢。
京中贵族们看皇帝把长宁公主赐出宫养病,有些会以为长宁公主是要失宠,这下看到皇帝为长宁公主修建比静安长公主府更加阔大精美的公主府,便无话可说了。
长宁公主所住的院落是由皇帝亲自赐名的,而且他亲自题了字——虽然他的字写得很不好——宁康居。
这个名字俗得很,好在寓意不错,又是皇帝钦赐,没有人敢嫌弃,所以也就做了长宁公主居住的院落名。
长宁公主搬到宁康居时,病还没有彻底好全。
这个时代,医疗水平实在不是太高,宁宁觉得自己本来只是受了点凉,结果一病居然病了几个月,吃了不知道多少药,依然在缠绵病榻。
到后来,她已经不愿意吃药,觉得是药三分毒,还不如依靠自己的免疫力让身体好起来,所以每每让如意将药倒掉一部分,她只喝很少一些,即使如此,她的身体也总算慢慢地好多了。
宁康居,是一座两进的大院落,只比静安长公主所住正院稍小一点,它又临近长公主府里的西边大花园天趣园,所以地理位置比之正院更好些。
宁宁住在这里,她第一晚就睡得非常好,好像这里比起宫中更像她的家一样。
这对她来说,是一件奇怪的事。
后来她想,大约是在宫里时,经历了太多人的死亡,所以总是神经紧绷,出宫来后,就神经放松,自然也就容易入睡了。
长宁公主作为公主,东西自然是不少的。
她带出宫陪她的宫人也不少。
品级最高的女官就是秋元娘,她曾经一直伺候皇后,皇后死后,她本该去为皇后守陵,她自己也愿意去,不过,想到皇后的牵挂长宁公主,她就向皇帝恳求,让她留下来照顾长宁公主了。
之后又有两位嬷嬷,四个贴身宫女,还有两个小太监,伺候其他的宫人还有十六人,这些还不算掌管她仪仗车马等等的宫人,如果全加起来,宁宁自己都弄不清楚有多少,秋元娘说少也有五十个。
所以宁宁自己给做了一些裁员,把那些不靠谱的全都留在了宫里,带出宫来的,都是现阶段可靠的。
这些随宁宁到静安长公主府上的宫人,虽然从此住在静安长公主府了,但他们还是宫中的编制,还是要受尚宫局管理,也是宫中给他们发月钱和各种补贴。
所以住在静安长公主府,倒是比较自由的,因为没有顶头的尚宫局会管他们。
就因这种自由,没过几天,就出了事情。
宁宁还卧病在床,宁康居的正房,东边有两间房,还有一间小净房,做了宁宁的卧室,待客室,西边的屋子,则做了她的书房。
正房的东西都已经收拾完毕了,用的都是她从宫中带出的东西。
她带出宫的东西太多,除了摆出来的,剩下的就专门用几间房先做了仓库,有些东西再慢慢拿出来摆上使用。
在宁康居里其他的屋子中,诸如花厅,厢房等等,原来又有一些东西,是静安长公主为长宁公主准备好的,这些便是静安长公主府的公物,于是就有宫里出来的宫人得意忘形在背后嚼舌根,说静安长公主为长宁公主准备的东西并不那么好,所以她们还是要摆长宁公主带出来的东西,将静安长公主的东西都收进仓库里去。
这话传到了静安长公主府的丫鬟婆子们的耳朵里,她们自然心中不忿,于是她们就让主管物品的嬷嬷来长宁公主这里把那些东西拿回去收起来。
这事宁宁和长公主开始都不知道,闹得很不好听了,两人才知道。
宁宁听闻,当即就皱了眉。
元娘一边伺候她喝水漱口,一边说:“这些要死的奴才,以为出自宫中,就借着主子的光来逞威风了。也不知事情轻重。不罚不行。”


第 23 章

第一章

静安长公主对宁宁非常疼爱,其一是看在已逝皇后的面子上,皇后嫁给皇帝时,长公主当时还未出嫁,皇后待她很不错,姑嫂情意不浅,之后的几十年里,两人也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关系,现在皇后死了,剩下一个没有长成的小女儿,长公主无论如何也会替她照看一下女儿的。

其二便是因为皇帝宠爱宁宁,她待宁宁好,皇帝自然会看在眼里。慕家一直手握兵权,本是会招皇帝忌惮的,但因为有她,皇帝待慕家才一直信任有加。毕竟顾家太祖本也是前朝的将军,之后手握兵权功高震主,从前朝皇帝手里篡夺了皇位,而且杀了前朝不少皇族和官吏,自己登上了皇位,才有了如今的大周朝,现在的皇帝当然也会怕手下的将军会有谋反之心,便对慕家一边重用一边又警惕着。
西都皇宫是在前朝皇宫基础上扩建出的,这皇宫当年血流成河,也难怪皇帝会觉得宫中阴气重,觉得宁宁生病同这有关,会想把她送出宫来教养。

这其三,便是宁宁小小年纪却听话懂事,静安长公主觉得以宁宁那坚毅的心性、聪慧的头脑、从容的气魄,即使是女儿身,在这三国鼎立的乱世,将来也不会是池中物,将她放在身边对她有教养之恩,不会有坏处,再说,宁宁的确是又漂亮又可爱,惹人喜欢,这么个好孩子,怎么也会惹起没能养活女儿的长公主的爱怜之心的。

静安长公主出于这种种原因,在接到长宁的密信之后,她经过思索,便去向皇帝提出了接宁宁到自己的公主府教养的建议。

宁宁对静安长公主,是很喜欢而且尊敬的,当然,她也知道,身在皇家,除了亲情,权利利益的纠葛也非常重,甚至会比亲情更重,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为了亲情,亦或是利益,她都非常需要静安长公主,并且爱戴她。

两个主人之间关系非常好,但不代表下面的下人们就不会闹出矛盾来。

这是静安长公主府,府中的奴才们,都是地头蛇,自然会认为自己高了从宫中出来的奴才们一头;而随着宁宁从宫中出来的这些宫人们,又觉得自己是从宫里出来的,之前还是皇后宫中的,伺候的主子又是最受皇帝喜爱的长宁公主,在宫中时,他们就是高人一头,受别人的奉承的,出宫了,自然便觉得要比长公主府的这些奴才们地位高些,就有些看不上他们。
再说,长宁公主到静安长公主府来,要住这里的院落,用这里的资源,当然就会涉及到利益,有利益的地方,就免不了争斗。
在这种种原因之下,两边的奴才怎么会不闹矛盾。

宁宁在要来静安长公主府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些问题,但她在病中,可没有精力去调教这些奴才们,再说,她身边又有非常得用的秋元娘,姜嬷嬷等人,这等教导奴才到静安长公主府后要守规矩的事,她当然不用亲力亲为,只是在要出宫前提醒了秋元娘一句,让她要好好提点一下跟着她出宫的宫人们。

而秋元娘在出宫前,也的确将这些宫人们好好训了话,主要是让到了静安长公主府上要安分守己,不要为长宁公主惹出任何一点麻烦来,要是让长宁公主哪里不满意了,到时候,是自有处罚的。

宁宁出宫前,不少东西已经先送到了静安长公主府,而且皇帝还另又赐了些东西给宁宁,于是运送的马车轿夫便不少,看到这些大大小小的箱笼,宫里还不知有多少嫔妃羡慕嫉妒。

皇帝是亲自把宁宁送到静安长公主府的,又殷殷切切地交代妹妹要好好替他照顾女儿。
除了皇帝,太子和太子妃也有前来,其他宫妃则只是将宁宁送到了宫门口,出嫁了的怀仁公主和宁安公主也有来看她,不过因宁宁一直在病中,便几乎没有待客,只是长公主招待了客人。

宁宁出宫后,还断断续续有东西从宫中送出来,于是他所住的宁康居,几乎也就被放满了。

要下人们完全不骄不躁,不为主子惹麻烦,是不可能的。

因器物闹出的矛盾会捅到长宁公主的面前来,是事情完全掩不住了,姜嬷嬷才非常为难地上报的。
她不得不对靠坐在床头拢着被子的宁宁说了实情。
宁宁虽然年龄尚小,而且还在病中,但是,她身上却完全没有小女孩子的怯弱之态。
她头发只是被元娘编成了一条粗粗的大辫子垂在胸前,乌黑的头发衬着她白皙的脸庞,因为生病眼神些许疲惫,但眼底却非常沉着镇定,带着坚毅和稳重,一点也不像个小孩子,即使是姜嬷嬷这种宫中混了数十年的老人,在她面前也不敢有任何一点放肆,反而在被长宁公主的眼睛扫到时,不得不有些心虚,毕竟是她没有管教好下面的奴才。

在搬到宁康居之后,长宁就已经再给手下的几个最重要的管事女官确认了她们的职责。
宁宁喜欢用女人,所以身边大多是宫女,虽然也有一些太监跟来,但都不是非常得宁宁重用,基本上是不能进她的内院做事听候吩咐的。

秋元娘负责了宁宁身边的一众事务,姜嬷嬷便负责了奴才们的人事等等,所以奴才们惹了事,她是要承担责任的。

听完姜嬷嬷的汇报,秋元娘已经生气地发了话,但姜嬷嬷抬头偷偷打量了长宁公主一眼,发现公主除了微皱了一下眉头,之后就没有什么表情了。

公主殿下的心思是越来越深了,姜嬷嬷心里忐忑不安,只得跪在那里不敢动。

一会儿之后,长宁才说:“地上凉,嬷嬷,你先起来吧。”

姜嬷嬷谢恩之后才起身,但紧接着,就听公主说:“嬷嬷,你是本宫身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