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公主之道 >

第13章

公主之道-第13章

小说: 公主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宁公主在一瞬间的惊讶之后,就开始感叹那个慕昭真是人缘差极了,居然外围的人下黑手都是打他,不是打他的对手,可见是他不得人心。
不过,很多时候,不是站在某一边的人多,就说明他是正义的一方。
长宁公主心想慕昭你这个傻子,不要单打独斗,赶紧叫几个哥们帮忙吧。
哪有你这么打人的。
不过其实慕昭觉得自己做的才是对的,那就是目标明确,不管别的下黑手的人,只狠揍他的目标。
于是两人被分开的时候,慕昭鼻青脸肿,对方更狼狈,鼻血糊了满脸,而且还在流,他一边捏着鼻子,一边朝慕昭放狠话:“小杂种,你等着!”
慕昭喘着气,又要冲上去打他,然后被狠狠地拉住了。
慕华上前怒道:“你们这么闹,是什么意思!都给我滚回去!”
慕昭看了穆华一眼,推开把他拉住的人,就走掉了,好像他还挺委屈的。
另一个人一边抹鼻血,一边说:“大哥,你也看到了,是那个小杂种突然冲过来就打我。”
慕华怒道:“你也给我滚回去。”
姜嬷嬷在轻轻惊呼几声之后问钱嬷嬷:“他是哪位少爷呀?”
钱嬷嬷有些羞愧的样子,毕竟是让外人看慕家笑话了,但她语气却是恨恨的,“是三房的晖二爷。这种日子里也惹昭少爷,我看他是活该。”
所谓三房,是英国公府的三房,公主府一向看不上他们。
长宁公主完全把要看他未来夫婿刘冕的事忘到一边去了,因为发生了打架的事,所以比武也就暂停了,众人呼朋唤友地要去别处玩,钱嬷嬷抓紧最后的时间为长宁公主指了那位刘家公子哥是谁,长宁只看到了他的正脸一眼,觉得的确是长相端正,端正到都快没什么特点了,然后就一直看到他的背影,觉得的确是有点矮,好像不比自己高多少的样子。
总之,即使长宁公主觉得只要皇后满意,她就准备盲婚哑嫁的,此时看到刘家公子,她却有些无法言喻的失落怅然,大约就是,我是要和这种人配成对吗这种感觉。
长宁公主又在阁楼里坐了一会儿,发现里面书架上书是不少的,便问钱嬷嬷:“这些书,我可以翻翻吗?”
钱嬷嬷便说道:“公主殿下请便,只是这些多是几位公子的手抄,怕是不能入公主殿下的眼。”
长宁公主有些奇怪地说:“是表哥的手抄本?”
钱嬷嬷些许无奈地说:“这个阁楼,不知公主殿下上来前可看过它的匾额。”
宁宁还真没注意。
钱嬷嬷说,“是长公主提上去的‘修心阁’,几位公子犯了错时,就要关在这里抄书,里面最多便是昭少爷的,他又时,一月有二十天都要被关在这里。”
宁宁惊讶道:“他岂不是总在犯错。”
钱嬷嬷说:“也不一定就是他错了,但他就脾气犟,又不爱说话,长公主无法,就让他在这里来抄书了。”
说到这里,她又笑了:“公主殿下您看,这一边就是校场,一边又是如画美景的花园,校场里总有人舞刀弄枪,花园里又有人弹琴品茗游园,却要人在这里面静心抄书,也只有长公主能够想出这般的惩罚办法来。”
宁宁心想还真是,她这位姑母也是一位妙人,但又问,“就不怕他们从楼上爬下去从校场里跑出去玩吗。”
钱嬷嬷说:“这倒是没有出现过呢。”
宁宁笑着说:“看来是表哥们都对姑母十分敬重,决计不会做这类令她失望的事。”
钱嬷嬷对这话十分受用,说:“昭少爷谁的话都不听,就听咱们长公主的,倒的确如公主殿下所言了。”
宁宁去翻了一翻书架上的书,一边的书架上经史子集都有,还有不少兵书和武经,宁宁随意看了看,这些书几乎都是手抄本,有些还有批注,可见是原本。
又走到另一个书架前去,发现这书架上的书几乎都是同一人写的了,因为字迹是一样的。
看着书上的正楷,端整而棱角分明,便可见写这字的人其实很有耐性,而且一板一眼地性情坚韧。
这抄的书几乎都是兵书和武经,宁宁不好多翻看,一会儿就放下了。
随着钱嬷嬷回到长公主住的院落,她们从后门进去,刚绕过一扇屏风,就听到长公主发怒的声音:“你呀,你呀,你怎么总是不听劝,又和人打架……看看你这样子,鼻青脸肿,身上有伤没有……嗯……把衣裳脱了我看看……”
这才听到一个少年的嗫嚅声:“舅母,我无事。”
长公主还是生气:“无事,无事,上次腿上划伤流血了也说无事。”
宁宁停在那里没有进去了,钱嬷嬷便请示道:“长公主!”
静安长公主听到了她的声音,便有一位丫鬟过来请她们进去。
宁宁走进去,见静安长公主坐在榻上,脸色已经好些了,她的面前站着慕昭,看他站得笔直的背影,就知道这是个人是个倔强的刺头。
静安长公主起身来拉着宁宁去坐下,又对慕昭说:“见过长宁公主之后就出去吧。不要再和人打架了,今日是我的生辰,都要被你气出病来。”
慕昭大约也是很后悔难受的,所以他眉头皱着,想说什么又没说,只是看向了长宁公主。
在他的印象里,长宁公主还是多年前那个粉团子,突然冲出来挡在他的面前,然后帮了他一次,没想到今日一见,那个粉团子已经是一位亭亭玉立的美人了,被她微微上挑的黑眸看着,他就突然紧张起来,想到自己和人打架脸上带着青紫的模样,就羞愧难堪得想钻进地板下面,于是脸也红了,手脚也不知道怎么放了,嘴唇动了动,声音小得如蚊子哼哼:“见过公主殿下。”
没有等长宁应他,他就自己跑出去了,而且是惊慌失措,先是撞到了房间里的一个杌子,又如一发炮弹一般地撞到那水晶门帘子上,让帘子发出哗啦啦的声音,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帘之后后,随即,屋里的诸位还听到外面发出嘭的一声,不知道他又撞什么了。
静安长公主目瞪口呆,长宁公主也觉得莫名其妙,心想他搞什么鬼啊。


☆、第 17 章

第十七章
长宁公主没有在静安长公主府上多待。
别的客人还要留下来玩耍用过下午的点心后才会离开,甚或关系非常好的,还会留着用过晚膳才走,长宁公主在午膳之后就回宫了。
男客和女客并没有在同一个地方招待,宁宁在之后只见了慕华表哥,其他的男性便无缘得见了。
静安长公主曾想和宁宁结亲的老二慕言刚刚成婚就跑到北边边境去磨练去了,他受不得京城的沉闷,非要去边境,静安长公主拿他没办法,只得不舍地让他去了。
而宁宁所见自己的二表嫂,其实是个漂亮的人,只是不知慕言怎么就能扔下新娶的媳妇跑掉了。
对之后没有再见过刘家的那位刘冕,宁宁是丝毫不觉得遗憾的,而且她也并不想见他。
刘冕的母亲刘家夫人,宁宁在午膳时候也多打量了几眼,只觉得是个还算和蔼的妇人,话不多,面相也不凶,应该会比较好相处。
不过,再好相处,宁宁也对去她家当儿媳妇没有兴趣。
于是回宫的路上,宁宁就苦恼起来了,心想自己怕是要让母亲失望了。
她甚至想,要是皇后不这么由着她的性子,定下了某个人,由不得她反对,就如当初大公主和亲一样,说不得她也就听天由命,以后去别人家见招拆招了,女人的抗压能力一向挺好的,她不觉得自己一定会把日子过得差。
但现在给了她选择的权利,她肯定是这也看不上那也看不上的,从十岁就开始苦恼自己的婚姻大事,宁宁觉得自己太苦逼了。
回去要怎么和皇后说呢,说刘家的儿子还不错,十岁就订娃娃亲,十三岁就嫁了?
宁宁心想还是算了吧,想着这个就头疼,她真的对那个小少年一点意思都没有呀。
要是和皇后说不喜欢刘家的儿子,皇后肯定又要着恼地去为她找新的合适的人家了。
其实嫁到长公主家里是很不错的,一切都熟,奈何二表哥结婚了,当年她才两三岁的时候就和姑母家里定了亲事,现在想起来其实也不错呀。奈何奈何……
宁宁用手指抚了抚额头上的刘海,将光脑门露出来,突然就开心地笑了,她想那个慕昭还真是有意思,她还没见过这么有意思的人。
本来是很苦恼的,没想到想着慕昭的种种奇葩行为,她傻乐了一路,一直到回了慈元宫,她心情都还不错。
皇后这下没有在昏睡,而是坐在榻上看几样首饰。
因为国家一直在打仗,军饷所需不少,皇帝就一直要宫中节俭,皇后除了皇后必有的那些头面,其他的就实在没有太多。
宁宁进了屋,走到皇后的跟前去,说:“母后,这一套和田玉的首饰很好看。”
她说着,还伸手摸了丝绒上面的玉镯子一把,她看得出,这一套和田白玉杂质较多,算不得上品,不过工匠手艺不错,雕琢得很好。
皇后说:“这玉质算不得顶好,你父皇新得了一块玉料,说开出来是顶好的羊脂白玉。我看看,能不能要来给你做嫁妆,手镯,耳珰,玉佩,合卺杯……”
宁宁搂住她和她亲昵地腻在一起,道:“母后,其实我只要你好好的就行了,这些不过是身外物。”
她才这么说完,皇后就稍稍板了脸,“身外物,也要有才好。你看你,在这些事上就和旻儿一个德性,要是不争,谁会留给你呢。你父皇便是,他现在一心在翠羽宫那里,以前那般宠你,现下也没看他为你多做打算。”
宁宁没有应话了,不过皇后说得也对,要是她不要,皇帝的有些好东西也被别的人要去了。
其实她是不想算计自己的父亲的,但皇帝虽然宠她,却始终是皇帝,她比起是他的女儿,更是他的臣民。
如今这种身份上的差距带来的感觉,比起以往更重,甚至让宁宁已经很不安。
皇后看宁宁沉默不言,便也不再说这一方面,拉了宁宁坐在自己身边,问道:“在你姑母家里去,怎么样?”
她的语气是比较轻快的,因为她看得出自己女儿心情不错,应当是看上了那位刘家儿郎了,这样,她也就放下些心了。
宁宁对着皇后尴尬地笑了笑,说:“还……还好。”
反正是自己女儿,皇后便也不拐弯抹角了,说:“我见过刘家的长子,相貌人品是不差的,既然是同母所出,他那弟弟刘冕,也该不会差,是也不是?”
她甚至是有点要打趣女儿的意思了,可见她这日心情不差。
宁宁却迟疑着,心想自己应了的话,皇后肯定会比较高兴的,但是,就真的这样定了以后的命运了吗。
皇后看她沉默下来,眼神也有一点躲闪,不由一愣,说道:“觉得不好?”
宁宁只好实话实说了,“觉得还太小了,我并无……”
她说不下去了,而皇后目光深沉地看着她,然后又叹了口气,道:“既然这样,等你哥哥回来,我再问问他。”
宁宁正不知道要说什么好,外面就响起了请示的声音,是皇帝身边的太监过来传话,让长宁公主过去。
宁宁握了握皇后的手,“母后,我去去父皇那里。”
皇后为她整理了一下头发和衣裳,才让她过去了。
皇帝应该知道宁宁代替皇后亲自去为静安长公主贺生是为了什么,所以叫了宁宁去,也是为了这事。
宁宁进屋之后,他就看向了她,只见自己女儿已经渐渐有了少女的风情,一行一动之间风姿楚楚,明眸皓齿,肌肤如雪,是位难得的美人。
不仅如此,她虽只在几场宫宴上露过面,在京中却已经有了姿容绝美聪慧不凡的名声。
皇帝对自己的小女儿是非常满意而且骄傲的,他笑着说:“坐吧。”
宁宁却没有坐,在司茶宫女进来奉茶的时候,她亲自为皇帝奉茶,然后还过去亲热地给皇帝捏肩膀,道:“父皇辛苦,女儿伺候你好啦。”
皇帝很是爱怜地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说道:“朕的女儿,已经长大了呀。”
宁宁便说:“女儿在父皇您面前,永远还小呢。”
宁宁到最后也不知道皇帝叫她过去是做什么的,或者只是想看她几眼也说不定,她回了慈元宫,皇帝那边倒给她送了不少东西来,从文房四宝到胭脂香粉,还有布匹锦缎,簪子金碗等等。
宁宁心想去看一回皇帝给他捏一阵肩膀就有这么丰厚的小费,她是愿意日日都过去尽孝的。
但之后事情还是让皇后不高兴了,因为她想找皇帝要那块开出来的羊脂玉的时候,皇帝那边回答说已经应了要给翠羽宫开一套碗筷勺子出来,而且工匠都已经定好了。
皇后气得不轻,宁宁只好轻轻抚弄她的胸口让她不要气。
皇后之前看那一套和田玉首饰,想来是想给宁宁,看后又觉得玉质不顶好,就没有说要给她了,想从皇帝那里要玉料,现在可好,只晚说了一步,就被翠羽宫要去了,现在皇后只好把这一套玉质不顶好的拿给宁宁了,说:“你再长长,这些也就能用了,先拿去吧。等以后再有好料子,就再打一套。”
宁宁搂着皇后将脸埋到她的肩膀上,久久不言,心里却又感动又心酸。
太子总算回京了,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