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腹黑长成记 >

第267章

重生之腹黑长成记-第267章

小说: 重生之腹黑长成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镇长不要把我当一回事,本人是来打酱油的,看到你们溪坞镇公交车上的广告,被吸引着过来的。听说这些车子都是溪坞镇镇政府购置的,据我所知,县公交车公司已经开通了栗源县和溪坞镇的线路,你们镇里面这么做不是资源浪费吗?” 盛杰嘉一上来就给我出了一个难题。

    我微微一笑,我们镇的公交车是我们溪坞镇的一项惠民工程,首先价格就和县公交车有差距。对于县里公交车的价钱,别人是怎么想的我不清楚,我个人是觉得我们溪坞的百姓至少是坐不起这个车的。我们开发投资是为了什么?不是富政府,也不是富企业,而是要消除贫困,让百姓过上小康的生活。如果来闹交通都要来盘剥那我们的百姓真的太可怜了,也不利于溪坞今后的发展,再说有竞争力才有压力不是吗?现在什么都讲究市场经济,如果再不切实际的乱定价格,不是我,也总有一天会有别人会这么做。”

    盛杰嘉正要反驳,没有想到廖寅生截了他的话开口了 :“小夕能这么想,了不起呀,现在太多的官员,本末倒置,纯粹因为当官而当官,每天想着算计着手中的权利,却不知道手中的权利为了什么?”

    “。。。。。。”被廖寅生这么一说,就算是辩才无敌的盛杰嘉也不敢开口了。廖寅生是什么人?反正不是他小小的一个主编惹的起的,可是他今天来也是有目的,现在这个目的在后面一个人接话以后盛杰嘉是彻底的放弃了原先的计划。

    “不是富政府,也不是富企业,而是要消除贫困,让百姓过上小康的生活。这句话说的好呀!小丫头,不要让我失望,我看着。” 宋健元的手负在背后一边登山,一边微笑道。

    青云山上原本就有古旧路,经过这段日子的扩宽和修整,现在青云山上的路没有以前这么陡峭了,即使是三个年逾古稀的老人都不愿放过这样一路边走边欣赏风光的机会,没有坐缆车而是真正的走上山去。

    在道路的中央还每隔一段路就有供行人休息的石椅和投放垃圾的垃圾桶。垃圾桶用水泥浇灌而成,涂上树的颜色,这样和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也不影响山上的风景。而在山路的中段有一个景区,原本这里是一个只有两三个和尚的土地庙,现在开发出来,庙宇扩大改寺,又在寺院的后面结合了这里的自然环境仿苏州的亭台楼阁而建,再往里面走有一个洞溅瀑布,洞溅瀑布其实称瀑布是名过其实,因为水流只有两三指宽,不急不缓,下雨天和平常的干旱天水流都没有差别,非常的奇怪。充其量这里只能算作泉眼。不过这个名字可不是我们按上去的,是早就有人写下的,还是一个古代非常有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写下的。

    瀑布下面是一个深不见底的井,非常奇怪的是任凭上面的水流如何的流,下面的井就是永远也没有办法被灌满一样,从来没有满过,也没有干枯过。

    看到这个井,一路走上来都一直没有说话的姚芬环忽然变的异常的激动。

    “你们知道当年我是怎么多次逃过日军的追捕的吗?”她忽然开口说道。

    我们都不明所以的摇头。

    “就是这口井。” 姚芬环笑道。有一次我被逼到这里,那时这里的小庙早就没有和尚了,后面就是乱糟糟的乱石岗,我当时想也没有想的跳到了井里,心里想着,要死就死吧,淹死也好过被日军追捕凌虐而死。我在井底游啊游啊,游的我就快断气的时候,井底出现一股吸力将我吸走,然后我眼前一黑,等醒来,就发现自己在一个山洞里面,而山洞外面居然是水流端急的仙女山的瀑布。”

    “什么?这口井的另一头是仙女山的瀑布?”这让人很是不解。我看向“洞溅瀑布”这四个大字,难道当年徐霞客是知道些什么所以写下这个名字?

    “我希望这话不会传到外面,永远成为青云山的秘密。”她目光锐利的扫过众人,特别是那位云阴晚报的主编盛杰嘉。

    “我发誓。”盛杰嘉举起右手发誓。姚芬环在云阴市虽说什么也不是,可是每年中央会下来几个人秘密的去探望她。盛杰嘉刚好是知情的几个人之一。

    接着我们几人都举手发誓。

 390 溪坞镇的旅游

    “呵呵,年纪大了,一个人背着这个秘密太沉重。如今,也让你们背负一下。”姚芬环呵呵的笑的风清云淡,没心没肺。在场的几个人,除了另两个老家伙,其他几人哪一个不抹汗?

    在庙里我们用了素斋,又用古法煮了茶来喝,茶是青云山的本地茶,水是洞溅瀑布的山泉水,直到休息够了,我们继续往上登去。这回山上可没有了石凳之类的东西了,我们登山的时候还是早上,走走停停已经不知不觉到了傍晚,青云山上的晚霞,再次震撼了众人,尽管几人不是第一次见到,可是每见一次都不由的被震撼,再往上走路越来越狭窄,只供两三个人过,而往下看,如果没有一点胆量的根本不敢看,幸好在山崖边修了一道道的铁栏杆防止人掉落下去。而另一边是一块倾斜严重的大石,大石非常的光滑平整,上面还有一个很贴切的名字,叫做棋盘石。

    上面还刻有典故,传说有两个仙人来这里经常下棋,有一次,一位放羊的小童经过,他连羊也忘记了放就在这里看着下棋,看下棋的过程中两个仙人拿出仙桃一边吃一边下,见到边上的小童,也就随手扔了一个给他。等看完这盘棋,小童发现自己哪里还像一个小童的样子,已经是一个少年了,他这才知道原来他在这里看下棋不知不觉这盘棋下了十年。他这才惊觉眼前的是仙人而不是普通的人。这时仙人问他,你回去家人也不会认识你了,要不要和他们去修仙?

    少年说他不想成仙,只想求得父母长生活的久一些,那他就心满意足了。两个仙人一听哈哈大笑,说这有何难?然后让他栏杆上挂上长命牌,以后父母就可以长命很多。。。

    看了这个典故几人才发现果真在铁栏杆上有着不少的铁牌子,不少是本村的村民。而少年当初给他父母挂上的长命牌早就在岁月下已经分辨不出来了。

    “我敢肯定我听到的棋盘石的版本和这个版本是不一样的。而且我打仗那会儿也没有见过这里有这么一条铁栏杆。”姚芬环凑近到我的耳边道。

    “传说这东西,版本多的去了。至少这个棋盘石是在这里,至于有没有长命牌这样东西,信则有之,不信,那他自然也不会去消费不是吗?”我笑着回道。

    “这招赚钱手法高呀。那劳烦问一下刘镇长着长命牌在哪里有得卖?”

    “我们刚刚路过的寺庙。要开过光才能有效。”我笑着回答。“我刚刚在寺中请长老为几位客人准备的。”说着我拿出牌子。一人三块。

    江大川自然是不削的,不过他还是给家中的老父老母写上了名讳和生辰八字,又给妻子写上了名讳。不管又用还是无,这种东西不过是求个心安。

    而姚芬环最为奇怪,她居然也不动声色的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和八字,然后将另外两块牌子给了我。

    廖寅生和宋建元也一样,只写了自己的名字八字。见众人都写了,盛杰嘉也安奈不住了,写了好几个牌子,写到最后他忘记了家人的八字还打电话去询问,结果也不知道他打给的是谁。被电话那头臭骂了一顿,隐隐约约我只听到在说:这样的事情自然是自己去做才灵验,叫盛杰嘉不要妄自帮他们决定。他们会亲自来求。

    最后盛杰嘉闹了个灰头土脸的。他要不是看在姚芬环挂了牌子,才不会吃饱了撑着相信这种迷信。

    不过想归想,他还真的没有胆量去说,谁知道神佛有没有在身边?再说溪坞人寿命之长也是在整个云阴市有名的。光光百岁以上的老人溪坞就有将近二十个。而寿命最长的以为老者今年已经128岁,他还做过一个专访,刚刚又无意间在这里看到了那位的长命牌。

    难道真是因为这个长命牌的关系?

    寿命和这个长命牌自然是没有关系的,溪坞镇的老人长寿有很大的原因和这里的水质空气有关系,而这个长命牌就像姚芬环所说不过就是换个名目赚钱。铁链栏杆,那是在别的地方买的,还真是旧的。只是安装是新安装上去,就算是有心人士来查,也是查不出什么眉目,新的痕迹导游会说这是为了安全起见特意加固过。

    这样的事情作为一家成熟的旅游项目的风投公司,手段已经运用的炉火纯青了。就连这里青云山棋盘石的故事也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毕竟旧的版本都有n个,分不出哪一个才是最原始的,别说再多一个版本,对于故事这种东西,说的人多了,最后就是正版了。

    而至少在溪坞镇,已经统一了棋盘石的口径,也请了百岁老人为这个长命牌代言。这几位百岁老人在这里挂一个牌子,镇里给每位老人一万元酬劳。

    而等青云山开放,这个长命牌对外销售两百元一个。有着溪坞镇百岁老人的效应,有钱人终是会趋之若鹜的。

    到山顶,他们又坐着山顶缆车粗粗看了仙女山就下来了。

    几位参观完青云山,又到了南溪古镇住了一晚,亲自领略了原汁原味的古村落的风貌,又去了不远的南溪影视城,去享受了一下温泉浴。

    这次的溪坞镇之旅才算是正式的完结。原本外资公司的代表还想给几位红包,不过被我拦了下来,这几位哪会在乎红包?他们只是来玩的。如果给红包说不定这几个就要当场翻脸了。

    没有送出红包,不过我送出了很多溪坞镇上的土特产,笋干,栗子肉、山猪肉、野山鸡。要知道几位这几天在动筷子时是最为欢快的,几乎顿顿都是把桌上的菜一扫而空。

    “宋伯伯,廖爷爷,姚奶奶,你们可要常来呀!”临走,我依依不舍的对着几位道。由于工作太忙,江大川和盛杰嘉在游历完青云山就坐着缆车走了,没有在溪坞过夜。

    “丫头,我们相信这里以后会大热的,这里山好水好,我们会来多住的,到时你可别嫌我们赖着不走。”几人打趣道。

    “怎么会,我们南溪村以后家家都是你们自己的家,欢迎来!”南溪村的信任村长陈屈栎握着几位的手道。

    七月份电影《下南洋》正式抢滩暑假市场的份额,随着电影的大热,电影中美轮美奂如仙境的景色也开始被人津津乐道了起来。

    溪坞镇的旅游才开始真正被世人所认知追捧。

    五月份的时候还是靠着广告效应和相关单位的照顾青云山才红火了一阵,而经历了不清不淡的六月份之后,随着电影的大热,拍摄地溪坞镇火了,疯了,到处是来旅游的人。

    其中最开心的莫属于栗源县的公交公司,在仙女山的隧道开通之后,意识到溪坞镇的价值,栗源县公交公司就擅自提高了承包价格,一下子来往溪坞镇的公交车变得多了,可是价格也蹭蹭的丄跳了几倍,公交公司解释,现在溪坞镇是什么地方?那是旅游景区。而溪坞镇的人旅游开发起来了,腰包也鼓囊起来了想必也是不会为了区区上涨几块钱的公交车费用而发愁的。

    刚一开始确实,在电影的带动下,前往溪坞镇旅游的散客很多选择了公交公司的公交车前往溪坞镇旅游。

    可是一个月以后,两个月以后,甚至三个月以后,人数越来越少,生意越来越惨淡,可是前往溪坞镇旅游的人数却是有增无减。

    十月份小长假仅这三天,溪坞镇就接待了游客二点五万人次,突破了历史。光光两个景点的门票收入就达到了七十五万。还不计这么多人吃饭、睡觉,在别的地方消费的钱,那三天,连山猪肉都差点卖的断了货,最后只能限量供应,限量供应就是凭着旅游景点的门票供应山猪肉,首先满足游客的需求。而且还有限制。每张门票最多购买五斤风干的猪肉。

    再说承包下溪坞这条线路的公交车的司机,他们发现这条线根本就不像原先想的那样赚钱,在旅游旺季是赚,可是淡季比惨淡的还淡,算起来总体还是属于亏本的状态。

    为什么?因为在栗源县进去溪坞镇的隧道口,还有一个收费站。没有办法,这条隧道是溪坞镇镇政府独自贷款投资的,和栗源县政府无关,当然也和没有拿出一分钱的县公交车公司没有关系。

    只要是溪坞镇以外的车,对不起,那就是要收费。

    不但如此,人们还发现坐溪坞镇镇政府惠民工程的公交车去溪坞,车票连县公交车的零头也不到。

    坐县公交车去溪坞,每个人一张票要十五元,这相当于溪坞镇的旅游景点门票的价格了。而坐溪坞镇自己的公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