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朱雀记 >

第305章

朱雀记-第305章

小说: 朱雀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叔平不知这下面有什么大事情在发生,有些发愣。

老猴忽然望着他冷冷说道:“你不是想知道你家主子在哪儿吗?”

陈叔平面色一紧,俯地大拜:“请大圣爷指点。”

“若不是感觉到你家主子从下面递过来的消息,还真不知道这事情麻烦成这样。”老猴吸了一口冷空气,挫着牙齿,发出发酸地声音,“你家主子正在冥间。”

陈叔平糊涂了,怎也想不到少爷竟然跑到冥间去,但心想既然如此,那一定是冥间发生了什么大事……一想到少爷身边少了自己冲杀,不知怎的,陈狗狗心头便一阵急慌,叩首道:“请大圣爷成全。”

老猴望着他:“先讲与你听。六道轮回如今是关着的,你家主子现在就在下面忙这事儿,若他败了,你此时入冥,便永世无法超脱,可想清楚了?”

陈叔平想也未想,将自己鼻梁上的黑框眼镜扔到一旁,微笑道:“何须想?”

老猴毛茸茸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了一丝笑容,这大概是几千年来,他第一次瞧这条赖皮狗有些顺眼——一道雷声响起,一只笼罩着素光的巨掌无由出现在归元寺的上空,本已平伏下来的天袈裟又有感应,强行挣起少许——轰的一声巨响,巨掌拍在陈叔平地头顶。

陈叔平的肉身顿时被击成粉末,一道清光闪过,某狗的魂魄便义无返顾地投向了可能有来无回地冥间去也。

小青狮忽然从老祖宗的黄旧袈裟下摆里钻了出来,微微偏着脑袋,低声哮了两下。一般的人可能听不懂它在说什么,老祖宗却是面无表情地笑了两声,说道:“若换作千年以前,俺家出来便出来,自然不会管这城中人类死活,也不会理会俺家若脱困而出,这佛光入冥,会灭杀多少生灵……即便这六道轮回大乱,三界颠覆,又管俺家何事?”

“只要俺家快活自在,任这些愚人死上千亿又如何?”这话始自有些了当年的狠戾劲儿,但老祖宗话头一转,却是叹了口气,“也不知是在这庙里住久了,还是被那易小子和身边这丫头唬弄久了,怎的心肠也软了许多。”

话一说完,老祖宗拎起青狮的右后腿,随手将它扔了出去。

又是一道景光闪过,小青狮被裹在光团中,瞬息间破袈裟而出,化为一道流光,不知被老祖宗扔到这人间的哪个地界去了。

……

……

轻轻伸手,将蕾蕾发上招惹的一片落叶拂了下来,老家伙看着小妮子,瘪了瘪嘴:“一家老小忙的要命,就你这丫头好命,一觉不醒。”接着却又带了一丝兴奋说道:“连观自在菩萨都显迹流血,这阵势大,有意思。”

感觉身下地府里面的怨戾阴气越来越重,他皱了皱眉头。深吸一口气,卷起了袖子,露出里面毛茸茸的手臂来,老祖宗活动了下手腕,手腕上那个乌金镯子灵滑动着,一千多年都没有正经出手过的他,终于开始热身,准备迎接亲爱的师傅大人。

因为,一切都准备好了。
第三十一章 末法时代(中)1/2(朱雀记)
“一切都准备好了?”

“是的,先前犬仙君也下去了。”

“这等小事,不用多提。”

……

……

在无尽的虚空之中,在那缥渺的天界里,煌煌凌霄宝殿像一个永远无法倾塌的牌坊一样,矗立在云中,仙气蒸腾,有若九泽之气,莺飞花飘,仿似四季常春。大殿侧后方约四千八百公里处,有一处极幽静的小花圆,圆中有水有亭,亭畔有石桌,桌旁有两人。

很有来头的两个人——一位本姓张,如果说佛祖和道家那个不知跑哪儿去了的老祖乃是东方世界里天上地下牛气最烘烘的二位,这位姓张的老实人,便是天上地下运气最BIANGBIANG的家伙。

嗯,他就是玉皇大帝。

但玉皇大帝今儿看起来面色似乎有些紧张,微微欠着身,坐在石凳上也只挨了五分之二个屁股,身前那杯雪山香茗也未曾动过一口,只是轻声向对面那个人说着话。

对面那位乃是道家至尊人物,三清之一的上清灵宝天尊。

灵宝天尊淡淡问道:“冥间的事情眼看着便要有分数了,陛下如何打算?”

传闻中有些浑浑噩噩,甚至开始跟着西天净土学佛的玉皇大帝微微一笑,恭谨应道:“依我看来,既然佛祖留了这么个口子,自然总人将这口子打开。我们不需要做什么。”

灵宝天尊闭目少许,再睁开时,投向玉皇大帝的目光里不禁多了一丝欣赏:“道家无为,陛下果然深昧其中真义。”

玉皇大帝道:“五百年了。只是看那净土与须弥杀来杀去,佛界地力量历此次劫后,应该会削弱许多。”

灵宝天尊微微一笑:“陛下深谋远虑……只是依旧例规矩,我仍需问你,为何要遣下仙人应净土之请,扑杀须弥众人?”

“必要须弥与净土之间,再无任何转还之机。不理阿弥陀佛如何想法,我来帮他坚定一下。”

“那陛下为何又坐看人间佛教信徒发展?”灵宝天尊忽然话锋一转,淡淡道,但言语间却自然生出一股无法抵卸的压力来。“此次事罢,佛土七尊大菩萨便有四位要历劫重生。但却生生将弥勒佛提前数十亿年逼了出来。而我道门在下界与那童子向来不合。”

“不妨。”玉皇大帝小意解释道:“幼女也随其下界,总算种下了几分情分。”

灵宝天尊摇头,冷冷道:“那观自在早知你想法,不然又如何将玉女送入尘世?”

玉皇大帝微笑道:“那童子乃劫前之火,当初元始天尊与佛祖争执,却没有争入门来,这一世。只怕我们也仍争不到。不过无妨。”

“无妨?”

“那童子与他的师傅一般,都不是道佛任何一家都能全力掌控的人物,既然不能掌控,那又何必掌控?”说到此时,玉皇大帝地心神才有些放松了下来,淡淡道:“大圣虽然如今是西天一佛,童子日后也成西天一佛,但反而是佛土中的不稳定因素。他们不在道门之中,但又记着道门中众仙之情。如此方是上佳安排。”

灵宝天尊忽然看了他一眼:“五公主被童子杀了,陛下有何想法?”

玉帝摇摇头,微笑道:“没有想法。”

“那猴儿倒是与诸多仙人为友。但童子今世又何曾欠过天庭之情?”灵宝天尊冷漠说道:“日后若起变故,那师徒二人再杀上天庭来,你欲如何应对?”

玉皇大帝微微笑着,举起身前茶杯轻轻啜了一口:“我躲便是了。”

躲便是了——淡淡的一句话,却从这位天庭的头号人物嘴中轻声说了出来,不知是何等样的涵养与谋略才能说得出来。

……

……

“不论这件事情如何发展,须弥山众人的仇怨,首先便是放在净土身上。”玉帝续而言道:“五百年来,阿弥陀佛命大势至菩萨在人间广传净土宗义,不知发展了多少信徒,今次事后,相信净土宗再不复今日之盛。”

灵宝天尊忽然看了他一眼,淡淡清光从身后冒了出来:“陛下这五百年一直隐忍,果然站得极高,看得极远,我道门不须多费气力,便能坐看佛土大乱。”

“不敢。”玉帝轻柔的声音在这花圆里飘浮着,毫不着力,“道门处弱势千载有余,经此一事,七尊大菩萨去其四,阿弥陀佛再也无法安坐净土,佛土只怕要乱上数百年。”

玉帝那轻柔的声音,终于显露出了一丝野心与骄傲。

“不理与须弥山结仇之事?”

“只有小仇,哪来大怨?下界道门对于文殊普贤二位大德一向是礼敬有加,未曾稍辱。”

“可依然毁过不少罗汉。”

“下界仙人多为旁属,斗姆元君去过,犬仙君去过。”

灵宝天尊陷入了沉默之中,知道玉帝这话是什么意思,斗姆元君乃是二十诸天中的摩利支天,与佛土关系紧密,若日后须弥山重立,就算纠缠起这五百年人间仇怨,天庭也大可将他抛出去让佛土消气,并不损伤道门自身利益,至于那狗……

灵宝天尊忽然笑着问道:“回来才知道,你居然将二郎神也派下冥间了,也对,若无二郎神帮助,只怕地藏王菩萨极难突破净土的防守,将这冥间通道打开。”

玉帝笑道:“先前报于天尊听过,佛土反抗净土地力量太弱。虽然观自在菩萨与真武暗中筹划,起叛往冥间送兵,但我估计依然不足以动摇阿弥陀佛在冥间地布置,自然要送去个厉害地角色。如此才能动摇净土的根基。”竟然暗中将自己最得力的大将送往冥间,与反叛自己地北极大殿叛兵同声同气,这个隐藏的问题,只怕天上地下没有几个人能猜到。

……

……

“但那孩子又如何肯听你支使?”灵宝天尊狐疑道,这句话中所说的孩子,自然就是二郎神。

玉帝恭谨应道:“那日我状作无意话与他听,言道冥间地藏王菩萨有所异动,似乎将对西方净土不利。那孩子性情爽直,一听这话,面上不说。过了几日便起了叛兵;往冥间杀去。” 

他叹了口气:“五百年里。他一直对于我与净土交好不耻,如今得了个可以杀杀净土威风,兼削削我脸面的机会,哪有放过地道理?”

灵宝天尊好笑问道:“那若日后冥间事了,他再杀回天庭,陛下又如何应付?莫非又要躲?”

玉帝一笑应之:“若能让我吃亏的事情,那孩子一向极愿意做。一说到造反二字。他更是两眼放光,想当初他在灌口暗底里不知多羡慕那猴子,不过……”他话锋一转,悠然道:“但凡此等视造反如游戏的强者,却总是极重情谊,毕竟……我是他舅舅。”

……

……

灵宝天尊站起身来,玉帝赶紧站起微佝。

天尊看了他许久,一道清光由身后的光圈里分离出来,投入玉帝的身躯。天尊的目光就像两道电光一般。在玉帝地脸上扫拂而过,似乎想要将他脑中所想的一切都看清楚。

就在这样恐怖地目光注视下,玉帝依然保持着卑微地形象。没有一丝不自然。
“你很好……只是依然要提醒你,注意观自在菩萨。”长久的沉默之后,灵宝天尊淡淡说道:“此次述职报告通过。”

就在灵宝天尊离开之前,玉帝老泪纵横地要求三清再返天庭,说道如今天界人烟渐寂,却事由繁多,若无三位老不死坐镇,只怕日后将要大乱。灵宝天尊宽慰有加,执意离去。玉帝再请,天尊再拒,如是者三次,方始作罢。

看着那团渐渐消失在天际的清光,一直佝着身子地玉皇大帝终于渐渐直起了腰身,随着身体的挺拔,一股并不含杂着多少仙力的威势也开始弥漫在庭院之中。

一只素手递过一杯酒来,玉帝拈过,一饮而尽,双眼微眯,幽幽道:“元始天尊一直在那边,灵宝天尊今日来了,却不知道老君如今在何处。”

“何须烦恼。”娘娘温柔劝慰道:“看得出来,天尊对你这五百年来地筹划很是满意。”

“是吗?”玉帝微笑着虚应道。

娘娘轻抚胸口,似乎松了口气,柔声道:“真武的叛军虽然大多数投入冥间,但依然十分可怕,如今三清既然说话了,陛下也就可放心了。”

玉帝微笑着,笑容里却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真武起兵之始,便没有成功的可能。”

“为什么?”娘娘有些诧异。

“他与观自在菩萨走的太近了,灵宝天尊有些不高兴。”

“原来如此。”娘娘轻声道:“可是元始天尊向来与观音菩萨交好,灵宝天尊走前也提醒陛下注意那人,陛下不可轻视。”不知为何,娘娘似乎很讨厌观音菩萨。

玉帝笑道:“无妨,天尊身为道家至尊,何重何轻自然有分寸。”

娘娘叹了口气,道:“五百年一次述职,总是不容易。”说完这话,她便收拾桌上残茶往殿中去了,只留下玉帝一个人孤伶伶地站在后圆里。

……

……

不论花香如何醉人,鸟音如何清脆,玉帝的身姿总是显得有些孤独,他的脸上无由生起一股淡淡的阴鹜气息,心里想着三清,不知为何,又忽然想到了佛祖,想到了佛祖最后的去路。一想到三清这五百年里基本上没有出现过,而老君更是无人知道去了哪里,不免有些盼望这三个老不死能像佛祖一样去玩那个有去无回地游戏。细细盘算着,似乎这种可能性很大,玉帝这才略微感觉到了一丝欣慰。

冥间的战斗已经进入了尾声。

净土的力量在这几十年间,早已被地藏王菩萨率领地亿万死灵磨折的苦不堪言,后来二郎神入冥之后,更是难过。虽然天庭那方也派了不少天兵入冥,但却抵不过观自在菩萨暗中筹划,使真武起兵,又壮大了冥间反叛的力量。

更何况易天行上天之后,净土方为了追杀他,不知道消耗了多少菩萨罗汉,此消彼惩,那道稳定了数十年的生死白线,开始一步一步地往那记佛光处退。战场上便是如此,以胆气为先,如果双方势均力敌,那便可以一直维持均势,而一旦一方显出弱势来,这败的却是无比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