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一路风尘 >

第42章

一路风尘-第42章

小说: 一路风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心吧,贤侄。你户籍的事,老夫一定帮你办。要不,你改姓苏?老夫收你为义子。”苏醒拍拍胸部,又灵念一动,献上一策。
  “小侄的名字是兰儿姑娘帮忙起的。小侄与她都是苦命人,小侄若改名字,往后她就找不到我了。只要您不会害小侄,小侄一定侍奉您终老,包您从此富贵。”石剑摇了摇头,想到自己此前在涪城,见到哪级官员都自称是江淅富商之子,感觉抬户籍于苏家不妥。
  “贤侄,老夫对天起誓,如若害你,死于乱刀之下。”苏醒闻言,甚是失望。
  他想揽紧这位财神爷的愿望落空了,但他仍举手发誓。
  “苏师爷,你拿一只元宝一根金条去,小侄一路上不露脸了。”石剑听出了他话语的酸意,想到他也是好心,便歉意地掏出金条与元宝递与他。
  “谢谢……”苏醒接过,甚是激动,所有的不快与失意都烟消云散了。
  三人一路上同吃同住同行,行程月余,他们来到了临安。
  初夏时节,鸟语蝉鸣,万木葱茏,鲜花绽放。
  临安地处钱塘江下游,江河纵横,湖泊密布,物产 (炫)丰(书)富(网) ,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之美誉。
  进入临安城中,石剑与苏醒下车徒步。
  城中商息浓烈,车水马龙,商贩叫卖之声此起彼伏,楼堂馆所众多且古朴典雅,人来人往,热闹异常。
  名居粉墙黛瓦,古朴淡雅,男女穿着锦绸名缎,穿来插去,显示江南婉约之风和丝绸柔性之美。
  他在街坊处挑了几件锦绸名缎,又在铁铺花了几根金条,购下一把完全由纯金打铸的扇子,以备防身之用,因为他已知道自己的血剑臭名远扬,不想因使用血剑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他随后领着苏醒、“多多”继续往前逛荡。
  虽说天下武林中人对“小石头”皆充满仇恨,但见过他的人不多,东南沿海一带的武林中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也有人看过武木画的“小石头”污秽相貌,可当时“小石头”才十三四岁,而今他已是长身玉立的十八岁少年了。
  又有几个江湖中人会拿着他的画像走上街头对证?
  石剑此行,还真'炫'舒'书'服'网',纵然是走到在街头上,也舒坦无忧。
  约摸半柱香功夫,他们来到城中的清河坊街。
  这里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
  “苏师爷,大叔,进去歇息一会,弄点吃的。”石剑在一处“常回头”客栈前停步,侧头征询马夫与苏醒。
  他们随即进店,“多多”紧跟。
  “小二,给少爷弄三间上房,备水沐浴。”石剑径朝楼上走去,马夫到后院停好马车,也紧跟上楼。
  石剑一番沐浴更衣,穿上锦绣华衣,手持金扇,更显神清朗,气派动人。
  他想:既然要在临安经商,就必须表现非凡的气派来。
  三人一狗,走下客栈大厅,惹来颇多异样眼神。
  “小二,有什么特色菜?”马大叔颇有气势地喝了一声。
  “公子,大叔,来了。”店小二闻声而至,点头哈腰地介绍起临安的特色名菜来:“回客官,本店特色名菜有东坡肉、叫花鸡、龙井虾仁、番茄虾仁锅巴、西湖东坡鱼、西湖醋鱼、宋嫂鱼羹、平湖糟蛋、蛋黄青蟹、八宝鸭、翠绿大鲜鲍、白玉遮双黄。请问客官要几样?”
  “东坡肉、叫花鸡、龙井虾仁、番茄虾仁锅巴,快点啊。”石剑心想名菜要慢慢品尝,不能一下全吃了,那样就没新鲜感了。
  “好的,客官,马上就来。”店小二见石剑气势非凡,不敢怠慢,拿着菜单就直奔后厨去了。
  “大叔,尽管吃,别客气,咱是一家人了,待会到处逛荡一下,看到此做什么买卖好?”石剑热情地给马大叔、苏醒挟菜。
  马夫感动得热泪盈眶。
  “多多”在桌下钻来穿去,啃着骨头。
  “贤侄,老夫感觉做药材买卖好,弄一两间药铺,再请一两个郎中,患者既可以来买药,又可看免费看病,买卖一定兴旺。”苏醒呷了口小酒,灵光一闪,献上一策。
  “对呀,做药铺买卖可是永久性的营生,只要世上有人,便有患者。好,听您老的。”石剑闻言,感觉甚是有理。
  “好,待买好宅子与商铺,老夫回嘉兴老家一趟,顺便帮你请几个郎中。”苏醒见石剑赞同自己的意见,甚是高兴。
  “哦,小二,这附近可有店铺和宅子卖?本公子全家举迁临安,上下有二十多口人。”石剑点了点头,又向店小二打听起城中的铺宅。
  他身上有的是通兑银票,心想:既然扎根下来,就得买好一点的商铺和住宅,然后请些保镖、丫环,既有人服侍,一般打斗也不用自己动手,免惹人注意。
  “哦,回客官……”店小二话犹未了。
  是谁上前插话?好事还是坏事?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七十章 首宗买卖
  且说石剑欲向店小二打听情况,此时邻桌一位肥胖中年汉子走上前来,道:“敢问公子要买什么价位的商铺和住宅?在下欲迁往京城,有一处宅子和两处药铺转让。”
  “哦?价格不是问题,但本公子要看过位置和房契才定。”石剑略一思索,又大方地道,“大叔一起坐下用餐吧,咱边吃边聊,呆会一起去看看。”
  “好好好,来银,你们一起过来,咱陪这位公子一起用餐。”肥胖壮汉连忙招呼随从过来。
  店小二只好离开。
  “在下成正福,祖居临安,做药材买卖,这两位是在下的书童与护院。敢问公子贵姓啊?从何而来?府上做什么买卖的?”肥汉坐下,自我介绍一番,又拱手问石剑。
  “小侄免贵姓黄,贱名都,临安人氏,家父在川为官,拟于晚年告老还乡,落叶归根,决定在临安城中购置产业,颐养天年。小侄先行回乡,打打前站。”石剑巧舌如簧,瞬息间编出一套既显示自己身份,又不想让当地人欺生的谎话来。
  “娘稀屁,这小子真贼,见人说人话,遇鬼说鬼话。他在蜀川,自称父亲是在江淅做绸缎买卖的,来到江淅却称父亲是在川为官的。”苏醒闻言,不知是赞石剑好,还是骂他好。
  “原来是名门之后,小人高攀黄公子了。小人即将远赴京城,还请公子此后多多关照小人的亲友。”成正福闻石剑是当官之后,又见石剑出手大方,不敢小视,甚是恭恭敬敬。
  “书童?对啊,我得找一个书童和丫环来专门服侍我才对。唉!要是兰儿在就好了。”石剑忽然眼睛有一亮。
  他随即想起张兰还远在雪山,双目又黯淡下来。
  众人边吃边聊,不一会用餐完毕。
  石剑领着马大叔、苏醒和“多多”随成正福主仆去看药铺和住宅。他们小步行走一段路,过了一条桥,就来到了城中御街。
  成正福指着一处药铺对石剑道:“黄公子,这是在下第一处药铺,你看病人挺多的。”
  石剑抬头一看匾额,上书“正福药铺”,便点了点头,道:“不错,这家药铺出让,得要多少银子?”
  “回公子爷,象这样的位置,加上铺面的面积和现有药材,一共两千两吧。”成正福拱手回话,毕恭毕敬。
  苏醒插话进来,对石剑道:“这里旁侧大宅,是南宋时被封为清河郡王的张俊住宅。贤侄,你看人气很旺。”
  石剑闻言心动,便笑对成正福道:“成大叔,家父为官清廉,可没那么多银子,小侄还得再买你另一处药铺和住宅呢。”
  “黄公子说笑了,看公子一掷千金,便知公子富足。这样吧,这处药铺就一千五百两银子出让给你吧,在下也是急着上京城。”成正福哈哈一笑道。
  “好吧,小侄看大叔也是豪爽人,就一千五百两吧。走,看看大叔的宅子和另一处药铺。”石剑点了点头,不再讨价还价了。
  他心想:这铺位来说也值一千两了,至于药材,自己也不懂价,没法估量,就让他赚点吧。
  “好,黄公子爽快。走,在下宅子在以前宋高宗寝宫德寿宫旁侧,前店后宅,距有名的西湖也不远。公子,请!”成正福甚是客气。
  石剑随他来到成府,但见成府仆役众多,正你来我往,提水的、劈柴的、洗菜的、搓衣的、端茶倒水的。
  他又见府院浩大,前亭后院,有山有水,倒挺合自己心意,便道:“成大叔,不用倒茶了,开个价吧。”
  “黄公子是爽直人,这回在下也不讨价还价了,连同前面的的药铺一起一万两吧。”成正福笑眯眯地道。
  “好吧,这个价也虽然稍高了些,但是小侄对宅子还合心,就这样吧。”石剑折扇一拢,轻拍掌心。
  “那好,来银,取房契来给石公子过目,哦,连同药铺的证照也拿来。”成正福当即让来银取来住宅和药铺的房契、证照。
  “苏师爷,你看看。”石剑没办过房契、证照,便示意苏醒验证。
  “手续完备,请成掌柜的立个转让字契吧。”苏醒细瞧详观,没发现什么不妥,便点头同意。
  石剑当即掏出一张万银票递与成正福。
  双字立字成交。
  “黄公子,由于在下上京,府中的家具就赠送公子了。在下今晚在西湖畔的‘明月楼’宴请公子,庆贺买卖成交,请公子爷赏脸。这位苏爷既是同乡,也请一起来。”成正福收起银票,笑容可掬,又不忘邀请苏醒一起赴宴。
  “好吧,小侄也想看看西湖美景,一定准时赴宴。哦,成大叔,何时走啊?临走前,小侄为你送行。”石剑爽快答应,心想这也是人之常情。
  他也盼能在人生地不熟的临安,多交一些朋友,认识多一些上流人物。
  “谢谢黄公子赏脸,在下就让人收拾行装,暂时搬到叔父府住几天。”成正福十分高兴,连连拱手道谢。
  他随即安排来银领马大叔到药铺去宣布石剑接管的决定。
  “那好,成大叔,你收拾行李,小侄就另逛荡一会,你呆会将府门锁匙交给马大叔就行了。”石剑见成正福开始指挥仆役收拾行装,不便打扰,拱手告辞。
  “黄公子真是知书识礼,善解人意,那就晚上西湖畔见了。”成正福连忙恭送石剑出府。
  “去哪里好?”石剑走出府门,侧头问苏醒。
  “今晚不是在西湖畔赴宴吗?何不提前到西湖看看?观观风景?”苏醒献上一策。
  “好!”石剑折扇一张,前往宅前“正福药铺”,对马夫道:“大叔,今晚不用住客栈了,你呆会去把客栈的行李取回来,我先到西湖看看去,你晚上驾马车逛荡一下,看能否帮我找些书童啊、丫环啊的来?”
  “是,公子。”马大叔躬身点头。
  石剑在临安购宅安居,是否会让江湖中人发现呢?他平生第一次做买卖,能否经营好药铺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诸位书友,请点击“收藏此书+我要推荐+推荐出版”。方便的话,投点红包,将本书挺起红包榜。您的支持,我的动力。谢谢!为什么老说这句话呢?因为收藏率决定一本书的命运,收藏上不去,就没有勇气写下去。)
                  第七十一章 遭遇劫匪
  初夏的天气还不热。
  石剑吩咐马夫一番,随即领着苏醒、“多多”,徒步前往西湖。
  这成府还真距西湖不远,不到半柱香功夫,他们便来到了西湖边。
  莺飞草长,桃柳夹岸。
  湖中水波潋滟,荷花接天莲碧,游船点点。
  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
  石剑折扇轻摇,站在苏堤上,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
  堤边的画舫上的舟子见画舫上的客人差不多了,又要开船。
  “终于回到故乡了,八年了,老夫离开故里八年了。”苏醒张臂而望,甚是兴奋,眼泛浊泪。
  “苏师爷,现在药铺与宅子都买好了,您老就先回故居一趟吧,看看妻儿老少,然后再回来。来,拿两银金条去。”石剑见状,当即掏金条相赠。
  “谢谢,还是等你安顿下来再说吧。”苏醒一看又是两根金条,甚是激动,但是没接。
  石剑硬塞到他手中,道:“既然如此,天色尚早,不如随一群文人墨客到湖心观赏胜景?”
  “老夫留在岸上吧,如成正福找来,老夫也好替你说话。”苏醒收下金条,激动得热泪盈眶,自甘为石剑办事。
  “那好,呆会见。”石剑拍拍“多多”的头,让它留在堤岸边,便跃上船去。
  “老夫跟着石剑才一个月,所得的银子,便胜过跟着何丛八年。看来老夫没看错人,老夫一定要好好辅佐石剑,做好买卖。”苏醒望着石剑上船的身影,收起眼泪,暗暗起誓。
  一群游客,有的搂着女子靠坐画舫边座上,有的在船尾围着小木桌坐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