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漫画家之梦 >

第187章

漫画家之梦-第187章

小说: 漫画家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白发保镖懒懒的趴在床边摆摆手,与其说是尊其意思的摆动,不如说是像钟摆般受地球引力随便的垂吊在床沿。她早已料定雇主此行必定会败兴而归。

梨木和木子两人下了楼,原本挤在精品店里的人已然散去。店铺还未关门,小商品上的各式小灯都点亮着,宛如无数繁星把店铺照亮。柜台上一个通电发光的水晶光球吸引着路人的视线,五彩电光透过晶莹的水晶玻璃,显得璀璨耀耀眼。

店铺内部故意装裱得很朴素,以此来衬托那些美轮美奂的小商品。

墙壁上挂着可出售的小壁画和华丽的青铜卷花饰品,壁角和墙沿的架子上还挂着一条条金丝绣织挂链,藤编工艺染上明亮的漆釉后也被摆上了货架。整个精品店都是由各种精美小物件堆砌而成的,它们的美丽代表着它们昂贵的价格。

店里不止有东方织绣,精品里还掺杂着许多欧美风格的器皿。雕花的银质勺子卖得比较便宜,基本上能来旅游的东方游客都会买上一两根银勺当纪念。其它相同的还有银质水壶、银质餐盘和银色十字架,全都散发着浓重的西方韵味。(未完待续。)

第二九三章:英格兰(下)

精品店里的两个中老年妇女也一样蕴含着浓重的西方韵味。

其中一位穿着一条马裤,紧身的皮衣帮她束着身,正是【秋季】精品店的店主。她眼睛较为圆润,眼角微微向上翘着,不笑时也能看到一点皱纹,想必年轻时极为调皮。高高的额头,尚且丰满的脸颊,再配上那厚实的嘴唇。

——显得她十分的姓感。

大概只有同为中年人的梨木才能给得出这种评价。

“噢,梨木,木子,你们是住在麦当娜这里的吗?”

门外传来惊讶的询问,声音的主人本来正和店主麦当娜说着话。

“是的,英格兰教授,你们二位已经用过晚餐了吗?”

梨木小心翼翼的打着招呼,或许她们听起来会是邀请的意思,不过请房东和教授去吃餐饭在道义上也没什么错。

“还没,我们正准备回家吃,你们打算请客吗?”

英格兰教授明知不是请客的意思,却也故意用理解错的方式来提醒道:

“在我们这打招呼可不能借晚餐的话题来问候,直接说晚上好就行了。随便聊两句的话就聊天气,比如‘这场暴雨来得真是突然,你被困了吗?’之类的。”

英格兰教授正是引荐梨木入学的数学系教授,一双眼睛偏向东方人的细长,充满了婉约;两道厚厚的眉毛配上小巧的鼻子,看起来有点不自然,就像是一幅加了油彩的失败水墨画。梨木打赌她肯定拥有东方血统,而且应该是母系遗传。

琼?英格兰的头发是金色和黑色调合出来的棕色,看起来绝非染上去的颜色,正打着卷飘落在肩膀。一张长脸在打招呼时露出一排整齐洁白的贝齿,高高的领子只露的白皙脖颈上挂着一条银质项链,项链底下缀挂着颗水晶心形饰品。

与其她西方女人一样,她们早熟却不容易显老,年龄在她们身上雕刻着成熟和魅力的印记。

“啊啊,是嘛,教授的教诲我们记住了,看来我还要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入乡随俗啊……不过我真的可以请客哦。”

梨木明知故犯的打了招呼,懂装不懂的点了点头,最后像是固执地说到。

英格兰女士印象中的【梨木】标签上立刻对【谦逊】和【大方】进行加粗,这男孩在她仅有的几次印象中开始渐渐定型,她满意的笑了笑——

“还是算了吧,木子已经打嗝了,再说你们两个不是吃过了吗……虽然从你们住麦当娜的房子可以判断得出你们很富裕,但说到底还是在用父母的钱。”

离开了南华的梨木在别人的眼里只是个普通小孩,铭刻于他头上的标记仅是美国数学竞赛冠军。就算有人详细知悉他的所有功绩,第一时间也不会立刻将他和“梨木”联系在一起,就好像“皇上”出了皇城被当成“黄裳”一样郁闷。

当然,别人以为他没钱,他也不会故意宣称自己有钱。正因为知名度不高在外面行走才会觉得特别安心,出了南华他就成了个普通的路人甲。

木子不希望浪漫的夜间散步被打搅,故意做出一副吃得很饱的姿态,不礼貌的打着嗝、摸着肚皮。

对两人还不是那么熟悉的英格兰教授当然还读不出动木子的深意,反而还对两人邀请道:

“你们现在是打算游览剑桥吗?我想这肯定不是个好主意。我们国家的商店关门比你们的早一点,像麦当娜的小店一般在9点或10点开门,5点就关门。星期六是下午4点就关门,星期曰里很多商店都不营业,你们现在出去肯定能看到的只是一间间闭锁的商店。不介意的话你们可以来我家尝尝‘英国异域风味’,我做的牛排和烤土豆总是令人赞不绝口。”

听起来英国就像是个没有夜生活的城市,梨木愣了愣,想不到这次还真出了丑。南华那边的美食街哪怕到了凌晨1、2点钟都还是人山人海呢。他和木子交换一下眼神,在回楼上看书和去别人家做客之间他们选择了后者。

“乐意之极。”

梨木点点头答道。被教授邀请回家当然是一件喜事,相信没有学生会拒绝这样的邀请。教授的家在两条街区外的纽纳学院附近,原本骑单车来的她将单车放在校外的木栅栏里,这次带着两人一路横穿学校和马路回家。

告别了正在关店的麦当娜,三人踏出湿润润的马路。

暴雨刮过的街道显得异常干净,雨水在平整的路面上排得很快,很少看到因地面凹凸不平而产生的积水。

沿着国王街路过国王学院,琼显然在为两个学生着想,放弃那一个个简短迅捷的巷道,特意带着两人走容易辨识的大道。从国王街往南顺走5分钟来到特兰平顿街,果然一间间商店都已经关门歇业。

特兰平顿街与国王街直接对接,附近矗立着剑桥最古老的几所学院。沿路经过凯瑟琳学院,在一处可以看见钟楼的丁字路口向左转,穿过马路由特兰平顿往西拐入银街,鹅卵石路也就变成了泊油路。

梨木好奇的张望着四周,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奇怪的地方,右边的商店居然正对着左边的墙壁来开店。店门顶上两边插着两束花,店铺上方总是插着一根铁杆,杆上挂着一面蓝色或绿色的大旗。

置身于这种与原本生活迥异的环境中,就仿佛来到了不为人知的天地。

——若是只身来英国读书,我肯定会手足无措吧。

梨木颇为感慨的想到。自己身为30多岁的成年人来到这种“异界”都会感到张皇失措,更逞论那些来英国留学的十七八岁孩子,可见海龟实在也不容易当。

#跟在我后面,走路要靠左走,尽早改掉你们在中国的习惯,否则哪天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会要了你们的小命……

走在侧前方的英格兰一边领路一边私下传授着注意事项。在她的印象中,或许有许多来自东方的学生犯过类似的错误。东方的习惯若带到西方,走在马路上就容易造诚仁车相向的情况,躲避时好死不死还往右边跳那简直就等于找死。

最初来到英格兰走在英国街头,梨木心里其实一直提着个念头,那就是靠左走——这种感觉就好像是进西餐厅之前,强迫姓的思考到底是“左刀右叉”还是“左叉右刀”一样纠结。事实上只要在大环境中呆上一会儿,该懂的就懂了。

在来国王学院就读之前梨木就来过几次英国,每次都会在谢灵顿住上一两天天给妻子尝试“补魔”。由于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他基本上都呆在医院病房中度过,不过英国人一些普通的生活习惯他早已无师自通。

若非总是陪护在妻子身边也不会闹出晚上逛街的笑话,剑桥可不是那种会把商店开到**点的大城市……三人由国王街直走特兰平顿拐入银街。

银街往西是一条名为剑河的河,河两边的街道由一座宽阔的桥连接。桥没有名字,因此可以直接称呼它为银桥。看到桥下的剑河和脚下的土地,梨木脑中浮现了那首耳熟能详的现代诗: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

——看来吾辈只能站在这里遥望徐志摩先生的背脊了。

由于时代不同,即便梨木身临其境也仅仅是念及此诗而非体会此诗。

梨木顺着银街过了剑河,右边便是达尔文学院的校门——前缀自然是也是剑桥,相比之下King‘sCollege国王学院依然是剑桥大学内最有名的学院之一。尽管不想给在【最】字后面加【之一】,但达尔文学院和皇后学院等也同样有名。

剑桥三一学院也出现过牛顿、霍金、罗素这样的世界级名人,国王大学实在难能一支独大。身为一所高校的学生,梨木对自己学校的历史自然不会陌生。

12世纪,一群修士们来到这片平坦潮湿的沼泽地定居,于是剑桥镇建立。

13世纪,牛津大学的两名哲学家被控谋杀了一名记女,牛津市法庭将他们判处绞刑。牛津部分教师们抗议、停课和逃离,其中一部分人来到了剑桥镇。在进行着炼金术离分解和再构造的过程,他们离开并在剑桥重建了学校。

1225年,剑桥的教师们就从他们当中选出了一位校长。

1231年,亨利三世国王授予剑桥教学垄断权。至此到19世纪,牛津和剑桥都是英国唯一有的大学。

1233年,格雷戈尔九世教皇也批准了剑桥的受教特权,作为老大的牛津直到21年后才享受到这种权利。

1441年,亨利六世建造国王学院,学院完成于亨利八世,整个建筑前后落成花了近一百年时间。毕业学生中,艾伦?图灵为世界皆知,徐志摩为中国所知。

妻子卢荟的心愿是让梨木读剑桥,在众多学校国王名气似乎最大,于是梨木选择了国王。入读剑桥还是有些难度的,虽然表面上没表现出来,但他对琼?英格兰教授的推荐确实感到万分感激。(未完待续。)

第二九四章:琼的晚宴(上)

晚上7点多,临近8点的晚餐时间,纽纳女子学院宿舍宿舍街道对面。

马路边一幢精致的别墅门前拉着短短一排柏木栅栏。栅栏只有四五米长,只有一排,而非沿着四方形封口,栅栏后面种着几株月季之类的矮灌木。

别墅内的饭厅里,它的女主人已经换了套轻便的衣服,穿着一条蓝色低领短袖连衣裙,除了项链和戒指没有戴其它首饰。

“不好意思,我没想到丈夫会带人来。刚才下大雨我被困在‘秋季’,他去学校没接到我,不过我也没注意到他……”

担心陌生人太多会给两个小孩带来不安全感,英格兰教授扶着梨木和木子的椅子,在两人身后俯下身来小声说道:

“如果觉得吵闹的话就告诉我,我随时可以开车送你们回去。”

“请不用担心,我们在中国每天都进行7、8人的聚餐,这点场面小意思。”

梨木微笑着说道。

英格兰夫人的名字叫Joan琼,她丈夫叫做Harlin哈林,两人今晚都为对方带来了不速之客。琼是国王学院数学系教授,哈林是三一学院的天体物理学家,在梨木跟着琼回来之前他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晚餐。

“亲爱的,来吃饭吧。我没想到你会在麦当娜那里,刚才还打算推迟晚餐的时间,耽搁这么久大家独自都饿了吧。”

哈林博士不敢怠慢,对每个客人都热情洋溢地打着招呼。这次他请来了三位三一学院的同事,妻子则带来了两个学生,二口之家人数瞬间激增了三倍。

“琼,这两个真是你的学生吗?今年国王学院的入学新生?”

坐在桌子另一边,面对着木子的一位中年人问道。他并非第一次见到比上学年龄年轻的大学生,只是梨木实在太过年幼,算上东西方的体型差异依旧显小。

“小学一年级还是二年级?这么小,来学什么?”

同样坐在对面,靠左边的清瘦老女人,抬了下银丝边的眼镜质疑道。

“我已经不小了。”

简单的说了一句,梨木没有多做反驳,许多惊才绝艳的人物都诞生在未来。

随便举个例子,一个叫做凯虎的中国混血小男孩,此时此刻应该还是2岁大,应该能抱着本书自己阅读了。

凯在8岁时就进入东洛杉矶学院攻读大学课程,11岁毕业,取得文科副学士学位;12岁转入数学系三年级就读,14岁获得加州大学数学专业的学士文凭;至此凯虎已经拿到了文理双学士学位。14岁大学毕业后继续留校,16岁获得硕士学位,19岁获得博士学位。

——人家8岁读加州大学,我这边还读晚了呢……

“没见识才会说出这样的话,你们这边没人有能力,不代表我们家梨木君没能力。”

木子撑着桌子,话语里充满了挑衅意味,梨木连忙扯扯她衣服。

被指责为“见识短”的清瘦夫人立即横眉立眼,正当她要开口训斥时,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