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潘郎憔悴 >

第31章

潘郎憔悴-第31章

小说: 潘郎憔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想着抬头看了看,顶上的那个石窗,即便是能为自己掌力震开,却也只有小小一个洞口,想出去也是不可能!虽然这顶上另有门户,只是自己找不着,即使找到了,也定是万斤大石封口,亦是枉然!
照夕一个人,这么伤心愤恨了一阵,最后也只好把一切都付之命运了。
他重新盘膝于大石之上,往日运习坐功,多是在蒲团或棉垫之上;如今这冰硬的石床,使他感到很不习惯。费半天功夫,才勉强把心定了下来,他想以吐纳坐禅的工夫,来抵制今后长期的饥饿。虽然他功力离着辟谷尚远,可是短日之内,起码不会有什么问题。
一个时辰之后,他已气贯周天,但觉三花盖顶,五气朝元,同时由丹田之中,散布出一片无比的热气,令他全身十分通畅。
到了这个时候,也正是坐功一个紧要的关头,往日洗又寒曾传他下手采药的功夫,所以到了这一刻,正是紧要关头。
忽觉一点真阳,前激生死窍,此时即应抛开一切杂念,下手采药,不可受任何外音干扰。
谁知也就在此时,忽闻一阵琴弦鸣声,不知从何而出,声调极为老涩,闻之不禁心神一动,那真阳亦随之涣散而开,前功尽弃。
照夕不禁十分懊丧,本想重新再来一遍,待真阳聚齐,再行收采。
可是忽然一个念头,令他大大吃了一惊,他不由张开了眸子,心想:“这琴弦之声,从何而来呢?”
想着不由观望了一阵,细心听了听,哪有什么外音,照夕这一刻不禁发起呆来,暗忖方才自己在要紧关头,明明为一阵冷涩的弦声而惊扰,此刻怎会又闻不到了呢?再说这阴冷的地洞之中,只有自己一人,哪又会来的琴弦之音呢?
他想了半天,却是愈想愈糊涂,最后认为定是幻觉。因念及师父所说,行功到了某一时刻,定会有心魔幻境来干扰,可恨自己一时无察,竟自把半日苦心聚集的真炁又分散了。一时却无心再定下来,只觉得腹中甚为饥饿。
入定初醒之后,倍觉眼明耳聪,同时腹中又感到了饥饿。他跳下石床,开始在这阴窄冷森的地洞中徘徊着,觉得阵阵的冷风,由两边丝丝浸进来,细看之下,才发现洞顶有十数个拳头大的洞口,那冷风,即由这些洞口,向洞内吹进来。
心想这些洞穴,一定是七扭八拐的曲折着,否则怎会没有光现出来呢?
他不由觉得这一猜测合理,心想这九天旗金老头子,设计此洞,也颇费了些心血,定是用来禁强敌之用,否则何致于如此精细呢!
他意会到初秋的日子的炎热,可是这洞中却是阴冷得怕人,当可想知这是一个开凿得十分深的石质地洞了。
人在无聊的时刻,常会想得很多、很乱,管照夕这一刻也是如此。他脑中尽力地分析着这些琐碎的念头,却也只好心平气和了。
他又想到了申屠雷和那书僮青砚,也不知如何了,也许他们都已经饿死了。
想到这里,不由得十分心寒,腹中忍不住咕咕又叫了几声。他长叹了一声,只好又走到石床上,暂时把心收起,想运一会儿功夫,抵御腹中的饥饿。
忽然,他听到顶上一阵轻微的锁链声响,过了一会儿,似见石块移开了些,只是不见天光外泄。照夕抬头看了看,似见一个恍惚的影子,原来外面天又黑了,那小洞窗外,可窥见闪烁在天空中的星星。
照夕不由低叱了声:
“是谁?”
那黑影以手按唇,嗤了一声,遂小声道:
“管大哥!是我……”
照夕不由怔了一下道:
“你……你是谁?”
那人似乎哭了,一边小声道:
“你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么?你!唉!你的魔难,怎会这么多……这一次,我可真没法子救你了。”
照夕这时又惊又喜,不由一翻身站起,抬头道:
“你是丁裳不是?”
那姑娘又叹了一声,照夕不由顿时忘了此刻的处境,高兴道:
“姑娘……你怎么会找到这里来的?原来你一直都跟着我呀!”
这姑娘果真就是那个痴情的丁裳,她一面流着泪,一面嗔道:
“谁跟了你一路,我只是凑巧和你走顺了路。”
照夕不由忙道:“是!是……我说错了。”
丁裳红着脸道:“现在不要说这些了,我问你,你现在觉得怎么样了?这外面虽然有门,可是我没有办法开,再说人很多,就在这附近,只要有一点响声,他们就会发觉。”
照夕叹了一声道:“姑娘你走吧!你不要管我了,你已经对我太好了,我不能再连累你。”
丁裳抖声道:“我一定要救你,只是你不要急。”
照夕叹道:“你是没有办法救我的,再说这金老头子父女,都很厉害,姑娘只一个人。”
丁裳怔了一会儿道:“你是说我打不过他们?”
照夕见她仍还是一副天真,不由又有些好笑,忍不住笑了笑,却想到这可不是笑的时候,方自收起笑容,却听丁裳道:
“你为什么还笑呢?”
照夕不由脸一红道:
“没有呀!我怎么会笑呢?”
丁裳哼了一声道:“你不要骗我,我都看见了,反正你一向是把我当一个小孩子。”
照夕不由暗吃一惊,心想这么黑的地洞里,她居然连我表情都看得这么清楚,这倒是奇了。
想着朝着她仔细看了看,虽借着外面星月之光,亦只可微微辨出她面部轮廓,不由十分惭愧,当时颇为尴尬道:
“姑娘原来能暗中视物,这就难怪了!”
丁裳吸了一下鼻子道:“这有什么稀奇,我从小就和师父在山洞里练功夫,比这再黑一点,我也能看见。”
照夕点了点头,颇感到难以回答她的话;而自己确也不知为什么,总似把她当成一个很小的女孩一般。只要见了她就想笑,也许是从前和她逗闹惯了。
丁裳这么看着他,过了一会儿,才断断续续道:
“你才吃过饭么?”
照夕皱了一下眉,苦着脸道:
“我好几天没吃饭了!”
丁裳口中啊了一声,遂奇怪地问道:
“那你旁边,怎么放着菜篮子呢,怎么盘子碗全都碎了?”
照夕心中一动,暗忖:
“这小姑娘脾气可是坏得很,如果对她实说,弄不好又把她气走了,那可是冤枉。”
想着苦笑了一下道:
“这是他们送来的,我情愿饿死,也不能吃呀!所以我生气,把它摔了。”
丁裳点了点头,遂道:
“哦!所以他们才要饿死你是不是?”
照夕点了点头,咽了口唾沫,丁裳很快地掏出了一包东西,一边道:
“我真猜对了,我知道他们一定要饿你,所以带了吃的东西来,你接着,这是馒头,够你吃的。”
照夕不由大喜,遂见一物当头落下,忙伸双手接住,只觉热热的,估量着可吃几顿,顿时就放心了。却又听丁裳道:
“还有。”
照夕吓得忙一抬手,丁裳被他这样子,逗得也笑了,一面道:
“是一袋水,你不要怕嘛!”
照夕尴尬地笑了笑,遂见一个袋子丢了下来,忙就手接着,丁裳又走到洞口,她眯着眼睛笑道:
“以后每夜我来看你,给你送东西吃好吗?”
照夕这时一面吃着东西,一面点着头,丁裳遂用着轻松愉快的样子,支着头,细细的欣赏着他吃东西的样子,她感到了一阵说不出的安慰。
她反而觉得,这种情况之下,才是充满着新奇刺激和真美的感情交流。
照夕这时只顾得吃着馒头,丁裳笑了一声道:
“你看你饿的样子,纸包里面,还有好多东西呢!”
照夕对着她窘笑了笑,遂伸手到纸包里摸了摸,摸出了一只烧鸡,忍不住咬了一口道:“嗯……真香!”
丁裳支着头,竟自咯咯地笑了起来,照夕不由一惊,忙抬头道:
“轻点……等会儿给人家听见了。”
丁裳忙用手捂着嘴,一双眸子向两边瞟了瞟,照夕匆匆吃下了一个馒头和半只鸡,这才擦了擦手,丁裳在上面看得清清楚楚,皱着眉毛道:
“你怎么在衣服上擦呀!多脏!明儿个我给你带一条手巾和一个脸盆来。”
照夕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叹了一声道:
“我的小姐!你是要我长住下去是不是?”
丁裳道:“可是,你到底什么时候出来呢?”
这问题不由照夕一怔,遂叹息了一声,微微摇了摇头。丁裳细细地注视着他,她那张小嘴,就像是崩豆似的,一会儿也不停。总之,她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照夕给她谈了半天,反而却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话,一时却也其乐融融。
二人谈了一会儿,惟恐被人发现,照夕催她快走,丁裳却还有些依依不舍,照夕忽然想起了一事,不由急道:
“丁裳!我还有一个朋友和一个书僮,他不知被关在哪里了,你最好能见着他们。
如果他们也是饿着的,就送点东西给他们吃。”
丁裳在上面皱着眉毛道:
“这事你为什么不早说呢,现在这么晚了。”
照夕不由急道:“无论如何,你要设法找到他们,姑娘……他是我一个结拜兄弟……”
丁裳叹了一声,懒洋洋地道:
“好吧!他叫什么名字呢?”
照夕道:“他叫申屠雷,你记好了。”
丁裳轻声念了一遍,忽然她低叱了声:
“不好!人来了。”
她说着话,双手猛地往回一按,左脚把那大石往洞一勾,人已若飞燕似的窜了出去!
照夕不由吃了一惊,忙把丁裳丢下的食物和水囊,藏在身后,耳中听到洞顶一个粗嗓子叱道:“谁!是谁?”
紧接着那块封石被推了开来,探出了一个人头,厉声向下叱道:
“刚才是谁来了?”
照夕冷笑了一声,忽见黄光一闪,一道黄澄澄的光华,自洞顶射了进来,原来这人手中还持有一盏孔明灯,那道光华转了一圈,却照在照夕身上不动了。
照夕不由怒道:“你干什么?”
那人大声吼道:
“干什么?小子!刚才谁来看你了?你说!”
照夕想了想,不由冷笑了一声道:
“你去问你们小姐去吧!”
那人闻言怔了半天,才把灯收了回来,口中轻轻骂了一句道:
“这不是成心找我麻烦吗?”
说着重重地把石块封上了,还听见铁链子穿锁的声音。照夕乐得笑了笑;不过他马上又皱上了眉毛,因为他知道,这一次是真的上了锁了。
好在此刻有食物和水,他就不怕了。他把那个纸包打开,数了数,把它平分成四份,预算着,即使丁裳不来他也可支持一段相当的日子。反正急也没用,不如趁这段日子把师父的“内转三本”功夫,好好过习一番,说不定因祸得福也未可知。
管照夕脑中这么想着,不由心平气和,暂时把烦恼抛置一边,遂又盘膝石上,打起坐来了。
他耳中听到洞顶有人来回走着的脚步之声,心知他们是加强了戒备,如此看来,丁裳是不可能再来看自己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运过了一阵功夫,觉得浑身上下极为通畅温适,这是内炁充满的好现象。知道练功时候已到,遂默念师父心法,自鼻内一吸气,心意由生死窍一升,鼻内一呼出声,心意由顶降至生死窍,即是转法轮。
照夕紧拉着二气妙用,一起一伏,此刻已到了真正无念境地,心气已由生死窍升到了真炁穴,又一呼,气由绛宫降到了真炁穴。如此数次,外阳自回,正自紧要关心,忽又闻得一阵冰瑟琴弦之声,奏的却是三音寒调,音虽浊,却能深深慑人心神。
照夕不由大吃一惊,心念一动,那甫将归穴的一滴真炁,遂自散开,又化为千缕热气,散游周身。
照夕不由打了个冷颤,当时强忍着心中的怒火,把心神用“小周天”法归回本位,这才睁开了眸子,细心听了听,那琴弦之声,亦不再发。
他这一次可是吃惊非小,暗忖:
“怪了,我往日即使是在万人叫吵声中,一样可以静心采药,怎么此刻如此安静,反倒不行了呢?”
尤其奇怪的是,自己耳中明明听到似有人弄琴之声,怎么一等开目,反倒又是什么都听不见了呢?
他想了半天,又沿着四壁走了一转,却也什么都没有发现,他因而又想到,可能那琴弦之声,是自洞顶上传来的。
可是这一假设,立刻又为他否定了。因为他绝不相信,那微微琴声,能穿透山石。
想着他咬紧了牙,暗忖:
“管他呢!这定是幻觉,我且不要多心,何妨再运一次看看!”
想着二次运气,舌顶上颚“天池穴”,双手互点“龙”、“虎”二穴,这次以无比定力,势要采下一点真炁,不久遂自心定。
这时隐隐觉得由尾闾上升起一阵热气,过夹骨,经玉枕,到泥丸,再降下,由玄膺过重楼,到“绛宫”,入真炁穴,各为一周天。
照夕二次用功,以无比定力,定必不使心魔入侵,所以双手互以中指各点“龙”、“虎”二穴,为恐真炁外游。至此,那琴弦之声,如九天抛竹也似的,又隔壁穿了过来。
照夕紧咬着牙关,强自提着心神,不使外散,耳闻那冰弦之声,竟愈奏愈响,几乎令他由石上倒了下来,这次他已觉出,这种声音,绝非是自己心魔的幻境,定是人为之音了。
他紧紧咬着牙,真气上通“泥丸”下抵“涌泉”,决心不为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