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流云剑 >

第37章

流云剑-第37章

小说: 流云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已经准备走了,没想到武藤兰随口说了一句话,结果让熊储又忙碌了一个时辰,然后又多了一个小箱子。  





0061、问月山庄

    '本章字数:2187 最新更新时间:2014…08…29 08:38:03。0'

    天启元年(一六二一年)除夕,崤山南谷,熊储半年前离开的地方。

    现在已经有一栋原木建成的两层小楼拔地而起,这是熊储带着霍连山冒着风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建起来的。

    一月前,熊储不仅把武藤兰带回来了,另外两个小姑娘也被带出来。

    在灵宝县城南李家客栈见到霍连山的时候,好多事情都明白了。

    武藤兰,竟然是武家坡武家族长唯一的孙女儿,把老妇人叫做幺姑。另外两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都是武家坡充作官妓的女孩子。

    因为她们三个人模样标致,其他的人都不敢染指,而是奉献给公公邱德志独自享受,所以才保留了完璧之身。

    武藤兰出城之后说了一句话:“公子,邱德志该杀该刮,但是芮城县令张伯智更该杀!张伯智原来是偃师县令,调到这里以后邱德志沆瀣一气。否则的话,武家坡还不会被灭族。”

    救人救到底,杀人要杀绝。

    再说了,这个张伯智还是霍连山的仇人。

    既然是杀仇人,那就不是做生意,没有人出赏钱就没关系了。

    熊储把小马车藏进密林,然后再度返回芮城县古魏镇,不仅杀了张伯智,连带衙门里面的吏、户、礼、兵、刑、工六房等十七人全部丢了脑袋。

    其实脑袋都没丢,而是挂在县衙的大门上。

    天还没有亮透,熊储赶着小马车就到了禹王渡口,然后重金找来船工渡过了黄河,一大早就赶到灵宝县,然后赶紧撤离。

    用了一天一夜赶回自己的老窝,在山洞里面对付了一宿,从第二天开始,熊储带着霍连山伐木建房。

    现在也算是家大业大了,一共有了六口人,没有房子肯定不行。

    熊储不差钱,搜刮了邱德志和张伯智的财物,得到银票就是七百多万两。当然,这其中有好多银两说不清楚究竟是国税,还是什么。

    为了避嫌,采买物品的时候,熊储绕道卢氏县、栾镇(今栾川县),把所有的居家物品添置齐全。柴米油盐酱醋茶,按照一年的消耗储备起来。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熊储就会杀人,根本不会当家。霍连山才十二岁,更是狗屁不通。

    老妇人自从知道所有的大恶人都已经受到了惩罚,心情也逐步开朗起来。每天虽然还在念佛,但是念叨的名字都是八郎少爷。

    叫公子是不行的,那太生分了。只有叫少爷,那才算是自家人,自家的主人。

    看见大少爷和小少爷都不是管家的材料,老妇人只能毛遂自荐,武藤兰和另外两个小丫头承担了所有的家务事。

    两个丫头都已经没有家了,经过老妇人拍板决定,两个丫头全部改姓。后来八郎公子赐姓熊,所以分别叫熊月娥、熊翠云。

    武藤兰、熊月娥和熊翠云都读过书,武藤兰竟然还会念诗,甚至还会写字,而且非常漂亮。

    所以武藤兰让熊储弄了一块木板,然后抓起毛笔在上面写了四个字,就是“问月山庄”,然后让熊储挂到大门框上。

    主人不是主人,仆人不像仆人,反正一家六口人就这么定下来,然后就开始准备过年。

    有了家就不一样,有了女人的家就更不一样。

    熊储每天带着霍连山练武,大年初一都没落下。但是一日三餐都是热茶热饭,而且有人递到手上。

    作为奴隶、乞丐出身的熊储和霍连山,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的小日子还有如此享福的一天。

    尤其是霍连山,心里门儿清:如果没有遇到公子救命,自己可能已经被打死了,根本不可能看见今天的好日子。

    至于老妇人和武藤兰她们四人,完全是把自己当成下人。如果不是熊储据理力争,一家六口人都不能同桌吃饭。

    大年初八,新鲜出炉的问月山庄,竟然迎来了第一批拜年的客人。

    说是一批人,那就有些过分,其实只有两个人。

    李信和小红。

    “兄弟不用忙碌,真正的客人还在后面。”

    李信和熊储对坐而谈,小红姑娘早就被武藤兰等人请到二楼去了。

    “今天过来找你,不过是要给你带个信。”李信盯着熊储说道:“黄妍莹和方千寻两位姑娘的出身来历,想必兄弟已经知道了。她俩被召回嵩阳书院,是因为东林党的奸计。”

    “大哥,说实话我并不是很明白,应该说我很糊涂才对。”熊储摇摇头:“她俩是上清仙姑的高徒,怎么又变成了嵩阳书院的人呢?”

    李信微微一笑:“这个问题说起来话就长了,好在大过年的没啥事儿,我今天就和兄弟说道说道。”

    “燕王朱棣以藩王的身份起兵造反,最后推翻了建文帝,然后自己做皇帝。但还是有一大批建文帝的忠臣,誓死不投降朱棣,于是出现了大批人被抄家灭族的大案。”

    “在这批人当中,就有两个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叫黄子澄、方孝孺。虽然已经过去了两百多年,但是黄、方两家的后人并没有死绝。不错,黄妍莹和方千寻就是了。”

    “黄、方两家虽然并没有死绝,但是朝廷曾经有过永不录用的旨意。而且当初成祖朱棣已经下令:男人都被发配戍边,女子都被送进了教坊司。”

    “黄子澄、方孝孺都是江南士子的表率,门生故吏自然不少。大案爆发之前,已经有了一些风声,所以这两家都有一个嫡亲骨血被送了出去,就是要保存血脉传承。”

    “后来黄子澄、方孝孺先后被杀,株连了很多人。这其中的各种案由,越传越离谱,最后出现了燕王朱棣发明诛十族的酷刑。”

    熊储点点头:“这个我曾经听黄姑娘说起过。”

    李信微微一笑:“方孝孺和黄子澄被杀,这是真的。其中也牵连了不少人被杀,也对。但是,灭十族就纯粹是胡说八道了,因为方孝孺的祖母家、岳母家都没有受到牵连,他的堂兄和大儿子都是充军,并没有死。”

    熊储不明白了:“为什么会这样?”

    李信的脸色很不以为然:“诛十族的说法,最早开始于一百多年前,始作俑者就是吴中四才子之一的祝枝山。他曾经在一本《野记》里面,说到了方孝孺被诛十族,然后才一发而不可收拾。”

    熊储还是没有搞明白:“这些事情,和黄姑娘、方姑娘被书院紧急召回,有什么关系吗?”

    李信一掌拍在桌子上,同时非常气愤的叫了一声:“当然有关系,而且还有一个更大的阴谋!”  





0062、文人无耻

    '本章字数:2353 最新更新时间:2014…08…25 18:00:00。0'

    兵法云:上下同欲者胜。

    李信作为一代人杰,对于朝野上下的各种动态了解甚深。

    至少在李信看来,大明朝已经彻底完了,全国崩溃就在眼前。

    大明朝之所以会迅速走向崩溃,可以说是积弊深重所致。

    朝廷内,皇帝高高在上,而且怀疑一切,谁也不相信。

    文官集团不关心民生,拼命抢夺兵权。

    他们一方面凭借自己掌握的笔杆子大造社会舆论,自我标榜为“忠贞”、“清廉”,实际上为了争权夺利无所不用其极。

    为了铲除自己的政敌,也就是武将集团,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沆瀣一气,造谣、栽赃、诬陷、暗杀等手段,都已经发挥到了极致。

    武将集团在朝廷内,凭借这几年国内连续不断的造反局面,大肆抢夺兵权,增加自己在朝堂上说话的分量,作为打击政敌的资本。

    在边关战场上,统兵大将要么是为自己争军功,要么是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拆台,根本就没有把国家大事放在首要位置。

    各种势力盘根错节,互相拆台,彼此掣肘,是武将集团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根本原因。去年丢了沈阳、辽阳,锦州危在旦夕,永宁一线崩溃在即。

    辽沈失陷,熹宗重新起用熊廷弼为经略,又擢参议王化贞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广宁。

    从表面上来看,熊廷弼和王化贞都是主战派,这一次的调整好像是那么回事儿。而实际上,熹宗朱由校除了木工活还将就之外,其实就是一个昏君。现在大敌当前,竟然还在玩弄“权臣制衡”的小孩子游戏。

    不错,熊廷弼和王化贞都是主战派,但是他俩分属两个不同的阵营,完全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

    熊廷弼属于楚党,又想笼络住东林党,然后利用他们当枪使。甚至亲自当枪手,代替东林党的杨涟起草奏折,对付内廷宦党。既得罪了宦官,又得罪了东林党。

    王化贞不学无术,但他是东林党元老叶向高的弟子,所以目空一切,到处夸夸其谈,比当年的赵括更无耻,更不知天高地厚。

    就是这么两个人,在战、守、攻、防等问题上,不管对错,不管合理与否,只要是对方提出来的,自己就一定要反对。

    “兄弟,现在的情况已经很清楚,只要熊廷弼和王化贞两个人同时负责边辽战事,彻底失败不过早晚的事情。”

    李信坐在熊储对面,语气之中已经越来越愤慨:“最可恶的是,边关已经危在旦夕,但是朝廷中的文官集团却在收集熊廷弼和王化贞的罪证,随时准备砍了两个人的脑袋。”

    “更加无耻的是,文官集团大造声势,要为方孝孺、黄子澄等一批两百年前的文官平反昭雪。当然,方孝孺、黄子澄等人当时各为其主,没有对错,现在平反也不为过。”

    “但是,文官集团打出的旗号,却是‘国难显忠臣’。这个用意实在是太明显了,方孝孺、黄子澄等人,都是建文帝朝廷崩溃以后被杀的忠臣。而建文帝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武将投降燕王朱棣的太多。”

    熊储猛然醒悟:“我明白了,文官集团在这个时候提出来为方孝孺、黄子澄等人平反昭雪,实际上就是想告诉天下人:在天下大乱的时候,武将是靠不住的。”

    “兄弟果然聪明,真是一言中的!”李信点点头:“由此可见,当今朝廷里面的文官,全部都是一帮卑鄙小人,居心叵测之辈。”

    “现如今,边关外敌压境,国内反叛如云。如果没有武将拼命厮杀,仅仅依靠那些文人整天高喊忠君爱国,则大明朝休矣!”

    熊储脸上顿时布满了忧色:“文武相煎,国事崩溃。这是可以预见的,可是我们却只能看着,根本无能为力。黄姑娘和方姑娘被紧急召回,难道就是为了给她们祖上平反吗?究竟是为了什么?”

    “兄弟啊,你完全想对了!”

    李信豁然站起身来说道:“还记得你们在芮城大王镇一战,陈鸿泰和他的手下都逃走了吗?”

    熊储如坠云雾之中:“是啊,这又如何?”

    李信挥舞着右拳说道:“本来文官集团制造声势,不过是利用给方孝孺、黄子澄等人平反,反过来打压武将集团,并没有什么非常长远、非常周密的计划。”

    “没想到陈鸿泰为了推卸自己战败的责任,竟然飞鸽传书到洛阳,说是方孝孺、黄子澄的后人里面,有两个绝色美人。既然他们历代忠君,那么,这两个绝色美人就应该送给皇上!”

    “岂有此理!”熊储顿时跳了起来:“现在国难当头,那帮混蛋竟然还要给皇帝选美吗?上清仙姑专门让我平时多多看顾两位小师妹,怎么可能让别人把她们送入虎口?”

    李信点点头:“所以我说的文官集团卑鄙无耻,竟然和宦官一拍即合。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黄姑娘、方姑娘才被紧急召回,就是那些文人要把他们送到京城。”

    “当然,她们是上清仙姑门下的身份外人并不知道,之所以会出现在文人集团之中,当然另有秘密使命。但是这个秘密使命,只有在民间才能完成,一旦进入京城后宫,那就彻底完蛋了。”

    恰在此时,门外传来一声高呼:“彭无影前来恭贺八郎兄弟新春大吉!”

    李信呵呵一笑:“兄弟,第二批客人到了!”

    “小叫花子还不出来接客,你的方姑姑来了!”

    没想到另外一个清脆的嗓子传进来,一直在伺候熊储和李信的霍连山,仿佛火烧屁股一般,直接跳起来窜出门去。

    随即传来霍连山讥讽的声音:“你不过一个小丫头片子,成天在别人面前充大,羞也不羞?我可听说有人要把你送给皇上,是不是应该叫你娘娘才对呀?”

    “好你个小叫花子,真是哪壶不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