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宫妃策:无敌皇后(大结局) >

第157章

宫妃策:无敌皇后(大结局)-第157章

小说: 宫妃策:无敌皇后(大结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兵有了,可是董小宛心里却有些放心不下。虽然说邹钰熙是自己的结拜姐妹,可是她却已经嫁给了孙锡江。正所谓出嫁从夫,即便邹钰熙对自己有点姐妹之情,可是倒关键时刻帮的也可能是她自己的丈夫。所以她要找一个靠得住的将军,说是从旁协助,其实是要监视邹钰熙的一举一动,免得到时候会出什么乱子。




兵临城下 ; ;11

兵临城下11


    董小宛拿着校尉以上的名册,想从中选出属于许家一派的人选,只有这样才能压制住嚣张的孙家,也让跋扈的李家有所顾忌。


    “凌风”二字跃入眼帘,让她又忆起假扮太监之时的春风阁老板。是他么?!当初他和许昊天一起到萧远舟家当细作,之后便一直没有见到过他。至此有七八年之久了吧!


    董小宛想到这里便在他的名字上划了一个圈,圈定由他来协助邹钰熙。


    国土之上战火连天,军费开支越来越大,董小宛不得不将后宫开支一再缩减,却也只是勉强维持。而唯一值得她欣慰的是巾帼女兵的训练有所进展。而与蒙古之战,也因为蒙古大军出师无忧,失去民心,所以也打赢了两三场战争。就只有与三藩之战久攻不下,互相僵持。


    “娘娘,不好了!娘娘!”苏德海慌慌张张地冲进承乾宫。


    “什么事慌慌张张?”董小宛安之若素地问道。


    “兵部来报!卢陵王分出三分之二的军队绕过主战场,如今已经直逼京城了。请娘娘早做定夺。”苏德海神情惶恐地说道。


    “什么?!”董小宛吃惊得从座位上站起,“快!立刻召集所有大臣上殿商议国事!”


    “是!奴才这就去办!”苏德海行了礼,便急忙退了出去通知所有大臣上朝商议国事。


    金銮殿。


    董小宛坐在屏风之后开口问道:“卢陵王两位世子率领兵马直逼京城。众卿家可有什么办法阻击敌军?”


    “微臣听说那卢陵王二世子智勇双全,用兵如神,而如今我们京城内无良将,又无精兵,只怕难以阻挡。微臣建议不如……”李思痕说得有些吞吞吐吐。


    “不如什么?”董小宛蹙眉问道。


    “不如打开城门诈降,或者还有一线生机!”


    小白的《宫妃策》第三部《无敌皇后》快要写完了!想调查下,有谁想继续看下去的?因为第四部《至尊太后》若是要写的话,小旋子就要被俺写死了!要是大家不想看第四部,那就来个完美大结局。然后奉献大家一点番外吧!谢谢




兵临城下 ;12

兵临城下12


    “不如什么?”董小宛蹙眉问道。


    “不如打开城门诈降,或者还有一线生机!”


    “放肆!”董小宛一拍扶手站起身来大怒道,“李大人,你生为朝廷重臣,不思索如何抗击敌军,却在此危言耸听,扰乱民心,是何道理?再说了,此等乱臣贼子犯上作乱,咱们岂能对他们卑躬屈膝?即便我们全部战死,那也留得身前身后名,若不战而降,载入史册,那便是遗臭万年。”


    八贤王此时也从太师椅上站起来,向董小宛拱手说道:“皇后娘娘说得极是!我等又岂能做出这等辱没祖宗的事情。若还有谁敢再提‘投降’二字,本王就亲自以谋反叛国的罪名将他处死!”八贤王说着便用凌厉的眼神扫视了众人一眼。


    “臣等不敢!臣等誓死效忠皇上,绝无二心!”众朝臣跪下说道。


    李思痕也跟着跪下说道:“皇后娘娘,八贤王!微臣也只是为了更好的保存实力,所以才说出诈降的方法。若皇后娘娘和八贤王觉得不妥,那臣也将追随八贤王和皇后娘娘的意见。”


    这时候,孙锡江出列说道:“皇后娘娘,虽然李思痕说的计谋有损天家国威,但也不失为一条好的计策。如今卢陵王派出三分之二的军队绕过主战场直逼京城,那目的便是想围魏救赵,因为他们知道再拖下去的话三藩的军队必然战败,而又知道京城派出精兵抗击蒙古,京城空虚,所以才冒险一搏!若我们带领皇上、太后以及群臣弃城避开锋芒,到时候,待辅国公击败三藩,咱们再回京城也不迟!”


    董小宛冷笑了一声,嘲讽道:“本宫听闻孙大人的父亲在先帝在位之时战功赫赫,多次抗击敌军以少胜多,从来未曾临阵脱逃。怎么到了孙大人这一辈就变得如此小心谨慎?”

    孙锡江听了董小宛的话,心里虽有些愠怒,但还是开口说道




兵临城下 ;13

董小宛冷笑了一声,嘲讽道:“本宫听闻孙大人的父亲在先帝在位之时战功赫赫,多次抗击敌军以少胜多,从来未曾临阵脱逃。怎么到了孙大人这一辈就变得如此小心谨慎?”


    孙锡江听了董小宛的话,心里虽有些愠怒,但还是开口说道:“微臣自知不如家父。但微臣对皇上,对大严的心却也和家父一样,忠心耿耿。当初家父数次以少胜多,固然与家父足智多谋有关,但也因为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如此拼命。如今卢陵王的军队直逼京城,威胁皇上还有太后的性命,我军将士又如何能一心一意地抗击敌军。再者,如今京城兵将甚少。而巾帼女兵也刚刚组建,连操练都还未曾完毕,又如何抗击敌军?所以微臣才会请皇后娘娘携同皇上、太后避其锋芒。还请娘娘体谅微臣的良苦用心。”


    “本宫知道孙大人是忠心为主。可是皇上、太后还有本宫又怎能摒弃城中百姓独自逃生。这不是让全国百姓寒心么?更何况皇上身上余毒虽然清除,但是身子虚弱,如何能经得起长途跋涉?太后年迈,也不宜劳累。所以各位大人也不必再劝。若有谁还敢再提弃城而逃的,以谋反论罪。希望各位大人与本宫等一起抗击敌军,即便战死也能留得美名。”董小宛坚定地说道。


    众大臣听了,都偷偷地互相对视。


    八贤王见状,便从太师椅上站起来跪下说道:“老臣与皇上、太后、皇后共同进退!”


    众人见八贤王已经如此,便也俯身说道:“臣等与皇上、太后、皇后共进退!”


    “好!吏部尚书,即日起将城门关闭,全城戒备!”


    “是!臣回去后马上下令戒严!”吏部尚书回道。


    “兵部尚书,你将全城兵马召集起来,连同各府侍卫、衙役,统统都要召集起来,分配成五部分人,四个城门各一队人守卫,剩下一队人为后援队,看哪个城门攻击强就转移到哪个城门。”




兵临城下 ;14

兵临城下14


    “是!微臣谨遵皇后娘娘懿旨。”兵部尚书道。


    “刑部尚书,凡监狱内非罪大恶极者,均让他们编入军队,只要立有战功,到战争平息后一律免罪。”


    “是!微臣即刻着手去办!”刑部尚书道。


    “礼部尚书,马上写出告示,安稳民心,告诉百姓朝廷与百姓同在,希望全城百姓支援抗战!”


    “是!微臣立刻拟稿。”


    “八贤王,请你携同你的两位孙子守住粮库,并且收集全城所有粮草以配用,务必要使粮草足够半月之用。”这粮草是军队的命脉,所以她只能交给八贤王,只有这样她才能放心。


    “老臣领旨!”八贤王用颤音说道。


    “孙锡江大人,请你即刻派出传令官给襄亲王传令,让他即刻回京救驾。”董小宛之所以不诏许昊天、宁平之回京救驾,而诏襄亲王,那是因为三藩此次少了卢陵王一支的支持,不出半月就能平定,而蒙古因为出师无忧,军心涣散,即使现在诏回襄亲王,蒙古大军也逼近不了多少。所以她才只诏襄亲王而不诏许昊天他们。


    “是!臣即刻去办!”孙锡江见董小宛有条不紊地安排工作,也便不敢再小看于她。


    “李思痕大人,请你安排人手在城中几处分粮分粥,务必让百姓与兵卒每天能按时吃上饭,绝不让一人饿着。”因为全城的粮食都由官府收集配给,所以董小宛也只得小心谨慎,不让人从中取利。“此事,本宫会让本宫的贴身宫女雨儿一同协助李思痕大人。请李思痕大人要小心办事,不要弄出什么乱子。”


    李思痕心里虽恼恨董小宛对他不信任,可是却也没有办法,“是!微臣遵命。”


    “请各位大人各司其职,务必维持城中治安,莫要让京城动乱。”


    “臣等遵旨!”


    “退朝!”




兵临城下 ;15

承乾宫。


    “娘娘,你吃点东西吧!你从昨儿个开始就没吃什么东西。”雨儿担忧地劝慰董小宛道。


    “本宫现在什么也吃不下!”董小宛轻轻摇了摇头道。


    “娘娘,就算是为了皇上,你也该吃点。现在皇上还在昏迷,整个朝局就靠您一个人撑着,若您也倒下了,这大严朝就完了!”


    董小宛听了雨儿的话,知道她说的都是事实,于是点了点头说道:“你把东西端上来吧!”


    雨儿听了,便笑逐颜开地让人将膳食都端了上来。


    董小宛看着花样繁多的菜式早已没了食欲,可是还是勉强塞进口里,虽然胃里翻腾,可是仍然硬吞了下去。因为她知道现在她不能倒下去。正如雨儿说的,如果她倒下去了,不仅大严会完蛋,那这宫里许许多多人的性命都会完蛋,包括皇上和太后。所以她绝对不能让自己有事。


    好不容易将胃撑满了,董小宛便让雨儿将东西撤下去,口里说道:“雨儿,日后不要让他们做那么多菜式了。只要三菜一汤就可以了。现在是困难时期,该节省的就节省。”


    “是!奴婢知道了!奴婢会吩咐御膳房的。”


    董小宛点了点头,然后又对她说道:“你去将禁卫军统领诏进来,本宫有事问他。”


    “是!奴婢这就去办!”


    过了好大一会,那禁卫军统领便到了。


    “臣廖源新参见皇后娘娘!”禁卫军统领廖源新跪下给董小宛行礼道。


    “起来回话!”董小宛轻轻抬了抬手道。


    “谢皇后娘娘!”


    “卢陵王的军队到哪了?”


    “回娘娘,已经到达城外五十里处。微臣猜想,明日他们便会攻城了!”廖源新据实以报。


    “那你估计咱们的军队能支撑多久?”董小宛蹙眉道。


    “这……”廖源新为难地说。


    “你如实回答就好!”董小宛心里也知道形势不乐观,可是她要一个确切的数字,这样她才能筹谋。




兵临城下 ;16

“只怕撑不过三天。”廖源新低头如实回答。


    “三天?!这么短?”董小宛吃惊得站起身来。她知道形势严峻,可是万万没想到形势会严峻到这个地步。


    “就连襄亲王回身来救的时间都不够。”董小宛呢喃着跌坐在贵妃椅上。


    “微臣该死!微臣无能!”廖源新跪下说道。


    董小宛望向廖源新道:“真的只能抵挡三天么?”


    “本来是只能撑三天,可是娘娘下了全城支援的懿旨,全城百姓感念皇后娘娘不弃城远走的恩德,或许……或许能撑到五天!”


    “五天?!也才够襄亲王回身而救的时间。稍有耽搁也是国破城灭。”董小宛眉头皱得更紧,“真的没办法撑够半月么?撑到半月三藩就会灭亡,到时候京城的危境就解除了。”


    “微臣无能!请娘娘恕罪!”廖源新磕头说道。


    董小宛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着,半晌才睁开眼睛说道:“现在也只能险中求胜,拖延时间,希望襄亲王能够及时赶回。”


    “娘娘有何妙计,请示下!”


    “此计是兵行险着,稍有不慎就会在顷刻之间国破家亡。所以你要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明白了么?”董小宛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廖源新。


    “是!臣领旨。”


    第二天,京城南门外。


    卢陵王大世子欧阳哲含和二世子欧阳哲楚带领着十万精兵列阵于此。


    可是却看见南门的城门大开,南门外的百姓三三两两地走着。


    “主子,你看这……”秦慕指着洞开的城门询问欧阳哲楚的意思。


    欧阳哲楚也蹙着眉头,然后对秦慕说道:“你去看看其余三个城门是不是也是大开?”


    “是!”秦慕应了一声,然后双脚一夹马身,调转马头去察看其余三个城门的情况。


    不一会!秦慕就回来禀报道:“回二世子的话,其余三个城门也是开着。好像没有一兵一卒把手。”




兵临城下 ;17

不一会!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