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六宫无妃 >

第677章

六宫无妃-第677章

小说: 六宫无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盼之间,但见冯太后还那么年轻,哪里有一丝中毒憔悴的迹象?尤其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休养,她的身子,较之昔日,更显得精神了一点。真真是符合汉武帝所说的“母壮子弱,国之大患”。

  太上皇帝9

  这样的女人,就该有英明如汉武帝一般,立即把她杀了。

  但是,此时已经回天无力。

  众人只能一起跪在地上,拿出联名上书。

  芳菲没有马上命他们平身。让他们一个个跪在地上。

  她仔细地看完了这份联名上书。鲜卑贵族们,一致要求,太上皇虽然退位,但是,小皇帝年幼,请太皇上的退位诏书上称“太上皇帝”。

  太上皇和太上皇帝,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却是截然不同的意思。

  太上皇只能颐养天年,但是,太上皇帝却和皇帝有同等的权利。是和皇帝并列的两颗太阳。小皇帝年幼的时候,当然可以名正言顺地由太上皇帝主政。

  太上皇帝——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弘文帝是第一人,也是最后一人。

  芳菲反复地看了两遍,然后,抬起头,目光扫过众大臣。

  大臣们也都盯着她。

  却见她的眼神出奇地平和,完全消失了以往的杀气。

  她一笑,站起来,朗声道:“好,我完全同意你们的看法。”

  众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那么明显的制衡她的权利,她难道看不出来?众人还以为,她起码会阻止,却不料,同意得如此爽快。

  “就依此奏。太上皇称太上皇帝。”

  众人一起跪谢:“多谢太后,太后英明。”

  众人领命,鱼贯而出。一个个还喜不自胜。

  东阳王道:“陆泰,就说你心眼多,你不信,看吧,太后不是立即答应了?”

  源贺也道:“你还别说,太后这些年是有大功的。”

  陆泰气得暗自吐血,却没有任何办法。算来算去,仿佛自己每一次在这个女人面前都会失策。

  他恼羞成怒,一言不发,走出好远,才冷笑一声:“不信你们走着瞧。有了太上皇帝这个保证,总有一天,你们会发现我今天的担忧是对的。”

  ————————今日到此。

  九五之尊1

  一整夜,芳菲都彻夜难眠。

  当然并非是这道太上皇帝的奏折。相反,因为此事,她反而松了一口气。一个女人,独自抚养着一个孩子,当然很辛苦。

  若是有弘文帝拉扯着,怎样也是一种福分——属于孩子的福分。

  父母双全,他得以登上帝位,世间帝王,他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这是弘文帝对他的厚爱。

  心里也是明白的——这何尝不是弘文帝对自己的一种无言的表白?这么多年,他其实从未改变。

  但是,心里总是不踏实,心神不宁的,仿佛一种极其不祥的预感在慢慢地袭来。

  但是,到底是什么,又说不出来。

  恍惚间,鸡鸣三声,五更到了。

  她立即起床。

  这一日,穿的是皇太后的正式服饰,十分繁琐,盛大,穿戴都是珠钗冠冕。

  八名宫女帮着她弄好一切。

  她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眼眶里有血丝,脂粉都无法掩饰。而且,真的已经人到中年了。早年的青春光彩,已经一丝一毫都看不见了。惶惶忽忽的,岁月催人老,自己,是被什么催老的呢?

  从太后到太皇太后,自己是不是意味着,又老了很大一截了?

  张娘娘喜气洋洋,低声道:“太后,老身真是开心极了。”

  芳菲微微一笑。从孩子出生起,这满屋子的宫女,哪个不是精心照顾他,服侍他?尤其是张娘娘,基本上比亲孙子还亲了。

  这样的感情,就如父母看着子女成龙成风,岂有不开心的道理?

  红云和红霞一直搀扶着她,也一个个都精心盛装,仿佛慈宁宫,许多年不曾如此大喜了。仿佛今日之后,所有人,都会跟着荣耀起来。

  她正出去坐着,已经听得通报声:“小殿下驾到。”

  这是大家最后一次叫他小殿下了,接下来,他便是陛下了。

  九五之尊2

  这是大家最后一次叫他小殿下了,接下来,他便是陛下了。

  日后,人人都得对他行君臣的大礼了。

  宏儿起得这么早,却依旧很精神。

  他今日也穿戴一新。

  弘文帝准备得十分充分,他的小小的龙袍,上面都是东湖珍珠,绣着九条龙:前后身各3条,左右肩各1条,襟里藏1条,于是正背各显5条,吻合帝位“九五之尊”。

  他的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是为十二排的珍珠美玉。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充耳”。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后世的“充耳不闻”一语,即由此而来。

  按规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

  龙袍上除了龙纹,还有十二章纹样,其中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八章在衣上;其余四种藻、火、宗彝、米粉在裳上,并配用五色祥云、蝙蝠等。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山取其镇;龙取其变;华虫取其文、会绘;宗彝取其孝;藻取其洁;火取其明;粉米取其养;黼若斧形,取其断;黻为两己相背,取其辩。这些各具含义的纹样装饰于帝王的服装,喻示帝王如日月星辰,光照大地;如龙,应机布教,善于变化;如山,行云布雨,镇重四方;如华虫之彩,文明有德;如宗彝,有知深浅之智,威猛之德;如水藻,被水涤荡,清爽洁净;如火苗,炎炎日上;如粉米,供人生存,为万物之依赖;如斧,切割果断;如两己相背,君臣相济共事。”总之,这十二章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

  小孩子穿戴得如此整齐,心里也微微不安。

  九五之尊3

  他进来,行走的时候,步履也不如昔日那么轻快。因为他头上戴的黑色冠冕,根本没法让他蹦蹦跳跳,甚至只要歪着脑袋,左右摇晃,那些珍珠美玉,就会前后打在他的脸上,火辣辣的一阵生疼。

  就凭这一点,小孩子已经察觉了,自己以后,可能和往常就不同了。

  这是帝王的尊严。

  强大的规矩。

  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三更即起,五更上朝。

  一年四季,皆是如此。

  若是一位勤勉的帝王,当是一件超级辛苦的事情。所以,帝王大多不能高寿。

  他心里不是高兴,反而隐隐的不安。

  跪拜太后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的,按照身边礼仪大臣的教导,行叩拜大礼:“孙臣参见太后。”

  芳菲心里一阵激动,一把扶起他,柔声道:“宏儿,今日是你的登基大典了,太后先恭贺你。”

  “太后,登基大典,你会去么?”

  她微笑着摇摇头。

  宏儿觉得非常失望,怯生生的捏着手指:“太后……”

  她柔声道:“宏儿别怕,你父皇会陪着你的。”

  孩子的眼睛终于亮起来,如见到了一个大靠山:“真的么?父皇会陪我一起去?”

  “对。父皇会亲自陪着你。一切,都有父皇指导,做主,你什么都别怕,乖乖地做个小皇帝就好了。”

  正在这时,已经听得礼仪官的提醒:“回太后,应该请小殿下去玄武宫参见陛下。”

  时间到了,孩子没法多呆。

  芳菲送他到门口,看着他森严地走出去。

  天气那么冷,孩子每走一步,都步履森严。小小的人儿,仿佛一下子变成了老头。

  从他的背影看,那么隆重的服饰,几乎跟他的年龄完全不相吻合。

  而且,身后跟着一长串的礼仪官,为首的正是李冲。

  九五之尊4

  而且,身后跟着一长串的礼仪官,为首的正是李冲。

  他本来一直保持着不偏不倚的姿态。只是,在向冯太后行礼的时候,眼中还是情不自禁地露出了喜悦之色——是的,这是一场胜利。

  是他对他哥哥的死后,所认为获得的一场胜利。

  毕竟,哥哥的政治理想,实现了一大半了。

  虽然芳菲事后不曾怎么再接见过他们,可是,对于李冲等主持这一切,还是非常放心的。但是,那么小的孩子,受得了这一切么?

  她站在门口,眼眶濡湿。

  张娘娘等一行宫人却已经跪下去了,她们一个个喜气洋洋,兴高采烈:“恭喜太后,贺喜太后……”

  是的,她们都知道——太后总算熬出头了。

  小殿下登基,她就熬出头了。

  芳菲心里更是难受。

  自己这算熬出头了么?

  也罢。小孩子虽然小,可是,有他的父亲扶持,总比别的时代的小皇帝,被权臣胁迫登基,成为傀儡的好吧?

  就如汉献帝,一辈子成为曹家的傀儡。

  而宏儿,好歹,是弘文帝亲自推上去的。

  她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但听得礼乐声声,儿子的登基仪式,马上就要开始了。

  孩子是去玄武宫登基。

  从今往后,意味着,玄武宫就是他的了。

  清晨的玄武宫,布置一新,十分盛大而隆重。彩带飘飘,张灯结彩。偏偏这一日,天公也作美,出了大太阳。

  按照往常的登基,基本是老皇帝驾崩,小皇帝才能登基,所以,总是有着丧事的余威,显得美中不足,太过肃穆。

  只有今日,一切都是喜乐,没有一丝半点哀伤的气息。

  弘文帝也早早穿戴一新。

  但是,是太上皇的服饰。

  太上皇,皇上,一字之差,相去千里。

  九五之尊5

  他忽然想起芳菲。当年的芳菲,第一次穿上皇太后的衣服,心里是怎样的滋味?而且,一穿就是那么多年。

  那是寡妇的象征啊——自古以来,皇太后,便是寡妇的象征。

  只是,太上皇呢?

  历史上的太上皇,其实不多。

  大多数的,不是老得实在不行了,就是不得已,被逼迫退位,很快郁郁寡欢,死了。

  自己既不是老得不行,也不是被新的太子威逼。

  自己是心甘情愿退位的。

  盛年称太上皇,古今第一人而已。

  他坐得笔直,表情比登基的时候更加凝重。

  太监和侍卫们都守在身边。

  但是,他一直闭着眼睛,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他睁开眼睛的时候,随手拿起桌上的一面镜子,仔细地看一下。他其实往常是很少照镜子的。因为,一个男人,不太可能长期对自己的容貌感兴趣。

  但是,今日,他却情不自禁。

  生怕自己的帽子歪了,衣冠不整。

  以太上皇的心情,竟然是如此的惶惶不安。

  镜中的男人,一夜之间衰老了十岁。

  仿佛生命的力气,全部抽离了。

  魏启元同情地看着他。

  只有他才明白,从太子府开始,陛下为了这个帝位,花费了多少的心血。几乎从他刚被确立为太子起,那时他是多大?八岁?九岁?

  从此,他的生命,便是为了皇帝这个位置在奋斗。

  仿佛已经骨血相连,和生命一样,不可分开了。

  现在,却生生地要分去一块。

  就如一个人,生生地看着一只苍鹰,把自己的血肉彻底啄去。甚至连疼痛也来不及感知。

  一大堆反对的奏折堆在桌上。他一件都没看。

  一生中,做事从未如此果决。

  他没给自己任何动摇和犹豫的机会。

  九五之尊6

  门外,礼仪官再次进来报告,说小太子登基大典的准备工作已经完全就绪。

  然后,传来通报声。

  小太子一身冠冕进来——不,彼时他已经是小天子了。

  但是,本着对太上皇的尊重,礼官们还是暂时以太子称他。

  孩子进来,跪在地上:“儿臣参见父皇。”

  弘文帝满面笑容:“宏儿,起来吧。”

  孩子起来,一直拉着他的手。

  本来,这是不应该的。但是,弘文帝一点也没纠正他,反正,这样“放肆”的时候也不多了。

  孩子依偎在他身边,这才从沉重的服饰下扬起头,娇嗔地问他:“父皇,为什么宏儿要登基呀?”

  他心如刀割。

  却和颜悦色:“因为宏儿很乖。是个乖孩子,能够做好一个小皇帝。”

  可是,为什么不是父皇做皇帝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