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六宫无妃 >

第615章

六宫无妃-第615章

小说: 六宫无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芳菲一来是觉得李奕灰溜溜的走了,成了替罪羊和牺牲品,自己岂能让他代为牺牲?二则,岂不显得自己心虚?无事都惹出事情来了!三则,内心里对弘文帝的猜忌,是很失望的。所以,便在这一件事情上,不肯有任何的妥协。

  两人再也无话可说,刚刚的雪里红带来的一点点温情,很快再次被冰封。

  弘文帝起身离去,芳菲只是站在花架边看他。

  心想,他已经多少个儿子了?这两年下来,已经不是三个,而是有5个儿子了。

  为什么弘文帝就是天公地道,自己任用一个李奕,还没有任何的暧昧苟且,就变成如此了?

  计杀李奕8

  弘文帝这一出去,简直如心里吃了一只巨大的苍蝇。冯太后,她居然敢私自留下李奕!昔日人家说太后专权也就罢了,可是这一次,她如此过分地袒护李奕,若非是她自己心里有鬼,真正对李奕超越了君臣本份,岂肯为了李奕得罪自己?

  他内心这些年一直很压抑,但觉自己的女人,隔着那么遥远的距离,那种天天看得见,却永远再也无法靠近的滋味,虽然淡化了,却在内心里转化成一种更加深层的焦虑和妒忌——

  而妒忌,完全冲垮了理智。就如一个被人折损了面子的男人——绿云罩顶的危险啊!

  冯太后,竟敢对李奕这样好!

  她对其他男人,竟然比对自己还好!

  他忍无可忍,怒气几乎马上就要冲出胸腔,熊熊的愤怒的妒火,几乎要把北武当都燃烧起来。尤其是他看到身边的太监魏启元,那种要劝慰,又不敢劝慰的样子。但觉自己在这些太监面前,都抬不起头了。

  他恨恨地回到玄武宫,砰地一声亲手关了门。

  这一日,朝堂议事。

  是一个有关朝臣的提拔考核的。三长制和均田制带来的好处已经稳固下来,所以,冯太后最主要的便是国内的建设,其中,太学的真正扩大和普及,就提上了日程。

  弘文帝拿出一个名单,众臣一看,这一次,是要提拔10名地方官员;而且,下拨五十万银子到太学的问题上。

  群臣一看就炸开了锅。

  “拨50万银子给太学?这是什么意思?这不是摆明了送钱给那些汉人?我们鲜卑人都不读书,他们汉人可好了,那些穷鬼的孩子,都送到学堂里,如果官吏都按照读书来考核,岂不是过几年,天下就变成汉人的了?”

  “先帝在时也提过太学,但是,也没这么大规模,只是随便请几个名士回来妆点下门面而已…………”

  计杀李奕9

  “先帝在时也提过太学,但是,也没这么大规模,只是随便请几个名士回来妆点下门面而已……”

  “如此大规模地普及,那根本是动摇我们的国体嘛……这天下,可是我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我们一再退让的结果,以后,便是我们都会被边缘化,这可不行,我坚决反对……”

  “更厉害的还在这里呢!你们看,提拔的十名官员,只有4个是鲜卑人,倒有6个是汉人……而且,这6个汉人都好年轻,都才三十几岁,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吧?”

  “对对对,自来提拔的制度是,鲜卑八分,汉人二分,这一次,变成四六开了?而且,还是我们四!太过分了,除了那四个鲜卑人,其他的我都不同意……”

  “这倒奇了,你们看,里面还有个叫李敷的……”

  “李敷是谁?”

  “可不就是那个太后最宠幸的李奕的哥哥……他何德何能?凭什么去地方上做刺史?哈,你看他的简历,以前,他还在南朝做过刺史,是来投奔我们的……”

  “这怎么成?李奕,李冲兄弟已经在朝了,再加一个李敷做地方官,岂不成了他们李家天下?”

  ……

  弘文帝本是坐在龙椅上静听。关于太学等,他都是同意的。地方官员的提拔,他也有参考!而且,关于这个四六比列,跟中央核心权利不同,地方上,以汉人居多,当然最好的是以汉治汉,所以,地方官第一次超过6成,弘文帝也是同意的,不然,他就不会带到朝堂上来,让群臣们讨论了。

  他和冯太后曾经就这事公对公地讨论过,觉得这个时候,做这件事最是恰当!当时,谈论此事的时候,二人都是出于“公心”!尤其是冯太后,她当时何等地雄辩滔滔,一副家国天下的样子!

  不料,忽然听得“李敷”的名字。

  仿佛遭受了一次莫大的羞辱!

  计杀李奕10

  尤其是当群臣们吵吵嚷嚷地把李敷的底细揭发出来!李敷,是李奕的族兄!

  冯太后,她还敢说她没有私心?

  李家兄弟,就真的这么能干?离开了他们天下就没人了?

  他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完全忘记了李冲等人在三长制和均田制里立下的卓越的贡献。尤其是面对诸位鲜卑大臣质疑而暧昧的目光时,这股愤怒,完全冲破了理智!

  冯太后,她竟然利用自己!

  好像是自己挟带着私货,要群臣们通过似的!

  况且,还有绿云罩顶的嫌疑!

  自己,竟然在为情敌大开方便之门呢!

  他冷笑一声,一把就将奏折名单撕得粉碎,怒吼一声:“吵嚷什么?滚下去!都给朕滚出去!”

  群臣忽然见弘文帝大发雷霆,都不知所措跪下去,不明白自己等人到底哪一点得罪了他——大家申讨的可是冯太后,而非他陛下大人啊!

  “滚,都滚出去……”

  群臣还跪着请罪,弘文帝已经拂袖而去了。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祸福,弘文帝此人,关键的时刻,向来高深莫测,谁也不知道,他的发怒是因为冯太后还是自己等人。

  这一日,通灵道长正打坐,弘文帝来访。

  老道益发地鹤发童颜,道观的清风明月,平静无波。弘文帝坐下,叹道:“道长这里可好,又清静,又寂寥,真是休养的好地方。”

  道长笑道:“陛下许久不曾来此道观。今日是有空了?”

  “道长,你们清风明月,何尝不好?这世界上,大多数人为了利益,权位,整日厮杀,战战兢兢,就是坐了皇帝位,也没那么愉快。”

  通灵道长听出了他话里的话,笑道:“陛下,你听这北武当的清风明月,有何感觉?”

  弘文帝闷闷不乐:“风还是风,山还是山,我听不出什么两样。”

  计杀李奕11

  “陛下,虽然同样是风,但是,风的声音还是不同的。比如,在一个强悍的人听来,风言风语,捕风捉影,能去就去,听而不闻!是为‘耳硬’!昔日的先帝,太祖等人,无不是耳硬之人,所以,他们开创了北国的大好局面。而大自然的虫鸣鸟叫,花开四季,则一概听过,自己没得任何选择,这便是‘耳顺’。比如老道这种出家人,无论什么声音都听进去,一笑了之。当然,陛下则宜‘耳硬’!”

  弘文帝自言自语,怎样才能耳硬?

  他冥思苦想了很久,仿佛一个即将入定的人!

  好一会儿,才站起来,一拱手:“多谢道长指教!”

  道长捻须一笑:“陛下好走。”

  弘文帝住的玄武宫,后面有一汪温泉。弘文帝本人经常在这里泡温泉,尤其是夏日心神不宁的时候,他最喜欢在这里泡上一个时辰,冥思苦想。

  这一日,鲜卑大臣们来求见弘文帝,因为地方官员的提拔问题,他们不知道弘文帝到底为何而怒,一来是赔罪,二来是想继续劝谏,设法让陛下取消这份名单。

  弘文帝正在沐浴,太监们就叫鲜卑大臣们等着。

  很久,弘文帝都没有出来,谁也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

  大家因为是等在很外面,而且,鲜卑大臣们自来保持着奴隶制民主制的议事作风,不可能像汉人大臣们战战兢兢,顾虑诸多。大家等不耐烦了,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这份名单就是有问题,汉人益发地不像样子了,大大僭越了……”

  “依我看,肯定是李奕等奸臣鼓动冯太后立下的,陛下,是不好拂逆她的意思而已……”

  “冯太后越来越不像样子了,如此纵容李家兄弟,以后,天下都要变成李家的……”

  “还有高闾等人,贾秀等人,这样下去,我们真的要完了……”

  计杀李奕12

  “闹什么太学?现在我们的地位已经大大下降了,再太学下去,我们就彻底落在汉人后面了……”

  ……

  因为李冲,王肃等实在太过能干,而且,跟冯太后,谈不上什么暧昧,所以,目标便全部集中到了李奕身上。都知道,只有攻击李奕是最有效的。

  “李奕这家伙,一年四季跟着冯太后,一直在慈宁宫行走,这么多年,也不知道避避嫌疑……”

  “他避忌?他才不会呢!他益发嚣张了,有太后撑腰,他怕什么?上一次亏空国库,还不是扳不倒他!铁证如山,亏空200万两啊,看看,我们鲜卑人,贪污一百两就被杀头了……”

  “得想法解决李奕等人,就是他们在太后身边不停地煽风点火,乱出奸计……”

  “可是,陛下怎么肯?他还不是要照顾太后的面子……”

  ……

  众人正讨论到激烈之处,忽然听得一个声音:

  “要除掉李奕兄弟,朕有一个好计划!”

  众人一看,正是弘文帝从门里出来。他刚沐浴完毕,身上披着一件宽大的浴袍。抬手擦了脸上的一滴水。

  鲜卑大臣们但觉自己和自己的鲜卑皇帝,从未如此贴近过,他们喜出望外,跪在地上,心悦诚服地叩拜。

  原来,弘文帝并非一味地软弱!他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如今,该轮到他出头率领众人了!

  这两年来,他们已经被压制得灰溜溜的,早就渴望着扬眉吐气的一天,可是,文斗,武斗,都不是那个女人的对手!尤其是掌握军权的太尉东阳王,贾秀等人,都被冯太后收揽。加上内有李冲,王肃等能臣,政令运行,畅通无阻,鲜卑大臣,汉族豪强,逐渐地,莫可抗衡!

  他们唯一的指望,便是弘文帝!除了弘文帝,谁也没法制约冯太后!

  如今,弘文帝终于站出来了!

  计杀李奕13

  大家感激涕零,叩头臣服:“陛下但有吩咐,臣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他们对弘文帝,还是真正心悦诚服的,此时,又是唯一的靠山了,只希望弘文帝这一次彻底雄起,拿出皇帝的威风,将冯太后等一网打尽,免得这个女人再作威作福。

  弘文帝坐下来,看着这干子跪拜的鲜卑大臣,淡淡一笑。

  一个早已成形的计划,已经在他心中胸有成竹地酝酿开去。

  只是,通灵道长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本是给他拿个主意,要他“耳硬”,不要听信任何的谣言,却不料,他果真要“耳硬”了!

  黑龙观里。

  罗迦从蒲团上站起来,看着进门的老道。

  “道长,近日又有什么事情?”

  “主上,昨晚,陛下到道观找老道聊了很久。”

  罗迦微微意外。儿子已经很久不去道观了,这一次,他又是有何要事?这些年,儿子和芳菲,几乎可以算得上通力合作,他在外,主理着战争,几乎每战每胜!而芳菲则在内主理了一切的变法大计。

  三年三个大政策下去,北国从此蒸蒸日上,国富民强,完全是看得见的。

  罗迦自忖,纵然是自己在世,也不见得当时就能如此痛下决心,一切搞定。女人是很奇怪的,平素软弱,可是,往往她们一旦下定决心,于大事上,反而比男人更加果断,迫切。

  就如私奔之一事,女人总是比男人大胆!甚至于婚外情,一个心已出轨的女人,很多不会将就,往往会毅然决然离婚;反倒是男人,哪怕养了情妇无数,只要能过,能遮掩,便得过且过,很少会主动提出离婚,最好是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休想他果断地为任何一个女人牺牲。

  “皇儿因何找你?”

  通灵道长的脸色很是凝重:“老道看出,陛下这些日子情绪很是不好。现在关于太后的流言蜚语很多,都很李奕兄弟有关……”

  罗迦心里一沉,淡淡道:“道长也许是多虑了!关于芳菲,我都完全相信,难道皇儿会不相信?”

  旁观者清,罗迦在暗处,看得分明,自然一清二楚。

  可是,弘文帝在明处,而且,心里藏着那样的私心杂念,压抑的痛苦绝望,就如一个火辣辣的鞭炮,放在了六月天的骄阳之下,一点就会爆炸。

  ——————PS:几句题外话:有童鞋们老是拿清宫剧的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