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神话三国 >

第31章

神话三国-第31章

小说: 神话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063章 杨修

姜是老的辣。皇甫嵩做事,可比刘辩来得沉稳多了。他没有轻率的选人,而是召集吕布、张绣等人一起商议,要从洛阳周边的所有大军中抽调人手。

有《黄帝十二形》修炼图谱这样的神物为号召,对于任何一个想建功立业的将士来说,能否入选这支新军,相当于能否有机会被推举为孝廉,是一条通往仕途的捷径,谁会不当回事?

消息一宣布,吕布、张绣就吵了起来,都想为各自的乡党多争取一些名额。吕布本来对张绣就有些不爽,上次与张绣战成平手,被他视为平生大辱。后来同归天子麾下,天子有诏,不准他们生死相搏,只能用拳脚分高低。他本想给天子一个面子,打张绣一顿就算了,没曾想张绣进展神速,他要想嬴张绣,根本没他想象的那么容易,反而给了张绣一次又一次的练习机会。

后来他才知道,张绣有天子给的导引图谱,只是当时还不知道这些导引图谱就来自《黄帝十二形》,张绣不肯告诉他这样的秘密,只是看他输急了,隐晦的告诉他有秘笈。

凉州人捷足先登,张绣得了天子给的好处,让他无法雪耻,他已经恨在心里。现在天子要选拔勇士,组建新军,他怎么能让凉州人再占便宜。

两个人说得火大,险些当场开打。

皇甫嵩早有准备,喝令他们退下,然后宣布了几个要求。

第一,优先选择年轻人,最好是二十五岁以下。能在这个年龄练成一定的武艺,要么是天资好,要么是刻苦,这都是成为高手的必要条件。

第二,优先选择没有世家背景的寒门子弟。世家子弟不愁前途,往往不肯吃苦,作战时又惜命,这样的人不适合做天子之剑,不适合做关键时刻的胜负手。

第三,优先选择忠厚之人。那些为非作歹的人不适合侍卫天子,更不适合统兵。要知道,这支天子亲军不仅是天子手中最精锐的武力,同时还是培养将领的摇篮,相当于培养文官的太学。如果心性卑劣,岂不是贻祸后人?

皇甫嵩把这几个条件一说,刘辩明白了。皇甫嵩深谋远虑,可比他想的远多了。他也明白了皇甫嵩为什么把人数限定在千人左右,以这样的条件,千人之数可不易得。这样一来,那些选不上的不能怪人,只能怪自己不争气,为了能候补,他们也能收敛一下自己的脾气。

接下来,整顿军纪就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件不能宣之于口的心思。皇甫嵩自己是世家,他提议优先选寒门子弟,就避免了自己被人猜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世家集中在山东,将来刘辩收复山东,山东世家的子弟也将被这个原则拒之门外,不至于严重影响到山西人的利益。

刘辩对此心思肚明,却不点破。他静静的听着,不苟言笑。阎忠看在眼里,既有些诧异,又非常满意。他和贾诩交换了一个眼神,会心一笑。很显然,贾诩也看出了刘辩的变化,与之前那个总绷着架子的刘辩相比,今天的刘辩放下了那个虚有其表的空架子,却更有气度,更像一个帝王了。

在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选拔首先在张绣、张辽统领的一千并凉精锐中展开。

……

杨修站在门口,看着正吵得面红耳赤,几乎要拔拳相向的张绣和吕布,皱了皱眉。

闹哄闹的,像是集市,这里真是天子所在的行营吗?

刘辩很清晰的感受到了杨修的不屑,他瞟了杨修一眼,却没有说话。

紧接着,皇甫嵩看了杨修一眼,然后吕布和张绣也把目光转了过去,打量着杨修。吕布大步走了过去,居高临下的打量着杨修,没好气的说道:“谁家的孩子,跑到陛下面前来撒野?”

“弘农杨修,奉命前来觐见。”杨修脚步一错,避开了吕布,快步向刘辩走了过来。

“弘农杨……修?”吕布顿时蔫了。弘农杨家,可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杨家真是出人才。”皇甫嵩不动声色的说道:“年轻纪纪就能明心见性,家学渊源,果然不同凡响。”

刘辩一怔,下意识的看了皇甫嵩一眼。皇甫嵩这句话说得很明白,杨修虽然年轻,却已经明悟了自己的命格。这是天赋。杨修父母皆在,还没有守孝这回事,他能明悟自己的命格是自然而然的。

难怪这人会成为曹丕、曹植兄弟争相招揽的人才,以至于曹操担心曹丕兄弟用不了,只能提前干掉,以免后患。

自己能驾驭这样的人才吗?刘辩眼神微缩,打量着行礼的杨修。

杨修后脖一紧,流畅的动作滞了一下。不过他很快就恢复了自然,依照礼节,向刘辩行君臣大礼,随即又向皇甫嵩致意。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阎忠、贾诩等人,都被他无视了,吕布、张绣之类的,更不在他眼中。

贾怀无动于忠,阎忠有些不服,咳嗽了一声:“弘家杨家,四世三公,人才辈出。观后生一表人才,清秀脱俗,想必也有过人的见识吧。”

杨修漫不经心的瞟了阎忠一眼,很随意的拱了拱手:“不知足下是……”

“汉阳阎忠。”

“哦,久仰久仰。”杨修嘴里说着久仰,脸上却一点诚意也没有。“过人的见识,小子没有。小子只有一点愚见,想请阎君指教。”

阎忠笑笑:“指教不敢,共同切磋罢了。”

刘辩不动声色,看着这一老一少斗心机。这里原本是凉州人的天下,阎忠、贾诩都是凉州人中少见的智士,即使是皇甫嵩,也不能轻视他们。杨修突然闯了进来,立刻引起了阎忠的警惕。

“袁氏起兵山东,人数虽多,却不是什么难题。有皇甫将军在此,有并凉锐卒供陛下驱策,破敌不过是弹指之间的事。”杨修不紧不慢的扫视了众人一眼:“可是,山东土崩,大汉瓦解,诸君觉得,区区三四万并州精锐,能够在短时间内扫平天下吗?”

皇甫嵩眼神一闪,沉默不语。

“皇甫将军当年平定黄巾之乱,耗时半年有余,而黄巾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杨修说得云淡风轻:“如今起兵的可都是山东豪杰,皇甫将军,你需要多长时间?朝廷的赋税,又能支持你多长时间?如果鲜卑入侵,西羌乱起,将军又将奈何?”

第一更,求推荐,求收藏!

第064章 献计

皇甫嵩有些尴尬,阎忠、贾诩互相看看,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

以他们的智商,当然不会想不到杨修讲的这些问题。他们不说,是因为他们在等这样的机会。谁曾想,杨修突然来了,而且一露面,先把这个局给挑破了。

阎忠有些后悔了。不应该如此刺激杨修,如果杨修在天子面前挑拨两句,说他们居心不轨,这玩笑可就开大了。贾诩不动声色的摇了摇头,示意阎忠不要急,看看再说。

皇甫嵩毕竟是带兵的人,又早就明悟命格,即使面对咄咄逼人的杨修,他一样不动如山。他皱了皱眉:“正如杨君所言,我等正在为此事犯愁,苦无破解之计奉与陛下。杨君来了,必有良策,我等洗耳恭听。”

杨修有些意外的看了皇甫嵩一眼。皇甫嵩成名已久,黄巾一战,更是名扬天下,以他这样的身份向他一个年轻后辈请教,这可是给足了面子。而且皇甫嵩以守为攻,让他无法再追击。我们不是有话不说,事君不忠,我们是真不知道,正为这事儿犯愁呢。接下来,就看你的妙计了。

妙计?如果真有十足十美的妙计,皇甫嵩能把这个机会留给我?就算皇甫嵩可以,那两个策士能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杨修嘴里有些发苦,哭笑不得。

“陛下,天下财富,大半出自山东。如今山东大乱,数年内难以恢复。要想支撑大军征战,必须分其力,多树其党,使其自乱,为朝廷嬴得喘息之机。”

刘辩点了点头,摆了摆手:“赐座,杨卿慢慢说来,大家一起商议。”

杨修很感激,天子赐座,让他一个年轻后生与这么多成名人物共座,这是给他面子,给弘农杨家面子。而他言语之间显露出的淡定神态,更让人看不出他是否了解其中的要害。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有多聪明,有多强悍,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让臣下揣摩不透。

孝桓帝不聪明么?小小年纪,隐忍数年,一举铲除了大将军梁冀,然后又任用名将段颎,平定了东羌。可是他内斗的经验不足,处理党人事件时争于求成,以致朝政不稳。

孝灵帝不聪明么?可是他的城府不够,所有的举动都被臣子看破了,所以他英年早逝,一事无成,还得了一个恶谥。

而刘辩小小年纪却有如此沉稳的心性,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事。看来,父亲让自己入侍天子,是看到了一线希望,而不仅仅是为了与凉州人抗衡。自己年纪与天子相当,想必比阎忠、贾诩更能和天子相处。一旦成为天子近臣,还能让凉州人兴风作浪吗?

片刻之间,杨修想到了很多。他谢了座,整理了一下思路,收起了狂傲之色。在凉州人面前狂,没问题,让天子觉得他狂,那就不妥了。

“天下财赋,冀豫为先,荆益其后,如今冀豫皆入袁氏之手,陛下当掌握荆益,以备不测。益州四塞,天府之国,自不待言。荆州控有江汉,南通交州,户口百万,粮赋充足,亦是大州。且江南与豫章、丹扬接壤,多有蛮勇,若落入贼人之手,为祸不小……”

刘辩静静的听杨修解说形势,一声不吭。其实他虽然了解的情况不如杨修说得这么细致,但是两世为人的经验,他也知道荆州、益州的重要。问题是,历史上,刘焉在益州,刘表在荆州,心里可都没有朝廷。刘焉是干脆不认朝廷了,刘表稍微好一点,没有撕破脸,但是也没真为朝廷卖力。刘焉去年已经去了益州,木已成舟,他无法可想。刘表却还没有去荆州,他既然知道刘表以后会干什么,又怎么能把刘表送到荆州去。

他不仅不打算让刘表去荆州,还把刘表的官给夺了。在卢植任北军中候之前,刘表是北军中候。可是他明显心向袁家。在他与袁家斗争时,刘表作为宗室,一句话都没帮他说。

他听杨修说,就是想看看他有没有比刘表更合适的人选。

让他没想到的事,杨修最后推荐的还是刘表。

杨修的理由有两个:一是刘表是宗室,相比于其他大臣,刘表和朝廷的关系更近。二是刘表名列八俊之一,是天下名士,派他去荆州,有足够的号召力,能够得到荆襄豪强的支持。

刘辩承认杨修说得对,刘表能在荆州站稳脚跟,和他的名士身份有莫大的关系。但是,刘表并没有因此心向朝廷。然而,他不能这么说,他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我怀疑刘表的忠心。

“杨卿所言,的确有几分道理。”刘辩笑道:“太傅,你们商议一下,如果有其他人选,一并推举给朕,择优选用。”

皇甫嵩等人会意。刘辩这句话,其实就是否定了杨修的建议,不打算用刘表。

杨修也是聪明人,他没有力争,等散会之后,他跟着刘辩来到了后室。

“说吧,你还有什么理由?”刘辩心知肚明,也不遮掩,示意杨修直言当面。在这里,他们可以敞开天窗说亮话——这主要是指杨修,作为天子,他没必要向杨修敞开心扉。

杨修果然没有藏着掖着:“陛下担心的是刘表效仿刘焉,割荆州自立吧?”

刘辩既不点头,也不摇头,只是静静的看着杨修。这货聪明是真聪明,却是个大嘴巴,自己不能轻易表态。到时候别再来一出鸡肋的戏码,自己可就丢人了。

见刘辩不接他的话茬,杨修有些无趣,只好自说自话,接着说道:“那陛下以为,是将荆州给刘表好呢,还是给袁术好?”

刘辩一怔,眼神有些异样。看着含笑不语的杨修,他知道自己想错了。没错,刘表不是什么好人,荆州给了他,等于肉包子打狗,很难再要回来了。可是如果不派刘表去,荆州就是朝廷的吗?同样不可能,最大的可能是落入袁术之手。

如果让袁术占据了荆州,从南面威胁洛阳,甚至可能西入武关,攻占关中,袁绍占据了冀州,再攻入并州,二袁形成夹击之势,他还有还手的机会吗?

让刘表去荆州,就算不能给朝廷带来好处,至少可以破坏袁术的计划吧。

刘辩看了杨修一眼,嘴角一挑:“不知道袁公路听到这句话,会不会骂你不孝啊。”

“他背叛朝廷,便是逆臣。”杨修一本正经的说道:“臣与他不共戴天。”

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

第065章 初战(第三更,求三江!)

虽说刘辩现在对谁都不敢完全相信,虽然知道杨修是个恃才傲物的大嘴巴,可是面对这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少年郎,他还是觉得比贾诩等人亲近一些。

西凉人,总给他一种危险的感觉。

“有了弘农杨家的支持,可见人心思汉。”刘辩半真半假的说道:“朕心安矣。”

“陛下岂能心安。”杨修不假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