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大周皇族 >

第133章

大周皇族-第133章

小说: 大周皇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巨源轻轻一句话,立时让方云脸色大变,心中嗵嗵跳个不停。

“果然,果然。”方云心中喃喃自语,耳中只听到庞巨源的声音道:

“改变方兄命格的,有两股力量。一股是外来的力量。这股力量非常强大。”庞巨源脸上露出一种景仰的表情:“改变方兄命格的这人,必然和我一样,精通‘紫微斗数’一类的,推演命运之法。而他在这方面的造诣,绝对是我百倍、千倍以上!”

“方兄原本的命格,虽然出身富贵,虽并不长久。属于早夭之象。但在这股外力的作用下,方兄的命格已经呈现出一种,跳脱出原本的命运,走向茫茫未知的趋势。”

“那还有一股力量呢?”方云问道。

庞巨源望了一眼方云,笑了笑:“还有一股力量,自然就是方兄自己的了。这股外力在改变方兄命运的同时,也刺激了方兄自己的意志力量。我们普通人,要想超脱自己的命运,外力固然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还是自身的改变命运的精神和意志,这才是命格改变持续下去的真正动力。也正是因此,天下间,才有那么多的武者,希望逆天改命,从茫茫的天地运数中挣脱出来。”

“方兄还记得我刚刚说的吗?西洱城的劫数虽然和方兄有关,但方兄并不在其中。还有一句话我没说,方兄不在西洱城的劫数中,却在一个更大的天地劫数中!相对于这个劫数来说,西洱城的劫数,只是一个极小极小的劫数。”

庞巨源道,他的神色极为郑重。

“更大的天地劫数……”

方云心中跳动了一下,庞巨源说得极为模糊,但方云却知道,如果真的有那每一个劫数,那么必然和方家,和自己的重生有着关系。

“多谢庞兄指点。”方云回过神来,感谢道。

庞巨源摇了摇头:“命数这种东西,太过虚无飘渺。我说了也相当于没说,对方兄并不会产生什么裨益。倒是西洱城的事,还要拜托方兄了。我毕竟在西洱城生活了很久,也不愿看西洱城覆灭。”

方云点点头,并没有多说。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待到天黑,各自约定了以后联系,便离开了。

“这一次重生,我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将我们方家带出家破人亡的命运。其他不管什么样的命数、运数、劫数,对我来说,都无关紧要。只要挡在我前面,一定要全部踏平!”

从松鹤楼出来,方云眼中掠过一丝坚毅的神色,往将军府而去。

有着近八万大周甲士,加上百架破神弩,还有四十龙之力的方云坐镇,整个西洱城渐渐平静下来。方云霄禁的命令发出后,整个西洱城规规矩矩的,就好像大周朝其他的城池一样。没有出过什么差子。

西洱城城主已死,方云就暂时接管城主之职。把整个西洱城里的赋税,全部征缴到军中。仅仅是第一个月的赋税,就是一笔非常庞大的财富。

方云坐在将军府中,看着手下军士收来辑几个袋子的财物,暗暗摇头:“西洱城里一个月的收入,就比一个侯爵一年的俸禄而要多十倍。

也怪不得这些宗派不肯放手了。”

“把这些都带下去吧!”

方云挥了挥手,一边就有侍卫把这几袋的财物拿下去。

“你们其他人也出去吧!”

“是,将军。”

方云一声令下,所有护卫,包括周昕、楚狂都退出了将军府。大门一关,将军府重新变得昏暗。方云掏出金属页记录的《轮回刀法》,准备修习这本刀君的绝学。

这次进攻刀君府,方云损失惨重。封印的四十四名精魄级高手,死了三十多个。只剩下邪君、风雷散人等九个人。这几个人都是方云封印的高手中,实力比较强的,都在十八龙之力以上。方云不忍心,将这些顶尖的高手损失掉,所以送过去以命搏命的,都些武道相对不高的。

方云封印的高手,都是活的。一旦死光,自动脱离,也法再操纵了。

“现在西洱城在我的掌控中。城中的邪道修士都死光了,剩下的都是些正道宗派。我若是大举封印这些正派高手,恐怕立即会引起一片恐慌,导致整个西洱城混乱。”

知道自己没法再对西洱城的宗派高手下手,方云也不觉暗暗惋惜。以后很难找到像这样,大肆封印的机会了。

不止如此,方云学到的许多功法,自己都没法修炼。像天邪宗的望气法,会被天邪宗强者感觉到,并且反制不说。一旦被朝廷的大儒们,发现自己修炼邪道功法,以后要把自己当邪道中人,一声喝斥震死了。

“对了,”方云突然脑海里一亮:“我不能修炼邪道的功法,却可以让我控制的这些武者修习。”

黄金画卷封印的武者,除了思想受方云控制,其他和活人一样。也能修炼武道。这些人修炼之后,方云就能凭借天地万化钟的能力,直接将整条功法经脉抽调过来。相当于自己修炼了一样。

心神一动,方云立即召出一名邪道高手,给了他匿息珠,然后又给他天邪宗的“望气法”,让他自己修习。然后自己翻开《轮回刀法》,用心揣摩。

轮回刀法前三式,分别是第1式江河轮回刀;第2式五狱轮回刀;第3式日月轮回刀!

第1式江河轮回刀,能化出三道绵绵的刀影,一招三式,连环劈下,威力如翻江倒海。

第2式五狱轮回刀,刀如五狱山岳,力沉势力,一招五式,能攻击五个敌人,也能联合起来,攻击同一个敌人。

第3式日月轮回刀,三招中威力最大的一招。需要消耗庞大的内力,使出时,刀气中浮现日、月真影。若不是方云比刀君足足多了十龙之力,再加上有崩天大手印这种纯力量压制类的绝学。也不定能击破此招!

“好刀法,果然精妙!有这种绝学在手,如果碰上和我同等实力的皇字子弟。我在前三招,就能此刀破去他的‘撼世皇拳’!”

在方云的假想中,依然是忍不住把皇室子弟,拿来做比较。方云身上的绝学,论威力,最强的是崩天大手印,但论最终威力的,是撼世皇拳。至于轮回刀法,则是极为精妙。

如果碰上一名地变级的强者,对方能在一瞬间,就把方云镇压了,让他施展不开撼世皇拳。而轮回刀法,却能让方云勉强和地变级最次的强者,撼上几刀!

这就是差别!

“《轮回刀法》,顾名思义,最高境界,应该刀出生生不息,一招之间劈出无数刀,而不应仅仅是三刀,五刀!真是可惜了,以后若是有机会,得把这门刀谱找齐了才是。”

方云闭上眼来,心中涌过轮回刀法第一招的心法,默默修炼。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方云每日除了修炼轮回刀法,就是到郭伯济老先生那里请教学问。郭伯济对于这个学生,也极为满意。方云有疑惑,向来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一日,方云和郭伯济老先生一起吃了晚饭,收拾了碗碟之后。

郭伯济对方云道:

“西洱城是朝廷重地,不应该落在宗派手中。而且这座城池商业气息太重,做学问的气息太少。商业气息太重,就容易失了本心,所以我邀请了一些同窗到西洱城来。一则为镇压城池,令邪道修道不敢进入这里,另一方面,我也准备聚拢众位师兄。在这里设个讲究,教教学生。”

“这样挺好啊!”方云眼睛一亮,和声道。有这些儒家大师们坐镇,这里基本上就是邪道的禁地了。

郭伯济笑了笑:“你也知道。我们儒家不追求外物,为官之道向来是两袖清风。所以,这座讲堂,还要着落在你的身上。”

方云连连点头:“老师放心,这件事,我一定会办得妥妥当当。”

郭伯济露出一丝笑容:“另外,我估算了一下。今天他们应该就要到西洱城了。一会儿,你随我一起去迎接吧!”

朝廷的大儒不能飞腾掠空,一路赶来,也只能坐马车。速度上就快不了。方云在西洱城待了快一个月了,这些大儒也才刚刚赶过来。

“弟子遵命。”

方云言行之间,以弟子自称。他知道,郭伯济是想借这个机会,提携自己。日后有了郭老先生的金面,方云在其他城池,和其他大儒打起交道的时候,就轻松多了。甚至遇上强大的邪派高手,也能请这些城池里的大儒,出手把他们震死。

要知道,大周朝文武分治,文武朝臣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融洽。方云顶着平北将军的名头,就是属于兵家。按道理一般大儒都不会理他。

要不是方云所说的西洱城情况,太过猖狂,加上方云的一封信,笔法风流,文字也流露出极深的儒学修养,是名儒家弟子。郭伯济都不一定会理。

郭伯济满意地点点头。对于方云他是极为满意的。所谓观其言察其行,这段时间郭伯济也以暗中观察方云。方云虽然有的时候,也会耍点小心思,但总的来说,品性还是不错。而且对儒学一道,即有悟性,也有学习的心思。

郭伯济便动了心思,把他引进门来。

不多时,士兵来报,西洱城外发现数辆青铜马车,打的是朝廷的旗号。方云会意,知道是郭伯济以前的同僚、同窗来了。便同了郭伯济,一起到城门口迎接。

五辆青铜马车在朝廷禁军的护持下,停在了西洱城门口。车厢打开,五名白发苍苍,现出老态,但精神矍铄的老儒,从马车内走了出来。

“子关兄,多年不见了!”五位大儒拱了拱手,走上前来。方云这才知道,郭伯济的字是子文。

郭伯济一脸喜意,带着方云走上前去。

“这位是凌公绩,当年在辅政阁走动,任三品通议大夫。”

“这位是陈长文,前任资政大夫,享二品大夫俸禄。”

“这位是杨孝直,前任四品朝议大夫。”

“这位是刘公寿,当年曾在陛下寿宴上作诗,技惊四座!”

郭伯济一一介绍,方云都以学生之礼见之:“学生见过老师。”

轮到最后一位,郭伯济显得很郑重:“这位是我的同窗耿季行。不在朝廷任职,但他的学问,连我也自问不如!”

方云仔细瞧了一眼,这第五名大儒,神情古板、严肃,不句言笑。

“学生见过老师。”方云躬身行了一礼,态度恭谨。

“嗯!”名唤刘公寿老先生,只是淡然的嗯了声。

“郭兄,你这是干什么?”

几名大儒也发现了郭伯济身后方云,看郭伯济这架势,似乎是在郑重的这名叫方云的守城将军,介绍给他们。

“呵呵!”郭伯济笑了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学生方云。”

几名大儒齐齐动容:“郭兄,你收弟子了?”

郭伯济笑而不答。

几名大儒眼中掠过一丝惊异。几人和郭伯济或同朝为官,或同窗读书,对他极为了解。郭伯济一直不收弟子,今年七十有六,行将就木,却突然破了戒。

“恭喜啊!”几人真心道。

讲学是一回事,收传衣钵的弟子又是另一回事了。这些学问精深的大儒们,对于弟子的挑选极为苛刻。必须要品行端正,悟性极佳之辈。品行不端,就是所传非人。悟性不佳,教也是白教。

“方云……”前任资政大夫陈老先生,皱了皱眉头若有所思:

“可是四方侯的次子,元宵节文武双中,太傅亲点的那位?”

“四方侯正是家父。”方云恭敬道。

几人互相看了一眼,目中都是古怪。神情古板的耿季行,眼睑眨动了一下,很是特别地看了一眼方云。

“元宵节双中,太傅亲点?”

郭伯济皱了皱眉头,他隐居宛城,潜心学问,一向不管外界的事。这一点从宛城城主,在他所居草庐外,竖立石碑,题上不得打扰,就可以看得出来。

“老师见谅,这些都是去年的事了。学生以为老师知道,所以没有提过。”方云恭声道。

“原来是去年的事……不说这些了。众位师兄,请随我一起进城吧!”郭伯济道。

五位大儒点了点头。在军队的护送下,进了将军府。

方云知道,这一番引荐,加上郭伯济弟子的头衔,他就算是真正的,开始进入大周朝一干大儒们的视线了。

这一天晚上,六位大儒围坐在一起。

“说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郭伯济显得很愤怒。

“郭兄息怒,这件事情关系太大,却不是该由我们嘴里说出来的。”陈长文道。

“在城门外也就罢了,现在我们六人同堂。你们说吧!到底是什么?”郭伯济道。

几人互相看了一眼,都感觉到了郭伯济坚定的意志。

叹息一声,刘公寿道:“郭兄,不是我们不告诉你。而是我们知道的也不多。陈兄说的不错,这件事情,却是不该由我们的嘴里说出去。至少,不应该是我们对方云说。”

顿了顿,刘公寿道:“我们只知道,这件事情,和夫子有关!”

“夫子!”听到这个名字,郭伯济脸上露出震动的神色。

“不错,所以你应该知道。这件事情,绝不该由我们嘴里说出。”

几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