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娇娥锦绣 >

第94章

重生之娇娥锦绣-第94章

小说: 重生之娇娥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天欢喜的只知道笑,这下子表妹和于家应是能看到我家的诚意了。林立也高兴了,原来并不是做了官才能住在尚德里。

    夕食时分,林家一家人围坐在厅堂,装出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的样子。

    王氏的眼睛浮肿,柳蓉面色木然,玉瑶心不在焉地用木勺搅着陶碗内的肉羹,林家的三个男子却是一脸释然。

    林天脸上虽然还带着连着几日大醉后的浮肿,但整个人却像是轻了不少。

    “明日你去上衙门,阿父和立哥雇些人给你收拾宅子,早些搬过去才好,那里离廷尉府倒也不远。”,林晖喝完碗中的肉羹,吩咐道。

    “喏。”,林天的眼睫毛轻轻的触碰着,像是要化成蝴蝶飞出去。

    阿父的意思越早搬离越好,离那柳蓉越远越好。林天看了看母亲,话到嘴边却又咽了下去。

    这世上的事情总是难以两全,如今这样解决已经是对彼此伤害最小的法子了。母亲的生活并未发生什么改变,以前是什么样子,以后还是什么样子,只是他若是要和娇娥在一起,便不能再和母亲住在一个屋檐下了。

    王氏没有说话,林晖所做的一点都挑不出错来,嫁给这个沉默寡言的男人多年,王氏知道,林晖向来中规中矩,做了决定之后,便难以改变。

    更何况,林晖昨晚上避开众人,指着鼻子问了她几句:“大郎自小在东西两市混到大,为了什么不愿意继承绣纺做了官吏。旁人不清楚,你难道不清楚?”

    “于廷尉那样的人家是什么人家?旁人上赶着巴结都怕巴结不上!就是没有于廷尉,大郎能娶妹夫家的女儿都是高攀了,你这是想做什么?儿子是你十月怀胎养大的吗?这么害他?”

    “自古夫妇一体,我为了儿子愿意陪着外甥去西域,你就想方设法糟践我的外甥女。你一直以来对我抱怨良多,看在几个孩子面上都装作听不见,如今这番,是打算和我和离吗?”

    “你若是毁了我的儿子和外甥女,我死了也不会和你埋在一处,你嫁到林家时,带了多少嫁妆来?你那姐姐对你如何?我妹妹又对你如何?如今绣纺生意大了,儿子有了出息了,你那十几年都没有见过一面的外甥女就成了你的心头宝了?”

    老实人说出来的话,一句顶十句,将王氏问的面红耳赤,答不出话,只能背着人呜咽了一夜。

    今日更是无话可说,由得他们父子折腾了。

    见阿母不语,玉瑶泣道:“我不愿大哥搬出去住。”

    回答玉瑶的只有沉默。

    林立无奈地看了妹妹一眼,玉瑶这般大的孩子正是模模糊糊,半明白半糊涂的时候,说道理也说不通,只能哄着。

    若是身边有个会哄人的,这孩子大多就稀里糊涂地做了人家的狗腿了,玉瑶并不聪明,母亲也搞不清状况,身边还有个柳蓉。

    林立想到此,忍不住瞪了柳蓉一眼,柳蓉只当看不到,低下头慢慢地玩着手指,这个家里姨母和表妹还是护着她的呢。

    林家这番大变并未告知赵家,林晖决定一切敲定之后,再去找赵义。

    妹子有孕在身,外甥女是个懂事的,再委屈也只会压住不发作,一切还有挽回的余地。

    这次分家,表面上的罪魁祸首是柳蓉,实际上林晖最近一直在考虑这件事情。

    王氏的心结,近来的表现,对娇娥的偏见,都让林晖内心有些不安。

    这次去了西域,前途未卜,家中两个郎君若是被王氏用孝道压制,不知道能不能立得起来。

    柳蓉的存在让林晖下了最后的决心,小人他来做,早些成了定局,他去了西域也安心。

    林天第二日去了廷尉府报道,便被压上了重担,一连一个月都没有休息,新家的大小事体都是林晖和林立安排的。

    于廷尉一点都不吝啬地表达了对他的不满,道:“廋的跟个小鸡仔似的,以后怎么能够到各郡去调查冤狱?”

    又嘲讽地道:“林大人以前在京兆尹府做了些什么?”

    林天吓了一跳,连忙道:“廷尉大人,臣不敢当,臣在京兆尹府做过代主簿,主要负责梳理近年来京兆尹府的案例,以及府内属官、府吏们的考绩等事务,也曾协助破获几件案子。”

    “那你便去将廷尉府这两年的案件都梳理一遍吧。”,于廷尉点了点头,便将这位皇帝都称赞过得廷尉平赶去做了冷板凳。

    林天出了一身汗,于大人对他的态度和上次在未央宫门外相比,就像是冰火两重天。

    “喏。”,他战战兢兢地退了下去。

    于廷尉的态度变化如此之大,是因为他的宝贝外孙女赵娇娥。

    过了正旦节,于夫人便忍不住派了婆子上了赵家的门,看了眼女儿的情况。

    过了几日,又派了小郎君于永上门,给赵义传达了想认林氏做干女儿、娇娥做干外孙女的要求。

    林氏很是惊讶,于夫人一向对她青眼有加,慈爱的很。但林氏从未想过有一日,秩俸二千石的大官夫人说要认她做干女儿。

    “义哥哥,于夫人这是……于夫人这是……”,林氏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我看于夫人是喜欢你和娇娥的,娇娇,冷眼瞧着,你和于夫人还有些像呢,说不定于夫人便是因为这个喜欢你们?”,赵义忽悠着林氏,无论如何,要让林氏和娇娥认了于夫人,否则日后老岳丈会打他的。

    “义哥哥,我觉得咱们高攀不上……不如……”,林氏有些担心。

    “娇娇,你傻了啊,咱们大郎去西域要靠人在朝内帮衬说好话呢,你认了于夫人,大郎不就是于夫人的干外孙?”

    “也对啊,要为大郎考虑呢,都怪我连累了这个孩子。只为了肚子里的这个,我都把大郎忘了,也不知道家里为大郎准备的衣物准备的怎么样了。”

    “娇娥和洛嬷嬷在管着呢,你就别多想了。”,赵义连忙又将话题扯回来,继续哄:“广哥和娇娥有了于夫人这个干外婆,以后可不就得横着走了。”

    林氏轻轻摸着肚子,靠在赵义怀里,同意了这个要求。

    娇娥连拒绝的余地都没有,便有了个干外婆。

    洛嬷嬷听说之后,想起来了那只妆匣,林氏怀孕傻三年,压根没想起来这里面的疑点。

    不管于家和林氏的身世之间到底有些什么,这个于夫人对娇娥和林氏好是必然的。

    洛嬷嬷正不满这桩婚事,生怕娇娥心一软,又被林天哄了回去,日日在娇娥的耳边说一些婆媳之间的事。

    现在简直是瞌睡就有人送上了枕头。洛嬷嬷一边不懈地教育着娇娥,一边暗地里打着主意。

    娇娥麻木地做着事,听着话,上元节那日之后,她便一直没有见过林天,别说林天躲着不敢见她,就算是林天来了,只怕也会被洛嬷嬷挡了回去。

    若不是顾及着母亲正在孕期,受不得气,娇娥再怎么也要向父母哭诉一场,讨个公道回来。

    舅母和表妹这般折辱人,还在对林天有意的柳蓉面前说这些话,娇娥这口气怎么也咽不下。有时气上来了,心道:“柳蓉好,你便娶回家就是了。”

    但一想到大表哥,娇娥的心便一阵阵钝钝的痛,让她连呼吸都会变的困难。

    娇娥吃得少,说得少,广哥又被叮嘱不要将这事讲给阿母听,洛嬷嬷和夏婆子瞒得死紧,赵义和林氏二人竟没有发觉这个女儿都快要憋屈死了。

    夏婆子奶大的娇娥,担心的很。洛嬷嬷却想着小娘子情窦初开,一心期待着嫁到情郎家中去,任是谁也受不了这个打击,只是日子总是要过的。

    宫里的婕妤夫人们,不都是受过帝王的爱宠又失宠的,最后不都这样过来了吗?

    娇娥总是能熬过来的。

    洛嬷嬷守着娇娥,有了机会便要耳提面命一些为妇之道。

    诸如:“这女子出嫁,可不是你们年轻小娘子想的那般,夫君喜爱与否其实并不重要,夫君的父母是否喜欢才最重要。”

    娇娥有气无力地抬抬眼帘,阿桂给她喂了一勺鸡汤。

    这鸡汤是给林氏熬制的,林氏吃不下多少,到方便了洛嬷嬷养着娇娥。喝些鸡汤,人再不怎么进食也不会垮的太厉害。

    “不相信是吧,你看啊,小娘子成婚当日,父母是一定要教诲小娘子到了夫家要听丈夫父母的话,要是做不好,这可是大错,会被休弃的。为何父母不叮嘱要小娘子到了夫家听丈夫的话呢?”

    “为何?”,广哥凑过来问。

    “因为丈夫喜欢妻子,但是父母不喜欢,妻子还是会被休弃啊。若是丈夫不喜欢,但是父母喜欢,妻子就能留下来,还过的很好呢。”

    柳蓉就是这般占了先机的吧,无论自己怎么做,都得不到舅母的认同,舅舅要去西域,舅母和表妹这般看不上自己,也许等着自己的也无非就是休弃的命运了。

    夏婆子最讨厌王氏的为人,怎么甘心自己奶大的小娘子去受那个磋磨,凑过来道:“你们都是蜜罐里泡大的,不知道夫人刚嫁过来的时候,夜夜要纺纱刺绣贴补家用。阿姑最是难缠,端茶递水,捶肩洗脚什么得都不叫我们做,只要夫人一个伺候。平日里又是嫌弃肉羹不够软,又是嫌弃肉羹太咸了。还有那个小姑……啧啧,什么都不做,只会调三窝四的,还嫌弃夫人出身商户。”

    “……”,广哥睁大了双眼,娇娥想起了前世自己在油灯下整夜绣花,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夫人这样操劳,总算熬到小姑子嫁人了,阿姑又嫌弃夫人不生孩子,日日嚷着让大人休妻呢。”

    “然后呢?”,广哥被吓住了,原来祖母是这么凶残的。

    “夫人日日哭泣,大人护着,阿姑就骂大人不孝顺,后来好在夫人有孕,生了大郎君。”

    夏婆子也是唏嘘不已。

    娇娥和广哥两个互相看着,脸上的表情写着“惊恐”二字。若是说旁人,听着也就当个故事了,可自家的阿母竟然也是如此遭过罪来,那种感受就不一样了。

    “你们祖母觉得夫人高嫁了,高攀了赵家的门第,其实赵家的日子好过还是夫人嫁了过来之后的事。后来你们祖母过世了,夫人的日子才慢慢好过了。”,夏婆子谈起以前的事还有些义愤填膺的。

    广哥觉得那个可怕的祖母早死到也是一件幸事。

    娇娥心中暗比,自家愿意低嫁给林天,舅母还看不上呢,若是日日伺候舅母,真不知道能过什么日子。

    阿桂见大家说的高兴,也说了一个:“我们那个县里有一对夫妇出了名的孝顺,但是我们都说谁家有了女儿千万不能嫁到那样的人家去。”

    “……?”,众人的好奇心都被抓了起来。

    “那家的丈夫姓姜,妻子姓庞。姜郎父亲早逝,对母亲非常孝顺。庞氏知书达理,女红纺织样样精通,家中也很富足,是父母手中的掌上明珠。可惜庞氏立志要嫁给一个孝子,她的父亲就将她许配给了孝顺出了名的姜郎。”

    “新婚夫妇日子过得甜蜜,庞氏跟着姜郎一起孝敬阿姑,还生了个大胖小子,庞氏伺候阿姑也是体贴入微。”

    “阿姑眼睛瞎了,脾气暴躁的很,要求慢慢的也越来越多,最后尽然要求吃江水,那江离她家五、六里地。姜郎于是就要求庞氏每日都去给他母亲打水喝。”

    “……”,这是什么郎君啊,众人都觉得恶寒。

    “有一日天气不好,庞氏没有及时赶回来,阿姑就对着儿子哭骂,说这个媳妇忤逆不孝,娶来干什么。可怜那个庞氏打水回来,没有得到任何安慰,就被休弃了。”,阿桂说着,舔了舔唇。

    “嫁人这么可怕?姐姐,你不要嫁人了。”,广哥被吓住了。

    “那庞氏归家了吗?”,娇娥睁大眼睛问。

    “没有,庞氏女戒读多了,和我们这些乡野村姑想的不一样。她觉得自己没有做好,才让阿姑如此生气,就在邻居家中借住,日日织布卖钱,做好吃的,借着邻居的手送给阿姑吃。”

    “……呸,这样的阿姑还要她干甚。”,夏婆子都怒了。

    “老婆子发现邻居经常给她好吃的,觉得奇怪,后来知道被休的媳妇日夜劳作,给她买吃的,就又让儿子将媳妇接了回来。”

    “好人还是有好报的啊,这个阿姑以后会对庞氏好了吧?”,娇娥充满希望地问。

    “……呵呵,这个阿姑啊,还是每日叫庞氏去给她打江里的水喝。”,阿桂看了看洛嬷嬷,有些犹豫。

    “怎么了啊?继续说下去啊。”,夏婆子期待地问,又愤愤不平地道:“庞氏不在的时候,也不知道她喝的是什么?”

    洛嬷嬷点了点头,阿桂才继续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