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娇娥锦绣 >

第37章

重生之娇娥锦绣-第37章

小说: 重生之娇娥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娇娥坐在窗边,有一下没一下的分着丝线,不知在想什么。

    林天拦住想要通报的阿里,悄悄进了屋,将怀中的葡萄递给娇娥。

    正在想着要不要将今日长公主让她绣制雨中荷图的事告诉阿母和洛嬷嬷,突然眼前出现一串硕大的葡萄,颗颗饱满,上面还带着一层白霜。娇娥顺着朝上看去,就见着林天一双长眼灼灼地看着她,嘴巴都要咧到外面去了。

    大表哥一定有喜事,娇娥笑嘻嘻地问:“大表哥你可是进了京兆尹府了?”

    “就知道你猜得到。”,林天顺势挨着娇娥坐下,看了看姑姑和阿父,悄声问道:“姑父呢?”

    “阿父多喝了点酒,撑不住了,歇着呢。”,娇娥指了指头顶。

    林天又将怀中纸袋里的茉莉花拿出来,问:“香不香?”

    “香。”

    “给你戴的。”

    “嗯,明早我戴上,用清水泡好,可以穿个花串戴在手腕上,发髻上。”

    “也给姑姑些,免得姑姑说我。”

    “就你知道。哼。”

    看着娇娥头顶的小环髻,林天眯了眯眼睛,可惜明早要去京兆尹点卯,不然可以瞧瞧表妹带着茉莉花串的样子。

    穿着粉色常服的娇娥很温柔甜美,又像梦一般轻盈。

    “娇娥。”,林天的声音里都像是掺了蜜。

    “嗯?”

    “……吃颗葡萄。”,林天将剥了皮的葡萄递过来,娇娥手中分着线,趁没人看,便像小时候一般,低下头去,将葡萄从林天的手上含走。

    “姐姐,大表哥,你两偷偷吃葡萄,我也要。”,广哥晃着小脑袋,正瞧见林天捧着串葡萄。

    那颗葡萄还没有吞下肚去,娇娥便被这一嗓子,吓得卡住了。

    林天连忙帮着顺背,广哥已经蹦了过来,抱住那串葡萄,笑的没心没肺的。

    林晖的眉毛轻轻皱了皱,林氏也顺着看去,灯光下,林天和娇娥亲昵地坐在一处,娇娥咳的脸红红的,林天紧张地轻抚着她的背,广哥却捧着葡萄笑的开心。

    两个孩子都大了啊,林氏的心头突然冲进来这个念头,却也只是闪了闪,娇娥和林天两个从小在一处长大,就像亲兄妹一般,许是想多了。

    见父亲皱着眉头望过来,林天连忙收了神色,陪着广哥玩了一阵,等姑姑忙完了,又将明天便去京兆尹点卯的事情说了一遍,自然也不漏过装鬼吓严延年一事。

    林晖弹了弹他的脑壳,道:“你才进了京兆尹府做个小吏,便高兴成这样,娇娥得了长公主的青眼,叫了去陪着玩耍了半日,也没有你这般沉不住气。”

    林天有些郁郁,过了一会又高兴起来,道:“表妹这么好,连长公主都瞧出来了。”

    难道说长公主喜欢娇娥,证明他林天也好吗。这个傻子,林晖瞪了傻儿子一眼,遇到娇娥的事情,林天就傻的不透气。

    也罢也罢,能进京兆尹府,得了赵大人的认同也是一件幸事。

    姻缘要看造化,那怕一直守着也未必是自己的,林晖看了眼林氏。

    “表妹,长公主多大啊,长得好看吗?赵彭祖给我说,外面都在流传长公主瞧上了于廷尉家的小郎君于永。赵彭祖给我说于永都二十五、六岁了,还不愿意成婚。”,林天开始絮叨着和赵彭祖在一起听来的闲话。

    “什么?长公主和我家广哥差不多大,怎么会有这样的话传出来,两个人相差了近二十岁,于永都可以做长公主的父亲了。”,林氏惊诧道:“皇上也不可能给自个的女儿选这样的人尚主吧。”

    长公主是何等身份,竟然有人连这样的话都能说的出来。娇娥明白了长公主为何要悄悄选了她来绣荷图。

    “恐怕这事真有些蹊跷,阿母,长公主随着于夫人给我加了两道菜,众位夫人们都在那里窃笑,当时孩儿还以为是笑我们呢,都有些紧张的不敢夹菜。原来……”,娇娥拿起帕子给身边忙乎着吃葡萄的广哥擦了擦嘴。

    那个将稚嫩小手放在她手心里的小娘子,传说中最受爱宠的长公主,毕竟是个没有阿母的孩子。没有阿母在身边的娇娥,前世过得又是什么样的日子。

    娇娥看着无忧无虑的广哥,叹了口气。

    前世这个时候,皇后之位争的热闹,她落水时,又正逢太子之位争的热闹。

    这事还得问问洛嬷嬷。 

第49章 重任

    娇娥一早起来,便将清水里养着的茉莉花,用丝线一朵朵穿成了花串,对着铜镜,轻轻套在两个环髻上。又给广哥穿了手串,给嬷嬷穿了个可以佩在衣服上的花球。

    洛嬷嬷说过,茉莉可清虚火,去寒积,治疮毒,消疽瘤。那淡淡的香味能够让人平肝顺气,一天都有好精神气。

    接过娇娥奉上的茉莉花球,洛嬷嬷佩在衣襟上,嘴上没有说什么,眼角的笑纹却变得明显了。

    林氏虽然拜了义母,洛嬷嬷还是要求以平常的称呼来称谓,她只觉得和赵家的感情更近一层,日后定然是要靠娇娥养老送终的,也没有什么长辈的架子可摆,更不用说让林氏母女侍奉了。可这母女二人平日里对她却是什么好的都优先想着,这样福分不是谁都能修来的。

    娇娥说起在丞相府寿宴上的事,洛嬷嬷笑着点点头,虚扶了一下娇娥的头,道:“娥儿,日后绣纺有的忙了,各位贵妇人那里已经入了眼,生意会越来越好的。”

    想到七日后要在林氏绣纺举办的“赏绣会”,娇娥也充满期待地点了点头,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布置和准备,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嬷嬷,您教我画一副雨中观荷图吧。”,娇娥扬起小脸,精致的眉眼像画一般。

    “为何想起这个?”

    “我受人之托,要绣一副荷图。”

    “是长公主吗?”,洛嬷嬷略一思付,便想到了其中的关键,轻轻摇了摇手中的团扇,提醒道:“眼下宫中可是乱成一片,霍氏被灭,霍皇后被废,关在上林苑的昭台宫。众位婕妤都在争皇后的位置,你帮助长公主是一番好意,但却极易卷入到后宫争宠中去。”

    “依嬷嬷只见,那位婕妤的可能性大一些?”

    “圣心难测。”,洛嬷嬷将手中的团扇放下道:“此事还是和你父母商议一下吧。”

    娇娥点点头,心想长公主的嘱托不能不做,前世长公主可未失势,最后胜出的也是不得帝宠、无子无女的王婕妤。

    其他婕妤们没有挣得皇后之位,但依旧享有圣宠,若是不小心做了她们的眼中钉,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洛嬷嬷不是没有主意,而是让她三思,想清楚了风险和收益再拿主意。

    选择了站队,就意味着今后父亲、也包括林天的官场浮沉作出了选择,娇娥很想见到大表哥,听听他怎么说。

    见娇娥面上表情变幻,洛嬷嬷也不多说,只是叫阿桂搬了画具,摆好案几,点上了一炉香。

    香烟袅袅,室内有了一股子桂花香,随后又有沉郁厚重的檀香,桂花香漂浮在檀香上,夹杂着茉莉花香,组合成了带着辛味的奇幻香味。

    洛嬷嬷面朝窗外,闭目凝想了一刻,方挥毫画就。

    “娇娥,你可知道,何谓睹物思人?”,洛嬷嬷画完,让阿桂去洗笔,看着画卷,轻轻询问。

    “睹物思人?”,娇娥怔怔地看着画,有些反应不过来,嬷嬷画的并不是荷花,而是一颗桂树。

    睹物思人,怎么不知道?

    前世那些日日夜夜,她捏着阿母留下的针线包,想念着阿母,才练就了林氏绣法。哥哥和大表哥远行,再也没有回来,她都不敢提及他们,就像是在心上有一个暗洞,不小心触及便是无边的虚空,无可依托的悲痛。

    “对,睹物思人。”,洛嬷嬷沉浸在回忆中,并未关注到娇娥凄楚的神情。

    “幼时母亲便对我说,桂花树下埋了专为我酿制的好酒,那是出自兰陵萧氏的专酿,一共十六坛,待我及笄后,便作为陪嫁。”

    “那馥郁的桂花香是我最好的回忆,在宫中再苦的日子,只要吃一块桂花糕,便能支撑下来,我便活到了今日,有了好日子。”

    娇娥上前握住洛嬷嬷的手,两人的眼中都有泪光闪动。

    平息了心情,洛嬷嬷又道:“今上爱在雨中看荷,看的并不是荷。”

    娇娥垂下眼帘,在心中默默补充道,看的是那个思念的人,是记忆之中的美好。

    与心事重重的娇娥不同,林天正襟危坐地听京兆尹赵大人训话,心里美美的。

    作为京兆尹府年纪最小的府吏,又是商户出身,赵广汉给了他一个最合适不过的差事,在东、西市上查询货物的价格,看是否合理和异常。

    林天得过赵彭祖的提点,知道这巡市令的差事,看起来简单又繁琐,实际上是学习赵广汉“钩距法”最好的差事。

    赵广汉善用“钩距法”来了解物价的贵贱,经常说要了解马价,就先问狗价,再问羊的,再问牛的,再问到马,然后参照彼此之价位,比较、推测、核准,就会知道马价的贵或贱,而不会失实。同理,判案的线索也可用此方式来取得。

    正所谓问牛知马,赵广汉每每强调,真相就往往藏在这些细微琐碎的表象之中。

    林天的一张俊脸板的紧紧,却还是展露着即将传承赵大人衣钵的激动和深受赏识的骄傲。

    赵彭祖在一旁,咬着唇,强忍住大笑的冲动。

    阿父的“钩距法”连他这个儿子都学不精通,更不用说林天了。

    众多府吏都是长安城各府属官和府吏家的儿郎,来京兆尹府都是慕阿父之名。阿父两次担任代京兆尹,一次京兆尹,这么长时间以来,学会“钩距法”并能使用的是少之又少,更不用说精通二字。

    林天其实想的很简单,赵广汉在长安城百姓之中,像神明一般。据说没有什么*事情能够瞒得过他,为人又豪爽仗义,讲信誉。

    去年,皇帝的近身侍卫苏回被两人劫持,这件事把皇帝都惊动了,众人束手无策。

    赵广汉在蛛丝马迹之中找到了劫持者的住处,劝他们自首,并且说如果运气好,碰到朝廷大赦便将他们放出。

    劫持者们自首后,被判处了死刑,并没有等到大赦,按律将在冬至被斩首。赵广汉亲自备好了棺材和安葬用品,叫他们过目,好安心在狱中服役。

    劫持者们说:“死而无憾。”

    大汉朝重视丧葬,身后事被安排的如此之好,这是莫大的善行,这两人觉得遇到了赵大人这样的好官,死而无憾。

    诸如此类的事情,林天听了不少。

    能在这样的大人手下做府吏,如何能不骄傲,又如何能不觉得幸运。

    这是林天漫长官途生涯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开始,从这一天起,他就不再是个普通百姓,也不是商户,而是官身了。

    若是运气好,他也许真的能给他的娇娥好日子。

    林天在东、西二市上问的口干舌燥,第一次做这事并没有经验,完全靠心记。开始还好,到了后来就有些头昏脑胀,林天不想第一天办差事便办砸了,强迫着自己记了又记。

    午后,林天匆匆赶回京兆尹府,准备向赵大人汇报,却见赵彭祖转来转去的在等着他。

    “彭祖兄,什么事啊?”,林天自从进了京兆尹府,便改了口,以往总觉得辱没了对方。

    赵彭祖却是不在乎这些小节的人,听见林天终于改了口,笑嘻嘻地道:“赵大人正在等你呢,给咱两安排了好差事。”

    “真的?”,林天兴冲冲地就要往里冲,想了想,又整了整衣服,咳了两声,方朝京兆尹府的厅堂走去。

    “这德行,叫我说什么好呢。”,赵彭祖笑了。

    今日林天在外面忙乎,赵彭祖也没有闲着,先是押着严延年将敏行里的宅子转给了栗氏,又将昨日还没有来得及散去,自称是荣畜家人的游侠们提出来挨个审问。

    忙完了这些,还要帮着栗氏安葬荣畜。

    荣畜的尸体已经臭的不能再臭,生了蛆虫和尸斑。栗氏的月子还没有坐完,见了荣畜的尸体,哀叫了一声,便撅了过去。

    赵彭祖被弄的手忙脚乱,还要帮着栗氏看孩子。

    前几日还被一腔要为夫君讨个公道的想法支撑着,栗氏如今心愿得偿,见夫君下场如此悲惨,已是全无生志,奶水也断了。

    赵彭祖在敏行里找了户刚生了孩子的人家,帮着给小郎君喂了几口奶。

    这一天,过得好煎熬,以往有灵巧的林天陪在身边,两个郎君在一处,时间过得飞快,事情也好办。

    当阿父命他监控那些游侠,找出幕后的盗首时,赵彭祖第一件事便是要了林天作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