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娇娥锦绣 >

第149章

重生之娇娥锦绣-第149章

小说: 重生之娇娥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众臣子在争论,这消息的可靠性,如果这个消息可靠了,又该怎么表彰赵兴。

    赵兴此番作为,真是不好评价。

    若是论功勋,自然赵兴的所作所为大于五路大军的效果,本来要鏖战半年或者一年的战事,如今有了迅速结束的可能。

    更何况,赵兴制造了将匈奴四分五裂的可能。

    这一直是刘询所期望的,他的曾祖父孝武皇帝发了几次大军去征讨匈奴,都只是重创匈奴各部。

    匈奴人只要赶着马和牛羊逃到沙漠的腹地之中,大汉便拿他们无可奈何。

    找着了草地和水,他们就能在一两年内缓过劲来,卷土重来。

    而千里奔袭对于大汉来说,耗费甚巨,难以长期承担。

    赵兴竟然借着这形势,将匈奴弄得内乱,不仅大汉不用花费什么,还间接地解了西羌之乱的困局。

    可从职掌上来说,赵兴当时离开长安城去西域,明面上的职掌便是开展互市。他作为使者,掀开了匈奴的内战,有些不务正业了。

    以张延寿为代表的臣子认为;若是以后的使臣都不去干正事,反而管了别人的事,职掌混乱,此风不可长,若是表彰了赵兴,岂不是等于表彰了这种作风,日后的臣子们都会乱来。

    所以,不但不应该表彰,还应当派人前去训诫一番。

    以戴长乐、赵广汉等人为代表的臣子认为,这是不世的功勋,赵兴完成了互市最具有实质性的涵义,那便是让西域诸国联合起来,削弱匈奴,让大汉的边陲得到安宁,如今赵兴提前做到了。

    立下这样的功勋是大汉的栋梁,绝对不能寒了栋梁的心。

    刘询颇有些厌烦,这两派人马一个亲赵一个反赵,争论不休,真是让人头疼。

    拍了拍案几,刘询大声道:“眼下情况未明,等到最终的战报来了再论。”

    因此,邸报并未将这事发出去。

    赵义虽然作为丞相长史代替重病的魏相参加朝会,却因要避嫌,不能替儿子说话,所以在信简上,将张家骂了个狗血淋头,又为儿子立下的功勋骄傲不已,最后在信的末尾写道:“娇娥吾儿,你母亲经常念叨你,广哥有几次想姐姐都哭了,赵霸已经能够满地跑了,调皮的很。为父也很想念你和天哥,吾儿要谨记在家时的庭训,做好天哥的贤妇。”

    娇娥听了嘟着嘴道:“父亲就是不放心我,一点都不相信人。”

    “为夫立即给岳丈大人回信,夫人可真是贤明呢,一定要写写绣学一事,让岳丈好好夸夸你,”林天连忙保证。

    娇娥又眼泪汪汪,“我也想母亲和广哥了,霸哥可能都忘记我了。”

    林天全身心地哄着娇娥,早把自己的那点子担心丢到爪哇国里去了,那里还记得什么张敞,什么张延寿。

    他们都没有哄娇娥开心重要。

    可惜,丑媳妇总要见公婆,不管林天是重视也罢,轻视也罢,最终都还是要和这位上官相见。

    五日后,林简便按郡里发的文书的要求,和其他县令一起赶到了扶风郡的郡府,参见上官。

    这个新太守来了没有多久,就已经到处都是他的传闻了。

    扶风郡的老百姓们都喜欢尹翁归,尹太守的重拳,让扶风郡短短的时日内,风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扶风郡的豪族世家,盗贼们就不喜欢尹太守了,如今换了个新郡守,扶风郡会朝那边走,各方势力都睁大着眼睛瞧着。

    但是关于张敞的情况传来的并不多,张敞出生世家,从低层官吏做起,因积劳攀升,后又被刘询派去守了海昏候刘贺几年,并没有什么能够大书特书的事。

    若是非要找出来一些,那么便是张敞平易近人,惧内了。

    张敞到了扶风郡,就经常和妻子儿女们穿着常服在街道上行走,还会和街道两旁眼熟的商贩打招呼。

    这一点让百姓们对他抱有了极大的期望,这是一个亲民的郡守,想来应当也不算坏。

    豪族们打算继续观望着,毕竟有些郡守很擅长博取名声,擅长伪装,对于这样的人,应当多看看他以后实际上是怎么做的。

    张敞还有一点被人津津乐道的是,非常听夫人的话,夫妻二人及其恩爱,据说张太守经常亲自为夫人描眉。

    众人都觉得这位上官颇好香艳。

    林天听了这样的消息,却对张敞有了几分好感,待到郡守召见县令门时,这份好感又加强了。

    张敞考量到众县令一路跋山涉水来郡府,给他们准备了糕点和茶水果腹。

    尹郡守是节俭的,这样的事情都会预先通知他们自带干粮,郡府只管茶水。

    而张敞却能设身处地的顾虑到这些小事,林天不免对这位郡守又添了几分好感。 

第171章 发作

    林天想,也许自己将张太守想的太坏了。

    众县令都聚在大厅中,等着郡守召唤,几个一堆地说着闲话,有些谁也不搭理闭目养神。

    林天想搭话没人理,闲坐着无聊,便侧耳听旁人说些什么,他很想融入县令们的小圈子,但却备受冷落。

    大汉的县令大多是积劳上来的,许多人连续在一个县里留任,年纪都比较大,而林天还是个童官,俗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谁会有心情和一个未及冠的小郎君说话呢,更别提还要同朝为官有别扭了。

    除了官宦子弟,一开始就能依靠父萌,得到四百石以上的官职,县令们大都是从小吏慢慢地捱上来,对于林天这样的少年得志又不缺钱花的人物,他们都会自觉地远离。

    而一些人起初抱着说不清的目的接近,查探完毕林天的背景之后,又依旧选择了避开。

    林天觉得很无奈,这种无声的抵触一般情况下无法破解,只有慢慢地积劳混资历,或者是在平陵县干出一番成绩,速速升职,离开这里。

    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别的法子。

    他和他们之间就像是一只鹅进入了鸡群。

    身边未被郡守召见的县令们越来越少,到了辅食时分,林天方被请进了郡守的公房。

    一进门,就瞧见一个穿着白色官服的中年男子正襟危坐在案几之后,这便是新太守了,林天不敢仔细端详,立即上前施礼。

    两人见过礼后,张敞便虚指了个位置,让他坐在案几旁,询问了一些平陵县的事务,尤其是皇帝关注的平陵县荒山种桑的事情。

    林天对答如流,谈及了对县务和郡务的看法。

    两人之间一直都保持着愉快的氛围,在林天眼中,张敞就是一个谦逊的长者,对他的态度非常友好。而在张敞眼里,林天是一个聪慧又有点运气的小童官,言谈流畅,说话做事都有超出年龄的老练,在很多事情上比经年的老吏还了解。

    双方本就没有什么利害冲突,第一面的印象也不算坏,对对方也是闻名已久,今日终于对上了号。

    这是一场期盼已久的会面。

    从早上等到了现在,林天腹内开始鸣叫起来,张敞似笑非笑地看了看满面涨红的林天,命人摆上辅食,和林县令共进。

    林天立即谢上官赐,两人安静地进完了辅食,待到林天离开郡守的公房后,新任县令被郡守留餐的消息就传遍了县令的圈子。

    “那小童官有背景,听说娶的是丞相长史的女儿为妻,张太守也给几分薄面,”一个下巴长长的县令首先说。

    另一个胖胖圆圆的县官,顶着个大肚子,道:“听说林县令最近大手笔,将平陵县的荒山全都种上了桑树,我们是不是应当……”

    “哎,朝中有人好做官呢,林县令背后定然有扶手,家中又有钱,听说娶得还是个美娇娘,小小年纪,嫁妆多的令人咋舌呢,你我那有这样的福分,与其在这里羡慕嫉妒,不如去道个喜吧,”年纪大点,早被磨圆了棱角的县令道。

    众人纷纷点头,张太守留饭这件事,给了林天很大的一个面子,让众县令艳羡不已。

    大汉非常重视太守,任职前皇帝一般都要亲自召见,慰谕有加。

    当今皇帝曾说:“百姓是安居乐业还是对朝廷心怀怨恨,全都靠这些二千石的太守。”

    太守做好了,就能直接被调任为三公九卿,三公九卿的属官,也常常被放出来做太守,做好了,回到朝廷后,会更加得到重用。

    所以世人都认为做太守是通天梯。

    太守为一郡之首,权力非常大,可以举荐和罢免县令、县长,郡府里的属吏均由太守自己从本郡人中任免,太守的手中还掌握虎符,竹使符,能够节制本郡驻军。

    这样的通天梯看重林天,林天的前程非凡,县令们立即扭转了对林天的态度。

    待到林天和赵成两人在郡里的集市上转悠回来的时候,行辕里的众县令都围上来热情地和林县令招呼寒暄。

    赵成抱着一大堆的东西,跟在主子身后,这些县令太热情,害得赵成要抱着站好久,两只胳膊都累的不行。

    林大人出来逛逛,买的东西里面十件里面就有九件是用来讨好娇娥的。

    回了房间,赵成嘟嘟囔囔地道:“先前还穷在闹市无人问,大人怎么转了一趟集市,就成了阔人了。”

    林天慢悠悠地道:“还不是为了张太守的那顿饭,至于张太守呢,还不是为了平陵县的荒山种桑。本县令做出了成绩,也是郡守的成绩。太守就算要拿我的把柄也不急于这一时呢。”

    赵成慨叹地点点头,“这做官看起来体面,其实也是一样的艰难呢,暗潮汹涌着呢。”

    “做什么不艰难呢?小官儿连丞相的大奴都比不过的,当年霍光家的大奴和御史大夫争道,还带人去御史大夫的府上砸门辱骂,御史磕头赔礼才将人送走呢。说起来赵成你跟着娇娥嫁过来,真是人往低处走了,”林天感慨地道。

    赵成听了连忙表达忠心:“赵成一心看好林大人,只要林大人和夫人将大奴当成心腹第一人,在那不一样,如今赵成在平陵县也威风的很。”

    “你这个滑头,”林天笑骂。

    赵成正色道:“大人当年收拾李梅和栗姬的时候,大奴就知道了大人的手段,跟着大人才是人往高处走呢。”

    林天默了默,道:“也不知道严延年如何了。”

    门外响起了“砰砰”的敲门声,声音颇有些急切,林天奇怪地看了眼赵成,赵成连忙前去开门,苗公立即冲了进来,满脸都是汗,弄的花乎乎的。

    “出了什么事?”林天站了起来。

    苗公大揣着气,扶着腰,叫道:“大人,事发了,事发了。”

    赵成连忙捧过一碗水来,苗公咕嘟咕嘟地灌了一肚子,才有劲道:“老子跑了一晚上没眨眼才撵到这里,昨晚上,那姓柳的果然干了坏事,拿着刀子准备阉马时,被我们堵了个正着。”

    “人呢?”

    苗公脸上洋溢着得意,奔波了一日一夜,竟然没有看到倦容,“被我带上一起来了,骏马监和姓柳的都在外面候着,这两货累的走不动了,就坐在院子里,这事情大,县里收拾不了,还需要交到郡里来。李功曹随后就到。”

    “苗公有勇有谋,这事能成全都靠你,”林天连忙夸奖。

    苗公“嘿嘿”地笑着,一点都不谦逊,能当场抓住柳公做坏事,的确是需要连续蹲守和监视的。

    张敞刚与郡里的县令们交谈完,正准备回后院歇息,夫人已经叫侍女来看过几回了。张敞是个公私分明的人,公事绝不会代入到后院里去,每日和夫人儿女的相处时辰都是固定的,今日首次与各县的县令相见,耽搁的晚了点。

    小童走了进来,禀道:“决曹掾和贼捕掾两位大人要见太守。”

    张敞的眉毛便皱了一皱,想着是不是要让郡守府中的属官都熟悉新上官的习惯,尹太守才会这么时时刻刻地准备与下属商谈抓捕盗贼,决冤狱,张太守并不认为晚那么一晚就有什么不同,更何况如今扶风郡最重要的事情已经不是抓捕盗贼了。

    “可曾提及是关于什么事?”

    “太守,听说是平陵县发生了一件案子,平陵县的县尉和骏马监不敢自专,连夜带着人犯……”

    “平陵县?速速叫他们进来,”张敞听到了平陵县就有些心惊,再加上骏马监,头就有些疼了。

    直觉告诉他,这件事情和张太仆脱离不了关系,虽然知道张太仆会想着法子给这个小童官来点什么,甚至想通过他的手收拾林天,但眼下这个时候是不是太急了点?

    才来郡守府,处理事情一定要小心谨慎,张敞做了多年的官,怎么会不清楚这一点,心下不免就对张太仆有些不满,这是一种变相的胁迫,要看自己究竟站到那一边吗?还是想趁着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