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云鬓凤钗 >

第48章

云鬓凤钗-第48章

小说: 云鬓凤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人竟是胡半仙。
 


 
  胡半仙前次报准了八月十三的大潮,在知府谢如春的眼中,何止“半仙”,简直就是活神仙了。出于慎重考虑虽未将他“半仙”之能大肆宣扬出去,只对他却真正是另眼相看了。亲自携了赏钱与自己侄儿谢醉桥一道上门拜访,道是要聘他为幕僚师爷。胡半仙看见谢醉桥立在那里,望着自己似笑非笑的样子,哪里还敢应下来,忙用事先想好的借口推了。谢如春见他死活不受,还道方外能人勘破名利,自有其独到之处,反对他更是敬重,更不敢勉强他过来。
 


 
  “是你?可是又卜出了什么大事要报?”
 


 
  谢醉桥望着他道,神色里带了丝调侃的味道。
 


 
  胡半仙不敢看他眼睛,只躬身下去,压低了声道:“谢公子,昨夜小的又得了前头那人的信。那人命小的今日过来寻你,对你言一桩事。”
 


 
  谢醉桥这才有些惊讶,扬眉道:“何事?”
 


 
  胡半仙似是有些为难,犹豫了半晌,这才苦笑着从怀中掏出封信,递送过去道:“里面那些话,我实在是不敢开口说,比起前次八月十三的大水,只怕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那送信之人要小的对公子说是卜卦才得知信中所提之事的。只我的把戏前次既被公子识破,这一回也不用装神弄鬼,径直把信带来,公子自己看了便知。”说着便把信递了过来。
 


 
  借了侧门巷口的灯笼光照,谢醉桥见他说话时,目光躲闪似是有些惊惧。
 


 
  “小的把话带到,这就走了。别的小的一概不知。”
 


 
  胡半仙匆见他接了信,匆匆弯了个腰,转身便去了。
 


 
  谢醉桥不信这世上真有先知,只那个给胡半仙传信的背后之人,却又确实真能知晓天命,实在叫他不得不信。
 


 
  这一回他又传信,说的到底是什么?看那胡半仙的样子,竟似与自己有关似的。
 


 
  谢醉桥略微皱了下眉,捏了信便往自己房里去。到了房中燃亮灯火,拆开取出里面的信筏,一眼看去,见还是和前次他从胡半仙那里看到过的字体一样,有些生硬不畅。等看完信中所言内容,整个人一下怔住了。
 


 
  那未名人信中道,他此番回京,有双喜一忧。红鸾星动,天配姻缘在京中;升官进爵,前途无量人皆羡。一忧却是性命之忧。明年秋时,天子围猎,或逢暗刺惊变,他须严加防范,更要提防毒弩暗箭。性命攸关,切不可忘。
 


 
  谢醉桥再看一遍,眉头紧锁不展。
 


 
  这信对他而言,实在不是佳音。
 


 
  升官进爵于他无喜无忧,刺客之凶,他也不是很放在心头。叫他不快的便是那双喜中的第一喜。
 


 
  他的心已被此处的那个玉人牢牢所占,这知晓天命的未名人却偏偏说他回京就会有姻缘临头。若所言是真,难道自己的父亲已经代他相中了京中哪一家的什么人?
 


 
  谢醉桥拈着那张素筏,离自己更近些,盯着又看了一遍,忽然,鼻端闻到了一种味道。
 


 
  这味道若有似无,若不是正好凑得近了些,想来便也被他忽略掉了。但现在,他却千真万确地闻到了。仿似有些熟悉,在哪里闻过一般。
 


 
  他把信筏凑到了自己的鼻端,深深闻了一下,闭上眼睛细细回想,忽然记了起来。
 


 
  那一夜在意园望山湖湖畔与她相对而立,风将她的气息朝他送来时,他闻到的也是这种薄荷香!
 


 
  谢醉桥猛地睁开了眼睛,一颗心跳得几乎要蹦出了胸腔。
 


 
  是巧合?还是……
 


 
  他迅速收起信筏,转身便往外而去,迎头正撞上了刚推门而入的谢静竹,幸而他反应得快,晃了下,扶住了谢静竹的肩。
 


 
  “哥哥,我……”
 


 
  谢静竹刚开口,已是被谢醉桥打断了道:“我有急事,回来再慢慢听你说。”说罢便急匆匆出门而去。 

54 第五十四章  北上
 

  他纵马往庙街而去。初秋微凉的夜风扑过他面庞,却拂不去他心中那躁动的念头。他觉自己这想法太过牵强,简直匪夷所思。但那虽淡薄,却又清晰得仿佛渗进了他血液里的味道,却叫他不得不想到了一个人。 
   
  他不敢确定,许是凑巧呢?只再细细回想过往关于那女子的一点一滴,他心中那疑窦却是越来越深。 
   
  从前他虽也对胡半仙背后之人有些好奇,只看出那人并不想露面,便也无追根究底的念头,更未多问。现在却不一样。因了与她有关,所以他必须要弄个清楚。 
   
  胡半仙早已闭门而歇,忽听拍门之声响起,出去见是谢府公子,急忙迎了进来,不晓得他意欲何为,不住拿眼觑他。 
   
  “昨夜送信之人是如何过来的,你给我再道一遍。” 
   
  谢醉桥径直便这般问道。 
   
  胡半仙见他问这个,松了口气,仔细回想了下,道:“昨夜比这时辰还要晚些,小的已经闭门,也是这般听到响动出去开门,见有人立在门外,身形瞧着和数月前送信的那人有些像,认了出来。小的怕惊动左邻右舍,想将他让进来,他却不进,只递给了我那信,叫我今日去找你,道是自己卜卦所得。” 
   
  “那人样貌如何?” 
   
  “个头有公子这般高,只身形还要粗壮些,头上压了顶帽,因了天黑,我家门口也没挂灯笼,我亦看不清他脸,只听声音,应也和公子差不多年岁。” 
   
  “你再想想,那人可还有别的特征?比如说话之时,有无口吃?” 
   
  谢醉桥盯着他,慢慢问道。 
   
  胡半仙皱眉仔细想了下,道:“那人说话惜字如金,前两回没听出来异样。昨夜说话却比从前多了几句,道要小的到了今夜才能去给公子送信。被公子这么一提,倒确实觉得他说话之时有些结巴不畅的样子。”忽又咦了一声,看着谢醉桥怪异道:“公子如何晓得这个?” 
   
  果然不出他所料,那人十有八九便是柳向阳了。 
   
  谢醉桥忽地站了起来,也不管身后胡半仙的诧异目光,大步而出。 
   
  竟真的是她! 
   
  难怪当年第一次在孟县西岭山相遇之时,她便定要带了郎中与药上山,过后江夔果然受伤,因了救治及时才拣回性命。如此看来,三年前正德皇帝下江州时,她火烧望山楼,又绘制了那画册,想来也是因了某种她预见的却不足为外人道的缘由? 
   
  一个养于闺中,如蕙草佩兰般的女孩,何以竟会有这样一双慧眼,能勘破那玄而又玄的无常世事?她曾借胡半仙之口令雁来湾免于洪陷,如今这般假托胡半仙送信,是她又料到了自己的往后吗? 
   
  他往荣荫堂的方向飞骑而去,甚至感觉到了自己血管中血液在噗噗流涌时带给他的那种撞击之感。他现在只想立刻见到她,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宣泄他心中满溢而上的那带了些许叫他痛楚、却又兴奋无比的感觉。 
   
  远远看见了荣荫堂大门前在夜色中高挑出来的两挂大红灯笼,他忽然又有些犹豫了,终于慢慢放松缰绳,缓住了马势。 
   
  这么晚了,他能用什么借口去堂而皇之地去见她? 
   
  他若真想闯进,荣荫堂的高高围墙自也挡不住他。但这般夜闯香闺,就算见到了她,又该说什么? 
   
  她必定是不欲让人知晓她的隐秘,这才培植了胡半仙这样一个能代她开口的人。她若晓得自己竟无意窥破了她的隐秘,这会不会反倒惹她不安,甚至是不快?他虽盼望知晓关于她的那神秘的一切,却更盼望有一天是她认他为足以信赖倚靠的人,这才开口相告。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自己毫无理由地闯进去相问。若是她不愿相告,或是一口否认,到时自己又该如何? 
   
  如今就算她还不爱他,但至少,他在她心中也是占了一席之地的,否则她何以要这般费心思地假托胡半仙来给他警示?如今就让她晓得自己窥破了她的秘密,会不会操之过急,叫她对自己结下心结,反倒从此成了陌路之人? 
   
  谢醉桥停在了高高的围墙之下。这里是荣荫堂宅子的西北角。他知道她的闺阁漪绿楼就在这方向,翻墙过去或许没多远便是了。 
   
  但他却只能止步于此。 
   
  他举头望了眼矗立的墙头,借了夜空中的月照,墙头覆着的片片纹瓦亦清晰可辨。肃默片刻,终是掉转马头而去。 
   
  谢醉桥回到南门谢府,已是深夜了。大约是等不到他,谢静竹已回房睡了。 
   
  这一夜他几乎没怎么睡,一闭上眼就是她的身影。第二日早早起了身,等到了辰时初,诸多事情都已是备妥,到书房中向谢如春拜别后,见谢静竹还没出来,便过去催她动身。进去之时,见她一身出行的利落装扮,身边几个丫头在来来去去地搬着要随身携带在马车上的一些小物件。 
   
  “哥哥,昨夜等不到你回来,我便先去睡了。还有个事没跟你提。”谢静竹笑道,“阮姐姐前日来看我时,道她外祖晓得你要离去,带了件东西给你。她便携了过来叫我转交。”她话说着,已是从一堆叠好的小箱笼间抽出了个半尺见方的小匣子,递到了他面前道:“不晓得江老太爷带了什么东西给哥哥?” 

  谢醉桥接了过来,打开扣闭着的匣盖,瞟了一眼,便笑了起来。里面赫然是那件三年前他南下时带去的苍错竹根雕壶。这几年里他外祖安在松提起这茬旧事,每每便长吁短叹愤慨不已。想来是江老太爷晓得他这回去了便不大再会回来,这才终于肯物归原主托他带回? 
   
  “哥哥,这是什么?” 
   
  谢静竹也瞧见了,好奇问道。 
   
  “说起来还是桩旧官司,这东西本是外祖的……” 
   
  谢醉桥笑着向她解释,正欲合上盖子,忽然看见壶身下露出帕子的一角,瞧着有些眼熟。再一看,已是认了出来,分明便是自己那日用来包那只玉环的红绫。心中咯噔一跳,已是闭口不语。 
   
  “哥哥?” 
   
  谢静竹见他脸色忽变,眼睛只定定盯着那匣子,有些不明所以,试探着叫了一声。 
   
  谢醉桥回过了神,啪一声合上盖子,转身便走。 
   
  *** 
   
  她竟就这样将他赠她的玉环送了回来。虽未留只言片语,只拒他之意,已是不言而喻。 
   
  谢醉桥望着那静静躺在红绫上的莹碧玉环,心便似忽然被掏空,有种上下无依的感觉。 
   
  若是昨夜之前,他大约会以为她是对自己厌恶至极才这般相拒。便是再不舍,他大约也只能默默收拾心情离去了。但是现在,既知晓了她背后的那隐秘,他忽然又有了种新的想法。 
   
  双喜一忧。她说他回京后的第一喜便是京中的“天配姻缘”,莫非她便是因了这个预见,深信她不是自己的命定良配,而将玉环退回? 
   
  他不管她是如何晓得明日的未知,但于己有关的事,他绝不会坐等天命。 
   
  天命并非不可改。她既能令江州幸免于洪水,那么他也一定要让她知道,便是老天真如她所言的那样,给他在京中安排了一桩所谓“命定”的姻缘,他如今既识了她,又倾心于她,便是再难斗,他也必定要斗上一回。 
   
  他沉思了片刻,本瞬间已变得汪凉的心又渐渐恢复了些热气。 
   
  “公子,太太叫我来看下,道去大埠头的马车已经在门外等着了。” 
   
  一个谢府下人进来唤道。 
   
  “叫马车再等片刻,我突然想起还有事。” 
   
  谢醉桥沉吟片刻,随口应了句,起身而去。 
   
  他已决定了,这就过去向她父亲禀明自己对她的心迹,约定数月内便必定携媒再来求亲,想来阮是不会拒绝。 
   
  快刀方可斩乱麻。如今只有先将她定下了,他才可安心回京。 
   
  *** 
   
  柳胜河听闻门房来报,道谢家将军府的公子过来求见老爷,急忙整了衣冠出来相迎,作揖歉然道:“实在是不巧。前日我家中收到了老太太娘家来的信,道舅公病重。老太太心急,只自个也年迈去不了,老爷便赶过去探望,昨日一早动身了。” 
   
  “舅公家可在附近?” 
   
  谢醉桥一怔,问道。 
   
  “远着呢。我家老太太娘家在北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