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云鬓凤钗 >

第21章

云鬓凤钗-第21章

小说: 云鬓凤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鸢瞄了一眼,见是一页页如书册般大小的散纸,粗看一眼,上面细细描了些楼台人物,只穿衣打扮却甚是怪异,瞧着不像是自己见惯的样子。只晓得自家姑娘自年前起得空便画这些,到底是什么,却也没细看过。此时又听她这般吩咐,哦了一声,便依言不动,正要吹灯,忽又听明瑜道:“明日我要去青瓦巷,你早些叫我起来。”
  
  青瓦巷在城西,一条街以书肆画铺墨坊而出名。春鸢晓得她从前时常会过去那里的书肆中淘些孤本旧书什么的,只许久未去了,还道忽然又来了兴致,便应了声,这才灭灯退了出去。
  
  第二日明瑜禀了声江氏。江氏也见惯不怪了,只命人备车,叫路上多跟两个人,又吩咐春鸢小心看护,明瑜这才出了门。待到了那青瓦巷,车子停在一家明瑜从前常去的王记书肆前,便下了车,叫家人在门口守着,自己与春鸢进去。
  
  王掌柜认得明瑜,见是荣荫堂的大小姐过来了,虽还只是个女娃,却也急忙迎了上来,殷勤招呼:“大姑娘许久未见了。铺子里正有好些新书,姑娘去瞧瞧?”
  
  明瑜笑道:“王掌柜客气了。今日过来不是买书,只是想托掌柜的给我印一册画册。”
  
  王掌柜一怔,道:“不知道姑娘要印多少册?”
  
  “一册。”
  
  “一册?”王掌柜看着明瑜,神情惊讶,又踌躇道:“印坊我熟识,印画册也不难。只是每印书画,须经临摹、上板、刻板、打空修版,那模板才好,印刷之时,又要固版调色刷色,一页页如此,这才最后成册,极是繁琐,若单印一册……”
  
  “王掌柜,我偶见一画稿,极是喜爱,便想刻印成书册赏玩,不计工本,需费多少银钱,你报来便是,越快越好。”
  
  王掌柜起初听说只要印一册书,下意识地便当她玩笑。此时见她说得极是认真,一下便醒了过来,暗道只要这荣荫堂的大小姐愿意出钱,自然没问题,忙面上堆出了笑,道:“还请将那画稿给我过目下,估下价钱。”
  
  明瑜递过去自己绘的一叠画稿,王掌柜扫一眼,便又是一怔,见画稿上工笔细腻,人物栩栩,只看那脸模衣着却非中土人士,看着倒像西域之民,且每页画稿下又有几行扭来拐去的奇(提供下载…)怪文字,再翻几页,都是如此。
  
  明瑜看出他神色,笑道:“正是些有关西域之地风土人情的画稿,我觉着稀奇,这才特意想要印刻成书的。掌柜的报个价目便是。”
  
  王掌柜回过了神,数了下画稿页数,粗粗估计了个数,自己都觉着有些咋舌。
  
  明瑜从春鸢手上接过个荷包,倒出两个十两的银锞子,道:“这是定金。若是能快些印好,我再另加钱。”
  
  王掌柜接过了银子,心中也是欢喜,忙一口应了下来。暗道莫说是刻印西域画稿,只要钱给得够,便是天书也成。当下说定了日子,这才亲自将明瑜送了出来。
  
  春鸢见明瑜这般行事,心中也是讶异。登车回去的路上,见她神思有些恍惚,仿佛在想什么,终是忍不住问道:“姑娘若真要刻印成书,跟老爷说声便是,何须自己跑一趟?且既要印了,多印些便是,怎又只弄一册?”
  
  明瑜看她一眼,慢慢道:“往后你便会晓得了。今日之事,回去了须得帮我守着口些,莫叫人晓得了。”
  
  春鸢摇了摇头,虽仍满头雾水,却也应了下来。
  
  ***
  
  谢醉桥今日被个牙人带着看了处园子,说原本是个商人的闲居之所,一年里也难得来两回。如今周转不灵,这才想要贱价出让。那园子地处城西郊外,门前小桥流水。园子不大,因了长久无人打理,也有些衰败,只园中轩堂井然,住家为二层阁楼,四周有庑,高爽玲珑,且园子南角有片茂竹,竹旁临水筑亭,竹影潇疏,若收拾一番,倒也不失是个清幽之所。
  
  谢醉桥本来并无置园的打算。他为人恣意随性,但凡稍微过得去的地方,赁了住也无妨。看了这地方,见隐隐有翛然闲适之韵,心中就有些满意了。出了园门无意回头,见青石垒砌的月洞门上,那被残草枯茎半遮的园名乃是“瑜园”二字,心中忽然一动,立时便道:“我买了。”
  
  江州人大多喜闹,稍微有点闲钱的人,削尖了脑袋就往城中挤去,这园子地处偏僻,卖了几次也未脱手。那牙人本也没抱多大指望,没想到这少年人一眼看了便开口说要,喜出望外。见他服色虽素,衣料却是贵重的缂丝锦,连手上握的马鞭也绞缠乌金丝,袍带冠玉,英姿勃勃,身边跟着的那随从更是相貌威严,也不敢胡乱开价,报了个实数,谢醉桥应了下来,随牙人一道去他铺子里写了文书,见附近是青瓦街,想起裴文莹前日嚷着缺了几种作画的颜料,便叫高峻带他回去取银,自己过去寻了家铺子,买了颜料和画笔,刚从里出来,抬眼便见对面一家书肆里出来两个女孩。大些的那个是年前见过的阮家丫头,小的便是明瑜了。
  
  谢醉桥自年前从谢铭柔那里被转告了沙钟作匠的来历后,就一直未再见过这阮家大小姐。前日听说堂妹又在家起了个水仙会,邀了众家小姐们过府,想来她也是到了的,只也不过如此而已。未想此刻却会突然在此遇到,一怔之间,只瞥见她半张俏丽的侧脸,长睫低垂,目光有些飘忽,眉间又仿似带了丝与这年纪不符的凝重之色,全不似那日他过去送药时见到的天真烂漫样子。还没闪过神,她已是被扶着登上了车,幕帘低垂,遮得严严实实,马车缓缓驶动,很快便粼粼而去,消失在了视线之中。
  
  谢醉桥抬头望去,见她方才出来的是间书肆,略一犹豫,便迈步跨了进去。
  
  王掌柜刚送走个小财神,又见来了个一望便知是有来头的少年人,忙再迎了过去。
  
  “方才那位小姐可是来买书?她买什么,我也买一样的。”
  
  谢醉桥张嘴,话就冒了出来。
  
  王掌柜笑道:“方才那是荣荫堂的大姑娘。若说从前,她过来确是买书,只今日却是来印书册的。一叠画稿,只印一册,费了好大本钱。也就她那样的人家,才肯做这般耗钱的事体。”
  
  谢醉桥有些惊讶,终是按捺不住好奇之意,道:“稿子拿来给我瞧瞧。”见王掌柜有些踌躇,便从腰间荷包里摸出块碎银,丢了过去。
  
  王掌柜不再犹豫,忙从柜台后取了方才的画稿,一股脑儿递了过去。
  
  谢醉桥一张张翻看,神色讶异,眉头渐渐蹙了起来。
  
  “公子,阮大姑娘说是西域风情画,故而这上面的人物服色与中土大不相同,连这文字也歪歪曲曲,小的方才看了几眼,竟是如看天书。”
  
  王掌柜眼尖,忙凑过去解释。
  
  谢醉桥翻到最后一页画稿,定定凝视片刻,忽然抬眼道:“你印两册罢。多出的一册我买。钱另付。另外,不要叫阮大小姐知道此事。”

24

24、第二十四章 。。。 
 
 
  正月转眼便出,明瑜这日随了阮洪天再去孟城白鹿斋探江夔。他已能拄着拐杖走路,精神也安健,住了一夜,第二日一早便回江州,顺道将堆积了满腹牢骚的周妈妈也带了回来。一路听她唠叨着老太爷的种种,渐渐有些走神起来。
  
  那画册早两日便已经拿了过来,薄薄的一册,装帧得极好,她给放在了父亲书房桌案的显眼处,便开始了等待。只父亲这两日却又忙得脚不沾地,几乎未见他进书房过。
  
  原来江州一干富室都晓得了再几个月皇帝驾游江南要在此停留,驻跸还未定下。自家园子虽不及荣荫堂意园那般盛名,只也各具其妙,若侥幸能中选,那便是天大的荣耀。故而暗地里都在奔走,有些长袖善舞的,甚至绕过江州府直接寻到了江南总督处。阮洪天不甘落后,各处打点自是少不了的。
  
  傍晚时分,马车终于停在荣荫堂气派轩然的大门前。明瑜下了马车,随了阮洪天跨进高高的铜槛,行至仪门,宽道两边的各四座狮上正被夕阳抹上一层彤辉,反射点点碎金的光,照得人有些刺目。
  
  “爹。”
  
  明瑜紧走一步,叫了声阮洪天。
  
  阮洪天回头,朝明瑜笑了下,停住脚步,等女儿上前与自己并排。
  
  “爹,我前日特意放你书房桌上的那本梵书,你看了没?女儿偶尔在书坊间看到,觉着极好。特意译注了出来,爹你也去看下。”
  
  明瑜道,仰头看着父亲。
  
  阮洪天一怔,随即轻轻拍了下自己额头,笑道:“瞧爹,一忙起来就忘了。本来三月的各地掌柜报账要提前到这个月,那些远的要派人过去通知延后。待空了些,爹再去看……”
  
  阮洪天话还未说完,迎面就见柳胜河匆匆迎了过来,道:“老爷,谢老爷今日派了人来,晓得老爷出去了,就叫回来过去一趟,道有事要议。”
  
  阮洪天应了一声,回头歉然看了下明瑜,轻拍了下她肩,回身又朝大门外去了。
  
  明瑜望着父亲急匆匆消失的背影,怔怔蹙起了眉。听身边春鸢的轻声催促,这才转身,低头慢慢往后堂里去。
  
  自己之所以这般行事,也算是煞费苦心了。曾想过若是真开口将荣荫堂倾覆,如今自己是重获新生带着前世记忆回到十年前的实情相告,父亲是决计不会相信的,必定以为自己中了魔怔在胡说八道。想来想去,只能委婉点醒父亲。这才费心费力将荣荫堂的一部兴衰史假托藩外之邦稗史细细描绘成册。又怕印刷之时被人看去附会,有毁谤皇家嫌疑,索性用梵文,待拿到画册后,自己在旁加了注解,这才放在了父亲的桌案之上,盼他能看到寻自己过去问话。不想却事与愿违,父亲太过忙碌,一连几日都未进书房。
  
  过了今日,父亲若还不看那画册,明日便是堵,她也要将他堵住……
  
  “姑娘,冬青姐姐今日过来说,老太太晓得姑娘去看了老太爷,说许久没老亲家消息了,不晓得怎么样,叫姑娘回了的话去一趟。”
  
  明瑜回了漪绿楼,迎头便听丹蓝这般说道。
  
  自打江氏有孕后,明瑜本还有些提防老太太又会以她身子不便伺候丈夫为借口,将那个冬梅塞过来做妾,没想到却一直没动静。年前父亲从外地回来后,她也只打发容妈妈过来,叮嘱江氏房中小心而已。年底前柳嫂子核点府中到了年龄需婚配的下人时,将那冬梅也列了上去。老太太也没说什么,只亲自给指配了个小管事,又送了嫁妆,将她风风光光地嫁了过去。有日明瑜陪江氏一道去给老太太问安时,江氏诚心道谢,老太太闭眼不语,半晌才睁开眼睛,只丢出一句“第一重要是子嗣,再是家和万事兴。我一把老骨头了,从前不管事,如今也不想背后被人嫌。只盼你这回给我生个孙子就好。”明瑜自此对这祖母是死心塌地地孝顺,此时听她发话了,略微收拾了下便往随禧园方向去,刚下楼,忽然想起件事,眼前一亮,忙改了方向往父亲的书房方向去,拿了那本画册,这才急匆匆过去。
  
  暖阁里神兽炉中香烟袅袅,老太太正坐着,手上捞了串碧玺佛珠在念经,边上容妈妈冬青和几个小丫头相陪。见明瑜过来了,面上露出丝笑,朝她招手道:“你外祖身子可好些没?一晃多少年没碰,都只剩一把老骨头了。”
  
  “哪里的话,我瞧老太太却是愈发地健如青松了,再过些时日,先抱大胖孙子,再不定皇上过来也住咱家,真当是双喜临门呢。”
  
  容妈妈凑过去打趣。
  
  老太太听提到了孙子,面上笑便浓了些。明瑜忙把今日见了外祖的情况略微提了下,最后觑了眼祖母,笑道:“孙女前几日无意间翻到本书,看了竟极有感触,祖母若是不累,孙女便讲来听听?”
  
  容妈妈忙道:“叫大姑娘看了也感触的,必定是好词话了,老婆子我都想听。”
  
  明瑜见老太太唔了一声,仿似也有些兴趣,便朝边上容妈妈几个人笑道:“要说这词话,第一个只能讲给我祖母听。妈妈还请带她们都先下去。”
  
  容妈妈呵呵笑道:“姑娘要讲什么词话,旁人竟听不得?老婆子倒更心痒了。”
  
  明瑜笑而不答,只是看向老太太。
  
  老太太抬眼扫了下明瑜,忽然道:“秋月,你与小的们都下去。”
  
  秋月是容妈妈的名字,一怔,忙应了声,带着屋里的人呼啦啦都出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