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时空走私从2000年开始 >

第56章

时空走私从2000年开始-第56章

小说: 时空走私从2000年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宣笑着接了过来,这里的地址是通过战斗老兵公司告知的。他一边说着诸如早饭一类的客套话,一边拆开电报袋,两份的内容大同小异,福特邀请他在希尔顿酒店见面,通用则将地方定在了皮特斯酒店见到您,并称“带来了您感兴趣的东西”。

看起来,雪铁龙TA的魅力远胜V8,黄宣再次感谢了莱斯利,亲自将之送出厂区,这个加利福尼亚老头是个健谈的家伙,特别是在对方能给他赚到钞票的时候,他的喉咙就仿佛F1发动机的活塞,上下起伏个不停。

送走莱斯利后,黄宣就站在厂门附近。垂着头,不断地回想着过去几天看到的资料,仔细的推敲着。

在他的计划中,出售第二份设计图,或者更多的设计图,其本身并非为了赚钱。有了这家工厂,他就能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比真币还像的假币来,但要想少惹麻烦,特别是购买一些大宗交易品,仰或通过银行。还是需要一点合理的资产来源的。

当然,图纸本身的来源也是问题。但那有福特顶在前面,除非福特父子甘愿冒着接手贼赃或者什么更难听地名声。否则他们就一定会为自己开脱——黄宣很熟悉这样的商业流程,就像黄氏基金经常做地那样。

黄宣只需要安静的一周,希望任何一家权利机构不会在这一周内找麻烦,他认为,为此多支付,或者少得到点什么都是合理地。

“汉斯。”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流程,黄宣抬起头喊了一声。中尉反应很快,两腿直接立正,让黄宣有些好笑,紧张的心情也松弛了下来。

“找辆车吧,我们去希尔顿,另外找人拍份电报给通用。让他们去希尔顿见我。”

“好的。”汉斯为黄宣找来一辆的士,这是一辆老旧的T型车,但车内很干净。司机衣着整齐,彬彬有礼。大约从1907年起,纽约就有了以汽车为工具的出租车,按照里程计费。这种每小时只能跑30公里的老爷车让黄宣大开眼界,在新世纪,要再想坐一坐这样有味道地老爷车,价格可要比头等舱还要高了。

希尔顿酒店。

黄宣并未前往福特公司的套房,而是自己登记了一套商务房,并令汉斯邀请了福特和通用两家公司成员。

福特公司赶来纽约的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谈判团,代表是销售总监史蒂芬,副代表则是开发总监肯特,除此以外,还有各种辅助人员50余人。

相对而言,通用就人数而言少了很多,但级别却一点也不低,总裁斯隆亲自飞至纽约,虽然他不像福特父子一般拥有通用股权,但将会做25年总裁的阿尔弗雷德。P。斯隆,仍然是通用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却也无怪乎双方对这次交易的重视,福特V8只是一年半之后地车型,雪铁龙TA则是4年后的车型——更别说在当时,这就是一部非常现代化的优秀工业设计。

黄宣高高地扬起头,但眼神并不傲慢,他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在场的先生们——你们,可以请求我了。

史蒂芬很快适应了黄宣年轻的冲动,他拿出老福特的方案:45万美金,购买完整的图纸,并派专人指导生产,直到第一批TA出厂。

“那么你们现在可以支付多少?”黄宣更关心眼前的利益,因为他根本不可能等到福特生产出哪怕其中的一个零件。

“10万美金,先生。”史蒂芬用面对埃德赛尔的方式道:“之后的每个月我们会支付10万美金,如果3个月后还不能顺利生产,剩余的15万美金就要延期支付。”

“那就算了吧。”黄宣摆摆手,道:“还是我的方案,30万美金,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史蒂芬还想要争取一下,斯隆欠了欠身子,道:“就30万美金。”说着就伸出了手。

短短的几分钟,他就抓住了黄宣的心态,令其稍有惊讶,不过这也符合黄宣的计划,他轻轻的眨眨眼睛,将手与斯隆握在一起,道:“成交。”

史蒂芬吃惊的看着两个人,似乎不能相信自己两天来的辛苦就此付诸东流。没等他做出什么表示,黄宣向他歉意的笑笑,道:“福特公司是否对其他车型也感兴趣呢?”

“当然。”似乎有峰回路转的倾向,史蒂芬立刻抓住了这个机会。

“还要等一个小时。”黄宣看看表,道:“图纸还在路上,等会才能送来,在此之前,我们可以谈谈其他的交易。”

史蒂芬刚松了口气,就听斯隆道:“黄先生,我们是以现金交易,还是通过银行呢?”

“银行吧。”黄宣笑笑,没有什么比存款更容易与银行打交道的方法了。同样,也没有什么机构,会比银行更容易与美国公司打交道的了。

他看了看似有不满的福特开发总监,微笑道:“肯特先生对于上一次的图纸还满意吗?”

“那并不能很好的说明您的设计的可行性……”比起上一次,肯特的说法已经足够委婉了。不小心瞥到史蒂芬用脚踹肯特,黄宣不由莞尔。

气氛稍有点冷场,两家竞争对手的高层管理人员,似乎也很少有机会这般对坐一堂,却是斯隆舒缓场面道:“您希望将这笔钱存在哪个银行?”

“大通国民银行。”黄宣早就想好了这一步。

对于中国人而言,这家刚刚跻身4强的美国银行名不见经传,但他的所有人,小约翰。D。洛克菲勒,则会让很多人都有熟悉感,而他的父亲,约翰。D。洛克菲勒,标准石油的创始人,则会让大家都会有(炫)恍(书)然(网)大悟的感觉了。

所谓的大通国民银行,就是大通曼哈顿银行的前身,洛克菲勒财团的金融支柱,小洛克菲勒在数年前创建了公平信托公司,并以此为基础并购大通,并最终掌控董事局。作为小洛克菲勒回报优异的交易之一,购买部分通用股份也正是通过这家银行。

这是斯隆最熟悉的银行之一了,他误以为黄宣早就调查过双方公司,不由笑了起来。

比起老谋深算的斯隆先生,黄宣在谈判的力度分配方面有着许多的不足,但这已经是极大的进步,只要想想,能够和世界上也许是最优秀的管理者交流,并不落下风,就足以令16岁的黄宣自豪了。

福特公司的人情绪稍稍有些低落,黄宣有意无意的和史蒂芬谈话,斯隆则不时的插上两句,三方表现的仿佛刚刚认识的朋友,可实际上,若是放开肯特的“缰绳”,这位开发总监一定愤愤然的离开房间。

没营养的聊天持续了一个小时,汉斯的人终于将图纸送到了房间,斯隆一边安排手下核对,一边笑问黄宣道:“我们现在去银行吗?”

“不急。”黄宣莫测高深的笑笑,道:“您认识哈默吗?阿曼德。哈默。”

第九十一章 … 大萧条(10)

阿曼德哈默是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同时也是仅次于洛克菲勒的石油富豪。不过在1931年,他的资产刚刚达到千万,尚未进军石油业,只是西方世界一大资本家而已。

然而,在苏联和中国,他却是家喻户晓的“红色资本家”,他是第一个与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合作的西方企业家,被列宁亲切地称为“哈默同志”;他又是第一个乘坐私人飞机访问中国的西方企业家,被邓小平誉为“勇敢”,但真正引起黄宣注意的,却是哈默先生的倒爷精神。

很多中国人以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是世界上进出口利润最高的地方。他们错了,苏联能够带来最多利润的时期是他刚刚成立的年代,第一个发现这一点的,正是哈默。19218月初,哈默随一个代表团到乌拉尔地区考察。这里的情况令他大惑不解:一方面蕴藏着巨大的宝藏,物产丰富,白金、宝石、毛皮等贵重物品几乎应有尽有;另一方面饥荒严重,饿殍遍野,最起码的生活必需品奇缺。于是,他问带队的苏联人:“为什么你们不出口这些东西换口粮食?”

“那不可能,”苏联人回答,“欧洲刚刚解除对我们的封锁,要卖出这些东西,进口粮食,所需时间太长。而且要使乌拉尔地区的人民免于饥饿,至少需要100万蒲式耳的粮食。”

当时,美国粮食大丰收。粮价已跌到每蒲式耳1美元,于是哈默提出建议:“我有100万美元的资金,可以在美国紧急收购100万蒲式耳地小麦,海运到彼得格勒,卸下粮食后,再将价值100万美元的毛皮和其它货物运回美国。”哈默的建议很快传到莫斯科,列宁亲自回电表示认可这笔交易,并请哈默速返莫斯科。在办公室内,列宁站起来欢迎哈默,并用英语与他亲切交谈。当列宁代表苏联政府向哈默表示诚挚的感谢时。伟大的列宁同志竟激动地流下了热泪。此后,列宁鼓励哈默投资办厂。允许他开采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棉矿,从而使他成为布尔什维克苏联第一个取得矿山开采权的外国人。美苏的易货贸易也由此开始。哈默组织了美国联合公司。沟通了30多家美国公司,俨然成了苏联对美贸易的代理人。

斯隆当然是认识哈默的,1931年地哈默在纽约还是个风云人物,因为在大萧条期间专营艺术品的哈默正在纽约组织一场苏联艺术品拍卖会,几乎每位富豪都收到了邀请函。他轻轻地皱了皱眉,道:“黄先生对艺术品投资也有兴趣?”黄宣已经习惯了向外国人纠正自己姓黄,而不是宣。

“是有一些。”黄宣微微一笑。将身体靠在沙发上,道:“就现在的情况看来,艺术品地增值潜力要比工业来的多吧。”

斯隆哈哈的笑了起来,点头道:“的确如此,那么就明天吧,我想哈默先生会愿意看到一位慷慨的投资者的。”

“OK。”黄宣打了个手势。这才转头向史蒂夫,道:“您有兴趣看看另一份图纸吗?”

“当然。”史蒂夫早就等的不耐烦了,黄宣笑着起身。汉斯早就将图纸分成了两部分,较少地那些则是福特VB的图纸。

相对于雪铁龙TA而言,VB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虽然生产时间更晚一些,但就像福特的所有车型那样,重视生产效率,而轻视汽车本身的新技术应用,因此其价值远远不如TA。

不过无论如何,这都是一辆先进的汽车,不管是30万美金还是更多一些,都能够令福特满意。

黄宣无意让福特或者通用某家做大,当然,更不愿谁会对自己心存怨恨,虽然还能在这里留短短的6天,但要想多一份保障,都需要细心注意周围地人和事。

这一次,双方的审查速度都快了许多。

有了福特V8和一半的雪铁龙TA地铺垫,现在技术人员们更多看重的是图纸的完整程度,而不是真伪,等了大约三四个小时,通用的人员率先向斯隆示意。接着则是肯特。

三方状似开心的站了起来,互相握手,斯隆道:“那么,我们现在就去银行吧。”

黄宣笑眯眯的吩咐汉斯看好图纸,自己首先将房门打开,做出请的手势。

这种低调与之前有着鲜明的对比,但大家都明白,这只是姿态而已。

大通国民银行。

大通常常被叫做洛克菲勒的“家族银行”,意思是洛克菲勒拥有或者至少控制着该银行。令大通尤其感到骄傲的是,这是全美最大、最好的“批发”银行,处理着美国大型公司的信贷需求,为成千上万家国内外代理银行扮演“银行家的银行”的角色,并为国家的主要外贸交易提供融资。另一方面,大通对银行业的“零售”业务和扩大国际业务没有兴趣。而这,正是黄宣对其感兴趣的地方之一。

在大通于曼哈顿的银行大厅里,斯隆、史蒂夫以及黄宣吸引了众多的眼球,银行经理约瑟夫很快走了过来,将众人领入VIP房。

还是斯隆率先道:“约瑟夫,请帮这位黄先生办理一个帐户。”

对于通用总裁亲自领进门的年轻人,约瑟夫收起了白人惯有的傲慢,小心的接过黄宣手中的身份证明,在简单的验证真伪后,很快完成了开户手续。而当他回来的时候,走在前面的却是小约翰。洛克菲勒。

年轻的洛克菲勒英俊而富有魅力,他的下巴还没有像50年后那般赘肉繁多,笑容也掩饰不住眼中的神采,与那份压抑不住的野心。他的身体健硕,精力旺盛,双手宽大有力,在黄宣与他握手的时候,小洛克菲勒的热情让他仿佛以为回到了新世纪——在他的影响力,只有那时候的中国人会遇到真诚的,渴望获得利润的美国人。

和斯隆寒暄两句,洛克菲勒又与史蒂芬和黄宣分别交谈,但两家汽车公司的先生们都没有告诉这位新富豪,为何会共同向一名亚裔人支付数十万美金。

洛克菲勒当然不会去问,他递给黄宣一张名片后就离开了房间,将工作交给了约瑟夫。这只是一张简单的名片——并不是像后世那些自以为出名的先生们那样,用昂贵的材质印上简单的名字,黄宣手上的名片的的确确是一张简单的名片,无论从材质还是内容,与洛克菲勒的身价迥然不同。

“黄宣先生。希望还能有和你合作的机会。”说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