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综]皇太子的逆袭 >

第16章

[综]皇太子的逆袭-第16章

小说: [综]皇太子的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妻舅的长孙无忌,今日的宴会他也远远的坐在一旁,将发生的一切事情都静静地看在眼里。

    他与李世民自小相识,他的妹妹又是他的妻子,所以立场早已经注定,既然知道他想争一些东西,那他自当相助。

    他一直都做得很好,胸怀大志,礼下于人,既有权谋手段也心性果决,从哪方面来看都是当主公的好人选,与大公子也是喻亮之争了,不过今日里的表现却显得有些沉不住气,他明白他是有些怕了。

    大公子得胜归来,尽收人心,局面大好,所以二公子才会如此浮躁,不过在他看来很多事情才刚刚打开局面,未来的发展谁也不能预测,机会未必不会眷顾他们,所以没到最后就更不必灰心,二公子却是有些当局者迷了。

    “你说的不错,我确实有些着急了”

    清凉的夜风吹走了一身的酒气,李世民清醒了几分,想到宴会上的举止,暗暗闪过几丝后悔的情绪,随即很快压抑在了心底,做过了的事情,后悔是没有意义的。

    他叹了口气,嘴角带着苦笑。

    长孙无忌眼睛亮了一瞬,知道他终于冷静下来也松了一口气,有些话点到为止即可,他们是好友不假,但是他也是他的主子,他能提醒他,却是不能越过他行事。

    李世民也不知道自己今日怎么就如此冲动上前挑衅司马奕,虽然那一直都是他想做的事情。

    “无忌,你说我现在该怎么做?”

    李世民走在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语气里难得透着几丝迷茫。

    “为今之计,唯有静待时机,大公子的地位稳固,又得李公的偏爱,二公子如今应该避其锋芒。如今李公起事,正是用人之际,二公子的机会已到,唯有在军功上压过大公子,手掌大权,二公子才有出头之日”

    “……你说的不错”

    沉默良久,李世民舒了一口气,眼中的迷茫尽数散去,重新恢复了自信,有些事情他不是不明白,却还是需要有人来点醒。

    “无忌,谢谢你!”

    李世民拍拍长孙无忌的肩膀,心情终于晴朗起来,眼里带着几分感激。

    “有空去看看观音婢吧,她其实很想你的”

    凝重的气氛淡去,提起他们共同爱着的女人,两人的眼里都多了几许的暖意,月色如流水般的温柔。

    回到西边的院落里,主屋里还亮着烛火,一如当年。

    李世民走进屋子里,坐在绣榻上的长孙芷抬起了她秀丽的面容,如墨的长发随着她的起身四散开来,不施脂粉,眉眼间姿容楚楚,气质淡雅从容。

    “你回来了”

    长孙芷走上前,替李世民宽衣,吩咐下人端来早就准备好的解酒汤。

    “嗯,宴席刚刚才散,你身子不好,不是让你早点休息吗?”

    李世民抓过长孙芷冰凉的手掌,眉头微皱,语气里带着几分责备和心疼。

    “你没回来,我总是有些不放心的,哪里睡得着”

    长孙芷摇摇头,温柔的目光落在李世民的身上。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心口一暖,将长孙芷拉到自己的怀里,温馨的情谊在二人之间萦绕着。

    “我要见二公子!!!”

    李世民松开抱着长孙芷的手,二人脸上神色都有些不悦,这么晚了,究竟是谁还在外面争吵。

    “怎么回事,素云?”

    长孙芷大声的问守在门外的她的贴身婢女。

    素云瞪了一眼在外面大呼小叫的人,推开门走到李世民二人的面前行了一个礼,带着几分犹豫。

    “是谁在门外喧哗?”

    “是彩云院的人,奴婢已经警告过她了,可是他一定要见二公子”

    “既然是这样,那便让她进来吧”

    长孙芷看了一眼李世民,随即吩咐道。

    走进来的侍女小心地看了长孙芷一眼,然后立刻跪在李世民的面前,梨花带雨的哭了起来。

    “公子,主子身体不适,求您去见见我家主子吧”

    “身体不是就去找大夫,找我有什么用!”

    李世民语气微怒,神情中隐隐透着几分不耐烦,无非是后宅里的女人用的那些小招数,他高兴的时候自然乐意奉陪,却并不想养出个没有眼色的女人,争宠竟然争到主院里来了,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

    “让你家主子老实在院子里呆着,赶紧给我滚”

    见着李世民终于发怒,侍女的脸色青了又白,颤颤巍巍地出了门,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明明主子是很受宠的啊!

    素云在一旁幸灾乐祸,看见那侍女出了主院才露出轻松的笑容,果然公子最看重的还是自家小姐。

    平静下来的李世民看着站在一边不发一言的长孙芷,眼里多了几分歉意;他真是没想到平日里看着温柔小意的侍妾竟然也敢挑衅正室的尊严,可见是他恩宠太过。

    “观音婢,让你受委屈了”

    “哪有?你不是已经帮我出过气了吗?”

    长孙芷眨眨眼,温婉里难得透着几分俏皮,李世民眼前一亮。

    “所以,去看看她吧”

    “什么?!”

    李世民一脸惊讶不解的看着长孙芷。

    “孙氏现在身怀有孕,你去看看,莫要出了什么意外就不好了”

    李世民刚要脱口而出的拒绝又咽了回去,那女人万般不是,可是他的孩子是无辜的,千万不能做了这内宅争斗的牺牲品,可是……李世民为难的看了一眼长孙芷。

    “放心好了,既然是我要你去的,我就不会生气的,你放心的去吧”

    长孙芷善解人意的劝慰道。

    “谢谢你,观音婢,你真是我的贤妻,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等我去见她一面马上就回来”

    李世民松了一口气,一脸感动的看着长孙芷,果然最理解他的还是他的好妻子,其他的女人不过就是玩物罢了,那孙氏还有些利用价值,等到孩子生下来……李世民眼里一闪而逝的阴鸷。

    李世民换了衣服,带着侍卫出了主院。

    “主子!!!”

    素云语气里慢慢都是不解,看着李世民离去的背影,又是委屈又是难过,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您干嘛要把公子往外推呢?”

    “素云啊,有些人若是想走,你是怎么都留不下的”

    长孙芷走到素云的面前,牵起她的手轻轻的拍了拍,眼里承载着醉人的笑意。

    “可是……可是这也太委屈主子您了……”

    素云呜咽道,她真为自己的主子感到不值。

    “傻孩子,我不委屈”

    长孙芷无奈的笑了,眼神里云淡风轻,她从来都不是委屈自己的人啊!

    素云却不信,主子怎么会不委屈,她都为主子感到委屈了。

    “把院门关起来吧!”

    长孙芷吩咐下人道。

    “可是——”

    素云蓦地睁大了眼睛。

    “可是公子不是说他还会回来吗?”

    素云小心的试探道,万一公子回来发现院门关了,一定会责怪主子的,她是不是该劝劝主子呢?

    “他不会回来了,熄灯吧!”

    素云看着一脸平静的长孙芷,将要出口的话都尽数咽了回来,她突然觉得这晚风有些凉意了。

    主院的门紧紧的关上了,知道天际露出曦微的晨光,第一声鸡鸣的时候才打开。

    而李世民真的在彩云院里呆了整晚。

第21章 番外之长孙芷() 
窗外细雨绵绵,落在青石板铺就的地面上,地上湿漉漉的一片,青草地上疏疏落落掉了几瓣花片,清风抚过屋檐下挂着的风铃串,碰撞出清脆的响动声。

    长孙芷靠坐在绣榻上,案几上的青铜炉里还点着清清淡淡的香料,她的视线落在窗外边,摇着沉香木做成的精致的小扇,心里却不知道想些什么。

    再过一个月,她就要出嫁了,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有一个新的人生,可是成婚这件事,却并没有让她感觉到半分的快乐。

    这世间女子多是及笄之后才许了人家,如她这般年纪便出嫁的人不是没有,却也是极少的,何况又是在富贵人家。所谓求娶,便是凸显了女子的矜贵,若是爹娘还在的话,定然是不舍得她在这般年纪就嫁做他人妇吧。

    八岁以前的记忆无疑是充满着美好的,他们一家人生活在洛阳,牡丹花开的季节,爹爹总是牵着她,走在繁华的街道上,看着客往云来,一片盛世景象,娘亲也很温柔,喜欢抱着她亲昵,每天变着法的给她换新衣首饰,那时候的哥哥,调皮捣蛋,总是惹爹爹生气,一点没有现在的稳重从容,年少多思,可是她却更希望他还是当年喜欢惹祸的他,至少他就不会那么辛苦了。

    可是这一切都回不去了,爹爹不在了,而她们不得不寄居在舅舅家里。即便舅舅待她们一如既往的好,可是依旧改变不了她们寄人篱下的事实。她们不得不谨小慎微的活着,而哥哥每日里用心求学,就为了一家人能够有更好的生活。

    听舅舅说,这场婚事是当年父亲还在世的时候定下的,对方是陇西的豪强势力,当年这场婚事也算得上是门当户对,只是如今父亲不在,兄长也尚未出仕,也算得上是家道中落了,这场婚事也是在舅舅家全力支持下促成的,只是进了这样的高门,她以后又将如何自处呢?没有人替她考虑过。

    那个人是兄长的好友,经常出现在舅舅的府邸里,她也曾经远远的见到过,相貌英俊,学识不凡,气度潇洒,出身高贵,是万千女子心中想嫁的男子,她眼里虽有欣赏,他很好只可惜却不是自己想要共度一生的人,她早就把心遗落在另一个人身上——

    高门子弟的培养都是从小开始的,她和哥哥的待遇都是比着府里的嫡子来的,所以舅舅特意给她请了一个西席来教她读书。

    请来的西席姓陈唤清,他的人就和他的名字一样清清淡淡的,平淡如水。他出身寒门,年少成名,却多次落第,才华有,或许总少了一些机遇。所以才来了这府上教导一个普通的女子,求的无非是一场机遇,再清正的人遇到现实,也要弯下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矜持,只要你给了十斗米。

    她喜欢他清淡的嗓音,喜欢他衣衫上皂角的清香,喜欢他清雅的气质,和他在一起的日子让她内心尤为的平静。心中深藏的恐慌突然就平息下来,书中所言的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或许就是这般滋味了吧。

    他最喜欢弹琴,在竹院里一边弹琴一边饮酒自娱自乐的很,所以诗书琴画里她尤善琴,她想着是不是这样他才会多看自己一眼,多看重自己一分。

    那时候他已是而立之年,在他眼里的她却只是一个孩子而已,她仰慕她的老师,可是心里却清楚的明白这份暗恋的情意最后不过是一场浮华如梦。

    他是寒门,她出身高贵,这本就是一场天堑,何况她打听到他早有家室,所以他们早就没有了可能。即便是这样,她也想每日里都能看见他,她把这份不容于世的感情埋藏在心底,等着它慢慢的腐烂,等到她忘记的那一天,但是在她彻底忘记之前,她却希望他还留在她的身边。

    即便是这样的小心翼翼,她的这份悸动依旧被舅母察觉到了,然后她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了,所有的痕迹消失的一干二净,就好象他从未出现过那样。

    她不敢向舅母打听,也不敢将这件事情告诉任何一个人。所以只能关上门,静静的哭了一场,第二天起来,她还是高门大户里大家闺秀。舅母没有责骂她,只是告诉她,她早就和李家的二公子定下了婚约,很快她就要出嫁,她和先生是没有可能的。

    原来,一切的结果早已经注定。

    她有时候想,如果他也是心悦她的,是不是她有勇气选择和他私奔,像那些风月话本里说的那样,才子佳人从此以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生活不是故事,她永远不会做这样有辱门风的事情,不在于是否有勇气,而在于她有责任,她绝对不能让长孙的姓氏因为她而受到折辱。而那个人也不会,因为他还有着自己的抱负未曾实现。

    久而久之,那个人的影子慢慢的淡了,淡到近乎她以为自己都快不记得那个人了,只是偶尔间午夜梦回的时候,还会莫名的心痛,有些遗憾沉淀久了,在记忆里就更加美好,就如同陈酿一般。

    出嫁的那天,是个天气晴朗的良辰吉日,在亲人的祝福之下,带着对未来的恐惧和期待,她坐上了接亲的花轿,十里红妆,成了一时的佳话。

    掀起盖头的瞬间,她看到了他眼里的惊艳和喜欢,他一身红衣,金簪束发,眉梢里透着神采飞扬。

    身边团团围着调笑的客人,说着吉祥话,两个穿着喜服的年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