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颈椎病中医调治150问 >

第22章

颈椎病中医调治150问-第22章

小说: 颈椎病中医调治150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高临床疗效。

    艾灸疗法通过艾灸的温热刺激和药力作用等,能激发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调整机体阴阳气血的运行,具有调和阴阳气血、补虚泻实、扶正祛邪、温通经络、祛风散寒、行气活血、舒筋通脉、消肿止痛及延缓衰老、强身益寿等作用。

    颈椎病患者通过适宜的艾灸,可起到疏通经络、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有效改善和消除颈椎病患者颈项肩背部酸沉麻木疼痛不适、头晕头痛等症状,促使颈椎病患者顺利康复。

    艾灸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艾饼灸、熏灸等,但就治疗颈椎病而言,常用的有艾炷灸和艾条灸。

    (1)艾炷灸:艾炷灸是用艾绒制成圆锥形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的方法。艾炷的制作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拇、食、中三指边捏边旋转,把艾绒捏成规格大小不同的圆锥形艾炷,捏得越紧越好。艾炷的规格有大、中、小3种,习惯以植物种子比喻,大艾炷如半截橄榄大,中艾炷如半截枣核大,小艾炷如麦粒大。

    按艾炷灸的不同操作方法,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用于直接灸的一般用小艾炷或中艾炷,用于间接灸的通常用大艾炷。每燃尽1个艾炷称为1壮,施灸的壮数多少,可根据疾病的性质、病情的轻重,以及体质的强弱而定。

    直接灸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在临床上较少应用,根据施灸对皮肤刺激程度的不同,又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两种;间接灸是艾炷不直接放在皮肤上,而用其他药物隔开而施灸的方法,其名称由间隔的药物不同而异,如以生姜片间隔者称隔姜灸,以食盐间隔者称隔盐灸等。

    (2)艾条灸:艾条灸是将艾条或药条点燃后,在穴位或患处进行熏灸的一种施灸方法。艾条的制作是取艾绒24克,平铺在长26厘米、宽20厘米、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1。5厘米的圆柱形,卷得越紧越好,用胶水或糨糊封口而成。也有在艾绒中掺入其他药物粉末而制成的艾条,这种艾条称“药条”。

    按艾条灸的不同操作方法,艾条灸又分为温和灸和雀啄灸两种。温和灸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的部位,距皮肤3~5厘米进行熏灸(图8),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处灸3~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雀啄灸是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施灸(图9),另外也可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灸。

    图8 艾条温和灸示意图

    图9 艾条雀啄灸示意图

    skbshge

79。治疗颈椎病常用的穴位有哪些?()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针灸、按摩、拔罐等治疗颈椎病的特定处所。人体的穴位很多,可归纳为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和特殊新穴四类,但就治疗颈椎病来说,尤以颈项肩背之穴位最常用。为了在艾灸治疗时能准确取穴,现将治疗颈椎病常用穴位的定位介绍如下。

    (1)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图10)。

    (2)肩井: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图10)。

    (3)肩中俞:大椎穴旁开2寸(图10)。

    (4)曲垣:肩胛骨冈上窝内侧凹陷中(图10)。

    (5)秉风:肩胛骨冈上窝内侧凹陷中(图10)。

    (6)天宗:肩胛骨冈下窝的中央(图10)。

    (7)肩外俞: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图10)。

    (8)臑俞:在肩后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图10)。

    图10 大椎、肩井等穴示意图

    (9)风池: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图11)。

    (10)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图11)。

    (11)天柱:正坐低头或俯卧,在哑门穴旁开1。3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图11)。

    图11 风池、风府等穴示意图

    (12)肩髃:三角肌上部,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上臂外展平举时肩前呈现凹陷处(图12)。

    (13)肩髎:肩峰外下方,肩髃穴后寸许凹陷中(图12)。

    (14)颈臂:仰卧(用低枕头或不用枕头),头向对侧旋转,在锁骨内1/3与外2/3交界处上1寸,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缘处。

    (15)阿是:阿是穴即压痛点,对颈椎病患者来说,阿是穴多在颈项部。

    图12 肩髃、肩髎等穴示意图

    skbshge

80。应用艾灸治疗颈椎病应注意些什么?() 
(1)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穴位和艾灸方法,严防有艾灸禁忌证的患者进行艾灸治疗。治疗颈椎病常用局部取穴法选取颈项部穴位,施灸时取穴要准确,灸穴不宜过多,火力要均匀,切忌乱灸、暴灸。同时要注意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发生。

    (2)施灸的顺序,一般是从上至下,先背部、后腹部,先头部、后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在特殊情况下则可灵活运用,不必拘泥。对皮肤感觉迟钝的患者,施治过程中要不时用手指置于施灸部位,以测知患者局部皮肤的受热程度,便于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避免烫伤。

    (3)施灸过程中要严防艾火滚落烧伤皮肤或烧坏衣服、被褥等,施灸完毕必须把艾条、艾炷之火熄灭,以防复燃发生火灾。施灸后还要做好灸后处理,如果因施灸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疱者,注意不要擦破,可任其自行吸收;如果水疱较大,可局部消毒后用毫针刺破水疱放出疱液,或用注射器抽出疱液,再涂以龙胆紫,并用纱布包敷,以避免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

    (4)艾灸疗法应注意与药物治疗、运动锻炼、针刺疗法、按摩疗法、拔罐疗法等配合应用,以提高临床疗效。

    skbshge

81。治疗颈椎病常用的艾灸处方有哪些?() 
处 方 一

    【取 穴】

    风池。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先靠近风池穴艾灸,然后慢慢抬高,直到患者有温热感、感到比较舒适时,便固定在这一位置进行连续熏灸,至穴位局部皮肤发红为度。通常每次熏灸5~10分钟,每日灸治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

    椎动脉型颈椎病。

    处 方 二

    【取 穴】

    大椎、颈夹脊(夹脊穴是第1颈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1寸处的穴位,计48穴,颈夹脊是颈椎棘突下旁开0。5~1寸处的穴位)。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先靠近大椎及颈夹脊穴艾灸,然后慢慢抬高,直到患者有温热感、感到比较舒适时,便固定在这一位置进行连续熏灸,至穴位局部皮肤发红为度。通常每次熏灸5~10分钟,每日灸治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

    各型颈椎病。

    处 方 三

    【取 穴】

    天柱、大椎、风池、肩髃。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雀啄灸的方法,用艾条依次一上一下地活动旋灸天柱、大椎、风池、肩髃穴。通常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钟,每日灸治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

    各型颈椎病。

    处 方 四

    【取 穴】

    大椎、风门、颈夹脊。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炷隔姜灸的方法,穴位上放3毫升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放中艾炷,依次灸治大椎、风门、颈夹脊穴。通常每次每穴灸3~5壮,每灸1壮患者感烧灼痛时,即将姜片在穴位处旋转移动,待艾炷燃尽为止,再易艾炷,隔日灸治1次,7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

    神经根型颈椎病。

    处 方 五

    【取 穴】

    风门、阿是(压痛点)。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先靠近风门、阿是穴艾灸,然后慢慢抬高,直到患者有温热感、比较舒适时,便固定在这一位置进行连续熏灸,至穴位局部皮肤发红为度。通常每次熏灸5~10分钟,每日灸治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

    颈椎病以颈项肩背部疼痛为突出表现者。

    处 方 六

    【取 穴】

    阿是、肩髃、肩贞、肩髎。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用艾条依次悬灸阿是、肩髃、肩贞、肩髎穴。通常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钟,每日灸治1次,7~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

    颈椎病以颈项肩背部酸痛沉麻为突出表现者。

    处 方 七

    【取 穴】

    颈夹脊、阿是。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先靠近颈夹脊、阿是穴艾灸,然后慢慢抬高,直到患者有温热感、感到比较舒适时,便固定在这一位置进行连续熏灸,至穴位局部皮肤发红为度。通常每次熏灸10分钟左右,每日或隔日灸治1次,7~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

    各型颈椎病。

    处 方 八

    【取 穴】

    大椎、肩井。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炷隔姜灸的方法,穴位上放3毫升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放中艾炷,依次灸治大椎、肩井穴。通常每次每穴灸5~7壮,每灸1壮患者感烧灼痛时,即将姜片在穴位处旋转移动,待艾炷燃尽为止,再易艾炷,隔日灸治1次,7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

    各型颈椎病。

    处 方 九

    【取 穴】

    颈夹脊、阿是、大椎。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先靠近颈夹脊、阿是、大椎穴艾灸,然后慢慢抬高,直到患者有温热感、感到比较舒适时,便固定在这一位置进行连续熏灸,至穴位局部皮肤发红为度。通常每次熏灸10分钟左右,每日或隔日灸治1次, 7~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

    颈型颈椎病。

    处 方 十

    【取 穴】

    大椎、肩髃、阿是。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雀啄灸的方法,依次用艾条一上一下地活动旋灸大椎、肩髃、阿是穴。通常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钟,每日灸治1次,7~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

    颈椎病以颈肩部疼痛不适为主要表现者。

    skbshge

82。何谓耳穴贴压法?应用耳穴贴压法调治颈椎病应注意些什么?() 
当人体内脏或躯体发生病变时,在耳郭相应的部位有投影表现,治疗时可探查出这些部位的敏感反应点,针灸学称之为“耳穴”。耳穴不仅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方法,而且还可以通过对耳穴的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通过刺激耳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之为耳穴疗法。耳穴疗法的种类较多,有毫针法、电针法、梅花针法、埋针法等耳穴针刺法,以及贴膏药法、压丸法等耳穴贴压法。就调治颈椎病来说,方法简单、效果也较为明显的耳穴疗法是耳穴贴压法。

    耳穴贴压法是选用质硬而光滑的小粒药物种子或药丸等物贴压耳穴,以替代耳针刺激耳部穴位的一种耳穴治疗方法。常用的压丸材料有王不留行、油菜子、六神丸、喉症丸、牛黄消炎丸等,同时宜将胶布剪成0。6厘米×0。6厘米大小数块备用。治疗时先探寻其压痛点(耳穴),颈椎病患者常取颈、肩、颈椎、枕、肩关节、锁骨、神门、交感等耳穴(图13)。之后用酒精棉球消毒局部皮肤,待干后左手固定耳郭,右手用镊子夹取粘有压丸的胶布小块,对准上述穴位贴压,并按压数分钟,以获得耳郭发热、发胀、放散的“针感”。

    图13 常用耳穴示意图

    应当注意的是,耳穴贴压前应对选用的耳穴处进行局部消毒,夏季多汗,贴压时间不宜过长,耳部有炎症、溃烂,以及冬季耳郭有冻疮时不宜贴压,对胶布、麝香止痛膏等贴用材料过敏者不宜贴压,每次贴压选取的穴位不宜过多,患者自行按压时切勿搓揉,以免搓破皮肤造成耳部感染。由于耳穴贴压法作用较弱,临证时还应注意与其他疗法配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skbshge

83。调治颈椎病常用的耳穴贴压处方有哪些?() 
处 方 一

    【取 穴】

    肝、肾、脑点、颈椎、交感、神门、内分泌、皮质下。

    【操 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