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 >

第11章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第11章

小说: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个人,这人离你最近也最远,这个人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从来都没有认识过真正的自己,没有和真实的自己谈过话,甚至都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小徒弟问我:“师父啊,那怎么才算是重视自己呢?”

    我告诉他:“真正重视自己,就不要整天叽叽歪歪、自怨自艾,而且最重要的是,你要了解自己,有些时候就要把自己当成陌生人,因为只有旁观者才清。”

    skbshge

第二十八章 小狗和树() 
有一只狗,躺在树下休息,风阵阵吹来,把树枝折断了,正巧打在它的脊背上。小狗给吓了一跳,便闭上眼睛不想看这棵树。这只小狗也许是害怕,便离开这棵树,走到一个露天的地方休息。直到天色晚了,还是不肯回去。

    后来,当它又张开眼睛的时候,远远看见一阵风吹过那棵树,所有枝丫都在不停地摇动,它突然明白了树枝掉下来的原因,于是自言自语地说:“树在叫我呢!”于是又回到树下去休息了。

    这是《百喻经》中的一个故事,比喻我们不论是修学佛法,还是做事业,都要意志坚定,不要因为外界的打击就放弃。时间不等人,你认定自己的理想,就坚持下去吧,不要来来回回地改变主意,到最后可能你一件事情都做不来。

    浪费时间,实在是愚笨而可笑的行为,我把这句话写在纸上,送给我的某个小徒弟,他若是再看不明白,我可就真的欲哭无泪了。

    skbshge

第二十九章 偷牛贼() 
在一个村庄里,有几个村民整天游手好闲。有一天他们几个共同偷了邻村的一头牛,正准备把牛宰掉吃了,失主就跟踪牛的足迹寻到这个村庄上来了。失主见到了那些村民,就问:“我的牛是不是被你们村子里的人偷走了?”

    偷牛的村民回答说:“我们这里没有村庄。”

    牛的主人问:“你们是不是在池塘边把牛杀了吃掉了?”

    村民回答:“我们这里没有池塘。”

    牛的主人又问:“池边是不是有一棵柳树?”

    这些人一起回答说:“我们这里并没有树。”

    牛的主人于是继续问:“你们偷牛时,是不是就在村庄的东边?”

    他们仍旧回答说:“我们这里并没有东边。”

    牛的主人觉得好笑,便又问:“你们偷牛的时候,不是刚刚正午吗?”

    他们回答说:“我们这里没有正午。”

    牛的主人就说:“依照你们所说,没有村庄,没有水池,没有树,或者还可说得通。可是天底下怎么会没有东边,没有正午呢?可见,你们说的都是谎话,是不可信的。一定是你们偷走了牛。”

    生活中有些人在做了错事之后,不是站出来承认或检讨,而是一再隐瞒。他们想造出理由来自圆其说,但却总是破绽百出。结果呢,不仅自己承受各种苦恼,还要背负上心灵的负担。而那些勇于承认自己过失、恳切忏悔的人,却往往能生活得很自在,因为他们心上无负担,自然比那些隐藏罪过的人活得要坦荡自如了。

    skbshge

第三十章 愚钝的牧羊人() 
从前,在某个国家的某个村子,有这么个牧羊人,他很会牧羊,而且所养的羊羔繁殖得也快,不过这个人虽然有许多羊,但从不舍得杀掉一只羊给自己吃,或者用来请客,久而久之,这个人的小气声名越传越远。

    后来这村子里来了个人,他能说会道,而且狡猾无比。这个人找到牧羊人,用各种甜言蜜语打动他,说要和牧羊人做好朋友。牧羊人信以为真,这个人就说:“我和你已成为知己朋友了,心里有什么话都可以互相倾诉。我知道你一个人生活,没有妻子照顾,很是寂寞。邻村有个可爱的姑娘,人又勤劳能干,我给你们撮合撮合,你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的!”

    这个牧羊人一听十分高兴,就答应下来,还送了很多羊羔作为聘礼。当然,这些羊羔统统落入那能说会道之人的手中了。

    过了几天,这个人对牧羊人说:“那位可爱的姑娘已经答应做你的妻子了,而且她已经给你生了一个儿子,我特地来给你道贺。”

    牧羊人听到还没有见过面的妻子就已经替他生了个儿子,心里更加欢喜,因此就给了那个人更多的礼物和羊羔。

    再过了几天,这个人又过来说:“唉,真是可惜呀,你的儿子今天死了!我真替你难过呢,现在需要办丧事,我们需要头胎的羔羊。”牧羊人听后,便号啕大哭,悲痛不止,但也没有忘记满足那个人的要求。

    大家听完这个故事一定觉得不可思议吧,世间怎么会有这样愚钝的人呢?这样的人并不少见,他们经不起名利食色的诱惑,贪于世间的欲乐,经常是为了快乐而不计后果,因此他们常常损失了自家财产甚至性命,真是自寻烦恼啊。

    skbshge

第三十一章 找回自己的心() 
从前,有个小和尚很喜欢吃山杏,他吃完山杏,总是把杏核丢掉,老方丈看到后便叫住了他,说:“果核是树木的心脏,可不要随手丢了,要把它播种在泥土里,悉心地照顾,那样就可以长出一棵新的生命来。”

    小和尚听了方丈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把那个有些像心脏的杏核埋在寺院的某个角落里。做完功课,小和尚就去浇水施肥。一两个月之后,那颗杏核还真的发芽了,长出了心形的叶片,小和尚十分开心,就跑去告诉师父。老方丈听后自然也很高兴,就说:“树木的种子可以生出新生命,人生的种子也是如此呢!徒弟啊,你知道人生的种子是什么样的吗?”

    这可稀罕了,小和尚从来也没听说过“人生的种子”,更没有见过,他说:“师父,师父,人生的种子莫非就是人心?”

    老方丈满意地点头说:“你说对了!人心就是生命的种子啊!你把自己的心播种在善良的土壤里,就能收获慈悲的菩提;你把自己的心播种在佛法的土壤里,就能得到无上难得的稀有智慧。可是,世间也有这么一种人,他们把心灵安置在享乐的生活中,在享乐的同时,自己的心灵也给弄丢了。”

    要找回我们的心,就是要清除掉心中的一切杂念。曾经有个青年朋友问我:“法师啊,我怎么就觉得活得这么累呢?您有什么法门能让我的心变得安宁吗?”

    我告诉他:“你之所以觉得累,就是因为思想上的包袱太重了,当你抛开心灵上的重负,轻松上路时,你就能快乐潇洒地走一回了!”

    skbshge

第三十二章 改变命运的方法() 
在古印度有个生活十分贫困的女子,名叫难陀,她在饥寒交迫中度过日日夜夜,靠乞讨为生,但是某天的机缘却改变了她的一生。

    这天她得到了一文钱,她紧紧地攥着钱,因为可以用它来买些食物。当贫女难陀来到一家小店时,看到很多人在买灯油、香花,店主说,佛陀来舍卫城讲法,人们都在买灯油和香花用以供佛。贫女难陀一听,心中不禁很是感叹。虽然没见过佛陀,但是她很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就拿出一文钱,要买灯油。

    店主是个善心人,他卖给难陀的灯油远远多过一文钱的量。黑夜来临时,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无不以至诚的心来燃灯供佛。贫女难陀就在人群中,她以十分恭敬之心点燃油灯,在心中暗自许愿:“愿此光明照耀十方,让世上的贫苦之人都能得到解脱。”

    说也奇怪,几天之后,大家的油灯都已经燃尽,可唯有贫女难陀所供的油灯还在燃烧着。目连尊者很是奇怪,就向佛陀询问。

    佛陀对他说:“供养这盏灯的人,应是发了救度众生的大愿。即使引取四大海水来灌注,也无法将其熄灭。这是一盏用至诚大愿点燃的灯,由于至诚恳切,所以灯火也将长明。”

    后来,贫女难陀再度来到精舍,虔诚恭敬地顶礼佛陀,佛陀知道她发了无上道心,便为其说法,并授记说:“二十劫后,你将得做佛,广度众生,名号灯光,具足十号。”此后,贫女难陀精进修行,成为人人敬仰的比丘尼。

    大家想想,这个贫困的女子自己生活都没有着落,还能用至诚恭敬之心买来灯油供佛,可见她的无畏和坚定,即便在人生境遇最为窘困时,也仍然能想到别人的苦乐,这便是自己在改变自己的命运了。

    这个方法百试百灵,包您满意,因为只有心中生了善念,自己的境遇才会得以改变,这完全是发自内心的自愿的善念,而不是靠谁强加的,所以,这种改变命运的方法不仅见效而且过程也无痛苦哦!

    skbshge

第三十三章 一橛柴() 
有这么一个学僧,他最初是在江西跟马祖道一禅师学禅,后来又跑到湖南跟石头希迁禅师学道。

    希迁禅师见到这位学僧时,就问他从什么地方来。学僧说:“弟子从江西来。”

    希迁禅师一听,就说:“哎呀!你从江西来,那你见过马祖道一禅师吧?”

    学僧想也不想地说:“那是自然!”

    希迁禅师用手指着身边的一堆木柴,问道:“马祖道一像这堆木柴吗?”

    学僧无言以对。因为他与石头希迁的禅法不能契入,因此又回到江西来见马祖道一,并把在希迁禅师那边的所见所闻统统告诉了马祖道一。

    马祖道一禅师听了,淡然一笑:“你看那一堆木柴有多重,跟我比起来如何?”

    学僧道:“我没有仔细比较过呢!”

    “你的力量实在很大!”马祖道一微微笑着说。

    学僧听不懂,又问:“为什么呢?”

    禅师道:“你到南岳那么远的地方去,又背了一堆木柴,岂不是很有力?”

    这个学僧两边来去,搬是弄非,但是两位大师完全不为所动,给他一记当头棒喝。看看我们身边的一些人,到处说闲话、搬弄是非,自己还挺得意,我倒要问问他们的心头重不重。

    我的小徒弟就问过我,应该如何对付那些喜欢搬弄是非的小人。

    我呵呵一笑,告诉他:“要想对付小人,你必须做个‘大人’,心怀大、度量大,不计较、不执着,你不在乎了,别人再怎么搬弄是非,也不会对你构成伤害了,你说对吧?”

    skbshge

第三十四章 真话与妄语() 
道光禅师向大珠慧海禅师问道:“敢问禅师,你平常是用怎样的心来修道的呢?”

    大珠慧海看也不看他,就说:“我?老僧本来无心可用,无道可修。”

    “既然无心可用,无道可修,为何你每天要聚集众人,劝大家参禅修道呢?”

    大珠慧海禅师说:“我上无片瓦,下无立锥,我在什么地方聚众呢?再说,我又何曾教人参禅修道?”

    “事实上,你每天都在聚众论道呀!”道光禅师说。

    大珠慧海禅师:“你可不要冤枉我,我连话都不会说,如何会论道呢?我连一个人都没见到,怎么说我在这里度众呀!”

    道光禅师非常不解,就问:“禅师,你这可是打妄语了!”

    大珠慧海禅师说:“老僧连舌头都没有,怎么会打妄语呢?”

    “难道你在那里参禅说法的事情都是假的吗?”道光禅师越发糊涂起来。

    大珠慧海禅师说:“好吧,那一切就算是真的吧!”

    道光听到此处,更是摸不着头脑,便说:“既然是真的,那禅师为什么要否定呢?”

    大珠慧海禅师说:“假的要否定,真的更要否定!”道光听后当即大悟。

    其实,我们对待生活、对待人生,也需要在否定之中找到乐趣。你否定了执着,就寻到了轻松;你否定了妄想,就能过得更真实。小徒弟摇晃着他那颗大圆脑袋问我,他应该否定什么,才能比现在更快乐。

    我是这样回复他的:你否定了美食的诱惑,就能比现在快乐了。人瘦些,减少对美食的追求,才有精力追求真善美的东西。

    skbshge

第三十五章 禅的教育() 
仙崖禅师慈悲善良,跟随他学习的僧人不计其数,其中有一位年轻学僧,每当用过晚饭后,便偷偷地从后院爬墙,到外面到处游玩。

    有一天,当学僧出去夜游时,仙崖禅师就站在院墙下等他。学僧夜游回来,翻墙踏在仙崖禅师的肩上下来。

    学僧下来一看是仙崖禅师,心中大惊,十分惶恐地谢罪认错。但是,仙崖禅师非常温和,也没有责备他的意思,反而安慰他说:“已经很晚了,小心受凉。赶快回去加一件衣服吧!”

    这件事,禅师从未对其他人说起。但从此以后,寺里再没有人在晚饭后出去夜游了。

    仙崖禅师以鼓励代替责备,以关怀代替处罚,反而收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