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秦·君临天下 >

第476章

秦·君临天下-第476章

小说: 秦·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刘邦的肚子饿的咕咕叫的时候,他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呼唤声。

    “夫君~~~”

    “三哥~~~~”

    刘邦站起身喊到:“我在这呢!”

    吕雉拎着一个篮子,跟着周勃、卢绾、曹参一起踩着泥泞走来,刘邦看着娇俏的吕雉,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卢绾:“三哥大喜事啊,你可以回去继续做亭长了。”

    刘邦:“真的?我的罪责免了吗?”

    曹参:“是真的,是郡守亲批免了你的罪责,准你官复原职继续当亭长。县令今天一早去了你家,将此事告知嫂子的。”

    吕雉:“是的夫君,你没事了,咱们回家吧。”

    刘邦一把抱住吕雉激动的说到:“这一定是李丞相和公子胡亥暗中相助,雉雉,这些日子苦了你了。今后为夫一定好好疼你,周勃快去吧樊哙叫回来,咱们这就回家!”

    “好嘞。”

    吕雉看着哥几个兴高采烈的样子,她心中也很高兴,但她是绝对不会把其中的缘由告诉刘邦的,他只希望把这个秘密永远的藏在心底。

    回去的路上,吕雉默默走在勾肩搭背肆意狂歌的刘邦哥几个身后,她看着刘邦那嚣张的样子不由得想起了白宣。

    吕雉心中暗暗说道:“阿宣啊,你虽然比我大那么多,可是我怎么就觉得你哪都比刘邦好呢。完了,我这辈子算是忘不了你了。”

    阿嚏阿嚏,坐在车上的白宣接连打了几个喷嚏,他揉揉鼻子笑道:“定是吕雉那丫头在想我,嘿嘿嘿。”

    白宣过了彭城见过韩信仔细嘱咐一番后就离开彭城赶赴齐地,终于在十天之后赶到了琅琊宫。当嬴政知道白宣赶到的消息后,亲自走出大殿等候白宣,君臣二人见面之后一如既往地亲热异常。

    嬴政:“大兄辛苦了。”

    白宣:“陛下受惊了,幸好有惊无险。”

    嬴政:“朕有大兄传授的剑术护身,那刺客根本不能把朕如何。大兄来了,朕高兴异常。赵高,立刻设宴,把众卿都叫来,朕要为大兄接风洗尘。”

    “喏!”

第630章 嬴政的试探() 
琅琊台在渤海间,琅琊之东。《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盖海畔有山,形如台,在琅琊,故曰琅琊台”。

    春秋战国时期,琅琊是齐国的重要城邑,齐桓公、齐景公尝游此,数月不归。

    史记有载:“越王勾践灭吴后,北上称霸,由会稽徙都琅琊,起观台,以望东海。”

    也就是说琅琊台最早是越王勾践所建。越王勾践灭吴后,为了统领被吴战败的齐地,遂从会稽迁都琅琊,并在城东南十里的琅琊山上筑台。台顶营造“望越楼”,以南望会稽。

    大秦一统天下后东巡郡县,封禅泰山,遍拜齐地八神,即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因四时主祠建于琅琊台上,故南登琅琊拜之。

    嬴政来到琅琊台后,为这里秀丽的山海风光所吸引,遂迁三万户百姓,重筑琅琊台。经数年营造,终于建成了大秦王朝在函谷关外规模最大的宫殿群,琅琊台行宫。

    据史料记载:“台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里,傍滨巨海,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高五里。”可见其规模宏大,壮丽无比。

    琅琊宫主建筑名曰“会峰阁”。阁高十余丈(约三十多米),分上下五层,从四面观看,高低形状各不相同。从东面观看,它有三层;从南面观看,它有四层;从西面观看,它有五层,每层呈六面八角,均采用飞檐翘角式样,阁顶用青色琉璃瓦覆盖。会峰阁雕梁画柱,古朴大方。阁上二十四个翼角都装有铜铃,山风拂处,金声四起。每当晴空丽日,登阁远眺,阁北群山逶迤,匍匐脚下。阁南俯瞰渤海,天海一色,烟波浩渺,堪称山河壮丽,气势恢宏。难怪嬴政每次东巡都必到琅琊行宫而且一住就至少两三个月。

    会峰阁一层宽敞明亮的殿堂已经摆满桌案,殿堂中央巨大而华丽地毯上,年轻貌美的舞姬合着乐声翩翩起舞。乐师们分列殿堂两侧演奏着宫廷乐章。

    群臣按照品级坐在各自席位上,一边品尝美酒佳肴一边欣赏着乐舞,整座殿堂内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嬴政和阿诺自然是居中而坐,白宣则位于嬴政右手边的席位上。只要白宣在,不论在朝堂上还是在宴会上,嬴政右手边的位置永远都是白宣的。即便是太子扶苏也只能坐在白宣之侧,而此时坐在白宣左手边的是胡亥。

    这是从嬴政称王之后就形成的惯例,就算现在嬴政贵为天子,做了大秦皇帝,这个规矩依旧保留至今。满朝文武早已习惯,也没人敢于对此有任何疑义。

    咔咔咔,嬴政双手推着桌案向白宣的桌案靠近,因为大殿内乐舞悠扬,所以这刺耳的声音并不突出。不过因为白宣离得近,而且白宣是一位久经战阵的统帅,任何微小的异样的声音都逃不过他的耳朵。

    白宣:“陛下这是作甚?”

    滋滋嘎嘎,白宣刚问完这句话就发现自己的桌案也向着嬴政移动,白宣回头一看,却见胡亥已经离席跪在白宣的桌案一侧双手用力推着桌案。这用意很明显,就是要让白宣的桌案和嬴政的桌案凑到一起。

    咔,两张桌案碰到一起,虽说摆放的方式和方向没变,但白宣桌案的有边角和嬴政桌案的做边角紧紧挨在一起。

    滋滋嘎嘎,胡亥把白宣的桌案推到位之后,又回身把自己的桌案推过来和白宣的桌案挨在一起。

    嬴政并未阻止胡亥的举动,反而笑眯眯的冲着胡亥点点头,那意思很明显,他对胡亥的做法很是满意。

    如此一来,白宣快要和嬴政肩并肩了,而胡亥也不做自己的席位,他端着酒壶跪坐在嬴政和白宣身后,充当起了侍者的角色。到了这时候,很多大臣看到了这个变化,这个变化似乎在告诉众臣,白宣永远是大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永远是陛下口中的大兄。而胡亥的低姿态也让原本觉得他有些恃宠而骄的大臣们,多少改变了一些看法。

    嬴政端起酒杯说到:“大兄辛苦,朕敬大兄一杯。”

    “多谢陛下。”

    君臣二人一饮而尽,胡亥连忙又为二人将酒杯斟满。

    白宣:“臣闻陛下遇刺博浪沙,幸好陛下无恙,可曾抓获刺客?”

    嬴政:“当场斩杀三十人,却走了主谋之人。”

    白宣:“没有活口吗?在此之前陛下遇刺兰池,会不会和这些人有关?”

    嬴政:“定有关系,朕思来想去,觉得也不过是六国余孽所为。”

    胡亥:“师尊,父皇这次遇刺,刺客用的是大铁椎。当时胡亥正在中间那辆车前开道,远远听见一声大吼,随后从空中砸落一把大铁椎直接将马车砸烂。幸亏父皇不在那辆车上,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白宣:“大铁椎?什么样的?”

    胡亥:“就是当年朱亥用的那样的。”

    白宣:“陛下,荆轲燕丹之墓可曾查看过?”

    嬴政:“赵高命人去看过,那墓已经被挖开,里面的遗骸全都被挖走。想必那柄大铁椎就是朱亥的那柄。”

    白宣:“那么刺客身份十有八九是荆轲以及朱亥的后人。”

    嬴政没有立刻回答白宣,他盯着白宣的双眼看了一会才说:“大兄,朕有件事瞒了你。兰池那次,朕和刺客交过手,那刺客用的剑法就是当年大兄传授给荆轲的三招。朕也会用,那刺客应该是没受过名师指点,对这三招剑法的领悟和荆轲相去甚远。大兄,朕是不是可以由此推断,传授荆轲这三招剑法的人其实并不高明,或者说那刺客根本就没人教,只是凭着荆轲留下的剑谱自己修炼的呢?”

    白宣:“当年荆轲凭这三招剑法打遍天下,和他交过手的剑客不在少数。他到了燕国结识了朱亥,朱亥乃是有名的侠客,交游广阔想必登门拜访朱亥的人也不少。他们定会跟荆轲切磋剑术,朱亥虽然不用剑,但是武功并不差,武学之道讲究触类旁通。朱亥不一定会用精通这三招剑法,但耳濡目染之下也能学个皮毛。另外和荆轲切磋剑术的剑客中也应该不乏高手,对剑术的领悟应该在朱亥之上。刺客若真是荆轲的儿子,从那些剑客那里也可学得一些精髓。他应该是缺乏实战磨砺,要知道荆轲当年纵横天下凭这一把将打便大江南北、黄河内外,在不断地磨砺中对这三招剑术的领悟已经到了无人能及的地步。呵呵,可惜的是,当年臣传授他剑法的时候留了一手,他学的并不全,而陛下学的却是一整套的剑法。陛下和荆轲交过手,荆轲当时有谦让的成分,但若真的全力以赴,也未必能赢得了陛下。”

    嬴政拍着桌案哈哈大笑说:“原来大兄早有布置,大兄未未卜先知之能,朕从心里佩服。大兄,我们再喝一杯!”

    嬴政喝着杯中酒心里却在想:“大兄说话时眼神清澈毫无躲闪之意,这说明他问心无愧。难道不是大兄?难道是那个逆子的主意?哼!”

第631章 真假不重要() 
嬴政这样试探白宣,儿白宣到没往别处想,因为他很了解嬴政,嬴政的剑术很高,而他骨子里很是向往剑客的自由自在快意江湖的做派。

    白宣觉得嬴政之所以这样问应该是看到那刺客用了荆轲的剑法之后,心中起了好胜之心。所以白宣按照自己的判断回答了嬴政的问话,白宣丝毫没怀疑嬴政的问话是有所指的。

    嬴政:“大兄,前不久你的奏报朕看过,太湖剿匪大兄劳苦功高。”

    白宣:“只可惜走了项梁叔侄,芈启之女虞姬也逃脱了,是臣办事不利。”

    嬴政:“大兄此言差矣,我子明敌在暗,大兄坐镇江南军政诸事繁多,哪能专心追查项氏叔侄呢。也是朕疏忽了,朕早就应该派人协助大兄。大兄这次虽然没抓住项梁叔侄和虞姬,但却摧毁了项氏老巢,项梁叔侄若想反叛,怕是有得拖后个几年。不妨事,咱们慢慢跟他们耗着。”

    白宣:“陛下体恤臣,让臣更觉又亏陛下信赖。臣回去之后把军政事都交给子婴,臣专门追查项梁叔侄下落。”

    嬴政:“不。大兄坐镇江南,江南安危系于大兄一身,项梁叔侄只不过是丧家之犬、漏网之鱼,哪里用得着大兄亲自盯着。这样吧大兄,从此刻开始,江南黑冰台交由赵高统领,由赵高安排得力精锐追查项梁叔侄,大兄安心辅佐子婴,稳定江南就好。和江南大局相比,项梁叔侄只不过是疥癣之疾,在朕心里江南的安稳才是重中之重,也只有大兄才能镇得住哇。”

    话说到这里,有不的白宣不有所疑惑。黑冰台看似一个整体实际上却分成两派,就和朝堂的上的格局一样,一派属于白宣一派属于赵高。而江南黑冰台各级官佐都是白宣一派,如今嬴政命赵高接管江南黑冰台事务,这不能不让白宣怀疑,嬴政这是要杯酒释兵权了。

    嬴政不等白宣说话就抢先说道:“大兄不要误会,赵高指派的黑冰卫只负责追查项梁叔侄,监视六国遗族动向。他们和江南黑冰卫互不统属各行其是,江南黑冰卫仍归代行调遣,如何?”

    一个皇帝能把话说到这份上也算是给足了白宣面子,白宣还能说什么,就算嬴政把江南黑冰卫划归赵高所辖黑冰卫管辖,白宣也说不啥来,因为大秦黑冰卫本来就是隶属嬴政直辖只对嬴政负责的。嬴政之下的黑冰卫各级统领、掌司说白了都算嬴政的家将,其俸禄也都是归少府发放。也就是说,嬴政才是大秦黑冰卫的真正主人,他想怎么办就能怎么办,别人只有俯首听命的份。

    白宣:“就按陛下的意思办,如此一来江南黑冰卫就可用于别处。也可抽调一部分精锐支援北疆。北疆我军虽然把匈奴和东胡、漠北隔离开,但这样做无疑会招来匈奴的强烈反扑,西北迟早要有一战。我大秦也要凭此一战将匈奴彻底驱赶到极西之地,叫他再也不能对大秦形成威胁。为此,应早做筹谋才是。”

    嬴政:“北疆精兵悍将云集,又有魏缭、蒙恬、扶苏、白震坐镇应该暂时无碍。大兄可将计策写出,朕看过之后诏命北疆将士依计而行。等到西征匈奴之时,说不得还得烦劳大兄披挂上阵。”

    白宣:“这是为臣的本分,何谈烦劳呢。”

    胡亥:“父皇,那个,大事说完,儿臣的事是不是也跟师尊说说?”

    白宣:“你有何事?”

    嬴政哈哈一笑说:“大兄啊,咱们来个亲上加亲吧。哈哈哈哈。”

    白宣明白了,嬴政这是要为胡亥提亲,不用想都知道,嬴政为胡亥选的夫人定是白家幺女白钰。

    在白宣心里,嬴政的儿女中也就扶苏还像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