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秦·君临天下 >

第466章

秦·君临天下-第466章

小说: 秦·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喏!”

    白家信使抵达榆林塞的时候,白宣的夫人双儿恰好在头一天抵达了榆林塞,而太子扶苏和太子妃紫烟则早在半月之前抵达。嬴政虽然没有分封自己的子侄,但现在在大秦俨然形成了一北一南一中三个势力集团。只是这三个集团之间军力上的差距比较悬殊,太子扶苏一边坐拥大秦精锐镇北军、白狼营、旄头骑、常山营、关山营以及渔阳劲旅等边军精锐,主战兵力高达八十余万。

    而位于金陵的子婴集团实际上属于太子一派的分支,统辖之地比北疆不遑多让,但兵力却显得极其单薄。别说是大秦常备军,就连郡兵也大多是吴楚越本地人士,也就是舟师还算有些实力,因此实力最弱。

    若单从军力对比上来看,位居中央的嬴政集团所拥有的军队数量位居第二,赵高等人机关算尽但还是技不如人。白宣从一开始就布下的局面,不是赵高李斯等人一下子能打破的。会玩华夏的围棋朋友都知道围棋布局的一个重要原则“金角银边草肚皮”。

    围棋对局的胜负,最终决定于对局双方所围地域的多少。故此,为了能够抢在对手前面多围空,对局双方通常都会先行抢占棋子围空效率最高的四个角,然后再进驻棋子围空效率偏低的四条边,最终双方才会去争夺棋子围空效率最低的中腹。这就是所谓“金角银边草肚皮”,实际上是在用通俗的语言向初学者表明上述的围棋棋理。

    华夏历史源远流长,即使是一种游戏也蕴涵着至理,白宣的布局和金角银边草肚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榆林塞,太子行辕。

    徐安、魏缭、曹山、赢贲、王离、白泽、白震、白浩、冯劫、司马欣、章邯、董翳等军政要员分列两侧,太子扶苏居中而坐,蒙恬居左、段宏居右,徐安仅在段宏之下而坐。

    太子扶苏的脸上已经显现出大国君主的气度,丝毫没有因为被赶出咸阳的沮丧。扶苏接过信筒打开看过之后,转手交给段宏。

    扶苏:“韩卿本是相国之才,虽是法家但在九嵕书院育人多年,触类旁通,如今眼界已经今非昔比。如今有韩卿位居中枢调度,我等已无后顾之忧。徐太宰(徐安),莫顿有何动向?”

    徐安:“匈奴在边界游弋之兵,实为冒顿故布疑阵,其主力还在向西征讨。仗打到这个份上,匈奴一如强弩之末,已经攻不动了。此时匈奴努力反三在西北各处,漠北以及东胡故地十分空虚。白庆已经集结十万精骑从襄平斜插东胡故地,太子应该动手了。”

    魏缭:“君侯算计精妙,布局高远。但此时我等不宜贪大求快,应想把东胡故地拿下,同时截断莫顿返回漠北的通道,将其堵在西北。如此,我大秦北疆东边无忧矣。”

    赢贲:“老汉立刻回去帮着小震盯着西边,时机合适就多路出击抢占战略要地。”

    蒙恬:“九原军将士早已摩拳擦掌,本将也如赢贲老将军一样多路出击抢占要地。我在北侧赢贲老将军和小震在西织成一张大网,绝不让莫顿回到漠北和东胡故地。”

    段宏:“嗯,如此一来一半的漠北之地整个东胡故地均掌握在我们手中,形势与我有利。我们根本用不着劳师动众,只需以逸待劳,等着莫顿自投罗网便是。”

    徐安:“稳扎稳打是君侯既定之策,待到匈奴实力消耗的差不多了,待到君侯回到北疆,咱们再一鼓作气将匈奴赶到极西之地。总之,一定要彻底解决匈奴之患。”

    扶苏:“他还好吗?”

    徐安:“还好,太子放心。”

    扶苏:“告诉他,待到大功告成,封列侯,拜丞相。”

    徐安笑到:“那我就替他多谢太子殿下了。”

    赢贲:“太子莫要怪陛下,陛下是被奸佞迷惑,陛下会明白的,大秦帝位终究还是太子的。”

    扶苏:“多谢叔祖,无论如何,岳父不会害我,这一点扶苏心里清楚。我只担心岳父能否顺利重返北疆。好了,传我将令,蒙恬、赢贲、白震依计而行。白泽、白浩、司马欣居中策应,王离、章邯、董翳率师与白庆形成夹击之势攻东胡故地!”

    “喏!”

    扶苏:“此战属必胜之战,有功将士造册重赏,但不上报咸阳,这一点诸君可明白?”

    “明白!”

    扶苏:“如此我们各自行事!”

    “喏!”

    议事完毕扶苏命人摆酒设宴,他自己先拉着白震、领着段宏、赢贲、冯劫、徐安进了内宅,扶苏是讲究礼仪的,他是要回内宅问候岳母双儿,最主要的是看看紫烟。

    现在内宅的女主人是双儿,因为紫烟和阴嫚都有孕在身不适合操持内务,所以这些事就交给双儿来办,更主要的是,白家以及和白家关系密切的各大世家的商业和制造重心,已经悄悄地向北疆转移。此时的榆林塞,俨然已经成了一个不是国都但却承担起大秦东西北三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职责的重要城市。

    对于扶苏而言,挚爱的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更何况榆林塞是白宣早就为他准备好的根据地,从进入榆林塞的那一刻起,扶苏提着的心就放进了肚子里。

    到榆林塞的时间不长,但是扶苏却感觉事事顺利,他的命令上传下达十分畅通,扶苏清楚之所以会有这个效果全是因为白宣提前为他准备了最有能力也是最出色的班底。别人不说,做为北疆之长的段宏那就是扶苏的亲舅爷,段宏最疼的就是侄女段玲珑,所谓爱屋及乌自然对扶苏也是疼爱有加。更何况段家和白家那基本上就是同生共死的交情,扶苏到了这那不就等于龙归大海虎入深山一般,那肯定是呼风唤雨,威风八面的,这感觉可比在咸阳时畅快多了。

    双儿早已经命人摆好酒宴,紫烟和阴嫚也等在内宅门内准备迎接扶苏和白震等人。

    众人相见自然是一番行礼问候,赢贲最喜欢看这种热闹的场景,他说到:“就差阿宣了,我就想不明白,一个项氏余孽值得他亲自蹲在江南吗?不如早点回来,咱们聚在一起多开心啊。”

    扶苏:“叔祖,我岳父行事自有他的道理,叔祖不用担心,岳父肯定能回来的。”

    赢贲:“我倒不是担心阿宣能不能回来,我是怕我这把老骨头等不到阿宣回来的那天啊。”

    这话就有点伤感了,扶苏和众人连忙劝慰,不过赢贲用不着怎么劝只要让他美美的喝上一坛酒吃下一盆肉,立刻就会让所有的伤感全部烟消云散。

    就在北疆诸事顺利,各处运转顺畅的时候,白家爱的信使到了金陵直接就进了金陵君府邸。

    张良将信件交给白宣之后说到:“师尊为何突然想起去吴中?”

    吴中就是吴县也就是现代的苏州市,吴县所辖之地域广大,包括现在的常熟、吴江、嘉兴等地在内。

    白宣:“嗯,为师想起来了,应该有个故人在吴中。多年没有见面了也不知能不能找到。”

    韩信:“师尊难道忘了这位故人的名讳了吗?”

    白宣:“那不能,为师就算完了自己是谁也忘不了他。”

    韩信:“那咱们一起去,只要耐心找总能找得到。”

    萧何:“不知师尊的这位故人姓字名谁?”

    白宣:“他叫,白狼。”

第615章 白宣的安排() 
白狼是白宣回大秦之前的名字,也可以说那是另一个世界里的白宣,很显然白宣说的是假话,不过他的确想起了一些事。

    太史公所著《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太史公等着一段描写中有一个地名引起了白宣的注意,这地方就是吴中,也就是现在的苏州市附近。只不过太史公不知道的是,项梁杀的人不是普通人,而是白宣布置的追查项氏叔侄的大秦黑冰卫,杀了黑冰卫自然不敢在原地待着,自然要找个地方避祸。如果白宣不是穿越重生人事恐怕他也不知道项羽叔侄俩的落脚地点竟然距离金陵如此之近。

    白宣是个人,他也有忘记的时候,再加上最近他的精力在重新调整布局上,所以就忽略了这件事。当各地一次传回布局完成的好消息之后,白宣才轻松下来,也才想起了这件事。

    这叫白宣不得不赞叹项梁叔侄俩胆气超人,就连选择避祸之地都暗合兵法要义。这让白宣对项梁和项羽这对叔侄的重视程度不得不再次提高,也让白宣下决心到吴中去找。

    白宣:“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你们俩个倒是挺会选啊。”

    白宣这句话让张良、韩信、萧何听了之后顿感懵逼,韩信感觉白宣说话时的语气和表情不大正常,这不像是思念故友时应该有的情绪,倒像是抓住了敌对之人的踪迹时该有的表情。

    韩信:“师尊,那个白狼不是您的故友。”

    白宣:“错,白狼和为师情同手足。”

    韩信:“不对,他是您的仇人,我看到师尊刚才说话时直咬后槽牙,您这是发现敌踪时的表现。”

    白宣:“信,有时候后话说的太直接不好。”

    张良:“师尊,我陪您去。”

    萧何:“我也去。”

    韩信:“我得去彭城啊,得去征召士伍。师尊,我就不陪您了。”

    白宣:“哼,你当为师不知道你的心思么,你一向自诩清高,凭你的身份官职哪家闺女娶不到,非要去找那个吴家娘子。她可是个寡妇,本就是可怜之人,你若是一时兴起为师劝你还是莫要招惹人家。”

    韩信:“师尊,弟子是真的喜欢她。”

    白宣:“你俩身份差了一大截,吴家娘子没有兄弟姐妹,族人也不多,且都是普通人家。你若娶她不怕将来少了一股助力?”

    韩信:“弟子本就出身寒微,有幸得遇师尊才有今日功名。人贵有自知之明,古人云娶妻娶贤,我看吴家娘子是个心善之人,也和我故去的母亲颇为相似。所以。”

    白宣:“唉,儿大不有爷,女大不由娘。何况是弟子,去吧,人活着本就不易,难得遇见自己喜欢的。遇见了莫要错过,其他的都是扯。”

    韩信本来是低着头的,但一听这话立刻抬头满脸惊喜的问白宣:“师尊您答应了?”

    白宣:“不然呢?难道因为一个女子就坏了你我的师徒情分?”

    韩信:“师尊,弟子今后定要侍您为父。”

    白宣:“要不你干脆叫白信吧。”

    韩信:“啊?这可不行,我家就剩我一个了,我得传宗接代呀,师尊。”

    白宣:“玩笑的,你去忙你的。不要只顾的享受美人恩,正事也要做。彭城士伍能征召多少就征召多少,全部送到金陵来。”

    “是,弟子记住了。”

    白宣摆摆手,韩信告辞离开。

    白宣:“你小子胆子不小,竟敢跟汉高祖争女人,唉。怪不得你最终死在女人手里,红颜祸水哇!”

    正在收拾东西的张良和萧何听了这话大为不解,汉高祖是谁?听师尊的意思,韩信最后死在女人手里,这太可怕了这得悄悄告诉韩信去。

    吴中这地方因为毗邻太湖,浩瀚的太湖有五分之三的水域面积属于吴中管辖。因此吴中可以说是鱼米之乡,吴中出产的洞庭山碧螺春茶、太湖大闸蟹、枇杷、杨梅及“太湖三白”等农副产品到现在仍然是人们喜爱的美食。至于吴中的风景,那就不用说了,挨着太湖哪里有不美的地方啊。

    吴中县城东面靠近太湖的一处山上有古代吴国国君修建的宫殿,现在白宣领着子婴、张良、萧何就住在这里。

    吴宫大殿内,张良指着沙盘说道:“弟子奉师尊之命,调集周围黑冰卫一百八十七人,协同吴中郡尉查遍吴中城内各家各户,正如师尊所料,项梁、项羽并不在城中。弟子发现五个可疑之人,为了顺藤摸瓜,弟子没有动这五人,只派人暗中监视。次日,弟子有率领黑冰卫搜查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