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秦·君临天下 >

第443章

秦·君临天下-第443章

小说: 秦·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せ实郏魈嬷煸啊

    从这个名单可以看出,这九位帝王绝对不是普通的帝王。瞅瞅这庙号,不是高祖就是太祖,这就意味着这九位帝王全都是响当当的开国皇帝。

    由此可见彭城也就是徐州这地界真可谓是龙气汇集之地,开国君主的摇篮啊。彭城除了有这九位成就霸业的帝王之外,还有一位名头盖过九位帝王的牛人也和彭城紧密相关,此人就是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个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的祖籍在下相(今江苏宿迁),在秦代和彭城同属泗水郡,下相距离彭城也就二百里地的样子,从这一点上来说,项羽虽然不是彭城人但也不能算离得太远。刘邦等九位开国皇帝的祖籍其实都分布在以徐州为中心百余里范围之内,也就是项羽离得稍微远点,所以他没能称帝,但是项羽却把西楚政权的权利中心也就是国都设在彭城。如此一看就知道彭城(徐州)有多么多么的牛了。

    不过在大秦这个时代,彭城还没有这么牛,否则说不准嬴政就会把彭城整个给夷为平地。

    彭城之外三十里亭,泗水郡守领着所属官员列队亭前,道路两侧秦军甲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组成了两道严密的封锁线,两道封锁线之外是由官差和各地抽调上来的亭长、士伍组成又一道更加严密的封锁线,在这道封锁线之外是被官府组织起来的前来迎驾的百姓。一看这架势就知道,大秦皇帝要驾临彭城了。

    宽阔的驰道上打扫的干干净净,还用新挖出来的黄土均匀地铺垫了一层,然后均匀地洒上清水,再用马拉着辊子反复碾压,弄得平平整整的。由于有封锁驰道上没一个人敢于上去走动,彭城的百姓们都被安排在道路两侧。而且来之前都是经过黑冰台的人逐个筛选,有互相作保之后才准许迎驾的。这差不多把彭城有头有脸有身份以及家境在中等以上的人家全都给撵到这来了。

    这么做的好处是,这帮人都有能力穿新衣裳接驾,一眼望去感官效果极佳,给人一种彭城百姓很富裕的赶脚。

    在距离三十里亭大约一里多地的地方,在一帮官差、亭长和士伍中有一位长得额头高高隆起,鬓角和胡须很漂亮的亭长正站在那抱着双臂站在那跟一个漂亮的少府眉来眼去。

    在这位亭长左边站着一个穿着狱吏服饰的男子、一个满脸横肉体魄雄壮的汉子。他的右手边站着一个一身短打扮的年轻人和一个穿着长衫,腰里别着根笛子英俊男子。这五个人往那一站真可谓高矮胖瘦不一,善恶美丑俱全。

    那亭长一边抖着一条腿一边跟那个少妇说:“吴家娘子,你怎么也被撵来了?”

    那少妇娇媚白了那亭长一眼说到:“你这个没良心的还敢问我,若不是你无事献殷勤说我家日子还过得去,老娘哪里用得着到这喝风,这得耽误老娘多少进项啊。刘三,老娘少赚的钱就从你们的饭钱里出。”

    吴家娘子口中的这位叫刘三的亭长,就是高居徐州籍开国帝王榜榜首的,未来的汉高祖刘邦。不过现在他的这幅模样谁看了都绝对不会把他跟皇帝这个天下最牛掰也是最危险的人画上等号的。

    刘三:“吴家娘子,你这样说话就不厚道了,我们兄弟五人是见你一个没了丈夫的妇道人家经营一家客栈着实不易,所以才有心帮衬你。不然,就凭我们兄弟到哪里不是吃香喝辣,大鱼大肉,那主人家还得好生伺候着。”

    吴家娘子:“你拉倒吧,就你们哥五个这样的也就我敢让你们住,换作别家人家早把你们撵出去了。你们住到我家之后才几天呀,周围邻居的鸡鸭啥的就日渐稀少。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我说你们就不能换个地方偷吗?”

    那个狱吏说话了:“大姐你再说这话要有平局啊,你凭啥说那些鸡鸭是我们偷的,我们可都是良家子弟呢。”

    吴家娘子:“曹参,你好歹也是看押国人犯的,那些窃贼你总见过吧,你看看人家是咋干的,人家绝对不会在一个地方死磕。”

    曹参:“对啊三哥,吴家大姐说的有道理呀,我咋没想到呢?”

    那满脸横肉的汉子说到:“对个屁,爷爷我吃他家的鸡鸭是他的福气,等将来爷爷成势了,我吃他一只还他十只,咋地!咱爷们吐口唾沫就是个钉,绝对说话算话。大姐你帮我们记着,将来我们挨家挨户的还。”

    短打扮的青年说到:“樊哙说得对,我们一定还。”

    腰别着笛子的英俊小伙说到:“吴家大姐,我们不是随便偷不是,我们不是随便借的。我们一般都是跟那些家道殷实的人家借的,不信你去问,你周围那些鳏寡贫家我们兄弟一家都没借过。不仅没借过,我们还经常帮他们干活呢。”

    吴家娘子对那个别着笛子的帅小伙说:“周勃兄弟,你说的话姐信,其实邻居们都知道是你们偷得,不过看你们比别处来的那些人也挺仁义的多,而且自打你们来了咱们条街上安静了不少。所以大家也就没说啥,你们放心吧,不用陪。”

    短打扮的青年说到:“我知道了,一定是大姐你替我们给了钱。三哥,咱以后再馋也不去借邻居们的鸡了,大姐不容易。”

    樊哙:“夏侯婴说得对,等这里的事完了我就去林子里打猎,到河里摸鱼,这周围野狗不少,不行我就抓几只剥皮剔肉炖熟了请乡亲们一起吃。我跟你们说,烧狗炖狗肉这可是我的看见爱本事嘞。”

    刘邦:“你们这四个没脑子的,被吴家娘子几句好话就给绕进去了,不用打就全给我招了,长点心吧兄弟们!”

    吴家娘子和周围的百姓哄堂大笑,这也算是热场活跃气氛,所以附近的官吏以及内层的秦军甲士都没出面制止。

    刘邦笑呵呵的拱手说到:“吴家娘子好手段,刘邦佩服。刚才我樊哙兄弟说得好,今天我吃乡亲们一只鸡他日我换他十只,我吃一只羊还他一头牛。老爷们说话算数,若是说了不算就让我。”

    吴家娘子:“呸呸呸,不要胡说,几只鸡的事算个什么,我在跟你们逗趣呢。”

    周围几个相熟的人也笑着说:“刘三不必当真,吃就吃了,用不着指天发誓的。若是被你家娘子知道你在外面乱发誓,又该乱着棒子揍你了。”

    刘邦:“他才不敢,若敢我就。”

    吴家娘子:“休了她,我嫁给你。”

    哈哈哈哈,众人笑成一团。大秦的徭役很多,刘邦这兄弟五人,经常被调到彭城来出徭役,虽说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押解犯人,运送物资等活计,但是吃喝啥的得他们自己筹备。这一来二去的刘邦那点俸禄连吃喝都不够,就更别说养家了。幸好老天开眼刘邦被吕公看上了,这吕公哭着喊着把自己的闺女吕雉嫁给了三十好几的老光棍儿刘邦。吕公家资丰厚给的嫁妆不少,吕雉美貌贤惠,虽说脾气大了些,但这对刘邦而言就跟天上掉馅饼一样,必须得赶紧接着。

    老夫少妻的组合必定是心怀大志的刘邦让着吕雉,于是沛县的乡亲们经常看到这位泗水亭长被一个娇滴滴美丢丢的小媳妇追着打,久而久之,刘邦怕媳妇的美名传得到处都是,不免成了人们口中的笑谈。

    吴家娘子话音刚落,刘邦一把将吴家娘子的手抓住。

    刘邦:“哎呀,这手果然白嫩,不比我家雉雉差。可惜呀,我觉得还是我家雉雉好。”

    哄,笑声一片,吴家娘子抽回小手,假做嗔怪的打了刘邦一下。

    “哼,你这个没良心的,今晚没饭吃,睡在房檐下。”

    刘邦一咧嘴说:“大姐,您就行行好吧,实在不行我给你洗脚成不?”

    哈哈哈哈,众人笑得弯腰跺脚,就在这时刘邦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刘邦啊,果然是你,你可还认得本君?”

    没等刘邦回头,她面前的百姓们呼啦一声跪倒一片。

第581章 看你怎么耍() 
刘邦转过身来,当他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位威名赫赫的大秦武安君的时候。刘邦禁不住心潮澎湃,面红心跳,他双腿一软跪倒在地。刘邦刚要依礼叩拜时,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位大秦君候竟然弯腰伸手将他扶了起来。

    白宣:“哈哈哈哈,你我也算故人,就不必行如此大礼了。哦,你等也都起来吧。”

    跪着的人赶紧起身,一个个低着头不敢看白宣。大秦武安君的威名谁人不知,这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大秦军神,在所有人的面前都是不敢仰望的存在。

    白宣仔细打量了一下刘邦随后哈哈一笑说道:“嗯多年不见,怎么还是个亭长啊,本君如果记得不错你今年也该有三十五岁了吧?”

    刘邦:“回君候,刘邦今年三十九了。”

    白宣:“时光如电,岁月如梭,眨眼之间你也快四十了。人常说功名需趁早,你得加把劲啊。可成家否?”

    刘邦:“多谢君候垂问,刘邦已经成家。”

    白宣:“娶得可是吕公之女?”

    刘邦惊讶的问道:“君候如何知道的,刘邦娶得正是吕公之女,吾妻名唤吕雉。”

    白宣:“方才听那个女子说的,我猜应该是她。好哇,你俩很是般配。来,这是本君的贺礼。”

    一对洁白的无瑕的双鱼佩塞进刘邦手中,双鱼佩就用一整块白玉从中劈开再雕成两条鱼的形状,通常是用丝绦串在一起佩戴,也可以单个佩戴,取“年年有余”或者“吉庆有余”的意思,总之是很吉祥的,寓意着美好的东西。白宣出手定非凡品,光是看这双鱼佩经营润滑的毫无瑕疵的成色就知道,这玉佩价值不菲。

    刘邦将双鱼佩捧在手中,激动地浑身直哆嗦。要知道他一个亭长在百姓面前算是个官儿,可是在白宣面前那就跟白丁一样。这么些年刘邦也不是没想过要去走走关系,不过他首先想到的不是白宣而是李斯,毕竟他这个亭长是当初李斯给他的。这么些年过去了,别处的亭长有不少都升迁了,唯独刘邦就跟一根钉子似的扎根在泗水乡亭这破敌儿。县令以及县里面的各级官吏对刘邦倒是挺客气,就是不提升迁的事。有一回刘邦喝多了问县令:“为啥我还不升迁?”

    县令笑着说:“当初你这亭长可是李丞相亲自提携的,本县不是不想提拔你,关键是把你哥搁哪好呢?小了吧怕丞相面上无光,大了吧本县有没那个本事,除非本县让贤。但是我大秦律法森严,凡郡县令长需有九嵕书院身份,或者立有军功受封爵位,可你既不是九嵕书院学子,也没有军功爵位,你叫本县束手无策啊。要不然,你去找找丞相?”

    这一竿子把刘邦支出老远,刘邦也是明白人,知道当初李斯也不过是心血来潮又念在当年曾和刘邦有过一面之缘的份上赏了一份差事,现在人家是丞相,试过朝重臣,还能不能记得刘邦这个人都两说呢。刘邦混迹于民间,接触的都是最底层的百姓,见过的最大官也就是泗水郡的郡守,可是刘邦认识郡守但郡守绝对不知道这天下还有叫刘邦的人物。郡守都这样那丞相李斯就更别提了。

    刘邦混迹民间对人情世故十分清楚,知道宰相门前七品官的道道,他想见李斯估计得经过一道道关卡,一层层的送礼,就凭刘邦的身家,只怕是还没见到李斯就已经破产了呢。所以刘邦仔细权衡了一下觉得还是算了吧。

    可是如今白宣就在面前,这位君候不仅还记得刘邦,而且居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刘邦是故人,还送了这么贵重的贺礼。刘邦就觉得老天爷开眼了,把一块黄金做的大馅饼哐叽一下砸在自己面前。刘邦只觉得眼前金光灿烂,就觉得白宣的身躯噌噌的拔高,似乎还看见白宣的脑袋上唰唰的放射出一圈儿金光。

    白宣:“嗯嗯?怎么又跪下了,起来起来。小邦啊,你这年纪在不着急建功立业可就晚了呀。这样吧,本君有心提拔你,本君现在正为大秦开疆拓土宣威海外。你若愿意,就来本君麾下,随船队出海扬帆。到那时可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博个封妻荫子不算什么难事。你一下如何?”

    白宣说这话的时候,刘邦脸上先是兴奋随后是双眼不停地眨动,很显然刘邦不大愿意。这很好理解,这年月的人如果不是逼不得已谁愿意背井离乡啊,白宣这一竿子不仅让刘邦背井离乡,还给他支到了大海上。刘邦虽然没见过大海,可是也见过江河上行船的风险,也是见过巨浪滔天惊涛拍岸的场景的。江河尚且如此,那大海上不是更加如此吗,别功名没得着先喂了鱼。

    刘邦:“君候美意,刘邦感激莫名,只是刚成家不就,还需和吾妻商议一下。”

    白宣哈哈一笑说:“这是应该的,毕竟是要远离家乡到海上去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