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秦·君临天下 >

第416章

秦·君临天下-第416章

小说: 秦·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媪轿淮笕耍绱顺宦遥轿淮笕艘沧叩冒残陌 !

    嬴政:“你说得对,朝政不能耽误。可大兄不在,真一时之间想不出谁可以接替两位恩师啊。”

    赵高:“陛下选择臣子无非就是用能和用贤。论能力李斯可以接替王丞相的位置,冯去疾可以接替卢大夫的位置,魏缭可以接任太尉,如此一来算上大兄,我大秦三公仍然齐整。关键是李斯原本就有治国理政之能,这些年他身为廷尉的同时又受命协助王丞相处理政务,对王丞相所担职责清楚明了,李斯接替王丞相顺理成章,绝对不会有任何混乱也不会耽误任何政务。冯去疾品行端庄,就连陛下都称赞他有君子之风。冯去疾做事老成持重,对陛下也是忠贞不二,御史大夫一职非他莫属。至于魏缭,小高不用多说,陛下心中自有明鉴。”

    嬴政:“难怪有人说你是内相。小高,你的见地和胸怀也不比他们三个差。你当朕的内臣可惜了。朕记得你精通律法,你来做廷尉吧。”

    赵高:“陛下,臣的才能只适合给陛下做内臣。廷尉职掌天下刑狱。每年年终,天下断狱总数都要汇总到廷尉。地方疑难案件重大要报请廷尉判处。廷尉还有驳正陛下和三公所提判决的权利。廷尉根据诏令可以逮捕、囚禁和审判有罪的王族、大臣。我大秦礼仪、律令皆藏于廷尉。除此之外,廷尉还主管修订律令的有关事宜。就连分、寸、尺、丈等度量标准之事、亦由廷尉掌管。陛下,廷尉上对陛下下对百姓,责任重大不可有片刻懈怠。臣自讨没这个本事和手段,臣有自知之知明,臣还是老老实实的当陛下的内臣吧,臣愿永远陪伴在陛下左右,虽然成的能力不强但也是可以为陛下分忧的。”

    嬴政:“小高,朕没看错你。拟诏,李斯任丞相,冯去疾任御史大夫,魏缭任太尉。至于廷尉嘛,朕记得你的女婿阎乐也是出自九嵕书院学的也是律法。去年王绾大课百官,给阎乐的考评是优异。能把咸阳县治理的井井有条,足见其才能出众。廷尉之职就让他来吧。”

    赵高:“陛下之恩赵高没齿难忘,只是谁都知道阎乐是我的女婿,若是一下子官居要职难免被人诟病。请陛下三思。”

    嬴政:“你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朕心甚慰。所谓举贤不避亲,朕用人只看德行和才能,至于跟谁有什么关系,那并不重要。就这么定了。”

    赵高:“谢陛下,臣定要好好叮嘱阎乐,小心做人,谨慎为官,定然他为陛下分忧,也要让他为大秦效力。”

    嬴政:“嗯,小高你坐下,朕要跟你说话。”

    赵高心中一喜,知道机会来了。

    赵高:“陛下可是为了丞相和大夫突然离世而疑惑?”

    嬴政:“是啊,蒙武离世朕心中虽然难过,但也知道他是因为满身伤病最终不治所致。可王绾和卢焕虽然年纪大但一向康健,怎会走的毫无征兆呢。民间有人说,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难道人的寿数是早就定好的?不管有没有病,只要到了时候就会走?”

    赵高:“陛下,臣对这个实在是所知不多,不过臣已经把卢生、韩终和石生叫来了,他们就在殿外候着呢。”

    嬴政满意的点点头说道:“传。”

    卢生如今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了,现在他说话做事越来越神神叨叨的,可越是这样看重他的人就越多,这主要是因为卢生身上那越来越浓郁的神秘感。

    卢生、韩终和石生大礼参拜之后,嬴政问卢生:“卢生,今天我大秦接连折损三根栋梁,你可否为朕算算,这是什么缘故。”

    卢生:“陛下,臣想借用霸下甲壳一用。”

    嬴政:“那甲壳太大,你怎么摇动?”

    卢生:“陛下,臣可以把自己当做当做骰子,只需韩终和石生将霸下的壳推动便可。”

    嬴政:“准。”

    卢生、韩终和石生小心的把霸下甲壳里的龙珠一一取出仔细放在一边,那一堆龙珠在阳光里光彩夺目几乎要把所有人的眼进耀花。

    等到卢生爬进甲壳后,韩终和石生一起用力顺时针转动甲壳,那巨大的甲壳转起来居然很是顺畅,大约转了几十圈后才停住。韩终和石生赶忙把卢生从甲壳内扶了出来。此时的卢生已经是披头散发,走路跌跌撞撞犹如醉酒一般。

    嬴政:“卢生,如何?”

    卢生:“陛下,这一卦凶险异常,主灾星入秦!”

    嬴政:“什么!灾星入秦?可知灾星在哪里?”

    卢生:“这霸下甲壳乃是神物,太过厉害,臣竭尽全力也只能用一次。不过臣可以用被的办法推算。韩终、石生,助我。”

    韩终:“你可是要用天算术?”

    石生:“卢兄不可,偷窥天机会减阳寿,若是不小心参透天玄那是会死人的呀!”

    卢生大义凛然的说到:“陛下以国士对待我等,我等就应该竭尽所能报答陛下知遇之恩。死算得了什么,只要能明白是怎么回事,只要能让陛下的大秦万世永昌,卢生死而无憾。我先来,我若不行,你们两个接着来!”

    韩终:“好,卢兄先请。”

    嬴政:“你们三人忠心可表,大秦虽是非军功不能授爵,但你等若出意外,朕以封君之礼厚葬你等,子孙承袭封地,入九嵕书院。”

    卢生三人:“谢陛下。”

    卢生心说:“陛下这是真动心了,我要不要把自己弄死呢?”

第545章 太乙神数() 
卢生所说的天算术其实指的是太乙神数,太乙神数是华夏古代占卜术的一种,与遁甲,六壬合称三式,是推算天时以及历史变化规律的术数学。

    太乙神数高层次预测学;为模拟大道运行的工具,相传太乙式产生于黄帝战蚩尤时。昔黄帝与蚩尤大战,适逢大雾,以雾书昏风后相,造指南车克之。是以取太乙之法,传至今三千余年,例目以为术数。外阅龙图内演龟文,凡天地之所以设君臣父子,之所以立阴阳,太乙了然演数则理昭著。太乙周行流运六十四卦,贵神入门十精之星,使经纬错缩表理集为一书,延续千余年不衰,为华夏古代统治者预测国运提供了一套完整复杂的预测手段。

    由此可知,太乙、遁甲,六壬合称三式,其实和华夏古代天文星象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可以说三式产生于天文历法,为天文术数之手。以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理论为指导,以时空信息模拟万物运转的规律进行推算。

    三式同出一脉但各有侧重,太乙用于预测帝王和国家大事走向。奇门遁甲侧重军事战争,六壬侧重日常事类。国家大事和军队战争,对平民百姓用处不大。社会日常事类预测却是平民百姓、五行八作经常经历的,所以大六壬更符合民间学习运用。所以说现在市面上流行的看相算命啥的其实都可以归类为六壬之中,现在真正精通奇门遁甲和太乙神数的人不敢说没有,但也不是普通人能遇到的。

    太乙神数的验算的过程非常复杂,需要考虑的条件以及信息量也很大,在没有计算机的古代,全凭几只算筹和脑子推演,这个过程极其枯燥也很累人。用太乙神数推演的人有不少都是吐血而死的,这倒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偷窥到了天机,主要是因为脑力耗尽,体力透支而死。所以,用太乙神数推算国家命运、历史走向那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繁琐的程序和准备。

    嬴政明赵高打开一间偏殿,按照要求布置完毕之后,已经沐浴焚香的卢生三人走了进去。随后殿门关闭偏殿周围沾满了披甲武士,隶属于嬴政直辖的大秦黑卫调出了三十位高手封锁了偏殿顶部以及周围制高点。

    按照卢生等人的要求,嬴政将腰间定秦剑摘下摆在自己面前凝神注视了半个时辰,随后将定秦剑送入偏殿之内,再然后就只有等待了。

    犬丘殿内,胡亥已经不再冥思苦想,嬴政的心神不宁的样子也让胡亥没法专心思考,索性来到嬴政身边陪着他。

    嬴政坐在桌案后面,眼前摆着奏疏但他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前来奏事的大臣也知道嬴政此时正在推演国运,所以一些不太着急的政务都放在后面,只有一些急需嬴政决断的事务,比如有关南征百越的奏报才会立刻送到嬴政面前。

    李斯、冯去疾、魏缭、阎乐四位大秦新贵此时已经跪坐在嬴政面前。四人一是为了奏事,二是为了陪着嬴政等待推演的结果。

    奉常段烈领着太乐、太祝、太宰、太医、太史、太卜等官员陆续进入犬丘殿内列坐嬴政两侧。犬丘殿内的气氛越发的凝重,又过了一个会,太子扶苏和白震也走了进来,悄无声息的坐在嬴政身侧。

    大殿内的气氛虽然凝重但是嬴政的心却没有刚才那般焦躁不安了,应该说众臣和儿子、女婿的陪伴让嬴政感觉有了依靠。

    嬴政:“传膳,众卿随朕一起用膳。”

    赵高:“传膳!”

    这个时候是没有酒的,就算有也没人有心思喝,尽管这些饭菜很是美味,而且还是阿诺、紫烟、阴嫚亲手烹调的,但是嬴政和众臣也没有半点喝酒的念头,众人纷纷大口的吃着饭菜,这一顿饭迅速的结束了。

    赵高亲手给嬴政送上热茶,他小声对嬴政说:“陛下,臣为陛下铺好毯子,陛下稍事休息可好?天算术很是繁琐,能不能出结果何时会出都是未知之数,陛下先休息一下,且不可为此劳神。须知还有诸多政务要陛下处理呢,陛下不可过于劳累。”

    李斯:“陛下,赵府令所言极是,臣请陛下稍事休息。”

    冯去疾、魏缭和阎乐也其声说道:“请陛下休息,臣等告退。”

    嬴政:“众卿不必离开,有你们在朕心里踏实。小高,给众卿也铺好毯子,让他们和朕一起休息。段烈,你到朕身边来。小高,你去偏殿等着,一旦出了结果立刻来告知朕。”

    赵高:“喏。小高这就去。”

    赵高撩起袍子快步出了犬丘殿,此时,犬丘殿外戒备森严,大秦禁卫一个个弓上弦、刀出鞘,如临大敌。

    赵高快步走向偏殿,此时赵高表面上显得很是焦急不安的样子,但实际上他心里已经乐开了花。刚才在犬丘殿内,李斯、冯去疾、魏缭和阎乐这四人掌握大秦九成以上的权利,是除了嬴政之外最有权威的一伙人。而这其中已经有李斯和阎乐这两个赵高团伙的核心人物在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赵高团伙的势力已经占据了一半的朝堂。赵高团伙已经成为一支可以和白宣分庭抗礼的势力集团,而这一切都是赵高精心策划所致,赵高是了解嬴政的,他揣摩嬴政的心思的准确度高达八成。正是因为如此,赵高的胆量越来越大,手段越来越高明,心思越来越缜密,做事越来越不显山不露水。

    嬴政在选谁接替王绾和卢焕这个问题上完全按照赵高的意思来,同时还把赵高的女婿阎乐从咸阳县令直接提拔成廷尉,成为位列九卿的国朝重臣,这在赵高看来其实就是嬴政发出的信号。这个信号告诉赵高,嬴政现在要扶持新的势力抗衡旧的势力。一国之君是绝对不会允许朝中有人一家独大的,制衡才是江山稳固,基业万年的保证。如果有权臣一家独大,只怕不超过三代这国家就要改朝换代换个主人了。所以你看,现在朝堂上的重臣中属于白家一系的挚友冯去疾位列三公之一,加上白宣也不过俩人。再看赵高一方,李斯位列三公,阎乐位列九卿,赵高是少府令也是九卿之一,这就等于赵高一方有一公二卿。而白宣一方有两公一卿,两公自然是白宣和冯去疾,而那一卿就是段烈,奉常也是九卿之一,只是不像廷尉、少府、那样有实权而已。

    单从数据上看似乎还是白宣一方占据上风,但是若论实权大小其实是赵高一凡略胜一筹。但是,白宣一方最大的依仗就是太子扶苏,仅仅是太子扶苏着一枚筹码足可以顶的上赵高团伙所有的力量。因此赵高想要达到目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也还要面立着很多的难题。不过,这第一步总算是迈出去了。

    赵高来到偏殿之外,却见大殿的门紧闭着,赵高问禁军校尉。

    “还没动静?”

    校尉:“还没有。”

    赵高:“叫将士们轮流就餐,这怕是要等到明天了。”

    校尉:“遵命。”

    赵高:“来人,卢大夫三人准备饭食,不要烦琐要简单但要量足。”

    赵高一凡安排之后,众人忙碌起来。没过多久,阎乐来到赵高身边。

    “小婿拜见岳父。”

    赵高:“你怎么来了,陛下如何?”

    阎乐:“是丞相命小婿来看看的,陛下已经睡着了,只是睡得不踏实,似乎有梦魇侵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