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秦·君临天下 >

第367章

秦·君临天下-第367章

小说: 秦·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渐离把脸对着朱亥发声的方向,他笑着说:“朱兄,你我是最早相识的。在渐离心里,你就是我的亲人,我不能让我的亲人受到半点伤害。不能,死就死吧,这样死比活着好。朱兄,连累你了。”

    朱亥哐哐的撞着囚笼,不停地发出怒吼,他是不会流泪的,他发泄痛苦的方式就是吼叫和折磨自己,朱亥锁骨上的琵琶钩被拽的笔直,鲜血已经把朱亥的衣衫浸透。

    行刑官:“好家伙,再这么撞下去这囚笼都会被他撞散架了,这还是人吗?来人,上酒,把他俩灌醉!”

    朱亥:“你这秦人还算有点良心,某家不用杯盏用坛子!”

    行刑官:“你们两个一个是天下闻名的乐师,一个确实纵横江湖的豪侠,本官怎么也捉摸不透,你俩咋会成为生死之交的呢?”

    高渐离:“呵呵呵,你猜。”

    行刑官:“算了,本官没那工夫瞎猜。时候不早了,来人请陛下示下!”

    “喏!”

    大殿之内秦颂的开篇演奏完毕,随着乐声消失大殿之内响起一片掌声和赞叹之声。嬴政离坐来到薛谭面前,他伸手拍着薛谭的肩膀说:“好,很好。封秦娥县主赐嫁薛谭。”

    众臣:“陛下英明。”

    李斯:“陛下,午时将至,逆犯高渐离、朱亥已经验明正身,是否行刑请吾皇示下。”

    嬴政的右掌举起了起来,薛谭猛地跪在嬴政面前。

    “陛下,求陛下念在,求陛下给他留个全尸。”

    李斯:“请吾皇示下!”

    众臣:“陛下,逆犯该杀!该杀!该杀!”

    嬴政看了一眼白宣,白宣点了点头,嬴政的右手猛地劈下。

    “逆犯高渐离枭首,逆犯朱亥桀刑。”

    李斯:“陛下有诏!逆犯高渐离枭首,逆犯朱亥桀刑!”

    “陛下有诏!逆犯高渐离枭首,逆犯朱亥桀刑!”

    “陛下有诏!逆犯高渐离枭首,逆犯朱亥桀刑!”

    一声声催命的喊声从章台宫正殿一直传到章台门西侧的法场,行刑官叹了口气说:“高渐离,你说你本来可以富贵一生万人瞩目的,可你,唉。这就是命啊,怨不得别人。刽子手!”

    膀大腰圆的刽子手扛着斧钺走上断头台,另外两个刽子手分左右用脚踩住高渐离的双腿同时死死攥住高渐离的双臂把他的头按在断头台上。

    高渐离:“二位,给我留些颜面我不反抗,请你们松手。”

    刽子手回头看看行刑官,行刑官捏着胡子想了想说:“就依你吧,不过你可要老实啊,痛痛快快的一下就过去了,不然可受罪了。”

    高渐离:“多谢告知。”

    行刑官摆摆手,刽子手放开了高渐离,高渐离跪直身体整理了一下衣裳,冲朱亥抱拳喊道:“朱兄,小弟先行一步,若有来生,你我还是兄弟。”

    朱亥:“渐离好走!”

    高渐离面带笑容俯下身去偏过头把面颊贴在了断头台上,说是断头台其实是一块又大又厚的巨木墩,也不知用了多少年头了,那面上到处都是刀砍斧剁的痕迹,颜色也是紫黑紫黑的还透着一股刺鼻的味道。但这一切似乎并未影响高渐离,他把脸贴在断头台上冲着刽子手笑了一下说:“有劳,给我个痛快。”

    那刽子手咽了口唾沫说:“你把脸转过去!”

    “哈哈哈哈。”

    高渐离笑着把脸转了过去。

    行刑官:“午时三刻已到,行刑!”

    刽子手抡起斧钺兜头劈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

    声音到这戛然而止,朱亥目呲欲裂眼中血泪长流,他摇晃着囚笼吼到:“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渐离,等我!”

    朱亥双手猛地攥住脖子上的锁链,将锁链迅速在自己的脖子上绕了一圈之后猛然发力,只听咔嚓一声,朱亥的头耷拉下来强壮的身躯一阵颤抖之后再无动静。

    刽子手:“大人,逆犯朱亥自裁了。”

    行刑官:“嘶。好汉子,那啥,继续行刑。”

    刽子手:“大人,人都死了还行刑?”

    行刑官:“废话!陛下判的是桀刑,如今朱亥一刀没割就死了,这是我等失职,按律该受何处罚你们都清楚。若不想受罚就必须行刑,行刑!”

    “喏!”

    朱亥的行刑场地换成了黑冰台大牢里,因为桀刑太过惨烈,而且章台宫内也算是正在举办盛典,砍一颗脑袋没啥,弄个千刀万剐就太煞风景了,所以才换了地方。章台门西侧的法场也被迅速清理干净,由于法场地方偏僻又有高大的城墙挡着所以章台门外的百姓没看到这一幕,他们只听到了从章台宫内传出的乐曲声。百姓们不知道其中的变故,只是如醉如痴的跟着乐声舞之蹈之。

    犬丘殿内,嬴政和白宣对坐饮酒,俩人的表情都很平淡。侍奉酒宴的阿诺却觉得周身凉飕飕的,她一会看看嬴政一会看看白宣,那小模样真是楚楚可怜。

    嬴政随手夹起一筷子肉塞进阿诺嘴里。

    嬴政:“都是做母亲的人了,怎么还跟当年刚入宫是一样。”

    阿诺:“妾身,嗯,妾身比较笨,学不来两位姐姐那样。”

    嬴政:“好歹你也是长辈,不要总是被紫烟那丫头骗。”

    白宣:“这话是说给臣听的,熊皇妃,改天差人到臣府内把红利钱领了,加倍。”

    阿诺:“多谢君侯。”

    嬴政:“嗯,这下朕总算觉得不吃亏了。大兄,兵器收的怎样了?”

    白宣:“收了不少,但大概只有预计的十分之一。地方上执行陛下诏命是不折不扣的,各郡府库兵器堆积如山。只是因为路没修好哇,所以各地的兵器汇集到咸阳就慢了。”

    嬴政:“慢一些不怕,只是这么多兵器用来做什么呢?”

    白宣:“做钱呀,书同文、车同轨、统一法令、度量,那这钱就不统一了?难道各地百姓还花从前六国的钱。”

    嬴政:“那肯定不行,大兄有何妙策?”

    白宣从袖子里掏出一把铜钱放在了桌案上,阿诺的双眼立刻变得雪亮。嬴政拍了阿诺一下捏起一枚铜币问白宣:“这是今后大秦的钱?”

    白宣:“准确的说应该是,大秦的法定货币。”

    嬴政的表情有些懵。

    “咳,朕愿闻其详。”

第477章 皇后殁了() 
白宣:“陛下,我大秦一统天下之前各国均发行自己的货币。臣归纳一下发现大体可分为三种。第一种名为镈币,又称布币。因形似农具种铲形的镈而得名。主要流通于三晋之地,也就是魏、赵、韩三国。这种布币又分空首布、圆肩方足圆跨布、方肩方足圆跨布、方肩方足方跨布等等。

    第二种叫郢爱或者铜贝,因形似蚁鼻也被称作“蚁鼻钱”。这种货币只在楚国流行。郢爱是一种铸印的金饼,铜贝作为辅币使用。

    第三种就是圆钱,形圆而中有方孔。圆钱只在大秦和东周、西周两个小国使用。东周、西周的圆钱铸有“东周”、“西周”字样。而我大秦的圆钱不铸地名,只铸币值单位,如“重十二珠、半两等。

    第四种,则是形状最为特别的了。那就是流通于齐、燕两国的刀币。刀币顾名思义,就是形制与刀相仿的货币了。

    那么,这些形制各异的货币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诸侯各自为政,实力比较强大的诸侯就会自己铸造货币,掌控经济命脉。他们在铸币的同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方便就地取材,而且要适应本地的风俗习惯。此外,还要考虑防止对手仿制自己的货币从而对本国构成冲击和危害。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发展出形制各异的货币也就不足为怪了。如今陛下兼并六国、一统天下全国上下就应该使用一样的货币,货币流通于全国各地,无论是世家大族还是贩夫走卒都离不开,其象征意义比本身价值还要大,为大秦万世永昌计,陛下应当发行统一的货币。”

    “臣给陛下看的这种圆钱,就是以我大秦圆钱为基础而铸造货币。臣谓之秦半两。采用外圆内方造型,除了寓意天圆地方之外,方孔穿以绳索,携带便利,更重要的是它避免了以往钱文复杂难辨,大小各异,轻重不一,币值不明等弊病,制定了适应需要的重量和形制。极为适合在全国推广流通。”

    嬴政:“嗯,大兄言之有理。朕看着这钱上的两个字笔力遒劲,字体优雅,似乎是李斯所写吧?”

    白宣:“正是。”

    嬴政:“哈哈,朕的字体是大兄所授,苍劲有余,优雅不足,就用李斯的字吧。秦半两应早些发行全国,这铸币之权收归朝廷民间不得私铸。”

    白宣:“臣赞同。但若想尽快发行全国,只靠匠做监一家铸造恐怕力所不及。应在邯郸、临淄、寿春再设置三处铸钱机构,统归中央管辖,制多少发多少应有陛下裁定。如此一来,各地收缴的兵器便不用运来咸阳可分别送往邯郸、临淄、寿春三处,以来免除长途运输所耗民力物力,二来可尽快销毁民间兵器同时尽快发行国家法定货币。”

    嬴政:“准!大兄筑路进展如何?”

    白宣:“进度很快臣以咸阳为中心,共修三条驰道。一条向北通往北疆叫做直道。一条通向中原和齐鲁之地直到海边。一条向南通两湖和江南。弛道宽五十步,两旁每隔三丈栽种一棵青松。待到弛道建成,不仅可以缩短南北交通,还有利于陛下政令传递四方如此我大秦江山永固也。另外,臣要在驰道旁设置驿站,把遽、驲、置等不同名目一概统一称呼为邮。邮负责长途公文书信的传递,近距离的另用步传,即派人步行送递。在邮传方式上,采用接力传送文书的办法,沿规定固定的路线,由负责邮传的人一站一站接力传达下去。”

    嬴政:“好,诏准!”

    白宣:“陛下之前迁天下富户以充关中,这其中六国后裔贵族们连同富豪一块也迁到了咸阳,这样便于监视,同时也繁荣了都城。只是这些六国后裔中原本嫔妃公主人数不少,陛下将其中出色者纳入后宫是何打算?”

    嬴政:“这是玲珑进策,她说这些公主嫔妃也是潜在的危险,与其放任自流不如纳入后宫,以来便于监管,二来可为质。大兄以为如何?”

    白宣:“妙。”

    嬴政:“大兄,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南方还有一地不在朕的统御之下。嘿嘿嘿。”

    白宣:“武德殿内正在商讨征伐南越之地的策略,臣估计,需无十万大军才行。而且每征一地就要立刻迁民开垦,兵好说这民从何来?”

    嬴政:“先将狱中囚徒以及各国欲孽迁到那里,待到南越物阜民丰之时在将黔首迁去。”

    白宣:“善。”

    嬴政:“政事谈完,说说私事。大兄,双儿快生了吧?”

    白宣:“陛下关爱臣感激涕零,只是还不知是男是女呢。”

    嬴政:“无妨,玲珑这一胎也不知是男是女,若是一男一女朕和大兄就亲上加亲。若都是男或都是女嘛,将来他们婚事朕与大兄一起做主可好?”

    白宣:“臣谨遵陛下之命。”

    嬴政:“哈哈哈,喝酒喝酒。”

    始皇元年夏,大秦皇后段玲珑临盆,但本应是喜气洋洋的六英宫却弥漫着一股焦灼的氛围。

    嬴政在产方外焦躁不安的转着圈,太子扶苏、太子妃紫烟、公子高、公子将闾、公子胡亥、白震和赢阴嫚以及嬴政的一些子女围在嬴政身边焦急的等待。朝中重臣在更远的地方等候,太医令夏无且指挥着一帮女弟子忙碌着,嬴政看着一盆盆的血水端了出来,听着产房内传出的段玲珑的呻吟声,他越发的焦躁不安。

    白宣是重臣中唯一一个待在嬴政身边的,他心中也是惴惴不安。若说最了解嬴政的人除了白宣之外没有第二个。嬴政一统天下志得意满,虽说有了高渐离和朱亥的事件发生,但赢政早已经过了意气用事的年纪,位置的不同让嬴政的眼光和胸怀无人能及,所以高渐离的事情对嬴政的冲击要比当年荆轲刺秦小得多。

    但似乎总是天不遂人愿,老天似乎也嫉妒嬴政的功业以及他和段玲珑的夫妻恩爱,似要借着这个机会折磨一下嬴政。

    都说哀莫大于心死,嬴政作为帝王本就是孤独的,能走到她心里的白宣算一个,剩下的就是段玲珑了。白宣很难想象万一段玲珑意外,嬴政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白宣一直紧紧跟着嬴政,在这种时候即便是帝王也需要一个肩膀依靠。嬴政的手始终紧紧攥着白宣的手,白宣可以感觉到嬴政已经紧张到了快要崩溃的边缘。

    哇,哇哇~~~~~

    一阵哭声传了出来,产房外的焦灼随着这哭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