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秦·君临天下 >

第139章

秦·君临天下-第139章

小说: 秦·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嬴政:“也好!黄崆,不用备宴了,起驾白府。”

    白宣:“大王,你就不能客气一下吗?”

    嬴政:“寡人和大兄用不着客气,大兄,不要那么小气嘛。”

    白宣:“我会小气,你还真好意思说。”

    一行人高高兴兴前往白府,不料刚刚出了九嵕宫的宫门,就见一队车驾迎面而来,看那旗号却是吕不韦的。

    吕不韦:“大王,阿宣,赵国有大事发生啊!”

    既然有大事发生自然就不能马上去白家了,媛儿姐仨只得先行返回白家庄园等待白宣、嬴政等人,而白宣、嬴政和吕不韦则回到宫内。

    这件事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的确是一件大事,因为赵王丹驾崩了。太子赵偃继位,这个消息对于刚刚调整完战术的白宣来说本就在意料之中。

    吕不韦:“大王、君侯,赵孝成王驾崩新王继位,按理大秦、应派出使节吊唁。不韦心中一时没有合适人选,不知大王和君侯可有?”

    白宣:“不用费心思,甘罗就可以。”

    嬴政:“仲父、大兄,此为可乘之机否?”

    白宣和吕不韦互相看了一眼之后同时点了点头。

    吕不韦:“君侯何意?”

    白宣:“攻魏!”

    嬴政:“攻魏?”

    白宣瞟了一眼嬴政,嬴政立即恍然大悟,然后说了一个字:“准!”

    商议完毕君臣三人出了九嵕宫,吕不韦悄悄靠近白宣问到:“兄弟,如今赵王驾崩新王初立正是攻赵的好时候,为何却要攻魏?”

    白宣:“兄长之意小弟清楚。两年前兄长派刚成君蔡泽到燕国为官,蔡泽很是尽力才有了燕太子入秦之举,如今燕太子丹和大王颇有联盟之意,燕国内支持太子丹的人也不在少数。兄长联燕灭赵的计策已经显现端倪,但燕王喜一直不答应秦燕结盟,所以燕国内部还缺乏联秦灭赵的条件。兄长应当再派人赴燕大力支持太子丹,但这需要时机不是立刻就能办到了,因此秦燕联手攻赵的条件并不具备。但此时,若是攻魏可起到震慑赵国的作用,再加上甘罗出使赵国,兄长所想不费一兵一卒就可实现。”

    吕不韦竖起大指说了声:“高,就依贤弟之策。只是谁去燕国合适?”

    白宣:“早为兄长物色好了,张唐可用。”

    吕不韦:“哈哈,张唐可用,好好!”

    白宣呵呵一笑,心中却对吕不韦很是鄙视。在真正的历史上,吕不韦的确是一门心思的要攻赵,主要是为了扩大他在河间的封地,可以说吕不韦完全把秦军当成自己的私人军队使用。对这一点白宣很是看不上,如今既然军政分开,白宣是绝对不会允许大秦雄师成为某个人谋利的工具的。

    但是呢,白宣此时还不能公开和吕不韦对着干,所以只能采取这个折中的办法,一来维持当前局面而来也不破坏既定的战略。至于能不能让吕不韦如愿,那就得看甘罗的本事了。

    十天后,秦国老将麃(biao)公率师十万出函谷关,大军直奔魏国之卷邑而去。

    与此同时甘罗率领大秦使团出了函谷关直奔邯郸而去。至此,在大秦昭襄王子楚驾崩一年后,大秦这架战车慢慢的不动声色的按照既定的轨道开始运转,华夏大地在平静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出现了风云变动的一幕。

第182章烽烟再起() 
赵国境内,在通往邯郸的大路上,秦国使团的车队隆隆前行。车队中央的一辆辒辌车内,甘罗从袖内掏出一个锦囊,那是昨夜晚间一个黑影偷偷潜入甘罗的房间后交给甘罗的。那个黑影告诉甘罗,这个锦囊要等快到邯郸时再打开。

    锦囊内是一块卷起来的丝帛,甘罗一看那熟悉的字体就是到是白宣写的。看过之后,甘罗叹了口气说到:“大兄,能想出这两全其美的法子也真是为难你了。”

    说完之后这块丝帛被甘罗扔进了炭火盆中,甘罗看着迅速化为灰烬的丝帛沉思起来。

    邯郸郊外十里长亭,赵王偃亲自到长亭迎接甘罗,双方见面互致问候之后,手挽手进入长亭。

    甘罗问赵王偃:“大王可曾听说燕太子丹到秦国的事情吗?”

    赵王偃答到:“大夫公孙乾已经告知寡人,据说秦王对太子丹礼遇有加。”

    甘罗接着问:“那您听说张唐要到燕国任国相这件事吗?”

    赵王偃一愣立刻问道:“寡人不曾耳闻,果有此事吗?”

    甘罗:“甘罗出了函谷关之后,我王就命张唐赴燕国,据说是应太子丹之请做燕国国相,大王可知其中之意?”

    赵王偃:“愿闻其详。”

    甘罗:“燕太子丹到了秦国之后,我王请其住在九嵕宫,太子丹和我王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比当年在邯郸时还要亲热。我王把自己最喜爱的佩剑鹿卢都送给了太子丹,这就足以说明燕国将来定会和大秦结为盟友,而燕国也绝对不敢背叛秦国。而张唐到燕国任相,说明我王不会欺辱燕国。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想攻打赵国来扩大在河间一带的领地。甘罗此次前来除了可吊唁之外就是想告诉大王,大王如不想好对策只怕是要遭受秦燕的夹击。”

    赵王偃面带怒色说到:“公孙乾告诉寡人,秦王是个念旧之人。当年我赵国有哪里对不起他的,为何会暗中联合燕国谋赵!哼,我赵国虽然不比从前但却不是可以任人宰割的!”

    甘罗:“大王勿恼,其实我家大王也在犹豫当中。赵国和燕国都和大秦有些渊源,但说起来却是赵国和秦国渊源最深。大王若是愿听甘罗之言不如先送我王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甘罗愿意帮助大王说服我王不和燕国结盟,而且还要帮助强大的赵国攻打弱小的燕国。”

    赵王偃:“此话当真?”

    甘罗:“大王,甘罗是抱着诚意而来的。大王有所不知,我家大王已经命大将麃公攻击魏国卷邑,大王继位之前贵国国相廉颇老将军不也攻下魏国繁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了吗,我家大王如此安排就是要大王明白,秦赵两家是可以结成盟好共谋大事的。”

    赵王偃:“真的?”

    话音刚落,一位赵国大臣来到长亭内附在赵王耳边说了一阵,甘罗眼看着赵王的脸色变了。

    赵王偃:“甘罗,寡人相信你刚才说的是真了。方才传来军报,麃公已经攻下卷邑,斩首三万。甘罗,此处不是讲话之所,请随寡人回宫再议。”

    赵王宫内,赵王偃的将新提拔的大夫郭开介绍给甘罗认识,甘罗一看郭开的面相就立刻相信了白宣对郭开的评断:那就是一个贪得无厌之徒,阿谀奉承之辈,凡是这样的人心胸极为狭窄睚眦必报,可用之。

    赵王和甘罗一起商议秦赵联合之事,赵王没说要攻打燕国,只说要联合秦国攻打魏国。甘罗呵呵一笑说到:“大王若想和我大秦联手灭魏,那就需要更换赵军主帅。”

    赵王:“为何?”

    没等甘罗说话,郭开先说话了:“大王难道不知秦军最恨廉颇了,大王若想联秦灭魏那就必须更换主帅。”

    郭开说完之后赵王偃二话不费就答应了,双方又仔细商量了一阵,赵王偃亲自划出五座城邑并将地图交给了甘罗。以此获得大秦对赵国的支持,以及不和大燕结盟的承诺。

    双方签订了秘密合约之后,郭开代赵王送甘罗出宫。在王宫门口,甘罗向郭开深深一拜之后说:“甘罗多谢大夫相助,我家君侯常常提起大夫,君侯说当年没能和大夫结交实在是平生一大憾事。君侯托我给大夫带来一些礼物,君侯说祝大夫早日拜相。”

    说话之间一份礼单塞进郭开袖子里,郭开哈哈一笑说:“大秦君侯白宣之名郭开早有耳闻,没想到君侯还记得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太子伴读。请回复君侯,若有差遣郭开在所不辞。”

    甘罗:“大夫之言甘罗定当告知我家君侯,大夫可知,赵王是真心联秦灭魏的吗?”

    郭开:“当然是真了。”

    甘罗:“呵呵,如此甘罗就放心了,反正依照秦赵之间的密约不管是谁打下的两家都有份。”

    俩人客气一番之后各自离开,上车之后甘罗冷冷一笑说:“攻魏?若是攻魏为何还要大秦承诺不和燕国结盟,你们骗谁呢。”

    郭开在见赵王之前找个没人的地方看了一眼礼单,然后哈哈一笑之后迈着方步进宫去见赵王偃。

    赵王偃问郭开:“秦人可信否?”

    郭开:“可信。”

    赵王偃:“谁可替代廉颇。”

    郭开:“武襄君乐乘。”

    赵王偃:“准!”

    数天之后,乐乘率领亲卫带着赵王的诏命前往繁阳。这乐乘本是燕国将领与名将乐毅、乐间父子同族。赵孝成王十年,乐乘与燕国大将庆舍击败秦国将领王龁。赵孝成王十五年,乐乘随军攻打赵国,结果燕军大败,乐乘遭赵军俘虏,于是投靠赵国,赵孝成王封其为武襄君。

    廉颇没想到新王继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剥夺廉颇的兵权,若是赵王派李牧替代廉颇没准廉颇也就忍了,可赵王偏偏派的是乐乘。一向自傲的廉颇本就看不起乐乘,如今一见乐乘要接替自己满腔怒火立刻爆发出来,当即率军攻打乐乘。

    乐乘根本就没防备,他一见势头不好掉头就跑,这一跑直接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廉颇打跑了乐乘之后也清醒过来,暗道:“大王如此待我,定是听了别人谗言,这人是谁呢?是了,定是郭开那厮!”

    廉颇和郭开之间的仇怨由来已久,那还是在郭开还是个小小的太子伴读的时候,在一次宴会上郭开油嘴滑舌应对得体,宾客们看在太子的面子上对他赞誉有加。可是廉颇却最看不上这样的人,当即拍着桌案把郭开骂了一通。廉颇说郭开和宴会上的舞姬一样只会哗众取宠,还说郭开不如干脆做个女人算了,这种言论在当时是极为侮辱人的,甚至连太子都捎带着丢了面子,因此郭开和廉颇之间的冤仇算是根深蒂固了。

    廉颇心中衡量一下之后发现,当年在宴会上他一时图痛快口无遮拦,直接得罪了当今赵王和当今权臣郭开,想必今后这日子好不了,于是乎廉颇大将军一气之下跑到魏国国都大梁投奔了魏王。

    消息传到九嵕宫之后,嬴政哈哈大笑,直接册封甘罗为上卿(相当于丞相),此时的嬴政十四岁,甘罗才十二岁,成了列国最年轻的丞相。嬴政的确应该高兴,经过这一番运作之后,大秦不仅占据了战略要地卷邑,对魏国形成了威压之势,而且打消了赵王偃的顾虑将赵国的注意力转向了燕国。最主要的是,大秦成功了掩盖了自己的真实目的,为一举灭韩奠定了基础。

    九嵕宫正殿之前,嬴政、白宣和甘罗站在台阶上极目远眺,嬴政兴奋的对白宣说:“大兄,寡人只想拔剑而歌,可是寡人的佩剑没有了寡人想重新打制一把,亲手打制,就用赵庞送的陨铁。”

    白宣:“大兄帮你。不过大王,这一次燕国被咱们坑了,大王可曾想好如何应对太子丹的质问。”

    嬴政的笑容瞬间不见,他沉思了半晌之后才说:“寡人,是秦王!”

    白宣和甘罗齐声说到:“大王英明!”

    秦王政二年春,蒙骜率军伐韩轻取韩国十三座城池,将韩国国都新郑和旧都翟阳彻底分裂开来,韩王立刻派太子安率领使团赴秦求和,以割让十城之地给大秦并以太子为质的代价换来了大秦罢兵。

    同年,赵王偃陈兵赵魏边境,摆出了攻魏的架势,而秦军也摆出了策应赵军的架势。魏王吓得不知所措,派出使团分别赶赴咸阳和邯郸求和。

    秦王政二年、赵王偃元年夏末,赵王偃拜李牧为将率领三十万赵军打着伐魏的旗号出征,行至中途却突然调转方向杀向燕国。至此,从函谷关之战后还算平静的中原大地再次燃起了烽烟。

第183章燕丹质秦() 
秦王政二年十月,秦将蒙骜再次出兵攻克魏国氏篸、有诡二城。与此同时,赵国大将李牧进攻燕国,在攻下燕国的武遂(现河北省徐水县西北的遂城镇)、方城(现河北省固安县南)之后,转攻上谷郡。

    上谷郡始建于战国燕昭王姬平二十九年,郡治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小南辛堡镇大古城村北沮阳遗址,因建在大山谷上边而得名。当时,燕昭王派曾在东胡做人质归来的大将秦开(秦舞阳的爷爷)击败东胡,使东胡北退千余里,将燕国的北部疆土拓展至辽东。其后,沿北部边界修筑长城,置上谷、渔阳(治今北京密云一带)、辽东(治今辽阳市)、辽西(治今辽宁义县西)、右北平(治今内蒙古宁城县)五郡,上谷郡是燕国北疆西部第一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