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龙舌之祸 >

第452章

龙舌之祸-第452章

小说: 龙舌之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看向西南的方向,一个布局缓缓呈现而出,这布局没有五长老兑泽之位布局那般花里胡哨的开场,显得格外朴素简洁。而这布局打开其门,将里面的一应景象全都呈现在了众人的面前,若是将这布局比作一人,该说他格外坦荡。

    众人但是从这大门以外打量其内的情形,就发觉里面并不简单,其中琳琅满目,摆着各式各样的器具。器具其中有祭台,有古琴,有弓箭,有马车,有文房四宝,还有三根算筹。

    这些器具罗列一排,其目的似乎简单明了,当是要通过了这些器具相应的考验,才可以转换此地空间,去往六长老的居室中去。

    “这考验显然就在眼前了。”子规道,“怪不得六长老除了告知打开这个布局的方法之外,其他的有关于布局之内的情形一句话也不说。这个布局就是这么敞亮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把它的考验简简单单地陈设出来,分明告诉我们,只要通过,就能找到此转换布局的机关。”

    “而从罗列而出的这些东西来看,我们可以确定,这个布局内考校的,乃是古人所言,君子六艺。”风标说道,“怪不得此间的布局会如此展开,原来便是布局,也合乎君子之道,‘君子坦荡荡’啊。”

    “六长老掌控的布局是如此。”丹歌点了点头,“而其实来说,六长老他本人的格局也是如此,乃君子风范。这大殿内一程的布局闯下来,似乎每一个布局都能对应上掌握这个布局的长老性情,也可能在这布局之内,助长和磨炼他们相应方面的性情。”

    “那我们就有麻烦了。”风和说道,“如果当真这里的布局应着长老的性情的话,那么这个布局就不会那么简单了。六长老虽然是君子,但是其也有相当的智慧和心机,于是如果和这个布局内的设计也存在一些小心机的话,我们的闯关可就没有表面这么简单。”

    “表面上……”天子苦笑道,“简单吗?我毫不客气地说,在场的我们众人都算不得君子。而其中的君子六艺,在如今的时代里,无人提及,也无人在乎,便是修行界还在保持一些老的传统,缺失依然是严重的。

    “你们世家大族还好,我这本来平庸小民,阴差阳错携银质印玺而生,具备天子命格,但实际相关于君子六艺的教育,几乎没有。应付这样一个布局,我可是束手无策。”

    祁骜安慰道“既然你我不会,就把这闯阵的任务交给丹歌风标这样的世家子弟吧。”

    “可说得轻巧。”天子缓缓摇头,“你却不见,这里头设置的君子六艺,而我们恰好就有六个人吗?!风家的先贤无时无刻不在发威啊,其卦数贯通古今,早算到今天闯阵之人了吧!”

    “是这样吗?”丹歌对天子的话有些怀疑。

    风和抬脚朝布局走去,同时他招呼着其他五人,道“进去一探,就知道了。”

    风和头一个迈步进入了布局之内,也就在风和跨过这布局大门之时,布局只能有悠远飘渺的人声响了起来,“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这一句话传来,让风和本当落下的脚听在了半空,扭头问道,“啥玩意儿?”

    其他的人也没有再动了,就站在布局以外。子规说道“那声音说的是‘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这是君子要求的‘四不’第三条,讲得是君子爱惜自己的名誉,对于欲望有所节制,不会贪求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不会以苟且的心态妄想获利,更不会……”

    “得得得!”风和连忙摆手,“我听着像是你再骂我似的。但实际上我只是吝啬而爱财,却不是那种违背道义的索取。”

    子规撇嘴,“您跟我解释什么?!是这布局里响的声音,又不是我闲的没事儿在您背后说的。”

    “嘿。”风和站在这布局里面朝四面一瞧,“长见识了啊!这布局也原来越先进了,早先大长老的布局还只是自然风情,二长老的布局就添了些鸟兽,到五长老有了人文,还是颇类现代化的马达转子,而到了这六长老,连广播都有了。换台!调频四三八千赫。”

    应着风和的话,那悠远飘渺的声音又想了起来,“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

    风和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这谁还不明白了,踏入了这布局之中,任何有违君子之道的,都会被这悠远飘渺的声音点出。

    子规很乐意解释这些东西,这也可算是显耀显耀他的学识。“这句话的意思是……”

    风和连忙比了个停止的手势,“这一句从字面上就能看懂,你不要借着解释来寒掺我了。”

    子规于是没有再说下去。

    “这样说来,其他的布局未必能培养人的个性,但是这个布局一定能培养人的君子之风。”风标叹道,“在这里面,但凡有所失,一定会被提点,便是浑不在意,耳濡目染之下,也当会有不小的长进啊。”

    “而……”丹歌耷拉着眼皮,嬉笑着看着风和,“如天子所说,但有所失,才会受到指点。刚才您说的没用的话,所以被这悠远飘渺的声音提点了。在此之前,那君子不苟求的一句……”

    “哦!”天子也反应了过来,“您是对这布局里的各样器具起了贪心?啧啧啧,您这……”

    “这本就是我家的东西啊!”风和叉腰,“我这不算苟求,我这是拿自己家的……”

    “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这一回悠远飘渺的声音中出现了之前并不具备的严厉。

    风和话都不敢说下去了,他认了怂,“好吧,那些器具不是我家的,我不该起了贪心!啧,我生怕我坚持下去,这声音到三次提醒会出现个什么人给我一棒槌。”

    悠远飘渺的声音再次严厉地响起,“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

    风和扁着嘴,他不预备再大声说些什么了,但他还是嘟囔了一句,“我说怎么六长老经常不说话,敢情是被这玩意儿吓得。”

    丹歌朝布局的上空瞅了瞅,他觉得那悠远飘渺的声音仿佛就来自于这高空之上的仙人,这仙人闲的没溜儿,就在这布局闲居,在此教化众人为君子。丹歌一边瞧着上空,一边朝风和说道,“您说这话,又要挨训了!”

    但良久,并没有任何的声音传来。

    这下子,众人有些发愣,等众人反应过来,就都是开怀大笑,“哈哈哈哈!”

    “原来您这一句话说得在理。”子规朝风和竖着大拇指,“六长老不常说话,正是被这玩意儿吓得!”

    众人笑过之后,就将这个六长老的“把柄”藏在心头,然后众人收敛了神色。丹歌、天子、子规、风标、祁骜这五个在布局之外的人,迈步进入了布局之中。而因为风和的前车之鉴,众人收敛了各样的心思,于是没有得到那悠远飘渺之声的指点。

    来在这布局之内,众人这才得以环顾四周,仔细查探这布局当中的情形。这布局之内乃是一方草地,草地的中心正摆着那六样器具,而在器具以外的四面,则栽植着四样植物。

    这四样植物也和君子相关,乃是梅、兰、竹、菊。这布局显然特意设置,将不同时节的这四样植物都调配在了一起,四君子彼此相映,环绕在六样器具周围。近处是兰,兰草中间点缀各色菊花,绿叶衬着各色鲜艳,可谓相得益彰。

    再远些,便是梅树,梅花幽香暗放,是这整个空间最为浓郁的气味。梅树之下,梅花花瓣散落,铺就一地粉红,粉红中也冒出那样一两朵橘黄的菊花来,黄色于是更为鲜艳,光彩夺目。

    最远处,便是茂林修竹,高耸着形成了一堵绿墙,竹叶无风也动,沙沙之音传来,让人如临海岸。这布局之内自远及近,清雅淡泊者、高洁傲然者、幽香贤达者、飘逸尘隐者,彼此相映,这该是凡人从不曾见的君子齐会奇景。

    丹歌等人站在期间,恍如与君子交,心情舒畅,自在旷达。他们不由得向往起了君子的境界和品格,他们不自觉的,就想踩入花丛,在当中徜徉。

    然而这时候,悠远飘渺但是毫无感情的提示音响起了,“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这话说得是君子但凡行动,一定有其道理,君子谨言慎行,凡事都要合乎礼仪。这显然就是在告诫众人,他们踏入花丛的行为是不被许可的。

    。

第六百一十二章 君子六艺() 
众人也从刚才忘我的状态中回转过来,这一声提醒,把他们拉回了和提醒声音一样的冷冰冰的现实。

    “虽然这一声提醒使得我们没有踏入花丛,似乎是个正当的提醒,告诫我们要合乎礼仪。”丹歌无奈道,“但它打断我们,让我们从沉醉中回转过来,给了我们不愉快的体验,它这也不算是合乎礼仪吧。”

    众人等了一阵儿,那悠远飘渺的声音没有再传来类似于“君子不妄语”的话,也就是这个悠远飘渺的声音认可了丹歌的话是有理的。

    “还真是人性化嘿。”丹歌道。现在他们对于古时候先人们的修行境界,他们的法术技艺,有了一个突破性的认知了,他们已经可以凭借法力创造如今凡人尚在探索的人工智能了!

    这些感慨众人很快收起了,他们来在了这个布局内的六个器具面前,这才是他们此行的重中之重,至于君子之道,也唯有安逸在风家的六长老有践行君子风格的机会,像丹歌这种混江湖的,虚与委蛇,尔虞我诈,哪能成为什么君子。他们能崇敬君子,已经实属不易了。

    这六样器具就如他们之前在布局之外观察的一样,是代表君子六艺的六样器具。君子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

    其中,礼就是礼节,与人交往的礼仪规范。又有五礼,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这布局当中对应礼的器具用品,乃是一座祭坛,显然这个布局之内对于礼的考校,乃是吉礼。

    吉礼,也就是对于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礼。这吉礼作为五礼之冠,但对于众修行者来说却是相对容易的,因为他们十分重视各种节日的祭祀缓解,如果他们能勾连通灵相应的神祇,对于他们的修行战力都有不小的裨益。

    而乐,就是指的六乐。六乐为《云门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这六套乐舞,在周朝时保存完账,用在不同的吉礼当中,《云门大卷》用于祭祀天神;《咸池》祭地神;《大韶》祭四望;《大夏》祭山川;《大濩》祭周始祖姜嫄;《大武》祭祀周代祖先。

    然而在后续的传袭过程中,这些乐舞渐渐失传,到汉时仅留《大韶》、《大武》两套乐舞。而这两套乐舞,则一直流传到了如今,修行界风家因为先祖伏羲缘故,不祭周代祖先,于是会《大韶》一套乐舞,这里的设置,显然就是在考校《大韶》。

    射,就是射箭的技术。射箭技艺有五种,为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白矢指得是箭射穿靶心而箭头发白,以验证射箭者准确而有力。参连的技艺,需要先发一箭,然后后续紧随三箭,这四箭宛若连珠一般彼此相连,这要求射箭者连发数箭,且箭箭精准,不偏不移。

    剡注,要求发箭迅速,瞄准目标的用时极短,搭箭就射,这正验证射箭者射箭技术高超,得心应手。襄尺是存在于君臣之间的礼节,虽然此时有天子命格的天子在场,但他到底不是真正天子,于是这一个技艺显然不会考校,众人也不多思量。

    井仪,要求射箭者是连发四箭,且每一箭都正中目标。这与参连类似,而不同之处在于,连发的四件有了一个确定的目标,需要全部正中,难度比之参连就高了不少。

    在场的修行者们多数都没有射箭的经历,便是庞大的风家,也从没有过类似围猎的活动,所以这射箭的技艺该说在场的众人都是不精。但幸好的是,风家人先天八卦四大招中,有天地定位,所以只要施展此术,随意乱射,也不会歪,当可以应付过关。

    御,就是驾驶马车的技术。这技术要求又有五种。其一为鸣和鸾,讲究行车时和鸾声音相应。《韩诗》云“升车则马动,马动则鸾鸣,鸾鸣则和应。”鸾指銮铃,銮铃位于套在马匹脖子曲木的顶端,和衡木上。而和指得是和铃,和铃挂在车厢前栏。

    而鸣鸾和鸣,正是要驱动马车,使得马车的跑动有节奏,要达到两道铃声相互应和,一片美妙。

    这驾车技术其二,叫做逐水车,要求的是驾驶马车在曲折的岸边飞快前行,虽然如此却不会落入水中。其三为过君表,这又是面对君王之时应有的礼仪规范。

    其四,舞交衢,驾驶马车通过狭隘的通道,但依然能够驱使自如,而不会有所磕碰。其五逐禽左,驾驶马车行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