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龙舌之祸 >

第263章

龙舌之祸-第263章

小说: 龙舌之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丹歌风标扭身回来问道,“香朗是谁?”

    不待子规回答,这湖上远端忽然有一道金针来袭,后面更是牵引丝线!同时,悠悠的老者声音在这湖面炸起,“倒算是不战亦屈人之兵,可堪一妙。”

    众人循声而望,声来之所亦是那金针来处,那金针而来的湖边处正有一块石碑,碑上所志,乃“太公湖”三字!

    “太公湖!”众人的神色一变,再看那金针已有领会,这可并非什么金针,而是一金色的笔直吊钩!这金钩就这么缓缓而飞,戳向那荒。那荒也知道来者不是寻常之物,他连忙左右闪躲,更是连发攻击相击,而后又架起几遭防御。

    他化境的水平,攻击和防御在最高到炼气的这修行界,当是无敌的存在了!但这悠悠一金钩分明不闪不避,也不寻什么其他路径,直扑荒喉头而去,无论是荒的攻击还是防御,在这金钩面前都没有丝毫成效!可见这金针便是悠悠,也实是厉害无比!

    最终,这一钩从荒的喉头扎入,而后从脖后透出。随即钩其后带起的鱼线一缠,已将这荒的脖子绑住。随着这一针透过,荒的气势迅速跌落,他的境界最终还是跌回了炼气中程后段。

    “嘣”,金针来处传来拨动鱼线的声音,而后这一道颤动沿鱼线传袭,最终传到荒的喉头,继而震动了金钩。金钩微动之际,磅礴的力量在这太公湖上落下,四面围起。等丹歌子规等人再看时,彼此已经踪迹难觅,而他们各自的位置,也都不在湖上了。

    丹歌眼前,端坐着一位慈祥的老者,他为魂灵般虚幻的形态,丹歌的目光能顺利的透过他的身子。丹歌也料定了眼前人已不是世间之人。这老者抖了抖手中的金钩,笑着看向了丹歌,一言不发。丹歌认出了金钩,也就断定了老者的身份,眼前,正是姜太公姜尚!

    “拜见太公。”丹歌连忙施礼。在施礼际他连忙思忖起姜尚的一生,这姜尚封神之后,因为与神位无缘,所以不在榜上,而是享尽了人间富贵。但在其死后,执打神鞭在手,可云游各部,每到一处,则该处的正神隐退,于是有“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说法。

    所以丹歌也有了判断,这姜尚并非正神,当前形态正是一道魂灵不假。可他未敢怠慢,这样见神大一级的角色,绝不是他可以随意轻慢的。他唯一不懂,就唯有这姜尚,为何会出现在此处了。

    那姜太公只是瞧了丹歌一眼,已是明晰了丹歌的所想。他笑道:“南阳本是我的祖籍之地,我在此休憩有何不可?!况后人附会,都命名此处是太公湖了。”

    “弟子不敢质疑。”丹歌连忙拱手,“不知太公把我拿来这里,是要怎样的事情吩咐?”

    姜尚却没有回答,而是问道:“你可知南阳五圣?”

    丹歌连连点头,“弟子知道,乃是您为谋圣。还有商圣范蠡,医圣张仲景,科圣张恒,智圣诸葛亮。您及其余四位,都是这南阳的祖籍, 被命为南阳五圣。”

    姜尚点头,道:“而今你等一伙四人,再加上那赤身之人,恰是五人。而我及其他四位南阳之圣,早在此处汇集,布下了五圣之阵。你同伴方才一语,以不战之言阻止那赤身之人继续恢复力量,这一点恰撞在我等阵法的妙处,于是阵法为尔等开启。”

    “呃……”丹歌苦笑道,“弟子的伙伴撞破了迷阵,您当是奖励弟子们不犯阵法,却为何是开启了?!”

    skbshge

第三百六十二章 五圣之问() 
姜太公笑了笑,解释道:“我们这阵法可不是什么杀阵,而只算一道谜阵,谜语的‘谜’。你们闯阵,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你们可在我等阵中回答一问。”

    “呃……”丹歌又苦笑道,“回答一问,算是怎样的好处啊?”

    太公道:“你当我等会问什么不紧要的谜题吗?我等的谜题,也许恰能为你们解惑呢!我等若是问出了你们心中所想,只待你们试探着说出自己的猜测,若是我等点头,你们不就有确知的答案了吗?此等好事,不可作为一奖?”

    “哦!”丹歌连连点头,“原来如此,还请太公相问!”

    太公却是嘱咐道:“唯有你等五人都答对题目,才可以离去。此番这阵中有你们的一个敌手,如果那赤身之人故意答错,拖延时机恢复自身,而后出去对你们痛下杀手,我等也是无策。”

    丹歌无语一叹,道:“您等这阵法的杀机原在外面啊。”

    这一句话正点在太公的心头,他方才还说这阵不是什么杀阵,而进这一阵若被人刻意利用,又与杀阵何异!太公连连摆手,“好吧,我等护你们一程!”

    丹歌眉开眼笑,连忙拱手道:“多谢太公!”

    太公摆了摆手,他只觉自己是被丹歌摆了一道呢!“我们书归正传,我这一问是:若青龙受难,则将伏藏何地?”

    丹歌双眸一瞪,这问题他方才才有了猜测,他猜测着青龙的府第就在泰山,而太公此时恰就问起这个问题。还真如太公所言,五圣提问,正是帮他们确定猜测的正误而来!但丹歌又不由多想,既然太公有此一问,可见青龙伏藏之地应是颇多。

    丹歌想了想,问道:“弟子猜测,青龙的洞府在泰山,不知可对?”

    太公深深看丹歌一眼,问道:“你如何猜测而出?”

    丹歌答道:“弟子身上有上天功德所赠,为五岳真形图其一的南岳之图。我施展此图时,口诀为:南宫赤帝,其精朱鸟,司夏、司火、司南岳。对照来看,若是青龙之图,当是:东宫青帝,其精青龙,司春、司木、司东岳。于是弟子猜测,青龙在泰山。”

    太公摇头,笑道:“那你如何确定,朱雀的府邸,就在南岳之上呢?”

    “呃……”丹歌双肩一塌,“还真是无法确定啊。”

    “所以你这提问我可不知如何回答。”太公道,“青龙洞府是否在泰山,谁人说得准呢!但我确知,朱雀是在南岳衡山的。至于……”太公说到这里,却是不往下说了。

    丹歌的眼眸一亮,他望向太公,已是明了,太公或是不能直言相关青龙的事情,却可以给他一道暗示。太公既然确定了朱雀的洞府正是在南岳,那青龙的洞府在泰山,毫无疑问啊!

    太公被这丹歌凌厉的眼神儿打量地有些不自在,他知悉自己这一个提点,丹歌已是明白其中的意思了。但他要装作当前之事和他全然无关,他挥手作扇,在脸前扇了扇,催促道:“不要看我,你快说,青龙伏藏何处?”

    丹歌一想题目,乃是:“若青龙受难”,照着太公这话语来看,青龙这受难,正是当前青龙将死、大火星黯的原因了。他就不由想追寻这青龙受难的真由,“不知道青龙所受何难?”

    “你打听这个做什么?!”太公训斥道,“你只管猜题!”

    丹歌连忙辩驳,道:“这当中自有不同!若是青龙只是修为之失,则可能去往洞天福地之中修行养伤。若是青龙遭仇敌所追,则更多有变数!若青龙只是宿命如此,大劫难逃,我料青龙神异之兽,必能慷慨以赴,于是此番青龙或在洞府。这情况不同,则选择也有大不同啊!”

    丹歌这说得头头是道,也不是他胡搅蛮缠,他的所言确实是有一番道理的!

    太公再次深深往一眼丹歌,这小家伙儿的言辞问题,他也不好拒绝。毕竟他要的答案也不是丹歌的信口胡言,而是逻辑推理判断,以应他谋圣之名。所以丹歌答题需要一些确切的情形,也在情理当中。他叹了一声,警告道:“我告诉了你,也只许你一人知道!”

    “好。”丹歌点头,他暗地里心思急动,或许青龙受难之因,他能就此了解个大概了。

    太公早窥透了丹歌的心思,他道:“从前啊!后来啊!最后啊!青龙是被仇敌所伤!猜吧!”

    丹歌一扁嘴,“我还当您愿意透露怎样的秘辛呢!那我再问,青龙又可以隐在何处?”

    “嘿!”太公扬了扬手中的吊钩,道,“这是我的阵还是你的阵?怎么你这许多的问题啊?!你不许问了!这一条我拒绝回答。”

    “哦。”丹歌一叹,四下打量起来,而后道,“不知我在太公您这里是住哪儿?可有吃食?在此期间,是否能和我的同伴相见啊?”

    太公鼎鼎大名的谋圣,可对于丹歌这无赖的做法毫无办法,他知悉他若不回答丹歌这一问,这丹歌就厚脸皮不答,日后蹭他的吃住了!他想想往后的日子,必是不胜其烦!他幽幽一叹,甚是无奈,道:“罢了,你当给我个解释,你又为何有此一问吧!”

    丹歌道:“弟子知悉青龙乃是四方神兽,神兽镇定四方,才有天地安然。既然这神位如此重要,若是青龙擅离职守,必造定天地大变,所以便是青龙受伤,它也当为天地所计。如今天地还算太平,所以弟子料定青龙从不曾擅离职守。

    “而弟子的询问,正是想知道青龙在哪些地方,能依然发挥它镇定东方的作用,这样弟子就能有更为准确的判断了。”

    “你倒聪明!”太公笑道,“好吧,我给你说一说!”太公说着正了正身子,俨然一副将长篇大论的样子。

    这反倒让丹歌纳闷儿,方才青龙受难之事太公不曾详说,当前这青龙能伏藏的位置,又有何多说的呢?

    太公已是开口:“天地有四象,为东、西、南、北四方对应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而阴阳两仪也生衍四象,为少阴、少阳、太阴、太阳,此四者相互对应。但在此外,还有一方,为中央。中央为黄龙,有‘第五灵’、‘第五象’之称。

    “而也因这第五灵,所以四象才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四象之中,若有一神兽擅离职守,其余三象与第五灵还能稳定平衡。也因如此,青龙伏藏的位置可以说遍布各处,它可隐在五岳,可隐在五方,可隐在山川,可隐在湖泊大海,更可隐于天界,亦可隐在人间。你猜吧。”

    “呃……”丹歌挠挠头,如此看来,青龙哪里都可以隐,他这一问根本没有把范围缩小。所以他就有了两个选择——青龙的洞府及其他地方。青龙是否会隐在其他地方呢?而伤害青龙的是怎样的人物呢?

    伤害青龙的必是大神灵了,而这等神灵,必能做到一日之内览遍华夏各地,所以青龙藏在任何地方都是有危险的。反倒是藏在自家的洞府,有一些依仗,还能多多躲避一时。丹歌想到这里,有了定论,他答道:“正是藏在了泰山它自己的洞府之中!”

    ……

    此时在子规一方,智胜诸葛亮望着子规,也如太公一般交代完了这五圣之阵的情形,“所以我的问题是,从商丘风家流传出来四句谜诗,为:‘廿於菟罹枭首恨,攫只足惨业膻根,明月堪负乾离首,文豹须受后身刃。’这谜诗何解?”

    子规笑了起来,这智圣诸葛所问,正是他颇为拿手的东西啊!“为黄丛青豸……”继而子规就详细地将这解法说了一遍。

    诸葛亮深深看了一眼子规,连连点头,“原来是你等已经解出,我倒多此一举了。”

    子规眸中明光一闪,“您这意思,您及其他四圣,是在借机指点我们?”

    诸葛亮一笑,“算是吧,可也算是赎罪,也可算是帮忙,怎样解都可以啊。张力士的出现,证明着你们就是那千年来终于有讯的应劫之人啊。”

    “张力士?”子规忽然一笑,“您不提我都忘了,他说在必要时机帮助我们,是这个时候么?”

    诸葛亮笑道:“他好似晚来了一步,但总归比不来要好吧。他其实何止晚了这一步啊。他是步步晚,这大抵就是他的宿命抑或劫难,最后的黄巾力士嘛,给些尊严吧。”

    “最后的?”子规点点头,“是了,当今的修行界,不过一群炼气境的人物,怎还能差使得了黄巾力士呢!可您说那荒……”

    “你说那赤身之人?你不是猜出它的真名姓来了么?”诸葛道。

    “它真是香朗?!”子规叹了一声,“它往日为灾,如今虽也为灾,但好似也带来些福音啊!我修行界是否最高能突破到炼气境了呢?”

    诸葛笑了笑,道:“井沿扩了扩,可我等还是在坐井观天。待何时有一日能跃出了井,再庆贺吧。”

    “嗯。”子规点点头,他倒也不期待那跃出井的一天。他的兴奋,自当前就开始了,诸葛亮的话,还是肯定了他的说法,修行界真得能突破到炼气境了!

    而此时,在另一边,风标面对的是商圣范蠡,范蠡的问题是:“千百青豸,如何青龙?”

    在这个问题问出口的刹那,风标即是愣住了,根据之前范蠡对于这五圣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