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轿车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

第14章

轿车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第14章

小说: 轿车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检查从动轴前支撑轴承。如图3…6所示,用手转动轴承,在轴向加力,如果有阻滞或有明显间隙感,则应更换轴承。

    图3…6 从动轴前支撑轴承与飞轮端面圆跳动的检查

    最后检查飞轮端面的圆跳动。如图3…6所示,将百分表安装在发动机机体上,百分表表针抵在飞轮的最外圈,转动飞轮,测量飞轮的端面圆跳动,应小于0。1 mm。如果端面圆跳动超过标准,应修磨或更换飞轮。

    飞轮每次拆卸后,应更换连接螺栓。将飞轮安装到曲轴上时,应按对角线逐次以规定的力矩拧紧。

    2。压盘和离合器盖

    压盘损伤主要有压盘翘曲、破裂或过度磨损等。

    对压盘应先检查其表面光洁度。压盘表面不应有明显的沟槽,沟槽深度应小于0。30 mm。轻微的磨损可用油石修平。其次检查压盘平面度,检查方法如图3…7所示,用钢直尺压在压盘上,然后用塞尺测量。离合器压盘平面度不应超过0。2mm。

    图3…7 离合器压盘平面度的检查

    3。从动盘

    对从动盘先进行目视检

    查,看从动盘摩擦片是否有裂纹,是否有铆钉外露、减振器弹簧断裂、花键毂磨损严重等情况。如果有,则更换从动盘。

    其次检查从动盘的端面圆跳动。在距从动盘外边缘2。5mm处测量,离合器从动盘最大端面圆跳动为0。4mm。如果不符合要求,可用扳钳校正或更换从动盘。

    最后检查从动盘摩擦片的磨损程度。摩擦片的磨损程度可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如图3…8所示。铆钉头埋入深度应不小于0。20mm。如果检查结果超过要求,则应更换从动盘。

    图3…8 离合器摩擦片磨损的检查

    4。膜片弹簧

    对膜片弹簧,首先检查其磨损程度。用游标卡尺测量膜片弹簧与分离轴承接触部位磨损的深度和宽度,深度应小于0。6mm,宽度应小于5mm,否则应更换膜片弹簧。

    其次检查膜片弹簧的变形。如图3…9所示,用专业工具盖住弹簧分离指内端(小端),然后用塞尺测量弹簧分离指内端与专用

    图3…9 离合器膜片弹簧变形的检查

    工具之间的间隙。所有弹簧分离指内端应在同一平面内,上述间隙不应超过0。5mm。否则用维修工具将变形过大的弹簧分离指撬起以进行调整。

    5。螺旋压紧弹簧

    对于螺旋压紧弹簧应先目视检查其是否有断裂、裂纹、弯曲变形等损坏,如果是则更换。然后检查弹簧的自由长度,如果长度小于标准值2mm以上,则更换弹簧。

    6。分离轴承

    用手固定分离轴承内圈,转动外圈,同时在轴向施加压力,如有阻滞或有明显间隙感,则应更换分离轴承。对分离轴承通常应一次性加注润滑脂。维护时切勿随意拆卸清洗分离轴承,若有脏污,可用干净抹布擦净轴承表面。

    7。主缸和工作缸

    离合器主缸分解后,先检查主缸内壁的磨损情况,测量活塞与缸壁的间隙,如果超过规定值,应更换相应的零件;然后检查皮碗是否老化、回位弹簧是否失效,如果是则更换相应的零件;主缸装配前,应清洗缸筒,对主缸活塞、皮碗、密封圈等零件应涂抹润滑脂。离合器工作缸的检修与主缸类似。

    8。离合器的调整

    离合器的调整主要包括踏板自由行程的检查和调整、分离杠杆高度的检查和调整、液压操纵系统的排气等内容。

    第一,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

    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会导致离合器分离不彻底、换挡困难等故障;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过小,会导致离合器打滑、烧蚀等故障。

    操纵机构不同,踏板调整的部位和方法也不同。

    杆系式操纵机构:

    杆系式操纵机构是通过分离拉杆后端的球型调整螺母进行踏板自由行程调整的,拧动球型调整螺母,可以改变分离拉杆的长度,从而调整踏板的自由行程。当自由行程小于标准值时,可以将球型调整螺母旋出以增加分离拉杆的有效长度,反之亦然。此种机构车型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一般为30~40mm。

    拉索式操纵机构:

    拉索式操纵机构是通过如图3…10所示的调整螺母进行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的。逆时针旋转调整螺母可以增加踏板的自由行程,反之亦然。此种机构轿车的踏板自由行程一般为15~25mm。

    图3…10 拉索式操纵机构的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

    第二,分离杠杆高度的调整

    分离杠杆高度的调整是指将所有分离杠杆(或膜片弹

    簧分离指)内端的后端面必须调整到与飞轮端面相平行的同一平面内。分离杠杆高度调整不当会导致分离不彻底,轿车起步时颤抖,严重时会发生发动机熄火。

    第三,液压操纵系统的排气

    离合器液压操纵系统在经过检修之后,液压管路内可能进入空气,在添加制动液时也可能使液压系统中进入空气。空气进入后,由于气体可被压缩,使油液的传力效果变差,从而使离合器分离不彻底。因此,液压系统检修后或怀疑液压系统进入空气时,就要排除液压系统中的空气。

    排除方法如下:

    将主缸储液罐中的制动液加至规定高度,升起轿车;

    在工作缸的放气螺钉上安装一软管,接到一个盛有制动液的容器内;

    排空气需要两个人配合工作,一人慢慢地踏离合器踏板数次,感到有阻力时踏住不动,另一人拧松放气螺钉直至制动液开始流出,然后再拧紧放气螺钉;

    连续按上述方法操作几次,直到流出的制动液中不见气泡为止;

    空气排除干净之后,需要再次检查及调整踏板自由行程并补加制动液。

    skbshge

(一)转向沉重() 
故障现象:

    装有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轿车在行驶中突然感到转向沉重。

    故障诊断:

    转向沉重故障一般是由液压转向动力系统失效或助力不足所造成的,其根本原因在于液压不足。引起转向系统液压不足的主要原因有:转向油罐缺油或油液高度低于规定要求;液压回路中渗入了空气;油泵驱动皮带过松或打滑;各油管接头处密封不良,有泄漏现象;油路堵塞或滤清器污物太多;油泵磨损或内部泄漏严重;油泵安全阀、溢流阀泄漏,弹簧弹力减弱或调整不当;动力缸或转向控制阀密封损坏。

    故障排除:

    转向沉重故障诊断与排除基本流程如图3…11所示。

    图3…11 转向沉重故障诊断排除的基本流程

    第一,检查转向油泵驱动部分的情况。用手压下转向油泵的驱动皮带,检查皮带的松紧度,若皮带过松,应调整;起动发动机,使发动机怠速运转,突然提高发动机的转速,检查转向油泵驱动皮带有无打滑现象,发现问题后应按规定更换性能不良的部件。

    第二,检查转向油罐内的油液质量和液面高度。若油液变质则应重新更换规定油液;若只是液面低于规定高度,应加油使油面达到规定位置。

    第三,检查转向油罐内的滤清器。若发现滤网过脏,说明滤清器堵塞,应清洗;若发现滤网破裂,说明滤清器损坏,应更换。

    第四,检查油路中是否渗入空气,如果发现油罐中的油液有气泡,则说明油路中有空气渗入,应检查各油管接头和接合面的螺栓是否松动,各密封件是否损坏,有无泄漏现象,油管是否破裂等。对于出现故障的部位应进行修整和更换,并进行排气操作,最后重新加入油液。

    第五,检查各油管接头等处有无泄漏,油路中是否有堵塞,查明故障后按规定力矩拧紧有关接头或清除污物。

    第六,检查转向油泵进行输出油压,如果油泵输出压力不足,说明油泵有故障,此时应分解油泵,检查油泵是否磨损或内部泄漏严重,安全阀、溢流阀是否泄漏或卡滞,弹簧弹力是否减弱或调整不当,各轴承是否烧结或严重磨损等。对于叶片泵,还应检查转子上的密封环或油封是否损坏;对于齿轮泵,应检查齿轮间隙是否过大等,查明故障予以修理,必要时更换油泵。

    skbshge

(二)高速或某一较高车速行驶时转向盘震颤() 
故障现象:

    轿车在高速行驶或在某一较高车速行驶时出现行驶不稳、摆头,甚至转向盘抖动。

    故障诊断: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前轮定位角失准,前束过大;前轮胎气压过低或轮胎由于修补等原因起动不平衡;前轮辐变形或轮胎螺栓数量不等;传动系统零部件安装松动;传动轴弯曲,动力不平衡,前轴变形;减振器故障等。

    故障排除:

    较高速行驶时转向盘震颤故障诊断与排除基本流程如图3…12所示。

    图3…12 较高速行驶时转向盘震颤故障诊断排除的基本流程

    第一,架起驱动桥,前轮加塞安全塞块,起动发动机并逐步换入高速挡,使驱动轮达到终试摆振速度,若此时车身和转向盘都出现抖动,则为传动系统引起的振摆。

    第二,接上一步骤,若达到终试振摆速度,轿车不出现抖动,则振摆的原因是轿车前桥部分存在故障。

    第三,检查前轮各定位角和前束是否符合要求,如失准应调整。

    第四,架起前桥试转车轮,检查车轮动平衡情况及轮胎是否变形过大。必要时可换良好的车轮进行对比试验。

    第五,检查前轴、车架是否变形,查明故障予以修理,必要时更换。

    第六,检查传动轴是否弯曲,有条件时应做传动轴动平衡,必要时更换。

    skbshge

(三)左、右转向轻重不同() 
故障现象:

    轿车行驶时,向左和向右转向的操纵力不相等。

    故障诊断:

    产生左、右转向轻重不同故障的原因有转向控制阀阀芯(或滑阀)偏离中间位置,或虽然在中间位置但与阀体槽肩的缝隙大小不一致;控制阀内有污物阻滞,使左、右转动阻力不同;液压系统中动力缸的某一油腔渗入空气;油路漏损等。

    故障排除:

    左、右转向轻重不同故障诊断与排除基本流程如图3…13所示。

    图3…13 左、右转向轻重不同故障诊断排除的基本流程

    第一,按规定检查或更换新油。

    第二,如更换新油后故障没有消除,应对液压系统进行排气并检查系统有无油液泄漏,若液压系统中出现泄漏时,应更换泄漏部位的零部件。

    第三,检查控制阀。对于滑阀式转向控制阀,可在动力转向器外部排除此故障,通过改变转向控制阀阀体的位置来实现。如果滑阀位置调整后仍不见好转,应拆检滑阀并测量其尺寸,若偏差较大,应更换滑阀。对于转阀式转向控制阀,必须通过分解检查来排除故障。

    skbshge

(四)转向时有异响() 
故障现象:

    轿车转向时,转向系统有过大的异响,并影响轿车的转向性能。

    故障诊断:

    转向时产生异响故障的原因有转向油罐中液面太低,油泵在工作时容易渗入空气;液压系统中渗入空气;油罐滤网堵塞,或液压回路中有过多的沉积物;油管接头松动或油管破裂;油泵严重磨损或损坏;转向控制阀性能不良等。

    故障排除:

    转向时有异响故障诊断与排除基本流程如图3…14所示。

    图3…14 转向时有异响故障诊断排除的基本流程

    第一,当转向盘处于极限位置或原地慢慢转动转向盘时转向器发出“嘶嘶”声,如果这种异响严重则可能为转向控制阀性能不良,应更换转向控制阀。

    第二,当转向油泵发出“嘶嘶”声或尖叫声时,应检查油罐液面高度,液面高度不够时应查明泄漏部位并修理,然后按规定加足油液。

    第三,油罐液面高度正常,应检查转向油泵驱动皮带是否打滑,若打滑应查明原因,更换皮带或调整皮带紧度。

    第四,转向油泵驱动皮带正常,应察看油液中有无泡沫,若有泡沫,应查找漏气部位并予以修理,然后排除空气,若无漏气,则说明油路有堵塞处或油泵严重磨损及损坏,应予以修复或更换。

    skbshge

(五)直线行驶转向盘跑偏() 
故障现象:

    直线行驶转向盘跑偏的故障现象为轿车直线行驶时,难以保持正前方向而总向一边跑偏。

    故障诊断:

    产生此故障的原因有油液脏污、转向控制阀回位弹簧折断或变软,使转向控制阀不能及时回位;转向控制阀阀芯(或滑阀)偏离中间位置,或虽在中间位置但与阀体槽肩的缝隙大小不一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