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黄陵文典--黄帝故事卷 >

第46章

黄陵文典--黄帝故事卷-第46章

小说: 黄陵文典--黄帝故事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人们还是没有穿的。后来,轩辕帝才知道制造、使用农具。他有三个女儿,第三个女儿和蛇精相爱了。这蛇一蜕皮就会变成一个漂亮的后生,与三女一起坐一起玩。分手后,两个又约定了时间相会,谁知道三女去得太早,那条蛇来不及蜕皮,还是一条老蛇,一见到三女来,心里一慌就溜走了。三女坐在那里等啊等的总是不见情人来,心里悲伤极了,就在那里一直坐着,过几天就死了。她死后,尸体上长出许多的白色虫子来。轩辕黄帝和他的妻子,老不见三女回来,到处去找,找到山坡上,只见一大堆白色的虫子。轩辕的妻子说:“虫子啊!你要是我的三女,就到我的怀里来吧!”这些虫子就爬到她怀里来了。轩辕黄帝和他的妻子就把这一堆虫子抱回家去养起来。后来就变成了蚕,从此世上的人才有衣服穿。

    轩辕黄帝造了弓箭,造了农具到处开荒种田,人们有饭吃有工具用,生活越来越好了;他又到处采药造酒。酒成了,有一个叫刘伶的尝了一口酒,醉下去就是3年。他酒醒以后,就把酒改制了一下,味道好,又不那么醉人了。

    得了酒,有了绸缎,还没有金银,他们到处开田。有一次,发现了一坛银亮银亮的水,便把水送给工匠炼,就炼出了银子。这一下什么都有了,太白金星又把这些东西带到龙王那里去说亲,终于把龙女娶了来。从前的人活1000岁,男的到300岁娶老婆,女的240岁嫁丈夫,就是从龙女那里定下的,从前的人不知道接亲嫁女,从娶了龙女后,才知道嫁女的事了。

    讲 述:廖家斌

    整 理:吕薇新

    流传地区:湖南凤凰

    skbshge

第十八节 笔架和笔架山的传说() 
相传上古时期,没有文字,也没有纸墨笔砚。人们传言记事咋办呢?就砍了竹子,用刀刮出白茬儿来,在那上面再用刀子刻上各种图形——山就刻个山的样儿,水就刻个水的样儿。可是刻的样儿一人一个样,极不统一。轩辕黄帝平定天下后开创文化,首先就让仓颉专管这项工作,造出了一套统一的“象形文字”。

    有了字,用刀往竹板上刻还是挺费事。有一回,轩辕黄帝到窑子头察看民情,见到烧陶的工匠们用一根细竹子劈开头,再在上面夹些兔毛像我们今天的刷子,用它蘸些泥水水往要烧制的盆盆罐罐上涂釉子。就思谋:用这种东西往竹片上写字,不是比刀子刻字要省事多了?后来,他就叫人们这么做,并在长时间的写字过程中,发现黑颜色写到白竹片上最清楚、最醒目,于是人们渐渐使用起了毛笔和墨,这样就有了最初的笔和墨。现在人们说笔是秦始皇时候的大将蒙恬造的,其实他只是在原始笔的基础上,来了一番精致的改造罢了。

    有了笔和墨,传言记事方便了。但是,蘸了墨的笔往哪儿一搁,哪儿就染得一塌糊涂,看着很腻歪。有一天,黄帝和仓颉出城散步,偶尔抬头朝西一望,瞅见一座山,三峰并立,中间的一座峰挺高,两边的两个山峰稍微矮一点,三个山峰中间形成两个山凹儿。心里猛一动,他想:要是做这么个东西搁笔,把笔头架起来,既不挨桌案,又不朝两边滚动,不是挺好么?仓颉见轩辕两眼盯着这座山沉思,就问他想啥,轩辕就把他的想法说了。仓颉很是赞同,并告诉轩辕说,他统一“山”字的写法,就是按照这座山的形状搞出来的。轩辕听了很高兴,他立即用泥捏了这么个架笔的东西。后来又叫工匠制成木的、陶的,起名叫“笔架”。并由此称涿鹿城西那座三峰并秀的山为“笔架山”。

    讲 述:赵义贵

    整 理:杨云 孙向东 顾胜勇

    流传地区:河北涿鹿

    skbshge

第十九节 人参为何长在长白山() 
有一天,轩辕黄帝到崆峒山看见广成子。广成子鹤发童颜,虽然人老了,还像年轻人一样精神。他以为遇上了长生不死之人,就向广成子求教咋能长生不死?广成子答道:“清心寡欲,不喜、不怒、不哀、不乐。”黄帝说:“怎么就能做到这些?”广成子对答说:“忘记自己,不占有万物,不支配万物。”黄帝问:“如何治世?”广成子说:“无为。”

    黄帝听了这些话,想了很久,百思不得其解。忘记自己,为什么又要求长生?不占有万物,为什么又要穿衣吃饭?不打败蚩尤,天下又何以得安?广成子似乎猜着了黄帝的心思,笑笑说:“这些道理要慢慢地才能想通、做到。现在,我帮助你找到一种神药,吃了这种东西,就可以长生不死。”

    两个人从崆峒山往东走,一直走了一个多月。这一天,他们登上了一座高大的山峰。上了峰顶一看,山下三面环水,一面堆满滚滚的黄沙。山的南面,隔河有一座山,三峰并秀,形似笔架。黄帝惊道:“这不是黄羊山么?”广成子点头道:“对呀,正是黄羊山。这山上长着一种神药,非你亲自来,才能采到。”黄帝心中又是一阵疑惑:“凡世上有的,谁不能得到呢?为什么非自己才能采到?”不过他没有把这些话说出来。广成子见黄帝犹豫,也不多谈,在山上用树枝搭了个窝棚,叫黄帝住下休息,准备第二天一早就去寻找神药。

    话是这么说,黄帝心里疑惑,哪能睡呀!天刚麻麻亮,他就起身在山上转起来。这儿瞅瞅,那儿刨刨,不一会儿,刨出两个白胖胖的小娃娃来。他把这两个白娃娃放到山泉中,想洗一洗。谁知,两个娃娃一见水便活了。一会儿在水里游,一会儿笑嘻嘻地互相捧水戏逗。黄帝看得入了迷,感到十分高兴。两个小娃娃正玩得高兴,忽然听到一阵脚步响,广成子从远处走来了,两个小娃娃一惊,蹦蹦跳跳,跳出山泉,在草丛中打了个滚就不见了。黄帝把这个怪事向广成子说了,广成子后悔得直跺脚。他说这两个小人儿,就是人参娃娃,吃了他们,就能够长生不死。广成子告诉黄帝:“你要是再遇见这种小人儿,就要想办法把他们捉住,千万不能放开。”他还告诉黄帝说:“这黄羊山上住着一个人参王和他的家庭,刚才这两个人参娃娃就是上天赐给你和我两人的。”黄帝听了半信半疑,但想再找到人参娃娃的欲望更强了。

    中午,两个人摘了些野果充饥,休息了一会儿,就又开始寻找人参娃娃。广成子一步不离地跟在黄帝身后,睁大眼睛瞅着。两个人这儿刨刨,那儿剜剜,可是怎么也刨不出人参娃娃了。找到后半晌,两个人累了,就走到一棵松树下休息。这时候从后山转过一位妇女,左手领了一个白胖胖的男孩,右手拽着一个傻乎乎的女孩,朝轩辕黄帝走来。那妇女走到黄帝面前,恭恭敬敬地跪下,把两个孩子推到黄帝跟前说:“大王除蚩尤,安天下,制法典,创文明,功高盖世。我虽草木之人,也感恩泽。为天下黎民世代幸福,我甘愿舍去自身骨肉,请大王食之,以得万寿!”两个娃娃怯生生地看着黄帝,不跑也不跳,静静地等待着。黄帝心想:“蚩尤残暴,到处吃人,才为天下百姓痛恨。我除蚩尤,正为救天下百姓,怎能自己也来吃人?”心里想着嘴就把这话说出了,并伸手搀起妇人。妇人感动得流下了两行热泪,那两个娃娃听了高兴地一个人拽住黄帝的一只大手,大笑大闹。黄帝用手摸摸这两个孩子的头,心下琢磨:既然吃了这两个孩子可以长生不死,那世上的人知道了这种事,就一定会加害他们。就说:“你们母子往远处安家去吧!往东北方向,有个长白山,那里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可避灾祸。”

    黄帝话音一落,这娘儿仨一下子就不见了,广成子在一旁看了,心里乐了。他看到黄帝真正做到了“忘记自己,不占有万物,不支配万物”,“清心寡欲”了,便离开了黄帝,回到崆峒山修道去了。从此,人参去了长白山安家落户,他们在那儿,生长繁衍,直到如今。

    讲 述:刘文治

    整 理:顾胜勇

    流传地区:河北涿鹿

    skbshge

第二十节 洛出书() 
话说轩辕黄帝五十年秋七月南巡,来到了洛水注入黄河的地方。这里背依嵩山,面对黄河,景色十分秀丽。他决定在这里修筑一个高大的祭坛,祭祀天帝。祭坛建成后,轩辕黄帝登坛祈祷天帝降福。祭罢又沉璧于洛水,以祈吉祥。这时,只见祭坛下洛水上面,五彩缤纷,霞光四射,隐隐有仙乐之声。还听见从空中传来了呼唤声:“洛水金鱼,背负天书,赐予轩辕,解民疾苦。”霎时间,洛水中出现一只斗大的神龟,缓缓地爬向岸边。那神龟来到轩辕黄帝面前,恭恭敬敬地点了三次头,然后就伏在地上,一动也不动。轩辕黄帝和群臣细看神龟背上密密麻麻尽是赤文绿字,就叫仓颉用木炭原样画在一块平滑的大石上,仓颉刚刚画完,那神龟一滚,进入洛水,霞光也慢慢散去。

    轩辕黄帝对空遥拜,然后,让人把大石抬到祭坛上,命石匠照仓颉画的样子刻下来,称它是“天书”。轩辕黄帝和群臣就住在祭坛上,日夜潜心研究“天书”。经过九九八十一天,轩辕黄帝从“天书”上悟得很多东西。据天书的启示,他发明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种符号,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种符号相互配搭起来,按次序来纪年,前者叫“天干”,后者叫“地支”,相配轮回,每轮回一次正好是60年,便称一个“甲子”。这就是我国最初的“历法”。他还根据天书的启示,发明了人们居住的房屋、煮饭用的锅等等。他的大臣仓颉,从天书中得到启示,发明了象形文字,隶首从天书中得到启示,发明了算数。嫘祖从天书中得到启示,发明了养蚕织丝。这一切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了极大的帮助。

    至今,巩县洛口村北寨门上还嵌着“古洛”的匾额,刻着“休气荣光连北厥,赤文绿字焕东周”的对联。据说,这里就是当年轩辕黄帝祭天、沉璧而得“天书”的地方。

    整 理:周得京

    流传地区:河南巩义

    skbshge

第二十一节 黑龙池与白杨树的传说() 
相传有一年夏天,一连两个月没下雨,庄稼都快旱死了,这可把黄帝急坏了。他问人们为啥不浇地?人们说:“哪里还有水哩!”黄帝说:“城东池中不是有水吗?”人们说:“那池里住着一个妖怪,常常上来残害百姓,谁还敢去呢。”黄帝听后点点头就走了。

    第二天,他手持宝剑到水池边去察看,刚刚站定,只听池中“哗”的一声巨响,冒出两丈有余的水柱。待水柱落下,当中露出一个怪物,身高约有七尺,头如斗大,面目漆黑,手持一支长枪,向黄帝吼道:“你是何人?”黄帝说:“我是矾山古城里的黄帝。天这么旱,百姓想用池水浇地,你为何霸占水源残害百姓?”那黑脸妖怪听后哈哈大笑道:“我乃这池中龙王,用水,休想!”说罢蹿上岸来持枪向黄帝刺来。黄帝急用锏挡开,两人便在岸上厮打了起来。二人你来我往,一直杀了三天三夜,也没分出胜败,最后黄帝使出撒手锏,才把妖怪的头削了下来。黄帝正想上前取头,没想到这个妖怪是一条黑龙精,因成仙心切,一天趁他师父外出,偷吃金丹才变成一条黑龙的。他这时不甘失败,用一对*变作两眼,肚脐眼变成嘴,一跃而起又与黄帝扑打在一起。打来打去,最后两人都现出原形,一黑一白驾云在空中大战。一个时辰后,黑龙终于抵不住白龙,便逃回池中。黄帝怕他再出来残害百姓,便把手中的宝剑插在池边把守。天长日久,那宝剑便生根抽枝了,变成了一棵白杨树,一直长到今天,树身大到四个人都搂不住。池中那个黑龙精因为害怕黄帝的宝剑,再也没敢出来。因为有一条黑龙住在里面,人们就叫它“黑龙池”。

    讲 述:王秀岭

    整 理:王希海

    流传地区:河北矾山

    skbshge

第二十二节 黑龙庙为啥脸朝北() 
传说黄帝战蚩尤的时候,南方有个叫“应龙”的小伙子,因为父母弟妹都被蚩尤杀害了,他便怀着满腔深仇大恨前去投奔黄帝。黄帝怜其身家不幸,留在身边日日教习武艺,演练阵法,很快成了一名智勇双全的人才。随之即委以重任,当了龙部的首领。这位应龙生得黑脸、黑皮肤,善于使用一把黑石巨斧,打起仗来总是冲在前头。有一次,他给黄帝献计,在阪泉沟伏兵崖头,诱敌深入,利用有利地形,居高临下用滚石之法,重创蚩尤人马,几乎全军覆没。后来又在一次战斗中,亲手捉获蚩尤,为天下百姓除掉大害,立下了万世不朽的赫赫功勋。

    可是,当黄帝定都涿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