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李化登天传 >

第96章

李化登天传-第96章

小说: 李化登天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昆仑山之物之术,恐怕也是那不传之秘,再问下去便失了礼节。于是张天师转了话题,又说回到围剿阴阳法王的事情上来。便叹说:“如今天下道门如同散沙,实在难聚,到头来出力的也就是你我老弟兄几个了,实在唏嘘。不过我龙虎山教门也算不小,愿做这一次降妖的主力,贫道宣布,但凡我教门中修行道化神之境的修士,都有责任降妖。”见张天师做了表率,其余道门也就不甘示弱了,也都纷纷表示愿意出人出力,清点下来,便是凑了四五百的道众,都是各门之中有修为的弟子。听到这里,圆圆不觉眉头一皱,他心想,如今前景未明,只凭些口舌的消息便要集结人马去围剿阴阳法王,兵家常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盲目的乐观恐怕容易招致大祸,以他所虑,此时应派出些技巧善变之士,结队去那阴山打探,掌握一些情报,待一切探明,再伺机而动。只是他自知人微言轻,在这大会上虽是说参与共商,不过是有个位子能够旁听罢了,也就不好多说什么。

    众道又问,那么如何去围剿魔头?张天师说道,他已经与地府判官商量好了,地府也要出兵围剿,以平这一大患。众道皆服,这一次阴阳两路共同夹击这一魔头,阴阳法王焉有不灭之理!

    便待时日,整队出发,四五百道众全聚龙虎山自然是不行了,便由各道门长老回各自山门,点齐人数,从各山门直杀奔那阴阳交界处,阴山脚下,在那里众道再汇聚为一,一鼓作气直破那阴阳法王。圆圆便留在龙虎山上,准备与龙虎山正一教道众一齐出发。

    那吴金玉虽然修习的时间尚短,因他也是天地所应运而生的奇才,便着短短几年的功夫,便已经修到炼气化神之境界,所以他也在龙虎山围剿阴阳法王的队伍当中。一干道众准备妥当,张天师拜过三清像,单独拜过灵宝道君,又在祖师爷像前上过香——有弟子问是否要起一课算算前途吉凶,张天师惨然一笑:“是吉是凶,到时候便知,现在算来也不过尔尔。”于是登高发令,教中门徒各引自己的脚力,齐齐飞上天,直奔阴山而去。 

第一百六十节 雷霆势蜀山首功() 
待圆圆跟着龙虎山道众到达阴阳相交之地时,那蜀山诸道门的修士大约两百多号人,已经浩浩荡荡的集结在此了。那阴阳相交之地位于中原西北,无人的高原之上,那里有天地初分时候留下来的混沌之气。天地分开,轻而清的上升为天,浊而重的下沉为地,便有那些混沌难分之物,就留在天地之中——那些精妙之气,因感受到盘古开天辟地的伟业及功德,收动而凝聚成上古真仙,便留下那些浑浊不清却又混沌难开之物独独无法上天亦无法入地,成为天地间独生之物,便有上古真仙将其炼成法宝的,那法宝因聚集天地之混沌,生就具有大威能,便是那天宫、阴曹,都是因此而成形,便有那最最独特之物,名为六道轮回,是不可考时,不可考地,不可考何处真仙所炼就——或是那混沌之气感应盘古定水火土风,自行生出,以定人间万物生灵的生死轮回之所。

    因那混沌之气于天地间有如此大功德,便有些无法自生又无法感生,残留在人世间的混沌之气就成了连接阴阳两界的通门。凡从阳入阴,或者由阴入阳,阴阳两极本来分立,互不侵扰,于阴阳两极上的生人与死魂各居其中无法接触,但阴阳互分又互绕,交融难解,是故天地间便有那混沌之气作两界的通途,使得阳间之人未死也能入阴曹,阴司之鬼,没有经六道轮回也能转回阳世,阴阳交际才生动作,方能演化万物,此大道之理也。

    混沌之气留于世上无数,有大也有小,世上最大者,便是世人常说的鬼门关——而那小的,便是一粒菜籽也通不过,仅仅是交往些阴阳之气罢了。中原西北无人之高原上,便定了一块混沌之气,不知道何年何月便在那里了,此阴阳交接之所直通地府阴山,本也算方便,但是阳世这一头乃是广袤的无人之区,其地白天苦热,夜晚苦寒,世人难以居住,幽冥之鬼也惧其三光强烈,阳气过盛,所以此一通途一向无人使用,直到这阴阳法王占据其中,成了一方的魔头。

    青竹叟作为川内蜀山各道门的领袖,自带一干道众早早的来到这里。蜀山道门之中,以剑修者居多,世人笼统的称之为蜀山剑派,便是这一段时间里,就看空中嗖嗖声音响成一片,抬头看天却不见有什么东西飞过,川地之内的老百姓便知道是过剑派中的剑仙——只是这一次来来往往人数众多,也不知道剑仙集聚是往哪里去的。那蜀山剑仙一向以降魔捉妖为己任,如此大规模的出动,恐怕是哪里出了大妖魔要去降妖了,一时间搅得川地居民人心惶惶。

    蜀山各派修士一到这边,立刻遭遇了阴阳法王门下把守阳间入口的小妖小怪——那青竹叟何等的脾气,一见妖魔作乱,自然眼发红,号令一声,道众以门派为别,各展法术,各结剑阵。那把守阳界入口的妖兵妖将也有几百,在这高原之上修了简易的土城土垒,就看本来红日高悬的天空突然暗了下来,空气因剑气萌动而骤冷,道道剑风吹过,直削的那望哨的小袄打了一连串的哆嗦。那小妖还暗自窃喜,因这高原地方终年难得见一场雨,白天放哨便被天上太阳炙烤,极为难受,偶然下点雨,总能凉快凉快,遮蔽遮蔽那天上毒辣辣的阳光。正这么想着,就看天上白光闪动,仿佛雷雨前打闪,心中就自纳闷,这高原下雨与其他地方不同,雷雨极少,便是下一场云就散了,怎么这会子下雨还要打闪电呢?怎么着闪电过后,久久听不到雷鸣呢?就看那横卧在高空久久不散的白闪忽然分裂开来,化作道道白光直朝地上射来,那小妖终于察觉到气氛不对,那白光不是雨作的白毫,却蕴含着无量量的杀气,知道敌人来犯,赶紧吹螺鸣金示警,便那手拿了锣鼓锤还没有敲到铜锣上的时候,一道白光袭来,直从他脖子上横扫而过,一颗妖头骨碌碌滚在地上,便以此道剑气为先,数百道剑气当空落下,仿佛剑雨,裹挟着剑气削砍在这土城之上。

    在那高空中时,青竹叟就对川中道众说了:“下面的乃是危害人间的恶妖邪鬼,大家一起出手,不必留情!”便是那百余槟飞剑齐齐飞出,又夹杂着川中道门法术所引出来的雷火,道道劈在土城土垒之上,直把那夯土做的墙壁掩体,通通炸成了飞灰。那蜀中道众也随着自己的飞剑从空中落下,左边一群,右边一伙,这边接峨眉七剑阵,那边结龙门剑阵,一时间白光挥舞若匹练当空,碎土裂石,斩杀妖魔如同砍瓜切菜一样。

    此一役仿佛天降暴雨,来时声势浩大,行雨时狂风骤雨毫不留情,雨止雷厉,又是云开日出的景象。众道来报给青竹,这小小的一片卫哨已经全部被铲灭,斩杀妖怪数量有一百二十七。青竹叟捋须长笑:“这首功是我蜀中道门的了。”正说这话时候,天上一黑,见有不少大鸟飞虎一类从东边而来,地上众道以为妖魔又来,各取宝剑就要迎敌,青竹叟与其他道门长老一摆手:“不要慌张!这是龙虎山的道友到了!”正说着,有飞鸟飞虎飞鹿飞牛飞马不停歇的落了下来,那些坐骑一到地上立刻钻入土里全部不见了踪影,就看近百的道士均着了天师道袍显出了身形,为首正是在龙虎山三清观举行降妖大会的张天师。

    青竹叟一拱手说道:“张天师,这头功我蜀山各派便要了!”张天师便在百里之外就差距出此地妖气冲天,可见是囤了一批妖兵在此的,便远远就叫自己门下做好准备迎敌,却飞了一阵,就察觉那方云中剑气凌厉,直扑天外,知道是蜀中道门各派随青竹叟已经先到了,应是各路剑仙正在作法降妖。他素来知道青竹叟的脾气,刻意下令叫队伍放慢了速度,好不去与青竹叟争这一时。那青竹叟得了个开门红自然高兴,到时降妖便会出上十二万分的力气——正所谓,士可鼓而不可泄,便是这么一个道理。

    张天师还礼道:“你蜀山派一战而胜,这头一个功劳,实至名归。”青竹叟听完大笑起来,张天师便命令门下弟子各自结阵,好生警惕防守,待其他道门的修士到齐,便一起打进阴阳界之中。圆圆混在龙虎山道众之中,觉得张天师这个安排不可,因此地乃是阴阳法王势力范围,光有龙虎山与蜀山各派这两百余人守在此处,一没有地利可以依凭,二来敌人在暗我在明,实在防不住有人偷袭暗算,所以按他想法,这两百道众因留下报信的探子在此潜伏,其余人寻地退守,待四百道众都到齐了,再做进攻的打算。只是看周围之人个个斗志昂扬自信满满,圆圆这先退再攻的策略恐怕也难以服众,便强咽下这句话,暗自准备好口袋中的化兵豆与中央戊己土杏黄旗,准备若有所变,立刻出手。

    只是说来也奇怪,这一支妖兵被蜀山道门铲灭,那阴阳法王竟然没有一定动静——看那阴阳混沌之气中,一片雾蒙蒙混沌看不清任何东西,也不知道其中是不是掩藏了什么杀机。只是等到最后一支崆峒人马到齐,阴阳法王都没有再派兵来。 

第一百六十一节 两仪龙门结剑阵() 
四百道众集结完毕,各方首领都向张天师来回报,张天师一一见过,并将蜀山道众夺取首功之事与大家说了:“看那阴阳法王,不过是凭人多势众,如今集聚我中原各门各派之精英,有四百道众在此,必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一番鼓动,说得底下道士们个个摩拳擦掌,仿佛立时便要攻进阴阳交接之地,将那自称法王的阴阳妖魔揪出来,以天火焚烧,天雷轰打,将其三魂七魄全部打做飞灰,叫他形神而俱灭——那才真是叫做快哉快哉!

    圆圆见那混沌之气中久久没有动静,心中也有些释然,恐怕那阴阳法王名不符实,大约是趁着阴司空虚便使巧闹腾了一番,若论真打实斗,也不见得是多么的厉害。更何况如今四百道众到齐,声势浩大,看那方才被青竹叟剿灭的守戍哨位的妖兵,不过是些乌合之众,想来此次围剿之事不会有什么阻碍了。不觉面上也带出了笑意。

    四百道众便听张天师号令,要闯那阴阳交接之地,正这时候,忽然听空气之中飘来隐隐的哀怨之声,这声音若有似无,放在平常人身上,或是那修为不高的修士,恐怕绝对听不出来。只是这里的四百道众,那修为最低者,也有化神之功,便如那吴金玉,也都注意到了这时隐时现的哀哭之声,仿佛是幽冥的鬼魂恸哭。龙虎山正一教、纯阳宗、茅山道、蜀山各门,这些道门时常在民间走动,做些降妖捉怪的功德,这冤魂厉鬼是见惯了的,张天师虽然久居三清观,却也听出来这是幽冥厉鬼的呼号之声,心中一紧知道是阴阳法王出了手段——忙号令四百道众小心应对。他的号令一出,各门领袖立即组织自己的门众,按平时操演结作防守的阵势,又按张天师安排,将各阵势按天星方位布列,便是以圆代点,又结成一个统一的大阵,张天师位于大阵阵眼之中指挥变化。

    便从那混沌之中幽幽飘出来一股怨气,这怨气漆黑如墨,已经凝成了实质——妖物鬼怪未到而怨气先至,可见怨气之主十分的厉害。那墨黑的怨气飘荡而来,先临敌的便是青竹叟所领的峨眉山一众道士,青竹叟不敢怠慢,身处两仪微尘剑阵的阵眼,看得清楚明白,一声令下,阵法发动,便是几十峨眉道众各展其能,道道剑气凝汇成一条白虹,疾疾卷去,与黑色浓雾般的怨气纠缠在一起。那白虹如同一条雪白的游龙,在乌墨般的黑雾之中就是奋力一绞,登时黑云被剑气绞散,又露出青天来。青竹叟哈哈一笑:“我当是什么厉害东西,不过如此!”便又下令乘胜追击,得了首功之后,便这二功也要峨眉拿下。阵中道士先来还有些惧怕那怨气,要知道这是阴司地狱之中厉鬼常有之气,最是阴邪污秽,凡修道之人最为厌恶,沾染上一点便要折损一定的修为,更别说这漆黑浓墨一样,已经凝成实质可以遮天蔽日的怨气了。

    那怨气本来不凡,只是两仪微尘是什么样的阵法——那是峨眉祖师长眉老祖所创,得悟于太上老君所传的清静之法,两仪大道,若真施展开来,可化天地万物为微尘,卷两仪清明为混沌。只是长眉老祖得道登天之时,将镇压大阵的阵图与一气太清符一同带走,两仪微尘阵于人间峨眉山,只存了阵法表象,威力实在有限。却因蜀山传人多为剑仙,后世有高人又将蜀山御剑之术糅合其中,以剑气行阵法之精妙,那两仪微尘剑阵才又起了名号,为峨眉山道众临敌时候第一大阵。

    剑气若白虹,白虹将怨气卷扫绞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