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西游大碰撞 >

第482章

西游大碰撞-第482章

小说: 西游大碰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其他势力,随着佛教的快速发展,阐教等大势力也开始疯狂的圈地了,其中尤以阐教最疯狂,他们本就霸道,门下弟子又都是高手,一旦疯狂起来,其发展速度虽然不如佛教,但也是差不多的,在南部瞻洲和东胜神洲中,他们都圈了不少的地盘,这些地盘里的大小门派都被他们或收拢、或驱逐、或剿灭了,整个一算,他们的地盘竟不比佛教小了。

    而随着阐教的快速发展,他们门下的弟子也是与日俱增,不仅是二代弟子多收了不少徒弟,就连杨戬、哪吒等三代弟子也开始纷纷收徒了,一时之间,阐教的弟子数量也是不少,高手的数量更是也呈现出了一种爆发的趋势。

    当然了,阐教能发展的这么快,跟太上老君的帮忙肯定是密不可分的,若没有他那冠绝三界的炼丹术,阐教弟子们可没那么快突破境界。

    相较而言,其他的势力就发展的不太行了,不过也都是进展很大。

    比如听风道人的风声阁、四季老人的云来山庄、六山居士的三十六仙岛以及君子神剑清风子的埋剑山庄等,虽然他们吞并的地盘和势力比不上佛教和阐教,但也是比以前壮大了好几倍。

    这些势力的头头也都是来历不小,比起镇元子、三清的辈分也不差,至于谁的实力更强嘛,那就暂时不知道了,毕竟没有打过。

    在平时,这些势力都很低调,不是谁都有三清这样的盘古正宗身份和佛教这样的隐忍能力的,所以这些势力一开始发展的并不好,所谓一步错、步步错,慢慢的他们就和三清、如来等人的势力拉开了距离,所以别看大家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上势力却是天差地别,在三界他们则成了名声不显之辈。

    不过这一次随着佛教的率先动手,三界的局势瞬间就紧张和混『乱』了,这些大佬或许是嗅到了机遇,所以也开始亮肌肉了。

    还别说,他们的势力虽然比不过阐截二教和佛教,但却也让人不敢小觑,若是他们一联合,就是阐截二教和佛教也未必啃得下。

    这几个势力也似乎真有联手的打算,他们的地盘也是在南部瞻洲和东胜神洲区域,和阐教遥遥相对,却又没有接壤,他们各自的势力则是连成了一片,犬牙交错。

    另外有两个势力,则值得好好提一下了。

    这第一个势力自然是截教,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这次三界的紧张局势中,截教竟然毫无动静,依旧是和过去一样缩在金鳌岛,就连一个外出的弟子都没有。

    难道截教真像外界传言的那样,是因为通天教主闭关去了,没有人做主,所以才一动不动?

    另外一个势力值得好好说一下,这是因为他们的崛起速度比起听风道人他们还要快,这个势力便是两仪宗。

    在过去,其实两仪宗作为一个大宗派,比起听风道人他们的势力未必强的到哪儿去,可是这一次大风一起,两仪宗竟颇有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架势,一下子就在南部瞻洲啃下了一半的地盘,随后将势力还延伸到了南海上,有人统计过,他们一个宗门的地盘比听风道人的风声阁和四季老人的云来山庄加起来还要多!

    最关键的是,本来阐教是要继续往南部瞻洲方向发展的,可随着两仪宗的崛起,阐教竟然改变了方向,开始往东胜神洲发展了。

    这一点让三界的人很纳闷,以元始天尊不服输的『性』格,此次他怎么会主动避让?

    三界自然不乏高人,就好比镇元子他们,他们就怀疑可能是两仪宗的两仪道人回来了,所以才会让元始天尊这么忌惮。

    两仪道人这个名字万世是很熟的,当年他被黑白双煞埋伏,曾见过两仪道人的两仪剑,这是一对很厉害的法器,而两仪宗的两仪太极阵也曾让他吃尽了苦头,后来据他了解,这两样东西都是两仪道人传下来的。

    据他所知,两仪道人是多年前突然失踪的,在他没失踪前,曾和太上老君论道,就连太上老君也难以胜过他,可见他的厉害。

    难道他真的回来了?

    那两仪宗倒确实要崛起了,本来他们就势力挺大的,又有了大佬坐镇,再加上七帝之一的身份,倒是听起来挺唬人的。

    总的来说吧,这些大势力中除了截教没有动静外,佛教占了西牛贺洲全洲,剩下的南部瞻洲和东胜神洲则被阐教、两仪宗、风声阁等势力给分了,其中两仪宗占两个洲的四分之一,阐教占四分之一多一些,风声阁等则占四分之二差一些,阐教加上风声阁等势力的地盘正好是四分之三。

    至于四海和北俱芦洲,则暂时无人问津,说白了,大佬们占地盘多数是在占有人族生活的地方,对于妖族他们依旧不太喜欢。

    毕竟事实多次证明,人族不仅聪明,还是鸿钧老祖和女娲娘娘的宠儿。

    而那东土大唐,则落在了阐教手中,一时之间,大唐修炼道术的人成群结队。

第329章百年变化(下)() 
说完各大教派,镇元子他们又开始说起了天庭的变化。

    当地仙界被瓜分一空的时候,玉帝他们自然也没有闲着,他们自知以他们的势力,是很难雄霸三界的,所以找盟友就成了重中之重。

    七帝之中,太乙救苦天尊来到了十八山,成了镇元子他们的盟友,不过这事儿在三界没人知道,他那日愤而离开天庭后,就消失在了三界众人的视线中。

    而黑白双煞也差不多,他们本来是被玉帝当心腹培养的,可是他们两个却是喂不熟的白眼狼,得了众多的便宜后,一把七分之一的神册拿到手,他们跟着就也下界去了,继续作回了他们的两仪宗掌门,使得宗门和大帝的权势兼并了。

    而七帝之首也是三界之主的玉帝,则似乎在暗地里开始和风声阁等势力接触了起来,估『摸』着他是看这些势力更加分散,更好掌控吧?

    而这些势力也乐于和天庭挂上关系,若是有朝一日他们相助玉帝重新当上真正的三界之主,那日后他们的势力在三界定然会如日中天的。

    镇元子他们之所以会知道此事,那是因为随着太乙救苦天尊和黑白双煞的离去,使得天庭空了不少位置出来,而玉帝则在这些势力中安排了不少人补上了这些位置。

    至于他们是否真的结盟,是彼此各有算计,还是开诚布公,那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而紫薇大帝则似乎和佛教勾搭上了,这个从他时而会往佛教跑就能看的出来。

    据镇元子他们分析,佛教需要一个在天庭掌权的人,这样以后办起事儿来名正言顺,所以他们就选择了更好掌控的紫薇大帝,毕竟紫薇大帝的势力比起玉帝来要差上不少,比起佛教更是不如,也不怕他敢『乱』来。

    而紫薇大帝这个人则没有玉帝那么大的野心,只要佛教能保证他的权势,他是不介意做佛教的‘傀儡天帝’的,那么他们双方自然是一拍即合。

    说白了,佛教是一个教派,对于处理三界的杂事并不感兴趣,所以他们需要一个听话的话事人,这个人必须名正言顺,而紫薇大帝正好就是这么一个合适的人,而对于紫薇大帝而言,哪怕他需要时刻面临佛教的威胁,但只要双方能合作愉快,他能在日后掌管天庭和三界杂事,那就足够了。

    万世听完镇元子他们的分析,也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比喻,那就是地球上西方国家的教皇和国王,在这种情况下,佛教就相当于教皇,到处都是他们的信徒,所以他们甚至可以任免国王,而紫薇大帝则相当于君权神授制度下的国王,他是教皇管教俗世百姓的话事人,他也有不小的自主的权利,只要讨好了教皇,让教皇开心了,日子且逍遥哩。

    自然地,玉帝也是可以当这个国王的,可是玉帝这个人狼子野心,佛教恐怕是不太喜欢他。

    说完这四位,镇元子他们跟着开始说起了其他三大帝,这三大帝分别是后土娘娘、勾陈大帝和南极长生大帝。

    其中后土娘娘似乎是无意争权,她竟于一百年前就回到了幽冥界,自此再也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也没有任何的小动作,仿佛准备置身事外,这一点倒是和截教挺像。

    而勾陈大帝则跟紫薇大帝差不多,他成了阐教的话事人,在他的那七分之一的神册上,写了不少阐教高手的名字,另外就是封神榜也归他掌管了,这都是三界众所周知的事情,阐教和勾陈大帝都没有瞒着此事。

    要知道,上了封神榜的人就可以不死不灭,和神册差不多,不过封神榜是给天庭的天帝用的,因此元始天尊就算得了也是没用,尤其是通天教主要回截教门人后,而勾陈大帝也是七大帝之一,正好可以用得上。

    据镇元子他们猜测,如此一来的话,当勾陈大帝的七分之一神册和封神榜上的人名都写满后,阐教的不少弟子将会一次次的死而复生,在未来的可能的战斗中,这将成为阐教不小的助力。

    有人可能要问了,紫薇大帝和佛教合作了,他的七分之一的神册不也能给佛教不少助力吗?

    这两者间的差距可就太大了,要知道在七帝分权前,紫薇大帝可是玉帝的左膀右臂,这就使得他的势力也是不小,所以他的那七分之一神册上肯定是写满了他的心腹的名字,根本就轮不到佛教的人上去,而勾陈大帝则不同,他几乎没有太多的心腹,加上封神榜后,倒是空了不少名额。

    当然了,勾陈大帝的心腹虽然不多,但也不可小觑,九天玄仙级别的属下或许也有一些,大罗金仙级别的更不用说,只不过相对于如今三界各大势力而言,他的这点心腹不够看而已。

    同样的,他也是看中了阐教对三界的杂事不感兴趣,所以才甘愿合作的,等阐教真雄霸天下了,他虽然地位没有以前高,但若是成了天庭之主,权利反而会更大一些,而且也背靠大树好乘凉。

    最后那位南极长生大帝,则更有意思了,他分到了那七分之一的神册后,竟然直接就消失了,就连他的那些属下也不管了,仿佛被人暗杀了一样。

    一开始留在天庭的玉帝、紫薇大帝、勾陈大帝还不敢怎么样,可随着长生大帝失踪了几十年不『露』面后,他们开始蠢蠢欲动了,最后竟然将长生大帝留下的势力给瓜分了。

    而从始至终,长生大帝也依旧没有『露』面过,诡异至极。

    这些便是三界这一百年来发生的事情及形成的形势了,镇元子他们跟万世讲解完,万世便陷入了沉思中,这些消息讲起来容易,但实际上却是复杂的很,他可得好好想想。

    如今局势已经这样了,各大势力的大概情况他也了解,他思索的自然不再是这些,他现在想的主要有四个问题。

    第一:鸿钧老祖不知道三界『乱』成一锅粥了吗?他为何不管?

    第二:后土娘娘、通天教主、长生大帝这三股势力真的准备置身事外吗?

    第三:若是就这么发展下去,三界会成为一个什么局面?到时是阐教技高一筹,还是佛教力压群雄?亦或者太乙救苦天尊在镇元子他们的帮助下,能披荆斩棘,坐上三界之主的位置?

    第四: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大决战中,他自己又该作何抉择?

第330章算卦?卦象?() 
关于这四个问题,经过万世三天的认真思考,他终于有了眉目。

    首先第一个问题,万世觉得鸿钧老祖不可能不知道三界的局势,以鸿钧老祖的神通,除非他装作不知道,否则谁也阻止不了他知道。

    至于他为何不管,万世有些想明白了。

    诚然,以前但凡发生的能影响三界的大事中,都有鸿钧老祖的身影,比如立天庭和议定封神榜,再比如女儿国事件和祭赛国事件。

    综合这几件事情来看,鸿钧老祖虽然看起来喜欢管着各种事情,不想让事情出格,可他却也不是什么事儿都管的,当年封神大战打成了那样,阐教和截教同门相残,鸿钧老祖不也没出面吗?

    他顶多是在通天教主被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邀请接引、准提打败后,才出来兜了一圈。

    这说明什么?

    是不是说明鸿钧老祖对于盛极必衰的道理了解的很通透?

    再看女儿国事件和祭赛国事件,他又为何要管?天庭他又为何要立?

    难道不是因为人族破坏力小,对三界有好处吗?难道不是因为天庭管理三界,可以更好的治理三界吗?

    综上所述,鸿钧老祖出来管事也是看情况的,他管的只是对三界有好处的事儿,他处罚的也只是对三界有损害的人,比如『乱』杀无辜的八石门的人,比如害死了不少人的阐教。

    而此次三界即将到来的大『乱』,可未必对三界就是坏处,若是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