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西游大碰撞 >

第456章

西游大碰撞-第456章

小说: 西游大碰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在此时的三界,明显和地球上的史书记载不同,因为李世民先前被泾河龙王的鬼魂吓死,入了地狱,被崔判官偷偷加了二十年阳寿,所以贞观须得到三十三年不可,此乃生死簿上的记载。

    实际上李世民继位的第十三年就该死了,也就是一三年,崔判官偷偷在‘一’下面加了两横,就变成了三三年,也就是三十三年。

    如今的李世民还不该死,身体自然很是不错,他一生戎马,武艺超凡,虽然年纪不小了,依旧是雄姿英发,堪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壮心依然不已。

    此时此刻,他正在太极殿上与群臣举行早朝,处理政务,一切显得是井井有条。

    这会儿的大唐朝,堪称是万国来朝、雄霸四方,大唐皇帝和臣子们要处理的事儿可是太多了,天朝上邦的天可汗可不是那么好当的,毕竟手下有那么多小弟,什么吐蕃啊、突厥啊、吐谷浑啊、百越啊等等,这些小弟可都得指望唐大哥赏口饭吃呢。

    正在这时,太极殿的偏殿内来了个一脸笑容的宦官,匆匆忙忙的就对着一个管事的太监耳语了两句,管事太监听完小宦官的禀报,也是脸『色』一喜,跟着轻手轻脚的出了偏殿,到了正殿,在李世民耳边小声回转了听到的消息。

    李世民这会儿正在和群臣议事,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哈哈大笑起来,双手一拍龙案,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好好好,朕的御弟回来啦!”

    大臣们大喜,虽然民间不知情,可他们却是知道,十一年前皇帝陛下曾被泾河龙王索命,去地府走了一遭,随后许愿要超脱地府下的李渊、李建成、李元吉并三十六路烟尘、七十二路烽火时死掉的孤魂野鬼,于是就让唐三藏西天取经,求来大乘佛法超脱,以求心安,如今陛下的御弟三藏法师回来了,陛下可以了一心愿啦!

    不用说,两个宦官传递的消息自然是唐僧一行人到了皇宫外的消息。

    一阵惊喜后,有大臣建议,火速传唤御弟唐三藏,也好早日见到三藏真经,超脱冤魂野鬼。

    李世民准奏,于是立刻就有人去接唐僧他们去了。

    这接人的人,自然也是赫赫扬名,就是此时的大唐太子李治并仆『射』长孙无忌,这二位这会儿还不算太锋芒毕『露』,可等到李世民驾崩后,他们可就厉害了,史书留名。

    先说李治吧,别看这家伙看起来温文尔雅,可在他在位期间,大唐铁骑同样是举世无双,曾一度将大唐的疆域拓展到了最大,进一步巩固了大唐的统治,麾下更是有薛仁贵、苏定方这样的猛将,让四夷望风而降,战战栗栗。

    他更出名的则是他的风流韵事,这家伙的皇后名叫武媚娘,也就是后来当了皇帝的那位。

    据说武媚娘曾是李世民的才人,说白了就是小老婆,可李世民听算命的人说武媚娘将会夺了李家的江山,就将她派去做尼姑了,不曾想李治对这个小妈一向仰慕,一当上皇帝马上就把她娶了,之后更是立为皇帝,也就造成了后来武媚娘做大的局面。

    不得不说,爱上了自己父皇的女人,这李治也是够厉害的,后来他的子孙中还有个更厉害的,那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他跟杨贵妃的风流韵事也是值得八卦,原因无他,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可是他的儿媳『妇』儿呢。

    呵呵,李家的『乱』来的基因可真是强大。

    再说长孙无忌,这位仆『射』可就更牛了,仆『射』是唐朝的官职,说白了跟宰相差不多,他不仅是李治的舅舅,李世民的大舅子,更是文德皇后观音婢的哥哥,在李世民死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几乎掌控了整个大唐的事情,压得李治直接喘不上来气,就连后来的大周皇帝武媚娘,也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也是他后来死了,李治才逐渐掌权,否则的话,武媚娘这个千古第一女皇帝,也是唯一的女皇帝,可未必能顺利做大。

    同样的,长孙无忌作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当年也是文能提笔,武能拉弓,当年也是彪悍的一『逼』,不仅如今身为宰相,处理政务,当年也是刀杀四方,冲锋陷阵的主儿。

    其实又何止是他,当年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哪一个不是文武双全?

    像秦叔宝、徐世绩、李靖等,各个都是足以出将入相的绝顶人才,若不是他们当年竖立的标杆太高,打下的底子太厚,大唐朝怎么可能如此强大?

    不过可惜喽,这会儿已经是贞观二十四年,像秦叔宝、尉迟恭等耳熟能详的虎将等,已经死的都差不多了,毕竟李世民比他们小好多岁,李世民都快挂了,他们还能活着吗?

    事实上,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不乏开国皇帝坑杀开国能臣的范例,比如刘邦杀韩信、英布等,比如朱元璋杀蓝玉、胡惟庸、徐达等,凡此种种,每一次都是杀的尸横遍野,让人心凉,但在唐宋两朝,却没有这种事发生。

    宋朝的开国皇帝乃是赵匡胤,他本是武将出身,乃是武将中曾经的扛把子,所以跟他一起造反、最后建立大宋的将领都对他很心服,他也就没有必要杀人了,而是强势让他们放弃了兵权,当富家翁去了,谁也不敢反对他,此举名为杯酒释兵权,在史书上很被人称道。

    而唐朝就不同了,唐朝的皇帝虽然是李渊,可他在位时间不长,之所以能当上皇帝,和李世民他们有很大关系,可以说李世民也算是开国皇帝,马背上的皇帝,他之所以没有杀功臣,则是和年龄有关系了。

    但凡开国皇帝杀功臣,无不是想为自己的继承者杀出一条血路来,因为他们都担心自己死了后,自己的继承者罩不住场子,所以才会给他们清场,比如刘邦杀了比他小很多的韩信,朱元璋杀了比他小很多的开平王常遇春的小舅子、也是同样功勋卓著的蓝玉,基本上都是为了给后代铺路。

    而李世民则不同,他本来就年纪轻,等他死的时候,那些老功臣早就死光了,所以他根本就不必『操』心李治罩不住场子,反倒因为年龄的关系,他反而对秦叔宝、尉迟恭等老一辈的功臣十分尊重和怀念,不仅在他们生前称呼他们为王兄,给足了面子,死后更是建立了凌烟阁来供奉他们。

    后来有个叫李贺的诗人写了首诗,只一听就能让人知道凌烟阁在唐朝人心中的地位,也更能让人知道秦叔宝等人在李世民和历代皇帝心中的地位。

    这句诗的原句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由此可见,能上凌烟阁,是何等荣光,比起后来宋朝的昭勋阁,凌烟阁可是高大上的多。

    而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也唯有长孙无忌和程咬金、刘弘基等少数人是在李世民之后死的,可是李世民对他们很放心,临死之前并没有迫害他们。

    事实上李世民死后长孙无忌是有机会篡位的,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哪怕李治对这个专权的舅舅十分痛恨,长孙无忌明知如此,他也没有篡权。

    原因无他,李治的母亲文德皇后(长孙皇后)观音婢乃是长孙无忌同父同母的妹妹,自幼感情深厚,李治乃是他的亲外甥,长孙无忌能专权,却舍不得害这个外甥,一是不忍心,二是害怕后世对他口诛笔伐。

    而程咬金他们就更加没有篡权了,充分对得起李世民对他们的信任。

    言归正传,却说李治并长孙无忌带领不少官员,没多久就到了皇宫正门外,一看见唐僧,二人并官员们皆是大喜,大家互相打过招呼,随即李治和长孙无忌一人牵着唐僧的一只手,往宫内走去。

    唐僧却也没有忘了万世他们,对二人道:“太子、仆『射』大人,贫僧能顺利取得真经,全靠悟空和我的几位徒弟相助,不如将他们一起请进太极殿?”

    李治和长孙无忌这才注意到人群后面的万世他们,一看这几位的尊荣,他二人也是心惊胆战,尤其是万世、猪八戒、沙和尚、黄风,真是一个赛一个的长得怪。

    不过到底是天朝中人,虽然没见过这么丑的人,但他们却也不至于太害怕,更不会失态,短暂的惊吓后,他二人也朝着万世他们做了个请的手势,态度不卑不亢:“几位请一起进去吧,我朝陛下已经在太极殿等候,诸位一路护持我大唐圣僧,劳苦功高,我朝陛下必然会重重赏赐。”

    “好,经过了这么多国家,唯有大唐国的臣子们才这么豁达开明、有理有据,不愧是天朝上邦!”猪八戒哈哈一笑,夸赞道。

    周围的长安百姓和士兵们听到猪八戒的话,不禁都微不可查的挺起了胸膛,明显是与荣有焉。

    这个时代的大唐朝,四方来贺,万国来朝,就连黑人、白人等各『色』人等都仰慕大唐文化、技艺、文治武功,他们自然是自觉高人一等,傲气无比。

第278章坐在朝堂之上() 
双方见过礼,万世他们随即跟着李治和长孙无忌并一众官员进了太极殿,见到了李世民。

    一看见李世民,老唐当即就跪了下去,口呼万岁,明显是思念已久。

    李世民对这位御弟也是苦盼多时,二人当即拥抱了一下,彼此擦干眼泪,这才说起了闲话,诸如问候身体等等,可见二人虽然年纪相差不少,但却颇有忘年之交的缘分。

    一番闲谈后,李世民请唐僧在龙椅旁的案桌旁坐下,李治并长孙无忌和其他一些高官则坐在他的对面。

    不要怀疑,在唐朝时还是设立有宰相之位的,作为和皇帝共同执掌天下的人,怎么可能没有座位呢?

    所以实际上唐朝的一些高官或是老臣,是有在朝堂上的一席之地的,他们可以坐着和皇帝说话。

    更别提唐朝之前了,尤其是汉朝那时,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都有席位,可容跪坐,可见皇帝和大臣之间的关系是很融洽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虽然皇权在上,但臣子和皇帝之间更像是同事关系。

    据说这一规矩到了宋朝就不行了,宋朝一开始本来也有宰相的,可是后来宋朝把宰相改成了同门下平章事和参知政事,这两个职位行使的虽然还是宰相的职权,可却比宰相的权利要小得多,又有个知枢密院事,掌管兵事,宰相的权利就越小了。

    后来据说有一次,赵匡胤趁着宰相起身,命人偷偷撤去了他们的座位,两位宰相也就只能站着了,于是后来的臣子们就只能站着君前奏对了,这也表明了宰相和臣子的地位在下降。

    不过这个时候的宋朝,还是没有跪拜礼这一说的,除了大型的活动外,臣子见了皇帝,不必动不动就跪,大家更像是上司和属下的关系。

    等到了明朝朱元璋时期,干脆连宰相都不设立了,只有内阁首辅代行宰相事,不过首辅的权利就更小了,更像是皇帝的秘书,大多以其他六部尚书代领或是由曾做过六部尚书的人担任,这便使得首辅的权利越发小了,毕竟六部尚书都是平级的,谁怕谁啊?

    而到了某一个辫子皇朝,那就更牛『逼』了,臣子们和皇上的关系就是主人和奴才的关系,不管是再大的官儿,在皇帝面前都得跪着,口称奴才,完全抹去了臣子们的人格,变成了拉车的牛,骑行的马,也彻底打断了臣子们的脊梁。

    综上所述,可见唐僧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竟然达到了宰相的地位,堪称极致荣宠了。

    唐僧也就是不是女的,否则李世民搞不好得让他坐上龙椅了,呵呵呵。

    这时,李世民才注意到万世他们。

    好一个李世民,他看到万世他们这幅尊容时,竟连眼皮都没有跳动一下,显得极其的胆大,仿佛见惯了一般,可见他的心志和胆魄有多强大,不愧是大唐的太宗皇帝,千古一帝的名头不是白来的。

    万世他们不由心中暗赞,取经一路走过,但凡遇见他们的凡人,哪一个不是吓得胆战心惊,也唯有大唐皇帝李世民才能不动于『色』,真让人佩服。

    李世民随即询问万世他们的身份,唐僧自然将他们好一顿夸,李世民这才知道,原来全靠这几位才保的唐僧取到真经,当下连忙朝他们道谢,并让人安排宴席,稍后将会款待众人。

    他更是又让人在唐僧之下加了几个案桌,让万世他们也坐了上去,享受了一把高官的瘾。

    他甚至还问了问万世他们想要什么,无论是金银钱财、土地美女等,只要大唐有的,他绝不吝啬赏赐。

    然而万世他们能看得上凡间的东西?

    因此大家都是一概拒绝,这反倒让李世民有些不解了,这些人难道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不成?

    不过他转念一想,又觉得这是应该的了,以唐僧的描述在,这几位都是飞天遁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