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太古虫仙 >

第173章

太古虫仙-第173章

小说: 太古虫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人气血波动和灵力鱼颂感到一丝熟悉,应该是四海商行派来跟踪自己的两人之一,没想到竟是阴魂不散,自己言而不信,他们还怕自己跑了不成。

    幽若眼中闪过一丝怒色,鱼颂却很快冷静下来,自己昨夜为避免过多纠缠,使用飞天银梭回到客栈,这些人失去了自己的踪迹,一定着急得紧,寻了自己一整夜,天明才寻到自己,也算是不容易了。

    看样子他们有办法锁定自己,飞天银梭也不是万能的,而且上清道多半有人在这里驻守,飞天银梭也不能多用。

    鱼颂一边寻思,一边放了些碎银子在桌上,走到屋外,看着走近的两人道:“两位大叔不用着急,我了结了一些事情,自会去贵行。”

    来人正是纪千和司和,见鱼颂主动说话微微一怔,随意意识到鱼颂认错了人。

    司和笑道:“小兄弟,你可看走眼了,我们并不是四海商行的人,不过和你可是一条道上的。”

    鱼颂听他说话甚是亲切,隐隐感觉到他内心对自己的尊敬,不禁奇怪得紧,他可没印象以前前曾和这两人着过相。

    纪千瞪了司和一眼,恭敬行了一礼,道:“我叫纪千,他叫司和,暂且便叫你李公子吧,我们寻你并无恶意,只因我家主人想和你见一面,若不嫌弃我们鲁莽的话,可随我们去一趟天和当铺。”

    鱼颂与幽若对视了一眼,若不是他识力感觉到纪千的敬畏也深藏骨中,几乎便想即刻离开了。

    听纪千的意思,似乎知道李海这个名字是个假名,看两人的形态举止,必不是寻常人,他们的主人想来也是非富即贵,动这么大阵仗非要和自己见一面,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过鱼颂的识力探查到两人并无恶意,天和当铺正是当初他当虎头玉佩的地方,反正今天也得去那里一趟赎回虎头玉佩,先走一趟正好先了事。

    幽若却挡在鱼颂前面,问道:“你们主人是谁,他既然想见李海,为什么自己不来?”

    纪千和司和对望一眼,摇摇头微笑着不说话,幽若脸色一沉,这两个家伙不经意透露出来的傲然之意很令她反感。

    鱼颂也是眉毛一扬,这两人对自己说话恭谨,对幽若却无丝毫尊重,这样令他很是不喜,冷冷道:“我知道了,你们回去吧,店铺开张时我自会去赎回虎头玉佩,至于和你们主人见面就不必了。”

    纪千和司和对望一眼,先前鱼颂一看表情便知他已有意动,会随自己两人同行,没想到转眼间便变了心意。

    他们两人历事极多,很快便是意识到鱼颂不喜他们对幽若不敬,这是他们久居高位的习惯,不经意间便流露出来,便一齐朝幽若一揖,道:“不知姑娘是李公子的朋友,先前失礼,还望见谅,至于见面原因,到时候和我家主人一见,便知详情。此事和李公子身世相关,极为重要,李公子想来定然有兴趣。”

    与自己身世有关?鱼颂眉头微皱,他父母在他出生前便迁居到双山镇,至于他家族来历,谁也不知,但这又有什么干系,自己父母身死时,家族可没来人探望。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随即被鱼颂压下,没人不想知道自己的来历,从父母生前异常表现来看,他们必然面临着重大的威胁,所以他们才不敢将虎头玉佩变卖,以免暴露身份,危及鱼颂安全。

    鱼颂很想知道,是什么人逼迫得父母如此作为,他很想为父母出一口恶气。

    幽若回头看了一眼鱼颂,见他微微点头,便让开身子,鱼颂道:“那便走一趟吧!”

    四人很快便赶到天和当铺,巳时未到,四下仍是冷清得紧,但天和当铺已然大开门户,但也没什么人光顾。

    纪千和司和将鱼颂迎入内堂,屏去伙计下人,纪千便过去禀报,仅留司和相陪,司和招呼两人就座,自己却站着相陪。

    鱼颂见他肃然而立,不复先前的轻佻随意,不禁眉头微皱,司和修为当在三品境界,功力不弱,行为举止却像奴仆一般,不知道他家主人是什么来路?

    一时间,鱼颂既是好奇,又有些痛恨,他和华胥探讨过多次,父母必然有所顾忌,才不敢以虎头玉佩救命,以免暴露形迹,但当时为救师姐性命,鱼颂也顾不得了,没料到虎头玉佩一出,立刻便有人找到了自己,可真是神通广大。

    若他们所说的主人是父母仇家的话,今天恐怕难以善了了,但看司和和纪千的样子并无恶意,也不像是寻仇的样子。

    一时间,鱼颂的心也乱了起来。

    门外有两个人在接近,一人是修者,另一人不是,鱼颂感应到两人走近,其中一人应是纪千,他走在后方,难道前面那人便是他家主人?

    门被推开,一个高大白袍文士走进屋来,看了一眼鱼颂,微笑道:“孟国于楚,忝为太师府长史,有劳久候了!”

    鱼颂微露惊容,他虽没与混沌大陆各国高层接触,也知道三霸七国官制,孟国居江南膏腴之地,太师在国内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于楚既为太师府长史,权位必然不轻,不知他远涉千里,来寻自己是为了何事?

    鱼颂淡淡应道:“不知大人寻我,是为了何事?”

    于楚笑道:“为了确认一样东西。”说完拍拍手,便有一个黑粗汉子走进屋里,怀抱锦盒,向于楚行了一礼,便打开盒子。

    鱼颂看着锦盒里的物事,看向于楚道:“这是什么意思?”

295。太师鲁镛() 
原来锦盒里有锦锻垫底,托着一件拳头大小的玉佩,雕成虎头之形,栩栩如生,单只一个虎头便有啸傲山林的威势,单只额头上的王字便生出沉重威压。

    这正是鱼颂父母遗物虎头玉佩,突然以这种姿态呈现在他面前,也令他疑惑不解,便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于楚道:“请问这件虎头佩,可是阁下的物事?”

    鱼颂诧异地看了一眼于楚,这人看似平静得紧,但话语已有一丝轻微的颤抖,心境竟微微有些激动,在他识力探查之下显露无疑,似乎对这个问题比较上心。

    鱼颂道:“不错,正是我的东西,我这次来,便想将它赎回。”

    突然,鱼颂面色一变,看向于楚背后的黑粗汉子,这人看似貌不惊人,但身上竟有凝实识力缓缓发出,几乎微不可闻。

    那黑粗汉子一双眉行边成一线,颜色浓黑如墨,看向鱼颂的眼光也满是诧异,浑没料到鱼颂竟也是个炼识高手,而且他还修炼了灵力。

    鱼颂本来并没注意到这个黑粗汉子,这时才发现他竟然是深藏不露,他的识力修为竟也到了天阶境界。

    于楚指指黑粗汉子道:“他名叫戴私,是我孟国飞识门炼识高手。”

    他坦言戴私来历,倒令鱼颂惊异,天下之大,果然有无数高手,这人识力修为便不弱,竟是来自孟国炼识宗门。

    戴私一双眼睛不住打量鱼颂,抱拳行礼道:“李公子好深的识力修为,更难得的是灵识兼修,我感应到你有隐忧,莫非是有人寻你麻烦了?”

    他不等鱼颂回答,又对于楚道:“好教于长史知道,他果然有那种血脉。”

    于楚两眼瞳孔一缩,沉声问道:“你没看错?”戴私浓眉一掀,没有说话,脸上不有以为然神色,似是怪于楚怀疑他的判断。

    于楚对纪千道:“那便有请太师!”

    鱼颂心中转念万千,不知道戴私所说的血脉是什么意思,这个戴私倒是厉害,一眼看破自己识灵兼修,估计到有宗门对自己不利,看来解决识灵难题在各大炼识宗门都不是什么秘密。

    正沉思间,又听于楚道:“这位姑娘,还请去他处看茶。”言下之意是让幽若回避。

    幽若看向鱼颂,起身便欲离开,事关鱼颂身世,似乎极为重要,她也不便留在这里。

    鱼颂道:“不用,她是我的朋友,便留在这里。”鱼颂很不喜欢于楚这副掌控一切的样子,高门贵族的骄傲好像别人必须时刻迎合他们,鱼颂偏不让他如意。

    于楚一怔,正要说话,忽听一个苍老的声音道:“无妨,便让这位姑娘留下。”

    于楚、戴私、司和三人一齐转身,对着门口齐声行礼道:“见过太师!”

    鱼颂朝门口看去,只见一人阔步进屋,六十余岁年纪,国字脸庞,双眉斑白,双眼奇大,顾盼间气势雄壮,想来便是孟国太师了,他这种孟国高官,为何会来中山国?

    而且鱼颂感应到危险的气息,但他的识力却探查不到这种危险的来处,看来果然有高手保护,鱼颂探查不到这个高手的所在,鱼颂也沮丧地发现,这太师虽身无灵力,但他仍很难以识力探查到他的喜怒。

    那太师挥手让戴私、纪千、司和三人退下道:“我叫鲁镛,暂居孟国太师之位,今日前来,只想与你一谈,不知你是否叫鱼颂?”

    他们果然查过自己的来历,鱼颂暗自震惊,不过这种效率也太高了,看来问题果然出在这个虎头玉佩之上,自己一当出它,便有人寻到自己。

    鱼颂将目光投向放在桌上的虎头玉佩,又转向鲁镛,道:“不错,我真名叫鱼颂。”

    鲁镛见他不卑不亢,脸色平静得如同古井一般,微微点头,又听于楚道:“鱼颂,太师地位尊贵,既知他身份,为何不行礼?”

    鱼颂看了于楚一眼,冷冷道:“我又不是孟国人,见到孟国的高官凭什么行礼?”

    于楚正要反驳,鲁镛挥挥手让他不要再说,淡淡道:“不错,倒有些镇静气度,我问你,你两脚下是不是有七颗黑痣?”

    鱼颂面色一变,他识事起便发现左脚底有五颗黑痣,右脚底有两颗黑痣,合起来正是有七颗黑痣,不知鲁镛如何得知?

    他脸色变化尽入鲁镛眼中,鲁镛道:“其实戴私探你气血,便知你是孟国皇族,脚踏七星,自然便不足为奇了。”

    孟国皇族?自己竟是孟国皇族?鲁镛的话令鱼颂喘不过气来,若非他贵为孟国太师,一看便知气度不凡,作不得伪,鱼颂几乎怀疑他是江湖骗子蒙骗自己了。

    而且自己父母为什么会流落到扶苏国西蛮郡那种蛮荒之地,要知道孟国居江南膏腴之地,与西蛮郡远隔千里,中间还有易国阻隔,父母为什么会走这么远?

    似是知道鱼颂心中的疑问,鲁镛也隐入沉思中,随即抬头看着鱼颂,声音中带着岁月的烙印:“我孟国建国并不久,太祖壮年驾崩,幸得长子武王英武不凡,率军平复叛乱,击退外敌,只可惜英年早逝,殁于刺客之手。”

    “之后文帝即位,令孟国国力蒸蒸日上,国泰民安,你父亲鱼泽本是武王嫡长子,文帝原想立你父亲为太子,传承帝位,不想你父亲坚辞不受,甚至不辞而别,今日才通过虎纹佩找到你,不知你父亲如今身在何处?”

    鱼颂静静地听着,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他虽出身乡野,没经历过朝政时事,但小时候父亲多加教诲,又给他留了些古籍,因此他对国事的敏锐并不愚钝。

    文帝弟承兄位,并不追封其兄谥号,而只是加封武王,这已说明了他的态度,皇位是来自其父太祖,而非其兄,这点立场既定,传位父亲就更是弥天大谎了,父亲带着母亲不辞而别,多半是怕不明不白地死去吧。

    难怪当年父亲病重,都不肯拿出这虎头玉佩卖掉买药,多半是怕文帝循着玉佩找到他们,那他们一家三口将面临灭顶之灾。

    看来幽若说得没错,父母爱自己胜过了他们的性命,因此父亲宁愿死去,也不敢冒暴露儿子的风险。

    文帝既有谥号,说明他已死去,现在来找自己是什么意思?

    鱼颂抬头淡淡问道:“我父亲早已过世多年,我与孟国并无多少瓜葛,若无他事,我想当回这虎头玉佩离开了。”

    鲁镛看向鱼颂,眼里大有探究之意,这个小子,虽是年轻,却冷静得出奇,与普通年轻人全然不同,倒是挺有意思的小家伙。

296。匙柱之约() 
鲁镛又细细打量鱼颂半晌,见他始终面无表情,无喜无怒,倒真是沉得住气的性子。

    鲁镛暗暗称奇,孟国掌握着人界最肥沃的土地,水产丰美,若论富足,孟国皇族称雄天下,但这少年丝毫不以为意,鲁镛眼光锐利,瞧得出鱼颂并非作伪,心中已有决议,便道:“你父王虽去,你却有孟国血统,如今孟国皇位因故虚悬,我亲自来此,便是想让你回去为九五至尊。”

    鱼颂虽是多经艰险,终究只是个二十岁的少年,乍然听到这句话,一颗心怦怦乱跳,呼吸也粗重了许多,从古至今,王侯将相从来都是史书的主角,历千万年而犹有人知,乍从一介平民而成九五至尊,他自然是有所心动,那时候,一切的困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