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甲午之华夏新史 >

第52章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52章

小说: 甲午之华夏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大人不是想为台湾筹建一支巡海船队吗?晚辈已经为未来的台湾水师设计了一款吨位小,但是火力航俱佳的战舰。”徐杰转身从包中取出某人的设计图。

    “这船也太小点了吧。”刘铭传看罢有些不高兴的说道。

    “您以后想要大船,也要等有钱了再说吧。就这条船把武器弹药零件配齐,也要30万两银子左右啊。徐杰小声说道。

    “呃,也是。”刘铭传不好意思的说道。“就算为了这支船队,我刘铭传也要拼上一把。”如果说大清的官员中谁对台湾最有感情,哪刘铭传必然是第一,他将自己最后的辉煌都放在台湾,从守台湾,到后来的台湾巡抚,刘铭传可以说为台湾的守护和展尽了最大的努力。他如同一个父亲对儿子一样,为台湾的展侵注了自己所有的心血,所以,他对只要对台湾有利的事情都回去支持,哪怕冒着一些风险也在所不惜。

    “最后还恳请大人答应我北洋和台湾百姓一件事。”徐杰最后郑重的说道。

    “何事?”刘铭传有些奇怪的问道。

    “无论如何,刘大人也要为台湾百姓坐稳这台湾巡抚的位置啊。一旦这台湾巡抚换了人,无论是你我所谈的大计还是台湾百姓的命运都将落入无底深渊啊。”说道这里,徐杰郑重的叩一拜说道。回想起历史上刘铭传因为内外攻击掣肘和污蔑下在1891年被迫告病回乡,徐杰的眼圈就有些红了。

    “济世只管放心,清ri战争结束钱,我刘铭传即使是死也绝不离开台湾。”刘铭传也颇为感动,急忙双手搀起徐杰。

    大局已定,而剩下的就是聊天时间了,一看时间也不早了,三人准备告辞,而刘铭传起身相送。就在徐杰等人要走出大厅门口时。刘铭传喊道:“济世还和老子打赌吗?”

    “打,为什么不打?这钱我就没打算带走。”徐杰二话不说把支票留下来恭敬的送到刘铭传手中。随即又促狭的问道:“刘公为何现在又和徐某人打赌了?”

    “废话,没人跟钱过不去!老子还等着用这钱买你的快船呢。刘铭传笑骂道。

    “等他ri刘大人买船,台湾每买一艘该型战舰,我徐某人送一门47英寸shè炮。”徐杰郑重的说道。

    “那省三在此代台湾百姓谢过济世兄了。”刘铭传拱手道。

    “若他ri,刘大人每买一艘战舰,济世兄真送一门火炮?”回到驿所。邓世昌问道。

    “那是当然,大丈夫说话一个字一个钉。”徐杰说道。

    “那我致远加炮之事,不知徐兄可否帮助一二。”邓世昌拱手面带愧sè的说道,北洋内闽党独大,自己这个广东籍管带自然不受待见。若要是经费不足,怕是致远的炮就换不了了吧??不管如何,多一门炮海战中就多一份胜算,无论是为了打赢海战还是为了自己一船的兄弟,虽然向朋友要如此多的钱很是不好,但是他邓世昌也没别的选择!!

    “邓大人,没有想过换一条战舰吗?”徐杰看着窗外的月sè说道。

    “这,徐大人何意?”邓世昌颇为震惊的问道。

    “这艘船是我设计的,我在意大利有很多朋友,所以接船和督造肯定是我。我还是天津水师学堂的副总教习,而李中堂又打算重用天津水师学堂的官学生,而官学生需要一个深谙海事的人去带。”徐杰颇为隐晦的说道。

    “但是,如果大人可以的话,我还是请求为致远换炮加炮。”邓世昌愣了一下,随后继续说道:“不管如何,都是我北洋兄弟。都是我北洋水师的战舰。”

    “定当竭力而为。”面对这样没有一点私心的人,徐杰还有什么好说的?

    而隔壁的张佩纶听到2人的谈话后,在自己的电报稿上又添上了一句:“省三,济世,正卿乃真君子也。其交往亦以国事为重。为我北洋之幸,大清之幸也。”。甲午之华夏新史

第九十六章 阳谋() 
“这么快就来信了?”李鸿章笑了笑随后便认真的看起来电报,仅仅200余字的电报既然让大清文华殿大学士看了整整5遍。一刻钟后,李鸿章才将电报递给女儿长出一口气说道:“济世手段果然高啊。”

    “父亲是说您的门生已经和刘大人达成共识了?”李经说道。

    “3个小时,仅仅3个小时。当真是有效率啊。”李鸿章不知道是高兴还是惊叹。

    “济世和刘大人都是君子,自然会以国事为重。”李经平静的说道。

    “济世为国为民这是肯定的,但是并不代表他不会耍手腕。他的手段高着呢。”李鸿章看了一眼自己的大女儿说道。

    “父亲可想说别人是用yin谋,而济世用的是阳谋?”一旁一直没说话的二女儿李经溥小声的说道。

    “阳谋?”李鸿章先愣了一下,随即抚掌笑道:“没错,这小子就是玩的阳谋。你即使知道他想要你干什么,即使你对他的看法相当不赞同,甚至责骂,威胁他,但是结果你必须按照他的意思去做。这种感觉当真不好受啊。”说道这里,李鸿章略带一丝沮丧。

    “这或许是因为见识和阅历的问题吧。父亲久居大清,自然是以一个清国人的眼光去看待事情处理事情。而济世久居国外,学的是外国人的东西,看待问题也会与父亲不同,而偏偏这个世道,我大清遇上了千年未有的大变革。怕是不能在以过去的眼光看问题了。”李经溥想了想说道。

    “就是这点,才让我颇为不安。一旦他ri济世接管了北洋权柄,他可不会像老夫那样心怀皇家啊。”李鸿章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

    “但这济世不擅长权谋,怕是在朝堂上回吃亏啊。”李经不太同意父亲的观点,摇了摇头说道。

    “不擅长权谋不意味着吃亏。”李鸿章摇了摇说道。“你没见过济世做事,当真的狠辣,你看他来我北洋才多久?先是在北海观舰前策动意大利人。随后又在全聚德借势流放了文廷式等人。又在当今皇上和太后面前将翁同龢逼到如此境地。他久居海外,还真把洋人的论势不论理学到家了!!”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如此,不过是济世比我们看到更深罢了。”李经溥说道。

    “可这北洋怕是容不下他这种人吧?即使个人再厉害,最终也会在多方掣肘之下很难成事,就如同父亲被中枢清流和南洋三方牵制下,很多想法都无法实施一样。”李经叹了口气说道。

    “济世何尝不知道?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北洋守旧势力无疑是以卵击石。但是他比别人强在他绝不是一个人去战斗。他会尽量让更多的人去认同他的观点。没看见吗?才出海短短几天,这邓世昌,刘铭传就已经成为了他的盟友,而丁汝昌,琅威理等人对他也是颇为赞赏。至于刘子香吗?可以肯定刘子香不会喜欢在已经闽人独大的北洋中再有一股新的势力,但是这订购新舰,监造新舰以及未来的北洋水师采购又离不开济世,所以即使刘子香再不满,在对抗倭人这个大前提下,他刘子香也必须忍。”李鸿章有些激动的说道。“而且从薛大人哪里传来的消息来看,这济世不单单是懂得设计战舰,在轻武器,装甲等方便也都有所涉猎,而他却把主要jing力都放在了军舰上,怕是已经筹划良久就为了进我北洋了吧?”想到这里,李鸿章脸sè竟然有了一丝狰狞。

    “可是这北洋和淮系除了像邓管带,刘大人,丁汝昌这样的君子,刘子香这样的心怀大局但又有很重私心的人。还有一些没有本事只会钻营的人,那济世如何处置呢?”李经溥好奇的问道。

    “很简单,拔掉!中枢如文廷式,北洋如方伯谦之流,怕是到最后都要被他一一拔除。”李鸿章说道。

    “方大人缘何招致济世如此的嫉恨?”李经好奇的问道。

    “这我当真不清楚,虽然来我北洋不过2个多月但是对我大清和北洋的人员把握的相当jing确,他很快就可以在北洋之中找到与他志同道合的人,先是张幼樵,后是丁汝昌,然后是邓世昌和刘铭传。而对于文廷式这种人,他甚至都没见过一面就断定他们是敌人,下起手来一点都不留情面,一出手就是必杀。”李鸿章惊叹之余心里竟然有一丝后怕。

    “除了生活上有些不检点,善于钻营,海事也不太jing熟外,应该也没什么吧?”在老李看来,这种滑头点的人在大清太多了,徐杰总不能都拔出吧?

    “哪父亲对方伯谦如何处置呢?”李经问道。

    “老夫用益堂就是为了防止闽党一家独大。如果济世另成一派,这益堂的作用怕只剩杀鸡骇猴了吧?”老李想的十分明白,一边是自己今后要重点培养的人,一边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如何取舍,一目了然。

    “可是像方伯谦这样的人,北洋比比皆是,济世又如何扫的干净?”李经溥有些吃惊的问道。

    “济世说过这样一句话,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真是太有道理。”李鸿章颇为赞叹的说道。“他知道自己无力扫除这人些,于是他决定重新引入一些有才干又相对清廉的新人,而其中又以华人和华侨为主,他和老夫交谈的时候毫不避违的要改革北洋水陆2师,有了这些新人的加入,那些老东西们可就不好过了。”

    “这就好比在草原上,牧人从不把狼赶尽杀绝,就是为了让羊群始终保持jing惕,淘汰弱者。而济世在北洋这潭死水中放入一些大鱼,那些小鱼们要么被吃掉,要么接受现实改变自己的处事方式?”李经溥半响才略带赞赏的说道。

    “不错,如此看来,当真是一环紧扣一环啊。如若一切可以进行下去,我北洋之面貌还真能焕然一新啊。”李鸿章语气中竟然带有一丝憧憬。

    “但是若这是这样,这北洋就不是父亲的北洋了。”李经小声的说道。

    “可如果不这样,怕是北洋连眼前倭人这道坎都过不去啊。幼樵说得对,即使济世另有所图,只要他一心为国,帮我北洋打赢与倭人的战争,我就必须要用他。势,比什么道理观念和权位都要厉害!!”李鸿章此时颇有些豁达的说道。

    “济世当真是为国为民之人?”李经颇有些疑惑的问道。

    “老夫纵横一生,看人还是很准的,济世为国为民那是一定的,但是对皇上怕是没什么感情了吧。”李鸿章叹了口气说道。

    第一次历史分类强推,俺很不容易的啊~~,大家多支持一下吧~~。。甲午之华夏新史

第九十七章 来自远方的求救() 
“这台湾之事总算告一段落了。”望着眼前的致远舰,张佩纶感慨万千啊。

    “这两广李大人应该比刘大人好相处吧?”徐杰颇为郁闷的说道。

    “济世兄是心疼钱了吧?”邓世昌打趣的说道。

    “我说不心疼你信吗?我来台湾不到一周,已经花了3300英镑了,还有那些武器都是我出钱买的!!”徐杰装作痛心疾状。

    “老板,有人找你。”就在徐杰等人在港口闲聊时,徐杰刚招的严博勋满头大汗的跑了过来。

    “急什么。平时看你做事不急不慌的。”徐杰翻翻白眼说道。

    “平时你又不给加班费。”严博勋小声嘀咕道。

    “有两位据说是商人的南洋华人来找老板。其中一位说是姓彭。”严博勋说道。

    “他来干什么?”徐杰心里说道。

    “济世,这位彭先生是干什么的?”张佩纶看着沉默不语的徐杰说道。

    “咱们的金主。幼樵兄,和我一起去见见吧。“徐杰说完,扭头就走。

    驿馆会客厅,徐杰,张佩纶,彭海丰和一个不认识的年轻人分宾座落座。

    “这位是李先生。南洋华商。”彭海丰略有些难堪的说道。

    “彭先生老找徐某是否有事?”徐杰微微皱了皱眉头说道。进门一看彭海丰和那个李姓男子颇为不自然的表情,徐杰心里就有些不安,在以往的交往中,彭海丰做事果决说话直接绝不拖泥带水,而今天,看他的样子,怕是遇上什么天大的事了。

    “不知彭先生来找济世有何事?如果不方便的话,张幼樵就先行告退了。”张佩纶认为因为自己,彭海丰不好说话,所以决定先行回避。

    “不用了,彭先生,您说吧,这位是张先生是李大人的半子。没有什么可以避讳的。”徐杰说道。

    “不知道徐先生和张先生对最近南洋生的事是否了解?”彭海丰小声说道,细密的汗珠从头上渗了出来。

    “徐某最近一直忙于公务,还真不太清楚。”徐杰说道。

    “这巴达维亚很不太平啊。当地土著与华人帮会起了争执,而荷兰当局有偏袒土著。”短短几十个字,彭海丰居然说了3分钟!!

    “的,排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