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我的阿玛是康熙 >

第193章

我的阿玛是康熙-第193章

小说: 我的阿玛是康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嬷嬷疼什么呢?”于嬷嬷正说话间,静兰带着八格格和十格格挑帘子进来。
 
    天瑞一看她们三个人过来,赶紧站起来笑道:“妹妹们可是来了,你们要是再不来,我耳朵都要被嬷嬷念出茧子来了。”
 
    “这话可不敢当”于嬷嬷低头给三位格格行了礼,嘴里笑道:“公主不心疼自己,难道还不行奴婢们心疼么?”
 
    “是,是,您老的话都对”天瑞笑着应了过去,拉着八格格和十格格坐下,又招呼静兰也坐下,等到小宫女把饭菜撤下,上了茶点来她才道:“三位妹妹不会也是来数落我的吧?”
 
    静兰喝了一口茶,老神在在的一点头:“可不是怎的,今儿我们给太后请安,太后一听说你要回来,立马就派了我们三个打头阵,要好好的审问审问你,怎么如此大的胆子,单人匹马就敢往战场上闯?”
 
    天瑞扑哧一笑:“那你可得好好审审了,省的皇太太问起来,你交不了差,怎么?让我如何配合?”
 
    姐妹俩说笑,十格格端着茶杯研究那上面的花纹,八格格一拽天瑞的袖子,睁着一双杏眼道:“五姐?你都不怕吗?我可是听说了,那些蒙古人凶的紧,个个膀大腰圆,杀人厉害着呢。”
 
    天瑞低头暗笑,心道,满族人没入关之前,大明的人还不是一样这么说满人吗,现在倒好,这才入关几年,就开始如此讲蒙古人了。
 
    摇摇头,天瑞大声道:“有什么好怕的,还不都是一个鼻子两只眼睛,我只恨我不是个男儿,否则,我非得带兵打到噶尔丹的老巢去不可。”
 
    天瑞想及噶尔丹阵前对她的侮辱,还是气的咬牙切齿,觉得射瞎一只眼睛真是太便宜噶尔丹了。
 
    这般志气倒是让静兰一愣,随即也笑了起来:“姐姐说的很是,我也只恨自己不是男儿,否则也要跟大哥一样带兵大杀四方。”
 
    奶奶的,静兰这丫头也长歪了,一说起打仗来两眼冒光,哪里像个女儿家该有的样子啊。
 
    天瑞瞧她一眼:“你有什么恨不恨的,你已经指了婚,再过几年就要和亲蒙古了,到时候,你想施展什么手段施展不得,我就怕你没那个本事,拿捏不住乌尔衮罢了。”
 
    “休要小看人了。”静兰一脸不服气:“笑话,我堂堂大清公主还会拿捏不住一个小小的乌尔衮,姐姐到时候等着瞧吧,我要拿捏不住他,我回来给姐姐做牛做马。”
 
    “话不能这样讲”十格格小手终于放下了茶杯,看了静兰一眼:“五姐是个有本事的,六姐也是个有志气的,小妹佩服之至,小妹已经立了志愿,长大之后也必像五姐一样不输任何男儿。”
 
    这话说的,十格格年纪还小,一张小脸满满的婴儿肥,肉乎乎的样子很可爱,可就是那可爱的样子认真的说出这番话,还真是让人很震惊呢。
 
    天瑞呆了半晌,看了静兰一眼,小声道:“你都是怎么教她们的?”
 
    “还能怎么教?”静兰回瞪过去:“都是按姐姐教我的法子教的,姐姐不知道,现在十妹已经开始练武了,她选的兵器可是双刀啊”
 
    额滴个天讷,天瑞抚额无语。
 
    似乎还嫌她的刺激不够一样,本来文文静静,一副大家闺秀样的八格格这会儿也开口了,她极郑重的一点头:“十妹这话说的很得我心,凭什么咱们女儿就得在家里呆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凭什么咱们就得输给男儿,咱们也是学着文武艺,不但学这个,还得学女红针织,处理家事,还得学厨艺,咱们这么辛苦,可不是为了一辈子在那么个小小后院呆着的。”
 
    柔弱又娇俏的八格格这番话彻底震住了天瑞,呆呆的看看八格格,再看看十格格,从这两个人的外表上瞧,还真瞧不出这俩人有这样高的志气呢,话说,天瑞今儿真是刺激大发了,头疼的很啊。
 
    倒是静兰认同的点了点头,伸手摸摸这俩人的头一通夸奖:“好,是个有志气的,等姐姐我将来和亲蒙古后,也给你们挑个好额驸,将来咱们姐妹出手,一起把蒙古拿下,也省的皇阿玛还要为蒙古操心。”
 
    八格格看了静兰一眼,想了一会儿方道:“六姐说的是,先前咱们大清公主太懦弱没本事了,和亲之后不说联络外藩,拿捏住他们,反倒是让他们给拿捏住了,最气人的还是一个个多愁善感,有事没事就哭的,别说给咱大清帮忙了,反倒生生把自己个儿给带累死了,就咱大清开国之后,多少公主和亲,有哪个拿捏住了一个部落的?想来就生气。”
 
    八格格发了一通的牢骚,天瑞爬在桌子上无精打彩的听着,现在想来,敢情和自家这些妹妹们一比,她倒还真成了那没大志气的了。
 
    天瑞胡思乱想间,十格格也说话了,她把茶杯盖子一扔:“八姐,你这话说的虽然对,可我却不想和亲蒙古,要和亲你去和亲,我却想着,要走就要走的远远的,到那对女儿家限制不多的地方去,也一展生平抱负。”
 
    你个小屁孩,小小年纪有什么抱负?天瑞瞧着十格格的小脑袋,很想给她一巴掌。。。。 

    第二六六章釜底抽薪之计



     “小四……”
 
    从慈宁宫出来,天瑞快步追上小四,盯着他问:“这几日怎么了?如何不理姐姐?”
 
    好几天了,小四看到天瑞就躲,一副不想搭理的样子,让天瑞疑惑极了,今天好不容易寻到机会,她定要问个清楚。
 
    小四斜眼看过来,脸上一片冰霜,冷哼了一声,手负在身后就往前走,完全的掉给天瑞一个后脑勺。
 
    这死孩子,又傲娇了,天瑞心里暗道,又走了几步,拉住小四道:“长大了,有出息了啊,连姐姐都不要了啊,枉费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你竟然就这么对待我,我好命苦啊……”
 
    “姐”小四皱着眉头转过身看向天瑞:“别装了好不好,你丢不丢人?”
 
    天瑞无奈一吐舌头:“臭小子,配合一下都不行吗,让姐姐也装装那种苦情柔弱女子过过瘾啊。”
 
    小四无语的翻翻白眼,彻底破坏了脸上的冰冷感觉,一拉天瑞的手:“去景仁宫说去。”
 
    姐弟俩一前一后进了景仁宫,小四冷冷的往凳子上一坐,小脸气乎乎的样子,天瑞瞧了,赶紧凑到他身边捏捏小四的冰块脸:“这是怎么了?谁惹你了。”
 
    小四气的一拨天瑞的手:“都是你,我去榆林押运粮食未得回来,姐姐就这么跑去战场上了,当我知道姐姐上战场的消息后有多担心姐姐知道吗?你自认为你身手不凡,胆子也大,只身就敢闯过去,更加胆大到押运几车炸药往恭亲王营地送去,幸好这次你命大,路上没出什么事情,若是有个万一……还有,和噶尔丹对阵军前,那么多的勇猛将士姐姐不用,偏只身挑战噶尔丹,若是噶尔丹卑鄙一点,姐姐哪里还能活着回来?姐姐,这几年顺风顺水,让你太自负了。”
 
    小四一番话说下来,语气流利的很,天瑞一听就知道这话也不知道在这孩子心里过了多少遍。
 
    天瑞晓得小四是一片好心,是在担心她,可她的情况自己知道,有空间在手,她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有事情的,大不了往空间里一躲就是了,这种情况,她心里明白,可如何又能说得出口,也只能让小四白白担心了。
 
    摸摸小四的头,天瑞又想像小四小时候那样哄他,却哪知道小四直接把天瑞的手打了下来:“姐姐自己思量着吧,你不是每次都那么好运气的。”
 
    抬头,小四漆黑眼睛看向天瑞:“爷不是小孩子了,姐姐以后莫要摸我的头了。”
 
    那啥,天瑞这会儿有点里外不是的感觉,这手收回去也不是,再摸小四的头也不是,心里气的大骂,这别扭的孩子,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她留啊。
 
    还真是,若是现在小十在面前,天瑞完全可以拿美食yin*他,引开他的注意力,若是小九在跟前,还可以和他讨论一下钱庄的准备工作,若是小五、小六、小七、小八,她都有办法对付,可偏偏是这个滴水不进的小四,让天瑞有种老虎吃刺猬,无从下口的感觉。
 
    呆坐了一会儿,天瑞猛的站了起来,对小四笑笑:“哎呀,姐姐想起还有事呢,要去乾清宫找皇阿玛一趟,小四自己先玩着啊。”
 
    说着话,天瑞飞也似的跑个没影,直气的小四在屋里直捶桌子:“跑,你跑啊,爷看你能跑得了哪一天?”
 
    天瑞就跟有人追似的,飞快的往乾清宫赶,走了一会儿回头看看小四没跟过来,这才松了一口气,拍拍胸口道:“这帮臭小子们,一个比一个难对付,话说,小四越来越大,这脸色也越来越难看了啊,总摆着一张臭脸,小心将来讨不到老婆。”
 
    天瑞自己自言自语,慢慢的走到乾清宫门口,看到魏珠站在门口,(炫书:。3uww。)整 理一下衣服笑道:“有劳魏公公跟皇阿玛说一声,天瑞求见。”
 
    魏珠一瞧是天瑞,忙不迭的行了礼,快速的进殿回禀去了。
 
    没一会儿,魏珠出来,笑着引天瑞进去。
 
    天瑞进了东暖阁,就见康熙正在靠窗的炕上看折子,一手持折子,一手持朱笔,也不知道在琢磨什么,竟是一动不动的样子。
 
    轻轻走了过去,天瑞福了一福,笑道:“女儿给皇阿玛请安。”
 
    康熙这才放下笔和折子,瞧了天瑞一眼,把手一抬:“起吧,可是有什么事情?”
 
    天瑞微微一笑,自来熟的坐到一旁,先自己倒了一杯茶喝了一口,这才道:“皇阿玛不是想要治理蒙古之策吗?女儿思来想去,想到一个法子,也不知道好是不好,特意过来和皇阿玛说一说,要是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还请皇阿玛指正。”
 
    “哦?”这话倒引起康熙的兴趣来,蒙古是大患啊,不得不防,也不得不用,在用与防之间历来君主是很难把握住尺度的,若是真有什么好的法子来治理,倒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你来说说。”康熙坐正身体,一脸严肃的看向天瑞。
 
    “是这样……”天瑞从怀里掏出两样东西来递给康熙:“皇阿玛先看看这些物件。”
 
    康熙接了过来,就着窗户上照进来的光线仔细看了看,皱起眉头问:“这是什么?朕竟然没见过。”
 
    天瑞笑笑,一指康熙手心里的白色小方块状物道:“这是奶糖,是奶和糖熬制而成的,是小三送回来的那些外国工匠里的一人制出来的,据说他以前在欧罗巴就是制糖的工人。”又一指康熙另一只手上的灰色毛茸茸的球样的东西道:“这是毛线,是把羊身上的毛剪下来纺织而成,可做衣物,也可织毛毯,很轻薄暖和,倒也是个不错的物件。”
 
    这话听的康熙更加摸不到头脑:“这两样东西如何?莫不是你想要?如此,朕就多多赏赐你。”
 
    天瑞有些无语,深吸一口气想着,咱话已经说的这么明白了,咋老康还不明白呢?话说,到底古代人的思想和现代人不一样,这代沟还真是深呢。
 
    做了一番心理辅导,天瑞只好再接再励道:“皇阿玛可不要小看了这两样东西,要治理蒙古,就从这两样东西入手?”
 
    “怎么入手?”从来没有打过经济战,没有什么商业观念的康熙一脸的迷惑不解。
 
    天瑞叹了口气,仔细解释起来:“咱们可以收购蒙古各部落所产的牛奶,熬制成奶糖卖出去,如此,大清多了一样发财的门道,而蒙古各部落也得了利,慢慢下来,为利所趋,他们也会多多养奶牛,如此一来,再过几年,您再瞧去,他们尝到了甜头,哪里还敢和攥着他们经济来源的大清做对。”
 
    说着话,天瑞一指那毛线:“同理,这毛线也是同样的法子,可以让他们多放牧长毛羊,剪下羊毛来咱们收购,在咱大清的地面上织成各色的毛衣毛毯,或是卖到国外,或是内销,或是再卖给蒙古各部落,都是可行的,如此两样东西,不出十年皇阿玛再想摆布蒙古,那就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了。”
 
    天瑞慢慢说完,喘了一口气,有些担忧的盯着康熙:“皇阿玛认为如何?”
 
    天瑞自认为她想出来的主意虽然见效不快,可却是最稳妥的计策了,大清完全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之下,不费一兵一卒的解决蒙古之患,不但如此,还可以让蒙古人在尝到了甜头之后会感念大清皇帝的恩德。
 
    如此釜底抽薪又不费人力物力,更加名利双收的计策,康熙这个还算圣明的君主应该是会同意的吧。
 
    天瑞心里思量着,偷偷观察康熙的脸色,就见康熙脸上本来还有的欢喜之意已经淡淡消去,取而代之的是沉重,还有一些恼怒,天瑞心里一个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