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神帝无敌 >

第1017章

神帝无敌-第1017章

小说: 神帝无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界大陆物产丰富,资源富饶,所以也孕育了不少的大势力,培养了大量的强者,作为这样的一片大陆,一个世界,对云天而言自然是充满了吸引力,也是因为如此,云天才会寻找一切机会去仔细地感受,感受这片大陆的魅力之所在。

    星城位于禅宗和九衍宗的北侧交界处,而在禅宗和九衍宗的疆域两侧,其实存在着超过数万公里的交界,但之所以星城会成为两者间的重要交汇节点,也是有着其特殊原因的。

    在禅宗和九衍宗之间,横亘着一条巨大的山脉,山脉从南向北蜿蜒而上,一直从玄界大陆最南端靠近伶仃洋的地方延伸到了禅宗和九衍宗的北部交界处。

    这条山脉地势险要,山势挺拔,想要翻越其十分不易,更何况由于大山罕有人际,所以是各类凶兽生活的天堂,也就因为如此,这条山脉中各种凶兽遍布,也算是十分危险的一处所在,除非带领了足够的部属,或者说自己的实力足够强大,这样的人才敢进一步深入到大山之中,而其他人则是更喜欢从两大势力的交界处以北,在星城所在的区域通过。

    星城坐落于一座大沙漠之中,这片大沙漠的面积十分辽阔,怕不有数百万平方公里,通过这样巨大的一座沙漠充满了困难,太多的人都只能是望而兴叹,极少有人真的有胆量去挑战它。

    不过正所谓对资本的追求能让人忘记生死,尽管这里的沙漠充满了死亡的威胁,可两大宗派之间对彼此贸易的需求,使得通过大沙漠进行贸易成为了最佳的途径,虽然这里有一些凶险,但总归是要比巨大的山脉要容易通过得多。

    大山脉上很多山峰都是根本无法攀越的,尤其是对那些普通的武修,要想通过那么凶险的地界简直是难上加难,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决定放弃跨越山脉的行进方式。

    因为临近两大超级宗派的交汇处,所以从南往北,有一条宽阔的大通道在笔直地延伸着,这条大通道正如同一条流淌着资源的血管,在不断地将周围的物资集中起来,并缓慢而有序地向北推送。

    云天也是沿着这条大道在走,由于道路宽敞,并不会耽搁他的行程,而且道路上十分热闹,云天正好可以一路走一路观察周围的风土人情。

    这一带的地势很有趣,西侧便是巨大而又高耸入云的山脉,但就在这连绵起伏的山脉东侧,便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而且这平原是从西向东,一直延伸了下去,纵横数万公里。

    正因为这样的地势,使得山脉以东的巨大平原成为了一个物产丰富的地方,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物资通过大小通道朝着四面八方运送。

    这一片辽阔的大平原,便可谓是整个九衍宗的大粮仓。

    大平原的两侧,星罗棋布着大大小小的村落,这里的人口也算是非常密集,除了大大小小的村落,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中等的城市,这些城市功能完善,各项服务和配套都很完美,成为了南来北往宾客的首选落脚点。

    云天沿着这条大路走每隔一段时间,便可以领略到一座城市的风土人情,这种惬意的享受,又何乐而不为呢?

    不知道其他各路九衍真令的获得者是怎么想,总之云天这一路上可谓写意潇洒,他丝毫不在乎其他人会怎么看,总之这一路上,他就是想要领略一下周围的民情。

第930章 莽苍山下() 
由于幅员辽阔,虽然九衍宗只是仙道八宗里实力最弱的势力,可毕竟人家也是颇有根基的,就从其所控制的地域来看,整个九衍宗控制势力范围是五十亿平方公里,拥有五百亿人口,其地域范围南北宽达数万公里,东西长达十万公里。如此辽阔的幅员,也使得不同的文化和传承在不同的地域流传。

    云天一路上走来,看到了太多有趣的东西,包括全都以养凶兽为生的村落,还有全部习读诗文以文载道的家族,以及更多更多的势力。

    不同的城池,也有不同的丰貌,这些平凡世界的百姓生活,却让云天有了很多的感悟。

    一路跋涉,再经过了十余日的旅途之后,这一日云天终于抵达了大沙漠的边缘,同时也是巨大山脉北部边缘的地方。

    这一带的山势略显平缓,人类的痕迹也就多了起来。

    云天经过一个镇子,镇子北边恰好有一家私塾,私塾中朗朗的读书声穿透了重重雪障,在空气中回荡,传到了云天的耳中,显得清晰无比。

    读书的是一群孩子,其声略显稚嫩,可咬字却分外清晰,语调也铿锵有力,颇有几分少年之意气。

    “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之禄位也。国之用材,大较不过六事:一则朝廷之臣,取其鉴达治体,经纶博雅;二则文史之臣,取其着述宪章,不忘前古;三则军旅之臣,取其断绝有谋,强干习事;四则藩屏之臣,取其明练风俗,清白爱民;五则使命之臣,取其识变从宜,不辱君命;六则兴造之臣,取其程功节费,开略有术。此则皆勤学守行者所能办也。人性有长短,岂责具美于六涂哉?但当皆晓指趣,能守一职,便无愧耳。”

    这段话是先贤大儒的一段家训,是前朝大儒颜之推所着,被称作颜氏家训,虽然说是家训,却被奉为儒家经典,因为它明确地提出了君子操守,为人之道。强调儒家为先的思想。被儒学大家们奉为经典,也是视儒道为正统的大圣朝多年来认定的蒙童必修文章,这篇文章少年们读起来没有丝毫滞涩之感。朗朗书声清脆,字句起承转合流畅自然,显示出很深的文学功底。

    读圣贤书、看百代春秋,虽然听着很是浪漫,可事实上,如今的云天却是一阵的愕然,因为如今这玄界大陆上奉行的是武修,真正从事儒修的,简直是少之又少,而且儒修成才较慢,一般人都没有这个耐心。当然,这么说并不意味着儒修就一无是处了,事实上武修之中便有一只独特的分支,那就是位于东南角的八大仙宗之一的儒宗。

    儒宗崇尚儒修,所谓的儒修,其实就是诗词文章,那些儒修们都是依靠着诗词文章踏入到儒修的大道之中,这一点和武修颇有不同。

    云天虽然也知道儒修有着自己的一套体系,但他却并没有兴趣去尝试儒修,只不过所谓的万法皆通,云天相信任何一种存在都有其实际价值,所以不管对方是什么样的势力,什么样的宗派,自己总归都应该和对方加以交流,或者说也要从多方面尝试了解,因为这样便能够从中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云天的心思不知道什么原因,变得有些纷乱,听着孩子们的诵念,他也忍不住低声念诵出声,不知不觉中,云天好像回到了过去,回到了自己的童年。

    他还能记得当初自己在云安小镇里艰苦生活的场景,也记得当初自己的地位低下,甚至连那些下人们都可以对他随意欺凌。

    他也能记起昔日自己在云安小镇艰难地挣扎,被强大的家族所欺凌,而且很多人又因为他的出身而出言讥讽。

    还记得昔日自己备受欺凌,而他的背景却始终会被人当做一个话题。

    大圣朝国势强盛,不断对外开疆拓土,这其中云天背后的家族便是功不可没。

    云氏一脉声名显赫,四百年前,镇国侯的先祖便随着开国皇帝圣祖南征北战,为大圣国打下了汗马功劳,因其卓越的功勋,圣祖杨玄便下诏封云氏为天歌城世袭城守,统管天水行省一省事务。云氏兼领了天水行省的一省事务,其权势之盛,甚至比起一些王公皇爵来也不逞多让。也许是祖上积德,云氏后代子孙也多名臣良将,云家经营数百年,称得上是人丁兴旺,其嫡系旁系族人算起来不下数万,这些族人几乎分布在圣国的各个角落,云氏一脉当时在大罗洲大陆可谓是第一士族。

    不过云天出身尴尬,人们都传闻他的出生是因为云家六世子云道远一夜酒醉,强行霸占了当时作为身边侍女的云天母亲方氏,方氏就此珠胎暗结,有了云天。可惜的是,云天母亲的家族在云家看来几乎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作为云家的六世子,自然不可能给一个毫无根基的侍女什么身份,所以云天作为一个庶子也自然毫无地位可言。

    若只是不受重视倒也没什么,偏偏六世子的长夫人又十分强势,云天生下来,他们母子二人就被视作眼中钉,恨不能早早地将其抹杀掉。好在六世子多少念些旧情,打发他们母子俩回了老家,并每月定量供应些银钱,供养这母子生活。

    云天的母亲,其实是他的养母带着身孕回到老家,也让家族颇感耻辱,不过对庞然大物云家他们是一点没有脾气,那么这怒火就只能朝着云长生的母亲宣泄了。自从云天母子回到老家,冷嘲热讽就没断过。云天的养母本就体弱,在生下他之后身体愈发不堪,再受到这些老家人的夹板气,很快就撒手人寰,离世而去,留下云长生一个人无依无靠地生活。

    当地人不敢得罪方氏的原因竟然就是方家跟云家有某些连带关系,一些较大的世家也不敢轻易得罪方家,免得受到云家的雷霆之怒。

    云天想着想着,不由得痴了。

第931章 落脚小镇() 
童音袅袅,云天的心思已经不知道飘到了何处,这些童音勾起了他昔日的记忆。往昔的经历一幕幕地在他的脑海中闪现,让云天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

    事实上云天是沿着大道在走,只是经过镇子而已,不过镇子的面积并不大,而且私塾就在临近大道的地方,所以童子们的读书声才会清晰可闻,朗朗入耳,不过正因为听到童子们的诵读声,才让云天恍若有种隔世的感觉。

    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的云天并没有注意到不远处的一个徐徐行过的车队中,正有一个车轿的轿帘缓缓地掀开了一角。一双波光盈盈的妙目正紧紧地盯着他。

    不知不觉间,云天已经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成年人,因为坚持修炼,使得他的身体的坚韧性远超过常人,而且其筋脉骨骼甚至血肉的成分也要比一般人完美得多,他的身材高大挺拔,肌肉充满力感,而且面容刚毅冷峻,不怒自威,的确是有着一股别样的气质,也难怪站在那里发愣的云天,会吸引到他人的瞩目。

    云天沉思了片刻,才从恍惚中悠然醒转,他改变了主意,决定在这小镇里停留一夜,因为不知怎地,他总觉得经过这小镇,本身就是一种缘分,既然是一种缘分,那就要逗留一段时间,把这个缘分结了。

    缘分也是一种机缘,云天既然是武修之人,就相信机缘,他不会在遇到机缘的时候忽视不见,当然也不会刻意强求。只是如今这机缘就摆在面前,他自然不可能放过。

    于是云天转过身,朝着小镇内走去。

    “停车!”一声娇喝从车队中传来,长达近百米,随行数百人的队伍一下子停了下来。

    “少主,我们停在这里做什么?”一个中年骑士骑着凶兽赶到车前,低声地问道。

    “我有些倦了,想在这里歇一个晚上,就这样吧!”女音淡得随意,但那中年骑士却是一言不发,默默地点了点头,也不见他发话或者有任何动作,随行的众人便齐刷刷地转向,不过这些人并没有全部入镇,而是分成九只队伍,分散朝着不同的方向走去。

    其中八只队伍是走向镇子外围的八个方向,只有一队十数人进镇,共分乘三辆车,这样的队伍尽管也比较吸引人,但却不会惊世骇俗。

    三辆车内不知道有几个人,不过除了每辆车上两位赶车的把式,以及外面的骑士恰好是十七个,分别在车队前后左右各分部四位,为首一人则是远远地骑行在最前面。单人单骑,一身白色大氅,左手拉着缰绳,右手随意地垂落在腿边,显得异常的随意。只是这人眼中不时闪过的一丝精芒,显示出此人时刻处于警惕之中。

    第一辆车子里十分幽静,本来是三辆车中最大的一台,但里面确实鸦雀无声,若非之前车轿帘先开了一角,根本不会有人知道里面还坐着一个人。

    第二辆车子同样比较安静,不过时不时会有一声轻咳,但都是转眼即止。

    倒是那第三辆车子里不太安生,里面始终有两个女音在窃窃私语,说道可笑处,两人便是一阵吃吃轻笑。

    看起来前面的车子应该是一个人,中间的车子也许是一个人,后面的车子里人数应该是两个以上。

    这是车队缓缓转向后,吸引到云天的注意后,他所作出的判断,不过云天虽然有些警觉,却并没有太过担忧,因为他并没有感觉到对方的杀气,这就说明对方至少没把他当做目标,至少现在并没有那么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