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六零年代离奇生活 >

第2章

六零年代离奇生活-第2章

小说: 六零年代离奇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咱小敏讲究,有事,我就过来知会你啊,我走了,还要去看呢。”大嘴婶把南瓜子揣进兜里,风风火火的跑了,急着去看戏呢。

    小敏关好院门,带着妞妞在偏屋烤火,她在那里靠着椅子,心里在盘点这个家的存款,仔细看看连赔偿款家里还有一千八左右,还有些票据,都是赵建强留给她的。这几年赵建强在工程队虽辛苦,可补贴高啊,夏天还有高温费。他自己是个节省的,把钱大部分都拿回来了交给小敏,自己留点也用在了给妞妞和小敏带礼物上,这个男人在小敏用几世的眼光来看都是一个绝世好男人,她这辈子估计再也遇不到这么好的男人。再嫁,她就不想了。还是好好带大妞妞才是正经的。

    在北方很远的一座城市里面,有一个男人正懵懂不知的望着眼前的妻子。“杨仁刚,你要是个爷们,今天就和我把这离婚手续办了,要不然我急眼了,可管不住自己的嘴。”

    “行,离婚。”哪怕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他还是说了这句话。他没有看见跟在身后的父母和妹妹的表情。是那么的难堪,和无奈。

    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了吗?怎么来到这里,自己也不认识这些人啊!还有这个女人是怎么回事啊!来一个人告诉他,好吗?懵懂的男人在什么也不知道的情况下离婚了。一脸茫然的跟着妹妹和爸妈回到家里。回到房间的杨仁刚心里是无法平静下来的。

    躺在床上,只是慢慢的梳理脑海中的记忆。自己确实是死了,现在却活在了别人的躯壳里面,换了一具身体,一个身份。现在的他叫杨仁刚,是锦城人,父母都是工厂的普通工人,至于刚刚离婚的前妻是因为他救人伤到不能说的地方,可能影响生孩子。就和他离婚了。是呀,人家年轻,想生个孩子也没错。

    他本人也在一家国营工厂里上班,是个不错的技术工人。工资也还行。

    家里就他和妹妹俩个人,都在要求下乡做知青之前,有了工作,也都留在了城里,妹妹和他一个厂,在厂办上班。

    杨仁刚离婚的消息,还是被人知道了,许多人都挖他离婚的原因,他的前妻不愿意背锅,让家里的老娘把杨仁刚不能生孩子是消息放了出去,气得杨仁刚的爸妈不行,他们又说不出什么话来,只是在家里低声叹气的。

    “爸妈,你们也别气,我跟你们商量个事儿?”

    “说吧,儿子。”杨妈妈抬眼看着儿子,心里咋能不气呢?最近好多人来给儿子介绍对象,她开始还高兴,毕竟儿子只是可能不能生,医生也没说死不是吗?还是有机会的。

第4章 千里搬家() 
可是她一听给自己儿子介绍的对象都是一些家里有孩子的寡妇或是和丈夫离婚带着孩子的女人,她心里就气,她脸色稍稍不好,那媒人就说,你儿子又不能生,有现成的孩子还不好啊!你儿子如今可不好找对象,只要是没有孩子的都不会找你儿子的,把杨妈妈气得倒仰

    这叫什么事啊?

    “爸,妈,我想给厂里打报告调到南方望城新建的厂子去,第一批老工人和技术骨干都从全国好几个地方像我国这样的厂子里面调,我们厂也有指标。过去的连有工作的家属也一起可以调过去,也有工作,你们愿意吗?我的情况这样,我不太想待在这里,说不定换个环境还能心情舒畅些。”

    二老沉默了半天,这里再有诸多不好,也是他们的老家。故土难离,他们这么大年龄难道还要背井离乡。

    “他爸,咱们一起去。”杨妈妈心里还是儿子最重要,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有家。

    “行,去吧。”杨爸爸也狠心的点点头,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杨仁刚望着眼前的父母,眼泪哗的流了出来,这才是父母。不像他上世的父母,偏心不说,还刻薄寡恩,他在很早以前就对那一对父母死心,一心经营自己的小家。妻子温柔,善良,女儿乖巧可爱。现在只要想到她们,他就归心似箭,恨不得马上回到她们身边,照顾她们,也不知自己离开后,他们有没有吃亏受罪。

    杨仁刚第二天回到厂里后就直接到厂办申请去望城的厂子里。厂办的人看着杨仁刚填表大喜,他们最近也愁这个事,原本是想让大家自己自由选择的,可是大家都是本地人,谁愿意千里迢迢的去那么远的地方,杨燕在厂办上班也和哥哥一起报名,至于父母的工作组织会协调的,他们到不担心。

    作为救人的英雄和工作先进分子杨仁刚又添了一笔先进事列。积极踊跃报名响应国家号召去到南方的望城,厂里也把他的先进事列给报了上去。市里也是极为重视,在杨仁刚走之前给开会表彰,还在档案里清楚的记下了杨仁刚的先进事列。

    一个月的紧张处理家里的杂事,杨家人带着剩下的行李上了火车,离开了家乡。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杨仁刚的心情是激动的,杨爸杨妈的心情是复杂的,杨燕是无所谓的。一家人有三种截然不同的心情。他们这次的火车票都是厂里帮着出钱给买的,杨仁刚为厂里做了做了贡献,还在这件事上起了带头作用,这点是应当的。一家人还是卧铺票,全在一起。

    “咣当咣当咣当”的声音把他们一家四口带到了望城。一下车就有厂里本地人来接他们这一批锦城来的人。也不多就六户家庭。

    “同志,你们是望城机械厂接人的吧!”

    “同志,是的,是从锦城来的,是你们吧!”

    “嗯,这是我的证件你看一下。”

    那人翻看了一下确定没有问题才说,“没问题,跟我上车吧!”后面是几辆大的解放车。大家依次上车。

    做为救人英雄,工作先进典型,杨仁刚一家分到一套靠近厂里的小院子,有四间房,一个单独的厨房和厕所。这是这块最好的房子之一,估计新厂也要把他当先进竖起来。新厂嘛,人心还不是很齐,工作也没正式进入状态,有先进可以激烈大家的工作热情。

    杨仁刚明白这些,什么也没说,也没有推辞。就算他推辞,厂领导也不会答应的。

    一家人欢欢喜喜的收拾屋子,比锦城的房子大多了。院子里还有以前的一口水井,还有一块地方,以后是悄悄种点菜还是盖个房子,都是好的。

    杨燕还是在厂办上班,杨爸杨妈在机械厂的边上棉纺厂上班,他们不是技术工,不在车间做技术工作,在仓库里做包装工作,还算比较好。一家人用三天的假期安顿好一切,各自走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开始在望城的新生活。这片厂区都靠近郊区。

    转眼是66年的春天,望城郊区下桥村,小敏带着妞妞在山上挖野菜,母女俩都穿的严严实实的,山上的虫比较多,小敏不放心给妞妞和自己都穿的严严实实。

    小敏回到下桥村后,村长高万林照顾她们孤儿寡母的,安排她在和村里的另一位一起清扫牛圈和割牛草,工作不是很累。每天就是一上午的工作。下午可以自己安排,想多割点也没问题。她和春嫂都是勤快人,经常两人合着连续几天忙碌着,之后几天就只需要一个人忙着打扫牛圈两人就可以轮着换班来,一人一天。

    初春的牛头山脚下,花儿们争奇斗艳,谁也不甘示弱。迎春花那柔软的枝条垂下来,上面缀满了水灵灵、金灿灿的花朵;木棉花在高高的枝头上盛开着,在绿色的高山面前格外绚丽,像是一支到正燃烧的火炬;映山红在旁边绽开了笑脸,红艳艳的,像火苗,像朝霞,染红了山旁的小河很美。望城的映山红很多,一簇一簇的,竞相开放着。

    妞妞的手里采了大把的映山红,蹦跳着跟在小敏的身后。

    “妈妈,你看我采了好多的映山红,回去帮妞妞插起来好不好?”自从母女俩在祖屋安顿下来,小敏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前几天小敏上山割草时,带回去一把野花,用一个小瓷瓶装水插起来放到堂屋后,妞妞来劲了。每天都要自己采一把插到瓷瓶里面。可喜欢干这事了。

    杨仁刚回到望城几个月了,一直,不知怎么找借口会到上桥村看看妻子和女儿。昨天厂里食堂的刘师傅说是要到上桥村去走亲戚,他刚好听到。他就找借口说来郊区农村挖点野菜,就和他一起来到上桥村,可是没想到以前他的小家空无一人,院子里都长满了杂草。这才多久啊?家里怎么就成这样了,他的小敏和妞妞呢?去哪儿了?

第5章 问询() 
杨仁刚啥站在院门前看着,一个路过的大娘,看着眼生的杨仁刚就问道,“你是什么人?站在那里干怎么?”

    杨仁刚认得这是村里的文大娘,“大娘,我不是坏人,是城里的工人,来这里有事,口渴走到这里想讨碗水喝,可是没想到这家是这个样子。这不准备走呢?”

    “真的是讨水喝,我和我们厂里的刘师傅一起来的,他来你们村走亲戚的,我来看看郊区,以后没事休息的时候,想带家里的爸妈出来玩玩。”

    “哦,要讨水喝呀,跟我去我家,我家离这里不远的。”

    “那行,谢谢大娘。”文大娘走在前面,杨仁刚跟在后面。

    一路上杨仁刚假装好奇,问了家里的情况,文大娘以为他就是好奇,问啥说啥。把小敏在他死后的遭遇说了个一清二楚,还包括小敏在下桥村的事,也说了。两个村就隔着一座石桥,没人不知道两个村的新鲜八卦的。文大娘后来还看见小敏好几次呢?对她的情况知道的一清二楚的。

    “小伙子啊,我跟你说小敏那孩子真不错,可惜命不好,男人不错,可婆家真心差。好在她家那口子生前对小敏母女俩好,要不真是糟心。”

    “听大娘这么一说,还真是个不错的人。以后肯定是个有福气的人。大娘谢谢你家的水,我还要去你们这里是牛头山看看呢。”杨仁刚嘴里说着,心里却是苦涩的。他要抓紧时间去牛头山挖点野菜。他出来时是找的这个借口,回去怎么着也要挖些回去。

    “去吧,看见野菜也挖点回去,你们城里人也尝尝鲜。”

    “哎,那谢谢大娘了,我先走了。有机会再来看您。”

    “嗯,去吧,去吧。你这个城里娃子还不错。”文大娘摆摆手。

    杨仁刚心急火燎的赶到牛头山,他想挖点野菜后,去小敏的祖屋看看,希望能看到她们母女俩。就是现在不能相认,他也想看看她们过的好不好。

    在牛头山,杨仁刚一上山就直奔小敏平常去的最多的小密林,那块地方野菜最多。刚走进去就看到小敏和妞妞,在说话。他的眼睛湿润了起来。这是他心心念念的爱人和孩子,是他的宝贝。

    妞妞和小敏在一起玩闹,妞妞不知和小敏说了啥,小敏在一边开怀大笑。杨仁刚也笑了起来。小敏和妞妞带来的大篮子了已经装满了马头兰和野葱,还有香椿。看样子也不会挖多久就要回去了。

    妞妞在奔跑的时候,撞上了杨仁刚,他一把扶住妞妞。

    小敏在后面看见走上前来道歉,“对不起,我家孩子不是故意的。”

    “不要紧,我也没撞到。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啊?”

    妞妞歪着小脑袋道,“你是谁?我叫妞妞。”

    “妞妞很乖哟,叔叔叫杨仁刚在离这里不远的厂里上班。”杨仁刚也不管人家问没问就说了自己的身份。他迫切的想告诉妞妞和小敏,只是有些话太玄乎,他不知该怎么说,只好先简单认识一下。

    小敏的第六感告诉他这人有古怪,只是不知道怪在哪里。

    她提着篮子,礼貌的说了一句,“同志,我们要下山了。不打扰你,你慢慢的挖。”说完牵着妞妞回家。

    杨仁刚在背后默默的看着妻子和女儿,心里满满的幸福感。

    小敏想着现在的年代和情况,她要发家致富还是挺不容易的,不过大家都知道她手里有些钱和票,稍稍过好那么一点点,也不会被怀疑,她不想整天和尼姑一样吃的都是素,还吃不饱。

    这几天她一直在家里前面的篱笆院给加一道防护墙,上世发现的猫刺就很适合的。她前几天就割了好多草,在牛圈里。牛圈里养牛的陈大爷还说够这几头牛吃五天的,她也不急,草是她一个人割的,春嫂知道她要干嘛,让她这几天都不用去,她一个人收拾牛圈就成。

    小敏一个人开始在篱笆院的外面开始密密麻麻的种猫刺,祖屋院子大,她一个人种的又密,要干两三天的功夫,她爹也在村里忙着春耕,也顾不上她。

    小敏从林老黑家里搬出来以后,就正月初二回去过一趟,其余有事都是在她爹上工的时候提前去说的。她不是原主对林家其他的人丝毫不感兴趣,也没想过要打多少交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