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超时空城管 >

第220章

超时空城管-第220章

小说: 超时空城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着这段大坑连着小坑、坑坑相连到天边的破碎路面,还有四周仿佛重新回到了东京大轰炸年代的废墟街景,贝塚里美警视长不禁哀叹起来,“贵国提供的这批导弹,在可靠性方面似乎也太差了吧!这一仗打完之后,警视厅四周几乎成了地雷场!差不多一半的导弹变成了未爆弹,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处理完啊?”

    “警察小姐,请您务必弄清楚一点,这可都是按照民用标准生产的消防导弹,并不是被设计用来打仗的,只不过临时换上了紧急情况下备用的爆炸弹头而已,所以不能随便套用正规军品的高要求。而且,你们那位抠门的警视总监,还只肯采购最便宜的淘汰型号幸好他的支票应该不会跳票”

    买买提貌似很无奈的耸了耸肩膀,“正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在有些事情上我也没办法!”

    民用标准?并不是被设计用来打仗的?你是在骗鬼啊?

    面对着这位虚伪到不能再虚伪的军火贩子,贝塚里美警视长忍不住偷偷地翻了个白眼——就在几分钟之前,她还偶然听到了这个新疆人用英语在跟不知什么家伙,进行着内容颇为“凶残”的对话。

    “什么?嫌枪打得不准?你不是来买小型农机具的么?你看我们卖给你的农机具质量多好,稍微改装一下就能当战车狙击枪用了!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什么?发到你这边的货物不对?提货单上写着工程机械,大型拖拉机和莱阳钢管?哎呀,只要按照我发到你邮箱里的图纸,把这些民用产品一样样组装起来,就能变成一套相当赞的履带式火箭炮了!”

    “我说,上条君,虽然经历了这么惊心动魄的一场大变故,可这个国家好像还是什么都没变嘛!”

    东京一家私立医院的豪华病房里,各自裹着纱布绷带躺在病床上的上条景胜和泉田准三郎,正一边用牙签吃着被护士小姐细心切成小兔子形状的苹果块,一边看着电视里播放的新闻节目,同时随口闲聊着。

    ——在赤坂“时雨轩”料亭的那场兵灾之中,他们正巧被一发rpg火箭弹给轰进了小包厢。

    虽然上条景胜和泉田准三郎躲闪及时,而且这种小作坊加工的劣质火箭弹论威力也不怎么样,但还是都受了伤——上条景胜的一条腿骨折,外加轻度的脑震荡;泉田准三郎虽然没断骨头,但是全身皮肤大面积烧伤,肺部也因为吸入大量炙热烟尘而受到严重损害,严格来说倒是比骨折的上条景胜还要伤得更重。

    如今,随着小鸟游内阁的总辞职,泉田准三郎已经不再是内阁官房长官,但至少在下一次选举到来之前,他依旧还是国会议员,所以依然保持着一个精简了许多的秘书幕僚班子,每天都要处理不少政治事务至于上条景胜都知事阁下,也没有一丝一毫想要“因工伤辞职”的意思,而是决心要把这个位置占到最后。

    所以,自从入院治疗以来,两人就把病房变成了办公室,每天从早到晚都有各式人等川流不息。

    最后,在医生的强烈抗议之下,上条景胜和泉田准三郎总算是稍稍改变了工作方式——改为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放在病床的折叠式矮桌上,用视频聊天的方式跟秘书和部下进行联系保密问题基本上不必担心,反正以他们眼下的这种状况,也搞不了什么阴谋诡计,只能了解一些公开或半公开的情报罢了。

    此时,这两人正躺在同一间阳光明亮的病房里,一边享受着难得的闲暇,一边讨论着当前的国势。

    “东京的股市彻底崩盘了,关东地区的房地产又一次跳水了,国债危机也眼看着拖不了几天,东京市区的核辐射强度迄今还在正常标准的一百倍左右,但电视新闻里却依然只关注新出道的歌星偶像,还有大人气漫画家的最新力作,以及影视明星和体育明星的花边绯闻就算是粉饰太平也搞得太过头了!”

    浑身都裹着绷带,貌似埃及木乃伊的泉田准三郎,一会儿抬头看看挂在天花板角落里的液晶电视,一边低头盯着手里的笔记本电脑,嘴里还不忘了对上条景胜都知事吐槽,“亲美派下台滚蛋了,反美派掌握了大权,但内政外交的总体方针,似乎都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变化——日本还是那个日本”

    “呵呵,这不就是我们日本国最正常的模样吗?也就是所谓固态化的阶级社会啊!”

    腿上打着石膏,被不锈钢支架高高吊起的上条景胜都知事,从嘴里拔出牙签,插到床头柜那只盘子里的最后一块兔子状苹果上,同时叹息着感慨道,“整个社会看上去光怪陆离,精彩纷呈,每一天都有吸引眼球的新鲜变化;其实却保守得好像一座古老的城堡,每一块石头的位置都是固定的,顽固地抗拒着任何最微小的实质改变,只是乐衷于做一些毫无意义的表面文章——银行家的儿子依然是银行家,医生的儿子依然是医生,小职员的儿子依然是小职员。越是真正的上流社会,就越是如此的一层不变啊。”

    对于老朋友的刻薄说法,泉田准三郎眯眼迟疑了一下,但最后还是只能点了点头,无声地表示了默认。

    ——作为日本政界最粗浅的基本常识,几乎每一个日本政客都很清楚,从明治时代、江户时代甚至是平安时代传承至今的家族门阀体系,犹如一张无孔不入的隐形网络,早已渗透到整个国家的每一处角落。即使是残酷的太平洋战争和驻日美军的占领管制,也没能完全撕毁这张坚固的权力之网。

    日本政界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颠覆性大变局,也就是草根阶层一跃跻身上流执掌中枢的大变动,大概要追溯到倒幕战争和明治维新了。即便如此,那些在明治维新初期风光一时的长州和萨摩下级藩士,比如桂小五郎、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等等的后人,到了旧日本帝国后期的大正昭和年代,也被历史更加悠久的勋贵元老、名门后裔们逐渐打压了下来,现在的势力早已大不如前,甚至是泯然众人矣。

    既然就连明治维新的元勋功臣,那些写在教科书上的英杰们,都被历史悠久的门阀世家视为草根泥腿子,那么战后通过民选上台的日本政客,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像他们这些在前台上十分光鲜的现代日本政客,说到底也只是这些大资本家们雇佣的代理人而已。而隐身幕后却又无处不在的门阀世家,才是权力源泉的真正掌握者。就像最近的这一次变故,起初本以为早就完全控制了日本的美国人,就是狂妄地想要彻底捣毁这张网络,掠夺走日本门阀的全部家业,才会遭到如此不可思议的激烈反击——当然,如果美军真的恼羞成怒,重新出兵占领日本的话,这些只会窝里横的日本世家门阀,也是毫无办法可想的。

    幸好,在日本方面鱼死网破的威胁之下,同样内忧外患的美国人,终究还是没有走到最后一步。

    不过,即使是如此,也可以看出日本的门阀家族,在国内究竟具备着多么巨大的能量了。

    如果有可能的话,泉田准三郎当然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门阀世家之中的一员,挤进这个国家真正的核心权力圈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政界当一个表面上十分光鲜潇洒,其实有苦难言的牵线木偶但问题是,这个目标实在是很难达成,因为日本的各家大门阀一般都是相互通婚、代代世袭的,整个小圈子十分的封闭,比印度的种姓制度也开放不了多少——若是没有天大的机缘,外人基本上完全不可能挤进去。

    事实上,在美国、印度、英国都有着类似的顶层小圈子,但没有哪一个小圈子像日本的一样历史悠久。

    所以,被排斥在这个日本政坛顶级核心圈子之外,但又有着一定势力的“第二梯队”家族,通常只好进入政界充当代理人,为这些财阀们打工。然后利用在政界获取的权位,不断寻找机缘,见缝插针,慢慢地向着这个幕后的核心圈子里渗透进去,最终让自己的家族也跻身加入这些顶级财阀之中。

    在日本的战后初期,这确实是一条通往权力顶峰的光辉之路。但到了经济长期不景气,国家资源不断萎缩,社会阶级日益固化的现在,二流家族能够成功上位的概率,就变得越来越小,乃至于接近于零了。

第292章、日本还是那个日本(下)() 
第292章、日本还是那个日本(下)

    说白了,泡沫经济崩溃之后的日本,并非没有人才和精英,也并非没有具备足够远见的优秀领导者。但问题是日本这个国家的体制本身就存在着问题。尽管这个体制曾经在战后创造过“日本速度”、“日本奇迹”,但都无法掩盖它的先天不足。偏偏在日益固态化的日本社会,又找不到能够突破这一体制的力量。

    因此,面对着上进无望的惨淡现实,上条景胜和泉田准三郎在不甘心地哀叹自己“生错了时代”之余,也只能继续像那些“穷忙一族”一样奔命劳碌,把注意力放在一些更现实的事情上。

    “上条君,赤坂的料亭在这次可是差不多都被烧光啦!东京都厅有没有对那里列出重建时间表?”

    泉田准三郎仰头打了个哈欠,貌似不经意地随口提起道,“不知道等到我们可以出院的时候,能不能再到赤坂去找一家同样上档次的料亭开庆祝会啊?”

    “出院的时候到赤坂喝酒庆祝?你还是省省吧!别做梦了!”上条景胜毫不客气地一口否定,“说起这个赤坂町重建的问题,我就是一肚子的气——东京都厅那边居然给我制订了一份三年计划出来!”

    “什么?赤坂町的重建竟然需要三年?你该不是在开玩笑吧?”

    泉田准三郎一时间听得大为惊讶,“这可不是什么偏僻乡下,而是在国家的首都东京!跟中央政府官厅也只隔了几条街的地方!难道你想让议员们一走出国会议事堂,就看到一堆焦黑的废墟么?”

    “有什么办法呢?按照有关专家的说法,用三年时间重建赤坂町,就已经是最理想状态之下的最快速度了!”上条景胜都知事苦着脸耸了耸肩膀。“在启动赤坂町的重建工作之前,肯定先要清理废墟,为了防止损伤到死者的遗体,所以不能动用大型工程设备,只能依靠人力和手工,这样就至少要花上个小半年吧!更要命的是,这些废墟中间还插着很多未爆弹——中国货就是这么不靠谱,明明不该爆炸的西瓜、手机和电视机都会爆炸,但应该爆炸的导弹却就是不炸——在拆弹过程中会有多少死伤,眼下都还不好说!

    等到赤坂的废墟清理完了,还要对这片土地进行祈祷和净化,让逝者安心上路,不至于变成地缚灵和怨灵骚扰日后的住户。但这次一下子死了好几千人,而通过了职业资格考试,依法可以主持超度的和尚、巫女和神主,却就总共只有那么多,还不能加班,也不能荒废其它业务,嗯,大概两三个月就差不多了。

    然后就是土地的征用手续了,若是原主人活着或是有明确继承人的还好办,最多就是在土地价格上扯扯皮。要是地主已经死了又没人继承,那么还要通过一系列极其繁杂的法律手续,证明这块地皮无人继承,才能收为国有。最可怕的是某些地皮牵扯上遗产继承纠纷官司——按照惯例,这种官司就算一连打上四五年也是常事总之,征地工作如果能够在一年内完全解决的话,就可以堪称是日本现代史上的奇迹了。

    接下来,还有房屋、街道和园林设施的规划、设计、定型,有关建筑商的招标,施工过程中的监管最要命的是,这笔巨大的重建资金究竟应该从哪里筹措,也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赤坂町的重建工程会拉不到投资?你这是在开玩笑吗?”泉田准三郎不可置信地眨了眨眼睛,“这可是紧邻着首相官邸和国会议事堂的超级黄金地段,怎么可能会发愁没人投资?”

    “那是建立在东京平安无事的基础之上,但眼下东京的未来前途,在舆论媒体之中可是一点都不乐观——鉴于之前东京遭遇的一系列可怕灾难,并且如今的东京首都圈仍然时刻处在核辐射的巨大威胁之下,因此把日本首都搬迁回京都的主张,在近期的国会和民间一直很有市场,天晓得会不会最终成真所以在这一恐慌情绪消散之前,我们在短时间内实在是很难拉到多少投资,而都厅本身也没有独立承担这项工程的公共资金——除非中央政府愿意进行大笔的财政援助。”

    上条景胜都知事很坦然地如此答道,“而且,到了明年,东京都知事也要换届改选了。因此,我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竞选上,最后究竟能不能连任成功,如今也还不好说所以,以东京都厅的力量,想要在三年时间内把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