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碎月长壑 >

第17章

碎月长壑-第17章

小说: 碎月长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号门,发现10号和12号之间有个电梯间,而对面9号和11号之间是楼梯间。再往前,终于到了18号,而旁边20号和22号之间也是电梯间,回头一看,21号和23号之间又是楼梯间。看来是每个5个房间就有电梯和楼梯。

刷身份卡,门开了。进门发现套房小的可怜,两房一厅一厨两卫。进门是过道,左边是鞋柜,右边是厨房,半开放式的,有圈吧台于客厅相通,面积顶多六七平米,客厅不到二十平米,只摆了一套三张沙发,一面是电视墙,一面是背景墙,而中间墙上挂了一幅古香古色的工笔花鸟画。吧台位置则有一张可收缩的餐桌,餐桌收起来显得客厅也算宽敞。客厅左右各有一个房间,面积都差不多,摆设一模一样,一张床一个柜一张书桌。床脚那已面的墙上有一个嵌入式的衣柜,旁边墙上有个书架。靠门这面强还有一个门,是卫生间。卫生间倒是比较大,有干区、湿区和如厕区,另外,还有两个冬眠仓。

参观完毕,发现整套房呈长方形,总面积约60多平米,冰箱电视家务机器人一应俱全,厨房设计的小而精,所有餐具厨具都有摆放的位置,都能被固定起来,即使失重也不会到处乱跑。但是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这个房子好像有些地方不对,一时又想不起来到底是哪里不对劲。

我选择了靠厨房那边的房间,洗了澡,换了睡衣,叫机器人去洗衣服。机器人拿起脏衣服,把我口袋里的东西统统掏出来放在床头柜上,抱着脏衣服出去了,我跟着出去准备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突然,客厅另一个房间外面靠近鞋柜的那面墙唰的一声开了一个洞,机器人抱着脏衣服走了进去,唰的一声,洞不见了,还是墙。我吃了一惊不小,颇觉有趣,这才想起来,进门右边是厨房,左边是鞋柜,但是左边房间及卫生间和鞋柜之间有大约两平米左右的空间是死穴,没有任何空间被利用,刚才看到机器人走进了暗门,我才发现整套房就是这里不对劲。我想暗门里面应该是各楼层相通的,妈妈设计的许多建筑物也有类似这种专用的机器人通道,那里也许是机器人繁忙的世界吧。突然想起,所有的家电中没有洗衣机,看来脏衣服都是由机器人集中清洗的,自然晾干、烫平等也是统一处理的了。对了,想到晾衣服我又想起这套房里似乎没有阳台,想到阳台我终于发现了我一直觉得不对劲的地方,真真正正不对劲的地方——整套房没窗户,所有的房间都没有任何窗户,也没窗帘……

第二十四章 荣升主管

 第二天,下楼到新办公室上班,才发现原来基地所有人都到了昌安号办公。新的办公环境比以前天台那里好的不止一点半点,崭新的办公台,精美的装饰,茶水间24小时供应各种饮料,竟然还有点心和甜品。中午下班跟着唐菱去吃饭,来到24楼中心餐厅,哇,我发出了极大的感慨。餐厅,那叫个大啊,打饭的窗口超过50个,人,那叫一个多啊,每个窗口至少排了上百人的队伍。我跟着唐菱一边随着队伍以蜗牛般的速度往前蹭一边聊着天,起码蹭了半个小时才晃到窗口。六个菜三荤三素,可以随便要,两种汤只能选其一,主食自己到旁边拿。顺手招呼了一个服务机器人帮我和唐菱端盘子,我们走了几百米才找到一张台有两个挨在一起的空座位,吃个饭可真辛苦。一边吃饭,唐菱一边介绍,原来主管级别的有独立的办公室,可以让服务机器人送餐,不用在这地方排队。原来唐大主管这次是特意体恤下属来了。我心里打起小九九,要不要找父亲说道说道,给我弄个主管的title,排队吃饭实在是有够烦心的。吃完饭,全世界都午休了。我从小就没有午休的习惯,坐着难受,又没什么鸟事可做,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开工干活吧。我走出昌安号,指挥机器人继续改造登舰平台。结果我这个习惯一直持续了下去,每到午休的时候,我都因为无聊而继续工作,反倒给别人一种我很勤奋的印象。

这些日子基地和天台的拆除工作也在缓慢而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每一块金属都被拆下来重新熔铸或者重新利用,所有的垃圾都被打包后分解或者抛弃到垃圾洞内。升降梯的改造工程除了导轨外,其它方面已经完成并运作,这几天不时的有人已经开始登船。所有登船的非工作人员都只有三天的布置和适应期,然后就要在机器人的指导下进入冬眠仓进行冷冻冬眠,已减少物资消耗和废物排放。但即使如此,当消息传出去后,地面上几乎所有人都在求爷爷告奶奶走后门拉关系的要求早点登舰。可能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有商场、没有工作的日子实在太过无聊吧。当然,也有人希望尽可能多的陪伴地球渡过最后的日子,选择两个月后登舰,但是这样的人极少。父亲跟家族人商量的结果是,全家将在两周后登舰(看来无聊是根源),而这两周要做的主要是把能带的,需要带的东西塞满父亲以特权调拨的50个货柜(平常百姓每人才限五百公斤托运行李)。

两周后,基地全部拆完,我们只用了两天就完成了升降梯改造工作的拉索轴轨道搭建,试运行,完美。家人也全部下来了,全部分配在了D区,我也换了房间,现在和琳琳住D区上街03B08房,房间的结构还是和中街那间一模一样,只是其中一个房间的床变成了双人大床,另一个房间的床变成了上下铺,显然,这是给一家四口准备的。我顺便参观了外公等亲戚的房间,模式全都一样,每个小家庭都是两房一厅、六十几个平方,即使是做为父亲这样第九区掌权人的亲戚也没有任何特权(至少我在表面上没发现有什么特权)。

从二月中旬开始,客运进入了高峰期,人潮的恐怖不亚于春运时期的机场。每天都有三十多万人乘升降梯从地面上下来,每部升降梯都超负荷运作,限载1000人的升降梯每次都装一千五百人左右。每隔六七分钟就有一股人潮从落客区涌出来,然后被指引机器人迅速分成六股人流,涌进昌平号和昌安号。每时每刻都是如此,每天24小时不间断。

唐菱带领我们驾驶维修车在落客平台上待命,24小时有人值班,一旦升降梯发生故障,只要不是大面积坍塌故障,维修机器人能在10分钟之内将故障修复,确保升降梯正常运作。不过一直到三月底,我们的维修机器人也没出动过一次,一次都没有,哪怕是最小的故障都没发生过,直到三月十八日这一天……

三月十八日,上午九点多,轮到我当值,我坐在维修车上悠闲的吃着早餐。突然,操作台上的报警灯亮了起来,并发出了吡吡的报警声,我仔细一看,原来是升降梯落客时间超过了规定的三分钟。我急忙走下维修车,往落客区跑去。我发现这批下来的旅客走动速度明显缓慢,很多旅客带伤,流着血,面容痛苦,哭喊者不计其数。先下来的人没能在指引机器人的指挥下迅速分流,前面的人走不快,后面的人出不来。我心里奇怪为什么这么多人受伤?难道是升降梯出了故障?我迅速跑到升降梯旁边,费力的挤进去仔细检查,没发现故障,但是升降梯里面还是密密麻麻的人一步一步往外蹭,我随手抓住几个人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才知道,原来地面上有歹徒持枪伤人,已经被机器人和官兵控制,但是很多人受伤,为了不延缓载客,就让伤者也带伤下来,再行救治。

最然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但是这种情况也依然难处理。这批人明显超过平时的1500人,一直到现在轿箱里估计至少还有七八百人没出来。我们曾经计算过,一千五百人是迅速分流的极限,超过这个人数就会发生涌塞,升降梯里面的人会被登舰平台上的人塞住而不能迅速的出来。我马上启动紧急预案,在机器人的协助下,将还没出来的人暴力的塞回轿箱,关上门。然后让升降梯上升到上方十米处的临时落客区再把剩下的人放出来。同时向控制中心报告了情况。当升降梯里的人全部出来后,救护车蜂拥而至。

临时落客区是落客区上方十米处的一个小平台,能承载五千人左右,在那里落客的人需要走一段很长的楼梯到达落客平台。空的轿箱运走后我又开始着急,下面落客区的人群没散去,很多医生正在就地救治伤者,人群密密麻麻的,把落客区当成了休息广场,秩序乱糟糟的。我知道再过五分钟又有新的上千人到达,到时候秩序可能更乱。临时落客区下来了四五百人,正在稀稀拉拉的缓慢从长楼梯上往下走,但是楼梯很窄,同时只能下两三个人,大部分人都堵在了楼梯口。我立刻抛下楼,跑到维修车里,让同事把下一升降梯直接停在临时落客区而不要降落在登舰平台上,然后指挥六个维修机器人开始搭建楼梯,在临时落客区到落客平台之间搭建三部临时楼梯。楼梯刚搭建好,又一部升降梯停在了临时落客区,升降梯门开了,里面的人开始蜂拥而出。我发现这批人都生龙活虎,没什么受伤的人了,我长嘘一口气,开始安心下来。

楼梯还是不够分流,我指挥维修机器人继续搭建临时楼梯,然后发现了不远处有一个身穿深绿色军装的人在指挥一些士兵协助维持秩序,我立即向他跑去。我告诉他升降梯还会不停的载人下来,必须立即清理落客区,否则会有更多的人涌塞。他立即命令几个士兵通知救护车拉人,将伤者拉走救治,命令一些士兵协助指引机器人分流人群。

慢慢的,人群开始变得有序起来,哭喊声和喧哗声逐渐低了下来,落客区也逐渐稀落了起来,一直到升降梯再次运送了两批人到临时落客区后,整个登舰平台开始空畅了。

逐渐,秩序恢复了正常,我告诉同事控制下一批可以在登舰平台上落客了。十点钟,一切又和以前一模一样了,刚才的事件就好像平静的湖水中丢进去一个小石头,激起几圈波澜,然后湖水又恢复了平静,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下午三点,下班,回家。走进卫生间,准备换衣服洗澡。路过两个冬眠仓,其中一个亮着红灯,那里面是琳琳,还有我未出世的孩子。她们在睡觉,在安详的睡觉,这一觉要睡五个月。我每次路过这里都有按下绿色按钮的冲动,我很想琳琳醒过来,陪陪我。但是想想,似乎结婚以后,我就没好好陪过琳琳,我感觉自己很自私。还是让她睡吧,做个好梦吧。

洗完澡,开始无聊ing(没电视节目、没网络,早几天试过了)。我开始用地图查看整个基地的设计,这个事挺吸引人,又能磨时间,我总是能发现基地中某些出自牛人之手的设计非常有创意,非常巧妙。

叮咚,有人按门铃。拉开门一看,是唐菱。

“表哥,恭喜你,恭喜你荣升主管。”

“荣升主管?什么荣升主管?我怎么不知道?”

“你看你的身份卡,哈哈,由于你的出色表现,工程部经研究决定,荣升你为小组主管,比我官还大呢,我还只是副主管。”

我拿出身份卡一看,原来写着主管助理的地方已经变成了“工程建设部储运管理科货运工程室永冻运输组主管”

“那为什么是你来通知我?”

“首先,我是你原来的上司,其次,我原来是在永冻组的,因此,你的新的工作岗位将由我来向你介绍情况,所以呢,就由我来通知你啦。怎么样?现在有空没?要不要去新的工作环境参观一下?”

闲着也是闲着,嗯,去,正好我对新的工作环境也相当的好奇。

第二十五章 人肉罐头

 我跟着唐菱出门,来到办公区的30楼,穿过若干门岗,路过若干办公室,最后来到一个末端有蓝色金属门的通道。通过了蓝色金属门,里面竟然是一个长的离谱的通道。

“这里就是储存永冻品的地方了,这里是昌安号的背脊部分,我们现在在永冻货舱的最底下,从这里开始向上七千米的空间,都是叠放着永冻柜,一共叠放了两千八百层。每个永冻柜都是250×80×60的长方体,每个永冻柜四面框架都有卡扣,同周围的永冻柜扣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你知道永冻柜里面装的是什么么?”唐菱调皮的笑着说。

“是什么?”

“是~~,先不告诉你,等会你就知道了。”唐菱一脸坏笑,接着继续说:“每一层横向是最长的地方,就是我们所在的这个地方,这一行是七百个永冻柜,我们目前在最中间,左右各有三百五十个。再往前走,每行的柜子就会越来越少,这里整个一层有十七万八千个永冻柜。只是一层就有十七万八千个,怎么样?傻了吧?行了,别看了,快点走吧,这地方是储藏科的事情,不是你的工作。你的工作还在前面远着呢,快走。”

我跟着唐菱一路往前,走到通道尽头,通过一扇门,前面还是通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