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大亨之路 >

第17章

大亨之路-第17章

小说: 大亨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奇峰被电话铃吵醒,此刻正坐在床边发呆,还没从宿醉中清醒过来。

    “johnny,有个叫张劲的人找你。”

    “张劲?”杜奇峰拍拍肿疼欲裂的额头,足足愣了半天才想起张劲是谁,当下顾不得穿鞋,光脚往客厅跑去,一边走还一边说:“正要找这小子呢”

    黄保玲诧异的看着丈夫,结婚十年来,还是首次见他如此失态的样子,赶忙抓起一条薄被跟过去,4月初的香江早晨还是有点冷的。

    “喂,劲仔啊,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什么,剧本ok了,不用,你不用过来,告诉我地址,我去找你,啊,没关系,反正我正闲着无聊呢,顺便和你说点事。”

    杜奇峰挂了电话后,马上去洗澡换了身衣服,连妻子喊他吃早点都顾不得,拦下一辆车去找张劲。

    等杜奇峰来到张劲家的时候,张劲刚好敲完两集《绝代双骄》的剧本。

    “峰哥不好意思,家里有点乱,坐。”好在张劲收视了一下房间,还从包租婆那里借来一张椅子,否则人家杜奇峰来了都没地方坐。

    杜奇峰是个很痛快的人,也没跟张劲客气,一屁股坐下后,忙不迭时的说:“剧本呢,快让我看看。”

    “喏。”张劲递过去。

    “《阿郎的故事》?《又见阿郎》?呃……好文艺的名字啊。”杜奇峰刚才还兴致勃勃,看到如此文艺的名字后,兴趣一下少了很多。

    哎,看来我是白跑一趟了,那晚感觉这后生表现的很惊艳,还认为他会写一个江湖英雄的剧本,没想到会是一个文艺片。

    虽然杜奇峰心里有些失落,还是耐着性子看了下去。

    “阿郎是一个出色的赛车手和放荡不羁的浪子。他的女友**对他一往情深,无视他的缺点,并不顾母亲的反对和他结了婚……阿郎为争回波仔及表达复婚决心,执意参加了即将举行的车赛,不想,旧病复发,人车蹈入火海。”

    咦,还是个悲情片,很符合黄老板的口味嘛,看完了剧情简述后,杜奇峰立刻发现了这一点,心想即使这片子不适合我,还是可以推荐给黄老板的。

    带着这样的想法,杜奇峰继续往下看,这一看竟是直接掉进坑里了。

    “劲仔,这本子不错,可以搞搞”

    :

031 半只脚踏进电影界了() 
那晚与张劲等人一别之后,杜奇峰回到家中一夜未眠,翻来覆去纠结着退出《城市特警》的事情。

    毕竟拍电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徐可已经拍了几组片花,拿着片花去台弯骗来了大票投资,其中有很多片商是看中杜奇峰在《八星报喜》中的优秀掌控力才肯投资的。

    一旦杜奇峰退出的话,可以想象那些支持他的片商也会立刻撤资,牵一发而动全身,徐可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自从听了张劲的话后,杜奇峰对这部试验片的前景非常不看好,他宁可不拍,也不愿“热卖导演”的头衔搞砸,更何况……

    所以天亮之后,杜奇峰直接到电影工作室与徐可摊牌,果不其然徐可当场怒不可揭,语气冲动之下甚至说了几句难听的话,更加让杜奇峰坚定要退组的观念,连施楠生出来劝架都没用,老杜直接摔门而去,回到家里生闷气。

    没多久,新艺城大佬黄白鸣杀到,杜奇峰还认为老板要来兴师问罪呢,结果老黄只是安慰了几句,又劝他别生徐老怪的气,这次合作不成可以再找机会云云,临走前还说如果有好本子的话,可以马上开戏。

    老杜当时那个感恩啊,直接架着黄老板去酒吧喝酒,然后在外面折腾个酩酊大醉,临别前还说一定不负老板厚望,会尽快找个本子开戏。

    所以一听到张劲有剧本后,老杜立刻上门看剧本。

    一开始杜奇峰没把《阿郎的故事》放在眼里,只是本着帮黄白鸣推荐好剧本的想法看了下去,毕竟新艺城在香江影坛玩悲情文艺片是出了名的。

    而且《秋天的童话》在去年的金马奖上表现出众,获得六个提名,拿下最佳男主角大奖,同时也在今年金像奖获得7个提名,更是各大媒体争相追捧的夺冠大热门。

    可是等杜奇峰看完剧本后,立刻改编了这种想法,剧本很简单,就是一个浪子与富家女私奔,然后生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十年后富家女想夺走抚养权,浪子为了亲情、为了爱情重新踏上战车,为爱生死决绝。

    出于导演的敏锐感觉,杜奇峰很快在剧本背后,挖掘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感触,这是一部关于青春残酷物语的电影,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真实,向人展示了一段充满了暴力、飙泪、错失、遗憾、希望与绝望的故事。

    如果演员挑的得当,加上我的指导能力,成绩应该和《秋天的童话》差不多。

    看着看着,杜奇峰有点心动了,有一种要立刻做分镜头的冲动。

    杜奇峰前后的变化,张劲自然看在眼里,见时候差不多了,忙问:“峰哥,怎么样?”

    “劲仔,这个本子不错,可以搞搞。”杜奇峰抬起头时,一脸的严肃,“不介意我带回去给黄老板看吧?”

    “没问题”张劲很大方的说:“剧本写好本来就是给人看的嘛,而且,我相信自己的能力,黄老板会喜欢上的。”

    “老板能看上自然最好,我会帮你争取最高价的。”杜奇峰小心翼翼地将剧本放进公文包,然后说:“你还有其他要求吗,我一并说给老板。”

    “我要编剧署名权。”张劲难得认真的说,钱可以少一点,但编剧必须是他的名字。

    杜奇峰点点头,“放心吧,新艺城怎么说也是香港排名前三的电影公司,不会做些出格的事情。”

    张劲心道希望如此,然后说:“如果票房想出彩,需要有大咖主演,我心目中的阿郎是周闰发,**是张爱嘉,当然,具体用谁你们说了算,这仅仅是我的一点希望而已。”

    “你眼光倒是够毒的,发哥风头正劲,张姐也是实力派,光这两位的片酬就不是小数目。”杜奇峰闻言苦笑连连,“行吧,我会尽量帮你转达的。”

    看着计程车远去,张劲握拳空击了两下,成了,算是踏进电影界半只脚了,只要老杜给力点,《阿郎的故事》绝对跑不掉,嘿嘿,还能卖老杜一个人情,以后拉他做导演应该没多大问题了。

    回到屋里后,张劲发现自己一直兴奋着,完全静不下心来撸《绝代双骄》,心里就像猫爪子一样挠啊挠啊,嗯,跟前世写个几万字给编辑审稿差不多滋味。

    各种牵肠挂肚,各种七上八下,在打字机前面磨蹭了一下午,愣是半个字没敲出来,那滋味甭提多酸爽了。

    要不是陈韶华通知他搬家的话,指不定蛋疼到什么时候呢。

    张劲的东西很少,一床被褥,几件换洗的衣服,还有几双过时的鞋子,全部家当都没那台打字机值钱,所以搬起来很轻松。

    “师父,你也忒朴素了吧,就这么点家当,好歹也是tvb签约编剧了,不置办几身衣服怎么行啊。”

    张劲乐呵呵的说:“穷啊,哪像你坐拥三层公寓楼,每月光收房租就几万块。”

    陈韶华没理会他的挤兑,“等这月发了奖金,我帮你买几身吧,算是……拜师礼。”

    “哟,不错不错,都知道孝敬师父了。”

    “哼,这是本届金像奖入围名单表,今晚搞定的话,我会考虑多孝敬你的。”陈韶华眉目间尽是狡黠。

    张劲叹口气说:“哎,就知道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真命苦摊上你这样的徒弟,别人坑爹,你是坑师父”

    “哪有”陈韶华狡辩,“你总说一些很……很奇怪的词语。”

    张劲乔迁“新居”,免不了要温锅的,可惜他认识的人少,只有包租婆和陈韶华过来热闹一下。

    吃过晚饭,张劲和陈韶华开始折腾第七届金像奖攻略。

    期间,陈韶华发现张劲总是心不在焉,还当师父不耐烦了呢,忙去自家又拿汽水又拿水果,好吃好喝伺候着。

    其实她哪儿知道,张劲现在心里只有一件事:老杜你丫到底行不行啊,别特么把哥们进军大银幕的计划搁浅了啊

    得,就这牵肠挂肚的德行,能专心工作才怪呢。

    --呃,更新的晚了。厚脸皮求推荐票,给几张吧,不投浪费啊。

    :

032() 
随着第七届金像奖的临近,各大娱乐报刊相继推出相关专题,其中以3月23日发行的《电影双周刊》最具权威性,毕竟人家是金像奖的主办发之一,其他报刊获得双周刊授权后,都能拿到相应的报道资料。

    这些报刊的金像奖报道大多千篇一律,仅在双周刊的基础上稍做修改,加入一些自己的观点,不过《港岛经济日报》金像奖专栏却别具一格。

    “1988年,是英雄年,是风云年,是周闰发年。”

    “《龙虎风云》里高秋不是香江影史上的第一个边缘人,但绝对是最经典的一个,《监狱风云》的钟天正看似颠颠,时而嬉皮捣蛋时而义正言辞,却让人无法忘怀,《秋天的童话》的船头尺虽然没说一句‘我爱你’或者‘我很喜欢你’,却让你我感受到内心深处微妙而又细腻的情感触动。”

    “这一年还有一部同样是与爱情有关的电影掀起一股风潮,那就是由徐可监制、程晓东导演的《倩女幽魂》,宁采臣、聂小倩,兰若寺,将永远留在每个热爱电影的人心里。”

    专题开头,该报专栏编辑陈韶华就用指点江山的气势,对87-88年的香江影坛进行总结,然后主要点评《龙虎风云》,从该片的演员、剧本、导演、场景等等方面对影片进行分析,点出优缺点的同时,还不忘穿插一些幕后花絮,比如发哥与导演林凌东是tvb同期同学,比如拍摄中发生的一些趣事等等,甚至穿插了几组外面罕见的剧照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别看《港岛经济日报》创刊不几天,别看人家没有受到双周刊授权,但人家娱乐副刊的编辑厉害啊,之前的八卦爆料直接带动了报刊销量有没有。

    再瞧瞧这一组组的专业范分析,简直比双周刊还专业,还详实

    关键是那些幕后花絮、爆料,这是其他报刊绝对拿不出来的东西,光这一点,人家《港岛经济日报》就占据很大优势。

    要专业范有专业范,要爆点有爆点。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更让市民们感到惊艳的是,第一期金像奖主打的结尾,陈韶华依照金像奖十四项提名对《龙虎风云》进行打分,在陈韶华眼中,获得十项提名被大家视为夺冠大热门的《龙虎风云》,仅能在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两项上拿满分

    这是什么行为,简直是向《电影双周刊》叫板啊

    老百姓最喜欢看热闹了,更喜欢看向权威叫板的行为,他们认为这个报纸很有料,很有特点,很有意思

    就这样,《港岛经济日报》一经发行很快销磬。

    《港岛经济日报》这么一折腾,有些同行不干了,一个个蹦出来指责。

    什么人家《电影双周刊》都没如此大胆的说谁能获奖呢,你倒是先给预测上了,谁给你的胆量

    什么别拿鸡毛当令箭,认为用个打分表就能独占鳌头

    什么你还没拿到双周刊授权,你爆料的东西全是哗然取众

    什么……

    总之就是一群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主,看着《港岛经济日报》火了,一个个羡慕妒忌恨,跳出来煽风点火吹毛求疵。

    对此,《港岛经济日报》保持沉默,第二天《倩女幽魂》专题如约而至,又是一通专业范分析,又是一张预测打分表,九项金像奖提名,被媒体冠以“横扫第七届金像奖”“载入金像奖史册”等华丽名头的《倩女幽魂》也未幸免于难。

    比《龙虎风云》只有两个奖稍微好点,《倩女幽魂》这次有三个奖满分,但最佳美术指导、最佳音乐、最佳电影歌曲是什么鬼。

    这是三个含金量最渣的奖项有没有,合着在你们看来《倩女幽魂》只配拿着三个奖啊?

    同行们又开始叽叽歪歪,甚至有不少记者拿着报纸跑到电影工作室采访徐可、程晓东,两位大佬看完报纸呵呵一笑,也没往心里去,而是趁机宣布《城市特警》开机在即,连请记者的功夫都省下来。

    ……

    《港岛经济日报》大楼,娱乐副刊主编办公室。

    主编高明辉正满脸热情和蔼和陈韶华谈话。

    “韶华啊,别拘谨,坐下谈。”

    陈韶华咧嘴干笑,“高总,我站着听就行,下一期《监狱风云》的专题还没做完呢,您长话短说吧。”

    高明辉搓着手说:“不急,韶华你现在是咱们副刊的精英干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