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监控天琴人 >

第59章

监控天琴人-第59章

小说: 监控天琴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你知道?”王龙潜有些惊奇地问。

    “知道啊,我都关注你们很久了,我也对这方面的事情很感兴趣!”杜至清又伸过手来和王龙潜握了一次手。“这两位是?”

    “哦,这是副局长许文林,这是主任卫东彪!”王龙潜介绍说。

    “哈哈,都是大人物!”杜至清客气地走过来和两个人见过。

    “杜先生,能带我们去拜会你说的那个老兵吗?”王龙潜回归正题。

    “可以!走,我带你们去!”杜至清上了中央调查统计局的车,一路指引,出了保定市进了山区。好大的山啊,起伏不断,因为是冬天,除了个别山顶上有几棵苍翠的松柏看不到一点儿绿色,漫山遍野都是一片枯黄,地里的庄稼都收完了,裸露着暗黄色的地皮。许文林努力调控着车速,尽量颠簸的轻一点,行了一个多小时,上了好几个大坡之后来到了一个山脚下的小山村。

    “把车停在这儿吧,再往上走就开不了车了!”杜至清指着路旁的空地说,许文林直接把车开到了路旁的空地里,空地上有不少车轮印,看样子人们都是在这儿停车。

    “劳烦各位领导跟我走上去吧!”杜至清抬手示意道。

    “还有多远?”卫东彪问道。

    “转几个弯就到了!”杜至清十分轻松地说,说完抬腿开始上坡,几个人也跟着,虽说不是很远,这上坡难走啊,不一会儿就个人就气喘吁吁了。

    “走不动了?”杜至清笑着问王龙潜。

    “还行!”王龙潜感觉眼前这人和他年纪差不多,不能这么服软,紧走几步跟了上去,卫东彪和钟神秀也尽量跟着,许文林没什么事儿,体力还很足,又上了两个小坡,山间的空地上出现一所石头砌的破旧房子,房檐不高,老式的门窗,门口的石头上坐着一个老人穿着军大衣在那里晒太阳。

    “程大爷,我带着朋友看你来了!”走在最前面的杜至清向那老人打招呼。

    “好啊!”老人笑着从石头上站起来,这人身材不高,身体还算硬朗,牙齿也还在,手里拄着一根棍子。

    “程大爷,你好啊!”王龙潜也学着杜至清的样子向老人问好。

    “好!”老人朝王龙潜微微一笑,指着院子里的几个木头墩子说。“来,做吧!”

    “大爷,这几个人想跟你打听点儿事儿?”杜至清走到老人近前认真解释说。

    “打听事儿,打听什么事儿啊?”老人看了一眼王龙潜。

    “就是你以前给我们讲的,你当兵时候的事儿,你还记得吗?”

    “那个忘不了!”老人很认真地回答。

    “程大爷,听说唐山大地震的时候,你参加过救援,是真的吗?”王龙潜找了个干净的木敦子坐下问道。

    “是真的,都是至清跟你们说的?”老人看了看杜至清。

    “是”王龙潜没有否认。“听说你们在去的路上还看得有大车拉着人头从灾区出来了?”

    “嗯,好几大车呢!”

    “那人头多大个啊?”许文林也在一旁坐下了。

    “这么大个儿?”老人放下木棍比当了一下。

    “有小个的吗?”许文林接着问道。

    “没有,那个人头都差不多!”老人仔细想了想之后十分确定地回答。

    “有女的吗?”

    “有,大部分都是长头发的!”

    “那有白头发的吗?”许文林继续问道。

    “那倒没看见!”老人仔细回忆。

    “你还记得你当年的战友吗?”许文林换了话题。

    “记得,我们当年的战友我都记得,就下边那个村就有两个,我们一块走的,镇上还有几个!”老人对着前面的山麓指指点点。

    “妥了!”许文林对着王龙潜打个手势。

    “程大爷,你好好休息吧,我们就不打扰了!”王龙潜很礼貌地站起身就要走。

    “屋里喝口水吧!”老人热情地让道。

    “我还真渴了!”王龙潜刚才上了好几个坡出了点儿汗,一听老人让他喝水,又转过身来。

    “王局长,来!”杜至清引着王龙潜进了屋,许文林也跟着进去了,卫东彪和钟神秀怕不卫生,一直在院子里站着。屋子里黑洞洞的,王龙潜一进屋就感觉寒气逼人,借着门口射进来的微弱光线看到屋里有一个小缸,旁边一扇低矮的门通向另一个屋子,那里更加黑暗,他没敢进,转过头来问杜至清:“水在哪儿呢?”

    “这儿呢!”杜至清走到缸边,从缸底拿起半个葫芦切开的瓢舀了一瓢水起来。“就是这!”

    “就喝这个?”王龙潜有些犹豫。

    “局长,你不喝我喝了!”许文林接过瓢来咕咚咕咚喝了个精光。

    “我也喝点儿!”王龙潜还是抵不住渴感,杜至清又给他舀了一瓢喝了下去,喝完王龙潜等人告别了老人开始下坡。王龙潜走到杜至清身边说:“这老兵怎么生活这么困苦?”

    “唉”杜至清叹口气说。“你是不了解这里的情况,当年我们也和东北亚那样施行先军政策,军人是何等的光荣啊,现在时代不同了!那时候的军队又不像现代的部队那样能学个技术,他们那时候能学什么啊,大家都笃信人民战争,打胜仗不是靠飞机、坦克、装甲车,主要靠士兵的勇敢,除了‘到莫斯科会师’就是‘把华盛顿打成一片火海’,这些口号复员之后就当不了饭吃了!他们带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炽热的爱国热情光荣退役,瞅谁都不如自己,谁也看不起,再加上后来先军政策被废除,只能成为社会的毒瘤,然后这样了!”

    “嗯”王龙潜一路上光看到杜至清寒暄了,还真没看到他这么严肃过,不由得心生疑窦,难道他发那个帖子只是为了引起关注。

第四十八章 子之之乱() 
'''cp|w:250|h:190|a:c'''子之之乱

    中央调查统计局局长王龙潜看到杜至清那么严肃地回答问题,心想,这个家伙脑子不简单啊,不由得开始怀疑他发帖子的真实目的,想罢他突然站住,回过头来准备试探试探这个家伙的底细:“杜先生,你发那个帖子有什么目的吗?”

    “引起你们关注啊!”杜至清直言不讳地说。

    “什么?引起我们关注?”王龙潜就是一惊。

    “没错,你们也看到了,这些老兵生活困苦,难道不应该有人关注吗?制定一个政策难道不应该有始有终吗?政策错误也好,正确也罢,总得有人负责吧?这些老兵的生活谁来负责?”杜至清理直气壮地反问道,王龙潜竟一时没有答上来。

    “你说什么?你发帖子就是为了引起我们关注,那你发的内容,也都是假的?”许文林听到他俩的答话,紧走几步抢了过来紧张地问道,心里也开始打鼓,如果那帖子是假的话,那他连日来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了。

    “那帖子的内容是那个老兵说的,真假你们听不出来吗?”杜至清一点儿都不胆怯。

    “你”许文林有些无奈,仔细琢磨了一下,感觉这事儿不像假的,那个老兵说的头头是道,看样子应该是亲身经历过的,这么好的演技不大可能出现在他一个乡野村夫身上,再加上他刚说出来的那些情况也没什么破绽。

    “我只是按照他们的话编辑的帖子内容!”杜至清不慌不忙地说。

    “你只听他一个人说过?”许文林又问道。

    “其他几个人我也听过?”

    “程大爷那些战友?”

    “嗯”杜至清点点头。

    “那你可以带我们去拜访一下吗?”许文林口气又缓和了。

    “可以,跟我来吧!”说完杜至清在前面走,其他几个人在后面跟着,一路上大家都没说话,直到程大爷说的那几个战友家里,许文林问了同样的问题,结果大家众口一词,和程大爷说的差不多,有的更详细了一点儿,但基本上没有原则性的冲突,许文林一颗悬着的心才略略放下。问完之后一行人载着杜至清回到了保定市,把他送回原地之后,道了声谢就驱车返回京城。

    “许局长,你觉得这事儿靠谱吗?”半路上卫东彪先开口问道。

    “我觉得差不多吧,不太像假的!”许文林模模糊糊地说。

    “哦?怎么讲?”王龙潜插嘴说。

    “我仔细考虑过,那几个老兵说的都差不多,而且回答的时候,虽然年代过去久远,但没什么磕绊,看样子应该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儿,如果让几个老人说一个谎话,还说的这么滴水不漏那得需要多高的演技啊,杜至清有这个本身?”许文林很认真地分析。

    “这倒是,如果冯文静在就好了!”王龙潜感叹了一声。

    “嗯?什么意思?”许文林没听明白,回头问了一句。

    “冯文静是学心理学的,善于分辨谎言,上次蓝星怡被碰瓷儿那个事儿就是她最先得到的真相!”王龙潜解释说。

    “哦”许文林轻轻应了一声。

    “许局长,你今天问的那几个问题我很感兴趣,有什么含义吗?”钟神秀感觉车里面的气氛太压抑了,笑嘻嘻地问道。

    “哈哈,你对这个也感兴趣啊?”许文林也笑道。

    “是啊,我是法医啊,这是我的专业,你干嘛问那个老头儿,他看到人头有多大个啊?”钟神秀好奇地说。

    “哈哈,其实来之前我也是经过一番思考的,之前蓝星怡说,阴兵借道就是过去的事儿留下的信息,这就是说,之前确实有人在那条路上运送了人头!我仔细分析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阴兵过道的帖子,上面说人头有20万颗,如果真是地震造成的,那应该男女老少都有,头颅大小也各不相同!如果不是地震造成的,那如此大规模的杀戮在历史上只有一种行为,就是战争!参战的士兵一般都是青壮年男子,虽然胖瘦有别,头颅大小一般都差不多!”

    “你是想通过头颅的大小确定那些头颅都属于青壮年男子?”钟神秀猛然回过味来问道。

    “聪明!”许文林笑了笑。

    “对呀,那几个老儿所说的一致,那些人头都差不多,既没有小孩儿的,也没有老人的!”卫东彪恍然大悟地说。“不对,那他说大部分都是长头发是怎么回事儿啊?”

    “应该是古代人,古人都有发髻!”王龙潜插言说。

    “对,肯定是过去的人,有长头发才能说明是国人削发之前!”许文林目光坚定地说。

    “好像你之前说过,如果真有人运送过20万颗人头,史书上会有记载,怎么样?查到了吗?”卫东彪关心地问道。

    “我好好查了一下,确实有几次在那个方向的战争,但是都对不上!”许文林有些失望地说。

    “哦?你给我们说说,我们帮你判断一下!”钟神秀十分感兴趣地说。

    “现在不行,我虽然看了看那些史料,但毕竟上了年纪了,记不住了,回去跟你说吧!”许文林叹息一声。怀着对真相的好奇,一行人又回到了京城,虽然一路上也说说笑笑,但这次调查所有人都有一些挫败感。

    到了中央调查统计局总部,王龙潜先开口了:“许局长,说说你那些史料吧!”

    “好!”许文林从自己的办公室里抱出一大堆资料来。“唐山在河北省东部,贞观十九年,李世民统兵亲征高丽。唐军先后两次驻军大城山,遂以国号命名为唐山。发生在这一区域的大规模的战争有东汉建安年间曹操与袁绍几个儿子之间的战争,隋炀帝三征高丽,唐太宗灭高句丽,辽国与高丽之间的战争,蒙古和高丽之间的战争!按照投入的兵力来计算,只有隋炀帝三征高丽有可能有二十万以上的兵力损失,其他几次战争投入的兵力不足这个数。

    从隋炀帝大业八年到大业十年,隋炀帝三次对高丽发动了战争。第一次隋朝投入兵力超过一百三十万,运输的民夫是军人的两倍,损失军队超过34万,民夫不计其数!第二次隋朝出兵六十余万,第三次隋朝出兵近百万,伤亡情况不明!”

    “唉,历史就一窍不通了!”钟神秀皱皱眉,好像在听老师讲课一样。

    “你认为是隋朝的军队的首级?”卫东彪问道。

    “这可不好说,也可能是俘虏的首级!”许文林推测着说。

    “可是他们运送这么多人头干什么?”王龙潜疑惑地问。

    “是啊,这也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原因,隋炀帝是御驾亲征,他肯定不需要这么多人头来证明将士的战功,所以肯定不是俘虏的首级!如果是自己方面的士兵也不对,就算想让这些战死沙场的士兵尸骨还乡,身首异处也是大忌啊!还有就是隋朝能统一天下,各方面建制十分完整,如果真运送过二十万人头,史书不可能毫无提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