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监控天琴人 >

第34章

监控天琴人-第34章

小说: 监控天琴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让一个养狗的当副局长也忒有点儿掉价儿吧?”王龙潜还是很不屑。

    “像他这样的背景,关键时刻正好用来顶包!”

    “就为了顶包,那我们要这样一个副局长干什么,不会是光占这个位置吧?”

    “诶,话不能这么说啊!”卫东彪有点儿不高兴了。“人家没两下子也当不了ufo研究会的副会长啊,他们那个研究会的正副会长可都是爱好者们选举出来的,我们中央调查统计局之前都向人家请教过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

    “他有这个意向吗?”为了缓和气氛王龙潜平心静气地问。

    “应该有吧,当个副局长不比养狗强啊!”

    “那他的藏獒园怎么办啊?”

    “哎呀,这不用你操心,他只是个藏獒园的拥有者,招聘一个经理不就完了!”

    “嗯,那我们有时间去拜会他一下!”

    “事不宜迟,迟则生变,尽快安排吧!”

    “嗯,那我们下午过去瞧瞧!”王龙潜用商量的口气说。

    “行!”卫东彪答应着下去安排了。

    吃过午饭,王龙潜和卫东彪午休了一会儿,就开车出了城区。慢慢的空气变得清新起来,王龙潜打开了车窗,初冬的风已经充满寒意,他俩都没有介意,尽情地沐浴在飘满金黄的落叶的风中,大口地呼吸着来之不易的新鲜空气,享受着这没有勾心斗角的片刻清闲。地里的农作物已经收割完毕,地边的树木也基本掉光了叶子,没有了叶片的遮挡,他们能看到旷野里所有活物的一举一动,每一片土地都在演绎不同情节的故事,不管有没有人注意到。

    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出城区没多久,车就开进了一个市镇,人口密度逐渐大了起来,空气也喧嚣起来。卫东彪指示着行车路线,车子缓慢前进,不一会儿到了市镇的尽头,一个用砖墙围起来的大院出现在了眼前,大院正对着道路的方向开了一个铁栅栏门,铁栅栏门用十分坚固的不锈钢管焊制的,隔着院墙已经能够听到院内此起彼伏的犬吠声。卫东彪指着前面铁栅栏门示意到了,王龙潜把车停在了路边的野地里,两个人下了车向那铁栅栏门走去!

第二十八章 中原得鹿() 
'''cp|w:250|h:190|a:c|u:/chapters/201512/8/36218716358516947468'''中原得鹿

    中央调查统计局副局长王龙潜和主任卫东彪下了车直奔许文林藏獒园的铁栅栏门走去,王龙潜走在前面,他一边走一边隔着铁栅栏门向内观望,只见院内的地界被铁丝网分成很多独立的小单元,很多小单元里都有一条或大或小的藏獒,有疯跑的,有仰天狂吠的,也有趴着休息的。院子的中央有一个过道,过道通向房屋前面的一片空地,空地上一个魁梧的大汉正拉着一条遍体红毛的大藏獒上窜下跳,那条藏獒体格雄健,毛量巨大,跑跳起来浑身的红毛像麦浪一样上下翻滚,活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那大汉也身材高大,虎背熊腰,硕大的藏獒在他手里像个宠物,偶尔显露出来的峥嵘更体现了训练有素。

    王龙潜和卫东彪到了门口,院内藏獒一起朝着铁栅栏门狂吠,那个大汉勒住藏獒转过身朝这边看了一眼,一见来人,便赶忙示意工作人员打开铁栅栏门。一位身着蓝色工作服的中年人来到门口,对着外面笑脸相迎:“二位领导来了!”

    “嗯”王龙潜点头一笑,工作人员打开铁栅栏门,二人跟着走了进去。这时候那个大汉已经把刚才训练藏獒上蹿下跳的道具都搬开了,直接拉着那头遍体红毛的大藏獒走了过来,那藏獒走路的样子十分威武,浑身的长毛随着身体的起伏有节奏的颤动,那大汉单手收紧铁链子迈着大步来到王龙潜和卫东彪近前。王龙潜和卫东彪对这家伙都有点儿发怵,尽量躲避着那条藏獒说话。

    “您好,卫主任!”那大汉伸开右手非常友好地握住了卫东彪的手,两人寒暄了两句。大汉把目光转向了王龙潜:“这位是王局长吧,您好!”大汉又向王龙潜伸出了手。

    “你好!”王龙潜答道。

    “王局长,这就是我跟您提到许文林!”卫东彪赶紧介绍说。

    “哦”王龙潜冲着卫东彪一笑。

    “来,王局长,卫主任,屋里坐!”许文林热情地把他们两人让进了屋里,把藏獒也牵了进去。并不宽敞的客厅摆设十分奢华,红木的柜子都快顶到吊棚了,四个红木沙发在明暗适中的光线照射下发出一种柔和的亮光,那畜生就趴在一个沙发的脚下悠然自得地休息。坐下之后,许文林泡上茶,又给王龙潜和卫东彪各点上一支烟。王龙潜暗暗打量着许文林,这人五十多岁了,体格十分强健,一米八几的大个子,肩宽背厚膀大腰圆,身体却十分匀称,也十分有型,粗壮的胳膊和大腿长在他身上丝毫没有臃肿的感觉,看得出来他这一身肉应该基本都是肌肉。长期锻炼的缘故,他脸上几乎没什么皱纹,方头大脸,眉毛胡子很是浓密,长相却十分憨厚,就像卫东彪说的顶包的材料一样。

    “你刚才在干什么呢?”卫东彪好奇地问。

    “哦,我在训练这条藏獒!”许文林谦谦有礼地回话。

    “训练它有什么目的吗?”王龙潜也搭话了。

    “嗯,我希望有一天藏獒能成为警犬,我们的巡逻士兵要是拉着藏獒在大街上巡视,那会十分威武,对犯罪分子也是一种震慑!”许文林微笑着勾画蓝图。

    “哈哈,这么个大家伙,也就你控制得了!万一弄不好伤了人,你就等着给人家打狂犬疫苗吧!”卫东彪接过话茬说。

    “哈哈,训练好了大家都控制得了!”许文林笑着说。

    “这家伙有一百公斤吧?”王龙潜十分感兴趣地看着那条藏獒。

    “嗯,二百五十斤!”许文林赶紧回答道。

    “那还得小心点儿,万一这家伙发起飙来,这个体重一般人控制不住的!”王龙潜叮嘱说。

    “训练好了没事儿的,如果要让它做警犬,那肯定会有相应的防护措施的,只要防护措施得当,问题不大,我这藏獒园这么久了,从没有出现过藏獒伤人的情况,他们可都是巨型猛兽啊!”

    “嗯,那你的防护措施做的还不错!”王龙潜点头赞许。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可以说是滴水不漏啊!”卫东彪也禁不住称赞道。

    “许会长,我听说你之前曾经参与过发掘巨人!”王龙潜实在找不出什么称呼好。

    “会长?”许文林有点儿尴尬。“哈哈,早就不当了,就叫我文林吧!”

    “这样不妥吧!”王龙潜有些犹豫,毕竟二人年龄差距不小。

    “什么妥不妥的,我觉得这样就挺好,难道直接叫养狗的?”卫东彪赶紧打圆场,看得出来他和许文林关系还是比较亲近的,不然不能这么开玩笑,尤其是卫东彪又是个谨慎的人。

    “那我就不客气了,文林啊,跟我们说说那个巨人的事儿吧!”王龙潜有些不习惯地说。

    “好啊”许文林憨厚地点点头。“这话还得追溯到我刚上大学那会儿,你知道,我原来学的考古专业,这个专业在很多人眼里都很神秘,很多时候要动死人的东西!虽然在我们的小学课本里面藤野先生就对鲁迅说过,中国人一向都是很敬重鬼的,其实没有这回事儿!真正接触到的时候才知道怎么回事儿,还要尽量保护文物,这些东西都是不可再生的。一方面要敬鬼神而远之,另一方面还需要练好发掘文物的技能!所以在真正进入墓穴之前,我阅读了很多考古方面的资料,尽量多的积累理论经验,这一路看下来虽有很多惊人的发现,也都符合我们已有的科学知识,无非就是器物很精明,发掘过程很传奇,或是某些实物的存在能够修正历史!但有一篇发掘报道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巨人的报道?”王龙潜好奇的问。

    “是的!”许文林饶有情趣地说。“那份资料上说,1921年在北京西城发现了8具3米高的史前人类骨骼。”

    “不是说1982年吗?”王龙潜打断说。

    “1982年是我们发掘的那个,1921年是我看到的资料,当时我十分好奇,又查阅了更多的资料,只有一些不太权威的资料里面有点儿零星的记录,其他资料都没有提到过,而且骨骼的去向更是一点儿都没有!在考古界,1921年最重大的发现就是安特生等人发现了北京人遗址!我就想那时候考古刚刚起步,弄丢骨骼也是有可能的!”

    “当时没有其他人提及过这事儿吗?”卫东彪问道。

    “肯定不止我一个人看过这资料,但学者们普遍的观点认为那8具骨骼根本就不是史前人类,而是史前巨猿的骨骼!”

    “史前巨猿?史前巨猿有这么高?”王龙潜好奇地问。

    “有!”许文林坚定地说。“史前巨猿是世界上存在过的最大的灵长类动物,加拿大科学家研究显示,这种巨型猿类身长超过3米,体重可达到544公斤,大约100多万年前生活在东南亚和中国的南方地区,这些大块头都是素食主义者,主要以竹子为食。早期人类和这些巨型近亲比邻而居,一起生活了一百多万年,直到是十万年前才彻底灭绝,我们现在各地流传的野人传说,很古人类学家就曾经认为是未灭绝的史前巨猿的后裔。”

    “这么解释也合理!”王龙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嗯,单从生理的角度说,确实说得过去!”

    “还有其他的问题?”王龙潜诧异地说。

    “嗯,我们学考古专业,除了表面的现象还有一些人文历史知识要探寻!这种解释有太多的疑点根本说不通,比如史前巨猿生活在东南亚和中国的南方地区,在中国的广西和越南地区找到了不少巨猿洞,在里面同时发现了巨猿牙齿和古人类牙齿,有的洞里面巨猿牙齿多达一千多颗,而人类牙齿只有几十颗,可见当时中国的南方地区巨猿数量还是十分庞大的。但在北方却没有发现,资料里面提到8具史前人类骨骼的发掘地却在北京,这一点很难解释得通!”

    “他们不会是去北京一日游了吧?”卫东彪开玩笑说。

    “应该不会,广西和北京相隔千山万水,那些脑袋不太灵光的家伙不会有这么强的目的性,而且他们都是以竹子为食,竹子在寒冷的北方极少分布,总不会有8个史前巨猿,每个人扛着几大捆竹子从广西跑到北京去死吧!”许文林夸张地说。

    “哈哈,也是!”卫东彪笑了。

    “还有就是这8具史前人类骨骼,我们还叫他人类,是因为我们发现的其他动物的化石都是零散的,这里一只,那里一只,如果一下子发现8具骨骼,那就有理由说这是一个墓葬了!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没有一定的文明进程,不会产生这种集中的墓葬!”

    “不一定吧!”王龙潜反驳道。“如果几个巨猿挤在一起,被自然灾害掩埋了,会出现同样的效果啊!”

    “也有这种可能性,如果几个巨猿挤在一起,同时被掩埋了,那应该有大有小啊,自然灾害不会一下子选中8个身长都超过3米的巨猿!即使这样,那也说明这八个家伙在同时行动,没有一定的社会性不会出现这种状况的!”

    “这倒是啊!”王龙潜思忖着说。

    “我的推测是这8个身长同时超过3米的大家伙都成年了,是因为社会的关系,他们被合葬在一起了,应该称他们为人类,而不是巨猿!当时还是学生的我做了深入的研究,把这个写成文章在学校的一个刊物上发表了,争议挺大,也有不少支持的!”

    “会不会这个故事从头到尾都是编造的啊?”王龙潜怀疑地说。

    “我也这么怀疑过,但那个时候电影电视还不像我们现在这么发达,而且不止一本资料记载,并非小说家那么虚无缥缈,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又不像是假的!尤其是后来我又亲眼见过,这件事应该是确凿无疑的!”

    “哦,对,我听卫主任简单提起过,说说你的真实经历!”王龙潜邀请说。

    “那是1982年的时候,当时我在读研究生。有一天,我和我的导师突然接到一个奇怪的考古项目,我们当时所在的考古研究所让我和我导师马上去内蒙古地区去发掘一处墓葬。负责人既没有说是什么墓葬,也没说墓葬的地址,我的导师因为之前的大革命变得非常敏感,他让我什么话也别说,执行任务就行了。我也没多想,准备好相关的用具就出发了,军方用一辆帐篷卡车将我们连夜接走了,一路上车都密封的严严实实,第二天下午才到达目的地。我们一下车就看到很多兵正用绿色的帆布把一个刚刚开挖的大坑围了起来。有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